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293部分

隋末-第293部分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最后一员副将宋老生,却是河东将领。他久镇边关,长的是背阔腰圆,悍壮魁梧,手执一口大砍刀,面如紫茄,黑鼻孔,大耳朵,xiong前飘着掺白胡子须,年近huā甲,却不显老。他不是世家出身,却是个边关的猎户出身,天生神力,使一把野路子大砍刀,并不和其它大将一般使用马槊。之前王君廓就是被他从河东一路追杀到了河南,这次杨广看到正好在东都附近,干脆将他也征调军中。
    五员大将一同出到“臣等领旨!”安排了五员大将,又调了八万大军后,杨广也就将瓦岗放到了一边。在他看来,虽然瓦岗号称十万,不过却肯定多是些裹挟的百姓。
    这样的乌合之众,如果不是为了以防万一,怕洛口仓有失,他只须派个两三万兵马,就肯定能平定这支叛军。
    “诸爱卿,如今陈逆枉顾君恩,公然于辽东起兵反叛,对于此等乱臣贼子,朝廷绝不能容忍纵容。如今,朝廷原本正计划北征东突厥。但是攘外必先安内,朕决定先踏平辽东,再北定突厥!”陈克复的那篇檄文,京都的大臣们基本上都已经读过了。大家都明白,陈克复这是确确实实的起兵了。但是对于皇帝现在要打辽东,满殿的大臣却没有几个人应喝。
    对于辽东,满朝的文武都已经有些辽东恐惧症了。前后两任皇帝,先后征辽三次。第一次水陆三十万,结果陆路,正好碰上辽东雨季,水土不服,染上疫病,全军十成之中只有不到一成回中原。而水师更倒霉,碰上了台风,加上船只用的是内河的战舰,十万水师同样没几个活着回来了。
    而二征辽东,朝廷发了一百一十万大军,两百多万民夫,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古今未有之。可就是这样大的军力,还由皇帝亲征,结果最后更是败到没边,打了快一年,消耗钱粮无数,最后却只换来损兵四十万的结果。而第三次,几十万军队加民夫工匠,又是足足一百多万,可打到一半,皇帝跑回来了,辽东城还一样的没破。如果不是最后出了个异数陈克复,辽东到现在肯定也还没有平。
    而现在皇帝居然又要打辽东,这让所有的文武都在心中吸了一口气。辽东占有地利,山高险阻,兼且城坚墙高,又都是山城。根本不利于中原的大军团做战,且后勤运输十分的不便,消耗巨大。而且是现在据守辽东的又是当今当认最会打仗的军神陈克复,这人以一万人都能击败几十万辽人联军,最后平定整个辽东、室韦。现在他有着几十万大军,又有坚城要塞,再加上充足的粮草器械,这只会比当初的高句丽更难打,而不是更好打。
    想想当初三征辽东,ji起的整个中原大叛乱,到如今都还没有平息,如果这个时候又要起兵征辽。他们相信,整个中原地区那些原本已经隐隐有些停歇的农民军叛乱肯定又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起来。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些农民其实是最朴实能忍的一群人。哪怕再加税,再贫穷,只要还能混饱肚子,能够一家人温饱,他们就绝不会这样义无反顾的起来造反。这样浅显的道理他们相信皇帝肯定也明白,但是皇帝好像从来不会在意这些。
    看着满殿沉默的文武大臣,杨广面沉如水。
    “诸卿可午异议?但说无妨。”
    裴世矩看着四周沉默却又都低着头不肯说话的大臣们,眉头紧皱,好半天后还是没有忍住,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辽东和东突厥不关乎内外,而是在于轻重缓急!辽东者,也只是刚刚平定高句丽后得之。
    辽东之地易守难攻,据有天时地利。之前辽东反贼早有准备,在朝廷大军之前已经行动,将我朝廷大军拒之于辽西之外。朝廷空发数十万大军,却只能徒劳的聚集于长城关内,空耗粮饷。
    我们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平定辽东时机。”杨广沉默不言。
    裴世矩继续道“辽东因其地形独特,故朝廷大军要想攻入辽东很难,但是如果辽东叛军想反攻中原,却也同样很难。叛军自得了辽西之后,朝廷与叛军之间就只有一个狭窄的长城临渝险关可以通过。如今我大军虽然据临渝关在手,但是守关有余,进攻却也难。
