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256部分

隋末-第256部分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陈克复可以说是无比的信任,可是陈克复却是怎么回报自己的?对于陈克复设立这军衔的事情,他并不是很大意。!。
第324章 兼领突厥
    他知道陈东复是一个军事天才,所以对于他的一些行为。他愿意接受。如果陈克复将军衔的事情向他奏明,那他就是在整个大隋军中实行又如何?这些年他接连数次改动官制,改的可比这个要大的多。
    他愤怒的是陈克复一直将此事隐瞒,他要做计么?要在辽东搞拥兵自立吗?难道他还想在辽东复国,建一个东陈或者北陈不成?'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他心中不禁在想,难道是自己对于陈克复太好,让他不知道现在赏赐给他的这些东西的价值?他不由的开始想起,难道陈克复真的要背叛于他?也许自己确实对陈克复过于好了,一下子给予太多。
    想到这里,杨广有些颓然的走回墀台,坐回龙椅之上,有些失望的对着殿中的内shi道“传朕旨意,让陈克复不必入宫了。”十五郡的兵马大权,十几万兵马,真的要交给陈克复吗?放心交给他吗?杨广犹豫了,以前他虽然也有些担忧、猜忌,但也只是一些预防式的猜忌。
    但是现在,他却是心中真正有了这样的想法,他犹豫了,后悔子,觉得不该将辽东交给陈克复。
    高真出宫后,高高兴兴的跑去找了裴蕴,告诉了他皇帝知道了军衔一事后的震惊。他对裴蕴道,皇帝肯定会派人捉拿陈克复的。结果第二天风平浪静,皇帝不但没有过问陈克复的事情,反而下令又抓了一批裴阀、宇文阀的子弟及部属问罪。杀了一批,流放了一批,一时搞的人心惶惶。
    在这让人惊心的几天之后,大业十一年终于到来,东都城中到处都是爆竹杆的声音。家家户户的门前也开始把旧符换下,换上崭新的桃符。在这热闹之中,京城之中本来剑拨弩张的气氛倒是一下子消散在了这新春之中。
    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这一天,皇帝和京中百官,还有外地朝集的朝集使,凡从七品以上官员,统统要参加大朝会。这是真正的大朝会,又称又会。那承天殿中的官员,从最靠近皇帝龙椅的紫sè官袍大臣,到一直排到了承天门外的九品小官,足足有几千名之多,再加上那些内shi、shi卫,整个就是人山人海,搞的和看奥运会一般。
    从三品以上服紫袍,而从三品以上的官员并不多,三省六部再加御史台、九寺十二卫四府,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数量稀少。但是那些勋贵之中,从三品以上的却是众多。如今大隋只保留侯爵以上爵位,等于凡有爵位的,都是可能服紫袍的官员。再加上那些职事官不到三品,但散官却有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整个承天殿之中,大半个殿中都是紫袍高官,看上去一片紫sè的海洋。不参加大朝会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原本大隋朝还有这么多的从三品以上高官。
    那些老的都已经满头银以,甚至站都站不稳的三公、三师、老王爷、老郡王、老国公、老郡公、老侯爷、老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这半殿的紫袍高官,陈克复真正认识的却不到十分之一。大多甚至都是头一次见面,连名字都不知道。
    不过陈克复虽然算是殿中这群紫袍中最年青的一位,不过他的官位权势却是如今皇帝面前的第一人。虽然他的尚书右仆射只有算是左相,居于左仆射苏威这个右相之下一位,但苏威更多的和三公三师一样,不过就是一个雕塑,却是无法和陈克复这样的实权派相比的。
    元会这样的大朝会虽然参加的官员众多,但是每个官员要站哪个位置,却是早有殿内监礼官安排妥当的。陈克复既挂有参掌朝政头衔,又身为尚书右仆射,他今天的位置却是左边第一列的领头位置。站在指定的位置上,身边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上来和陈克复打招呼。陈克复见人也只是笑笑,随意的附合几句,大多数时候,却连别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整个元会其实就是一个大典礼仪式,并不会具体讨论什么军国大事,主要的就和一个新年庆典一样。京官居前,外官居后,职事官居前,爵位散官勋官居后。陈克复严格算是边疆重臣,不过他却又挂有左相一职,所以也按照京官的位置排列。