    辽东叛军在临渝关外足足有六七万大军,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叛军能在短期内增加更多的兵马。如此一来,叛军出不来,我们进不去,此为僵局。而除陆路外,只剩下海路。朝廷水师征辽,水师舰队只有两处可登陆,一是辽河入海口卑沙港,一是贝水入海口汉城港。除此两处外,其余地方难以让水师舰队登陆。但是这两处,早就有叛军严防死守,根本无机可乘。”“依裴爱卿所言,莫不如果陈克复一心呆在辽东坐一个辽东王,那朕岂不是只能在洛阳干看着?”杨广语气略带嘲讽的道。
    “回陛下话,当然不会如此。臣只是认为,如今辽东并不是朝廷最当务之所急。我们最当务之急的是东突厥,陛下,臣已经得到了东突厥周边各方的回应,他们对于这次合攻突厥都表示愿意与我大隋共进退。铁勒、奚族、西突厥都已经做好了动员准备,随时都可以发兵征讨突厥。而唐国公李渊也来快信,言山西、河东各地已经做好了粮草准备,随时可以出兵征讨东突厥。详细情况,他已经派了马邑太守李世民回来面君细奏。”
    “打与不打,什么时候打,这权利都在朕的手中,裴卿莫不以为朕还要听那些外族所言不成?”“臣不敢,只是辽东陈克复虽是蛟龙,可如今却自困牢笼之中,根本不足惧也,陛下完全可以在解决了东突厥之后再来收拾他。而东突厥则不同,东突厥虽然实力和辽东军相仿,但东突厥与我大隋边境交界上万里地。如此漫长的边境,根本无法全部防的过来,加之突厥大都是骑兵,且全民皆兵,如今整个东突厥可以武装五十万骑兵。陛下,去岁北方大雪,草原部族皆历白灾,以灾情来看,他们根本不可能熬到夏天。以突厥人的惯例来看,碰到这种情况,他们只有发起战争通过劫掠来解决。”
    “陛下,现在如果打突厥,那们主动权全在我大隋手中,在哪打,怎么打,都由我们说了算。而且还有铁勒、奚族、西突厥等等共同发兵。但是如果让突厥人先下手,那我大隋就将失去这宝贵的先机,到时我中原与突厥上万里边境,任c地方,都有可能在任一时间里被突厥狼骑突入侵袭,到那个时候,应付起来可就麻烦了。到时必定赤地千里,我大隋无数子民处于突厥铁蹄之下。陛下,请三思!”裴世矩是大隋外交第一人,对于当今大隋周边的形势他是最了解的人。在他看来,东突厥才是眼下大隋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毕竟北方草原上的部族的危害,是所有中原人所担忧的。如今的突厥人已经恢复了实力,如果让他们再次南下,那将对大隋造成巨大的危害。
    杨广沉默一会后道“卿之所言,朕都知道,但是如你所言,辽东陈克复居于牢笼之中,此时正是朝廷剪灭他的最好时机。如果让打破了牢笼,那时再想灭他,可就要麻烦数倍。而东突厥居于草原塞外,兼之都是骑兵,来去如风。如若我主动进击,那突厥人很有可能远循,到时我去敌循。我退敌又进,却又如之奈何?”这也是杨广的一个担心,万一始毕可汗不肯跟他决战,那么大隋的优势也将丧失。草原何止千万里之广,到时茫茫草原之上,如何快速歼灭突厥人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万一不能快速平定东突厥,却让陈克复趁着朝廷和东突厥人大战的机会,杀出了辽东,那时候朝廷可就麻烦了。不但要面临两线做战的可能,而且很有可能被陈克复与始毕两面夹击。
    虞世基出列道“陛下,如若朝廷先打东突厥,那么现在朝廷的南北两路征辽大军,可暂时改动一下。将南路大军撤回,在长城临渝关口驻扎一支十到二十万的大军,那么以临渝关的险要,只是防守绝对有余。到时朝廷即可派出大军,与突厥一决高下。只要我们击败东突厥,哪怕是将其击退,对朝廷也是十分的有利。到时朝廷就可以借道突厥,自契丹或者库莫奚甚至更北方的铁勒攻入辽东。而且我们还能与铁勒、库莫奚同时出兵,兵发三路,同时进攻辽西、室韦。”杨广眼睛一亮,也不禁为虞世基的这个是非些心动。眼下因为北方有东突厥这个敌人,所以大隋与辽东只能双方都守着长城险关临渝关口。这么险要的地方,根本不适合大军作战,双方堆着几十万大军在那里,却根本难打起来。
    而如果击败了东突厥,甚至只要将靠近库莫奚、契丹的这一些地方夺下来,那么大隋的军队就能绕过临渝关。从草原上的奚族攻入辽西、或者从突厥攻入契丹再攻入辽东,又或者直接从北方铁勒攻入室韦。但是不管是哪个方法,都等于朝廷的大军难避开辽东海上的天然屏障,和临渝关这个狭窄险要的入口。
    而对于朝廷大军来说,只要进入辽东,朝廷的兵马众多的优势也就发挥了出来。到时就可以分攻各处,各个击破。甚至和辽东军在平原上来一次决战,但不管如何,这都是对朝廷十分有利的。
    又和众臣讨论许久之后,杨广道“朕意已决,先征突厥、再平辽东!”为了防止东突厥先得到消息,不战而逃到更远的漠北,杨广决定,这次亲征他先打北巡的借口。他先带后宫嫔妃和京都文武大臣及十五万禁卫军出发,赶往河东要塞太原,然后在那里汇集各路兵马,与铁勒、库莫奚、西突厥四方约期共同讨伐东突厥,一战功平!