    元会之日,是和登基、祭祀一样重要的重大场合,皇帝杨广依周礼,必须穿戴矢子服饰之中,最隆重的那一套毅冕。杨广在阵阵悠扬悦耳的乐声之中,如众星拱月一般在众shi卫的shi卫下进入大殿。杨广头戴十二道珠冕平天冠,身着朱玄九章大袬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穿上这套华丽又隆重的大礼服。杨广整个人也显得无比庄重威严。
    大臣们则都头戴进贤冠,进贤冠原为儒者所戴,南北朝后百官皆戴。前高七寸,后寄三寸,长八寸。从三品以上三粱,从五品以上两粱,从五品以下者皆一粱。陈克复宰相,和三公一样,头戴三道粱进贤冠,身着紫sè朝服,手执玉笏。
    杨广站在墀台龙椅之前,早有殿内监大声唱礼,众大臣跪倒三呼万岁,如同大合唱一般。虽然从最前面殿中陈克复他们的位置,到最后承天门那些从七品小官足有千步之远,可是在那些殿中监、监礼官、
    内shi等的指挥下,整个山呼居然出奇的整齐划一,如似听到合声伴唱一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广目光威严的眼光大殿,最后目光落在陈克复的身上,眼中说不清的复杂神sè。殿中无比的沉默,就在他身边的内shi想要出声提醒他时,杨广一甩广袖长袍,落坐于龙椅之上。他右手向前虚递,声音沉稳的道“众爱卿平身!”陈克复站起身,他是宰相,和三公三师一样,是皇帝面前最有身份的大臣。他一起身,就有内shi上前,端来了小几软垫,摆上了水果茶水。这是宰相和三公三师才有的待遇,连宇文述、裴蕴这样的参掌朝政也没有资格。连辽王杨睐这样的亲王同样没有资格,就连不过八岁的太子杨杲,同样也只能跪坐于杨广的墀台之下,没资格有小几茶水。
    甚至的殿中大臣,从三品以上者,有软垫跪坐。至于从五品以下者,则连跪坐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站在那里。
    陈克复跪坐左首,腰背ting直,双眼直视前方。但心中却有些浮想连篇,刚刚杨广打量他的目光他早已感受到了,那不是一种随意扫到的目光,那是一种包含了诸多感情情绪的目光。陈克复眼睛余光扫到墀台之上的杨广,心中也有种复杂的感觉,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给杨广下跪了。或许此生他们连再见面的机会,都不会再有了。
    如此隆重的元会,也是朝廷权威的彰显,平时的不管是内朝小朝大朝,人数都有限,而且只由京官参与。但每年的元会则不同,这一天的元旦大朝会,天下各地边关重将、地方太守、通守等官员都将出席元会。而且元会之时,还会有各番邦使节、甚至是小国国王来献礼进贡。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如果那年元会,各地外官都到达京城朝集,那么就表示中央的权威仍然能政令通达,号令四方。而如果哪一年的元会,人数不多,或者朝集使没人来,那这个王朝基本上也是出了大问题了。而如果元会之上,有众多番邦藩国来朝,这也同样向天下彰显着皇朝的强盛。
    前年大隋征辽失败,元会之时就没有多少藩国属邦,甚至不少边关重镇的太守、大将都必须留守各地,无法进京。去年之时,辽东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还未平定,元会也只比前年略好。
    但是今年,大隋一举平定辽东,扫灭室韦。一下子让大隋周边的各男,从最东面的东瀛、新罗、百济、ohé、再到北面的契丹、铁勒、奚,再到南面的琉球、林邑、大理、仆部、昆明、党项,西面的西域高昌等各国,几十个部落民族王国,都派出了自己的使团赶来参加元会。甚至那些从更西方来到的
    o斯、大食等一些地方的商队,也都赶来参加然闹,各支大商队都派出了商队头领入宫来参加这次元会。
    这次元会,天下四方官员入京朝集,四海外邦前来进贡进献,这让杨广感觉那久违了数年的大业雄心又充满到了他的身上。西突厥如今一分为三,有三个可汗,不过西突厥最大的可汗还是处罗可汗。不过此时的处罗可汗早已经成了杨广的高级shi卫官,在四海国王使臣都进贡各种珍奇异宝之后。处罗可汗带着另外的两个可汗的使者亲自为杨广切了一只烤全羊,并再次尊称杨广为“大隋圣人莫缘可汗”
    这个圣人可汗的称号曾经是东突厥启民可汗送给他父亲文皇帝杨坚的,不过后来又送给了他。
    这个可汗的称号就和后世日不落英帝国的女王兼任几十个国家的国王和皇帝一样。大隋的天子也兼任突厥名义上的最高君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叭山叭c毗)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4口b!否1a口xq石!。
第325章 助子为王
    也正是从隋文帝开始,开了中华天子兼异族君主的首例,杨广继承了这一称号是第二位。后来历史上的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是第三个兼领异族君主的中华天子。西突厥此时最势弱,但他们却只用一头羊,再加几句好话,就让杨广比收到什么珍宝都高兴。
    处罗可汗开了个头,紧接着刚不久前被策封为契丹王的阿地那族长也献上了自己的宝刀和一百匹骏马,并请将契丹改为大隋契丹九个郡,九郡以九部落命名,并从此为契丹九部世袭统领,而遥辇氏部族现占领地以后就改为遥辇郡。族长阿地那不但为契丹王,且又被杨广加封漠北道行军大元帅府长史,且其一族还将世袭契丹王封号。'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对于契丹人来说,他们背弃了东突厥,那只有抱住大隋才行。而对杨广来说,他不过是给了一个不要钱的封号,却不用费一兵一卒,就将契丹这么大块领土圈入大隋的版图之中,奠定了君臣名份。
    百济的使者一看到契丹一下子靠上了大隋,正无时无刻不遭受着新罗和大隋两面压迫的百济自然也不会落后,百济王子扶余块立马上请将将现在的国王策封为大隋百济王。
    靺鞨粟末水和黑水部族都还在战争,但这次却都派了使者带了大量礼物前来东都洛阳,想争取到大隋的支持。两个使者在大殿之上同时要求策立自己的族长为靺鞨王。
    杨广看着两个靺鞨使者争执,却高兴不已,笑声不断。
    “左相,依你之见,朕当策立何人为靺鞨王?”杨广捋着胡子对着下首的陈克复道。朝中的裴世矩精通外交,但是最精通的还是西域和草原。说起辽东。整个朝中估计也没有人比的过陈克复熟悉了。
    陈克复弯腰行了一礼“陛下,当初高句丽组建联军之时,粟末水部族的突地族长不但坚定的站在我大隋一方,而且还率军参战。对于如此友善行为,我大隋当然应当奖励之。”
    “好,就依左相之言,传朕旨意,赐粟末水靺鞨建立大隋靺鞨国、策封突地大族长为大隋靺鞨王、开府仪同三司、辽东副留守,栗末水部族为靺鞨世袭王族。”杨广满饮一杯美酒,当场下旨赐封。
    新罗国使臣美生站了出来,送上了一棵足有一人高的血珊瑚,并珍珠一千颗。
    “尊敬的大隋皇帝陛下,我卑微新罗小国愿永为大隋东海屏障。
    今我王请求得到大隋皇帝陛下策封,另我王膝下无子。如今朝中有意立王室世宗为储君,还希望大隋天子陛下能降旨册封!”美生站在那里,一通汉语却是所有的使节中说的最好的。让朝中众大臣都心生好感杨广一看又一个愿意为大隋藩国,一张嘴都乐的快合不扰了,嘴一张就要同意。
    “陛下,臣有话要说!、。陈克复可是有个新罗公主情人的,对于新罗的情况他是一清二楚,他哥不愿意自己将来的后院出现什么问题,忙站起来行礼发言。
    “陈爱卿有何意见?”杨广被陈克复打断,倒也没有太多不高兴,今天他的心情实在太好,让他有种千古一帝的感觉,对于这点打眸,也根本没往心里去。
    “陛下,新罗国王室对我大隋向来友善,上次臣征伐高句丽,新罗国就与我大隋联盟并出兵五万攻高句丽。臣听闻高句丽王虽然膝下无子,但却有两位能文能武的公主。而且听说,不久前二公主刚刚为新罗王室诞下一名男婴金陈信。陛下何不赐这位新罗王之孙为王太子?如今我朝皇太子正好年幼,到时新罗国可送这位王太子入我大隋宫中与皇太子为伴,将来一位为大隋天子,一位为新罗国王,岂不是一段君臣佳话?如此,我大隋和新罗之藩属必定更加地久天长。。。
    杨广看了看才七岁多点的太子杨杲,满脸笑容的道“爱卿所言果然有理,新罗王既然有后,自然当立其孙为后。传朕旨意,赐封金白净为大隋新罗王、开府仪同三司、辽东副留守,其孙金陈信策封为大隋新罗王太子、光禄大夫,赐金世宗为大隋左光禄大夫。”
    大隋周边的那些部族、王国的使臣国王可汗们,一个个都是ji动高兴不已。他们不过是上书表示臣服大隋,以后每年进贡点稀奇之物,就能成为大隋的藩属。不但再不用担心大隋的攻占侵略,而且还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以后被欺负了,就可以来找大隋帮忙了。
    而且就算是上贡,他们也不亏本,虽然那些奇珍异宝土特产很珍贵,但大隋这个天朝上国的皇帝赏赐回礼更加豪爽大方。
    而那些西文的商队头领们更是差点乐意了,他们送的东西都不多,大多只是些稀奇之物,但却得到了大隋皇帝陛下百位千倍的回赏赐。这样的生意,比起丝绸之路上的任何一桩交易,那都是赚翻了。每个人心里一边感叹着隋朝的繁华,和天子的豪爽时,心中都打定了主意,以后一定每年都要赶上一回这样的盛会。
    众使臣之中最失意的可能就是黑水韩鞠的使者了,他们带来的礼物虽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赏,但却没有得到隋朝天子对族长觉罗的策封和支持。隋朝不但没策封他们,反而将整个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