    :今日四更一万三千字完成。。!。
第379章 河东太原
    大业十一年,公元六一五年,历时近一个月,大隋天子杨广车驾的十五万人马邑于四月初一抵达河东居太原郡,在李渊派出的河东兵马的迎接之下,杨广于三日后进入太原城。
    顾不得一路风尘亻卜仆,杨广一进入太原之后,就马上召开了御前会议,召集所有随驾官员和河东各郡的官员。出席这个会议的不但有辽王杨瞰、左仆射苏威、纳言裴世矩、内史令虞世基,参掌朝政、民部尚书裴蕴和同样新晋为参掌朝政的左翊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化及等大臣为首的京官。''
    而御座下另一侧却坐的是以尚书右仆射、太原留守、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兼知山西河东诸郡军事唐国公李渊,马邑太守、左屯卫将军、
    辽阳郡公李世民,太原晋阳宫宫监裴寂,屯卫将军云定兴,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太原鹰扬府郎将许世绪,前太子左勋卫唐宪和其弟唐俭等河东郡文武。
    除他们外,此时太原行宫晋阳宫中,还有南北征辽两路大军抽调过来的诸位大将,包括荣国公、右翊将大将军来护儿、右武卫大将军薛世雄、礼部尚书樊子盖、大将鱼俱罗、吐万绪、董纯,杨义臣等大将。
    “在朕赶来的这一个月里,事情如何了?”
    李渊恭敬的道“回陛下,臣已经按陛下和朝中各位大人之前的计划,已经在河东调集积聚了足够多的粮草,所有粮草如今都存在太原城,所有粮草可供一百万军民消耗一年之久。另外河东各郡的府兵也都已经征召回军营,正在加紧训练当中,随时可以集结。”
    “好,卿果然不愧为国之柱臣将如此重任交给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杨广满意的对着李渊点了点头。只是此时的李渊虽然得了皇帝的夸奖,但是面上并没有什么高兴喜悦之情,反而是依然那副yin沉的脸。
    殿中不少大臣都有些同情的看着李渊虽然如今李渊一下子成了皇帝面前最红的人,但是李渊洛阳的家之前可是被叛军血洗,一家两百多口被杀的一个不剩下。不但三房妾shi没了,就连一个嫡子三个庶子还有一个长房长孙也惨死,这样的打击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杨广看着李渊那样子,也觉得心中有些愧疚,心里越发打定了要将出云公主嫁给李渊民的想法。
    “荣国公你等既然已经到了太原,想来对辽东叛军的布置已经妥当了?”
    太来护儿点头道“回陛下话接到陛下的圣旨,臣已经统南路军北上河北,与左武道大将军李景合兵一处。我们已经挑选了十五万精兵由李景大将军统兵驻守临渝关。由臣领十万兵马西进河东与陛下一起攻打东突厥。臣等先到一步,其余十万大军已经在河东边界整装待发,只要陛下一声令下,随时都能进入河东汇合。
    杨广点了点头“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让突厥人事先发现有了防备,这一次我们必须小心谨1防)各地的兵马集结训练但并不马上调入河东集结。不击则已,一击必须是雷霆之势,绝不给始毕小儿第二次机会。纤有各地的部队现在都要在各地集结,做好战前准备,只要一待到我们与西突厥、铁勒、库莫奚约好出兵时机,到时我们就快速集结,给予始毕小儿致命一击。”杨广据起自己的拳头,向着满殿大臣坚定的道。
    他之前已经在洛阳做出了选择,先征东突厥,再平辽东,那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犹豫。
    “东突厥的情况如何了?”杨广对裴世矩问道。当此关系到大隋之国几十年国运的大战,杨广心中也还是有些紧张。突厥人放牧民族,兵马都是骑兵,和中原的攻城夺城那一套完全不同。对于杨广来说,击败突厥不难,难的是彻底的歼灭其有生力量。而不能让突厥人战败兵就满草原的逃跑,那个时候他们可是追不上这些草原人。打蛇不死,只会其害无穷。
    裴世矩之前已经先一步到了辽东,对于东突厥的情报工作都由他掌握,此时他面带微笑的走上前,笑着道“陛下,去岁突厥人白灾,草原诸部都没有足够的草料,死伤牛羊无数。眼下不少部落已经出现了饥荒,东突厥中一些强大的部族已经开始在对周边的小部族劫掠,摩擦争斗不断。就连始毕可汗的那史那部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据探子回报,始毕可汗那史那。咄吉目前正和铁勒进行小规模的争斗,但是可以想象为了生存,始毕可汗最后肯定会起兵劫掠铁勒汗国。这是一个千载
    难逢的好机会,始毕一心想通过劫掠铁勒来解决面前的困境,而东突厥
    内部各族也是争斗不断。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我们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