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303部分

隋末-第303部分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桑干河的两岸,开遍了红黄蓝紫的各sè野huā,虽然不如春天百huā的jiāo艳,却也妆点了大地。
    就在这遍地的野huā之中,一小队骑士正策马狂奔,沿着桑干河向着奄面飞驰而去。桑干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还有着另外的一个名字,那就是无定河。顾名思议,这是一条常常改道的河流。
    泥沙俱下的无定河是黄土高原上的生命河,此时杨广的车驾正沿着无定河北上。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招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站在高高的木制移动宫殿之上,杨广背手而立,轻轻的吟诵着一首诗。
    念完之后,他还觉得意犹未尽,连赞几声好。
    杨广转头对着身旁的簧皇后道“皇后知道这首诗是何人所做吗?”
    萧皇后手臂上披着一条长长的紫sè披帛,站在那宫殿的栏杆之前,迎风而立,身上的衣袂飘飘,恍如仙子。“臣妾时常也爱读书品诗,为首诗十分悲凉却又大气,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只是臣妾以往却从没有读过,难道是陛下刚刚沿途观看这桑干河,有感而发?”
    杨广摇摇头,轻叹一声,好久才道“这是黑衣卫交给朕的,据他们所说,这是陈破军曾经所做。没来到这河边,朕还无法感觉到这诗的不凡,如今身处这河边,顿觉这诗立意高雅,大气磅礴,确实是首难得的好诗。”又叹了一口气,杨广目视远方,有些感怀的道“陈破军确实是一位人杰,也难怪出云会喜欢上他。也许当初朕多注意一些他,甚至将出云嫁给他,也许就不会有今日的结果。”
    萧皇后站在旁边不语,心中也是觉得有些遗憾,以陈克复这样的无双人才,如果将公主嫁给他,也许真的能笼住他。而如果陈克复没有反叛,那么说不定突厥早就已经平定了,更不会有如今的局面。
    “陛下,陈破军虽然回了辽东,但是至今也并没有起兵造反,也只是打了个清君侧的旗号。以陈破军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陛下所用,还成了敌人,这实在是可惜。难道就真的不能再改变这一切了吗?也许陛下可以下召招抚他,也说不定。
    杨广摇了摇头“如果朕的大军击败了辽东军,也许朕可以饶他一死,甚至给他一个闲散官职。但是如果朝廷几十万大军却连辽东也无法踏足,现在就算他愿意被招抚,朕也不会答应的。”当皇帝的人,就不能和普通人一样的思考。不说陈克复明摆着造反了,就算是之前误会了他,这事也已经就是这样了。上位者,错了,可以改正,但是却不能自己再认错。这是当年先皇帝杨坚曾亲口告诉过他的一句话。错了,能知错的,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而知错还能改的,就是一个好皇帝。如果知错改过,还认错的,那反而是一个不合格的皇帝。
    更何况如今他和辽东的对峙中,还处在了一个尴尬的下风形势,这更加的是不能更改之前的决定。
    萧皇后叹息一声”就是苦了出云这孩子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杨广也只能无奈的道。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内传急匆匆的小跑着过来。
    “陛下,左屯卫将军、辽阳郓公李世民晋见,说是有紧急军橡禀报陛下!”
    杨广一皱眉,李世民比他早一天出发,带着五千兵马一直在皇帝车驾的前方一百多里外。按计划,他们最后都是要进入马邑郡城的,现在离马邑郡城起码还有两天的时间,怎么李世民却又跑回来了。
    “他可有言是什么紧急军情?”
    “说是草原突厥上的军情,义成公主差信使送来的紧急军情,具体的那信使说要亲自将信交到陛下手中。”内shi连忙将李世民告诉他的话说了出来。
    义成公主?杨广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感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义成公主就是如今始毕可汗的可敦。眼下攻打突厥的关健时刻,公主突然让人送信来,那么一定是有紧急军情。
    “快宣,让李世民马上带信使来见!”!。
第393章 无间公主
    内shi很快带着李世民和那信使登上那巨大的移动宫殿,李世民一入殿中急忙道“陛下,义成公主派了信使前来,说是有紧急事情要禀报给陛下。”
    杨广往那信使看去,却并不是一个突厥人,而是一名汉人。''
    “你说你的义娄公主的信使,可有何凭证?”
    那信使行礼后从怀中掏出两块腰牌“回陛下话,1小的原本是京城禁卫,后来护卫公主入草原,就一起留在了那里,这些年来一直担任公主的贴身shi卫。这两块腰牌,一块是小的以前在禁卫任职时的腰牌,一块是在草原上时所用。”
    杨广从内传手中接过腰牌,仔细的打量了几眼,点点头“这确实是禁军的腰牌,不过光凭此二物,还不足以表明你的身份。”如今大战在即,杨广也不敢大意。万一对方只是始毕可汗的间谍,用这两块腰牌来充做公主的信使,传递什么假情报,误导他,那就是一件大事,不得不防。
    信使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之后,却是一件小小的玉、
    印。“这是公主的si人印鉴,公主说只要以此印再加上公主的亲笔书信,陛下就当相信了。”
    公主嫁入草原之后,杨广也曾派人多次和公主接触过,而这枚印鉴,正是公主的信物。以往都是他派人入草原找公主,如今公主却突然派人不远千里找上门来,杨广也觉得肯定是真的有紧急之事了。
    “你的身份朕已经相信,公主派你送的信呢?”
    信使又从怀中取出一封贴身收藏的信件,呈给杨广。
    杨广查看了信上的火漆封印,确认无误之后,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信的内容不多只有短短的数行字。在信中公主说他发现始毕可汗集结了各部族大兵,对外宣称是去进攻契丹。可是据她所发现,却得知突厥的骑兵并没有向东,反而是向南。公主猜测始毕可汗很有可能是已经南下。
    看完这短短的数行字,杨广却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据朝廷派往草原上的斥候回报,突厥人确实在动员兵马,准备东征契丹掠夺物资。不过那个情报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了。
    半个月前,突利到太原来后,他已经又派出了几批探子侦察,得到的消息却是突厥人正在准备东征契丹以掠夺物资。可现在,公主的信中却突然说突厥人已经南下,这让他心中惊惶不定。
    “快马上传朕旨意,车驾暂停前进,就地休息。另马上传各位从三品以上随驾大臣火速前来见朕。,…杨广已经有些不安现在他已经出了雁门,来到了马邑。如果突厥人真的南下了,那他身边可是只有十五万人,又没有城池要塞可依。
    得到皇帝的旨意,很快所有从三品以上的随驾紫袍大臣都已经赶到宫殿之中。
    “依诸位大臣所见义成公主的信有几分可信?”杨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道。
    黑衣卫统领司马德堪道“派往草原上的探马已经有整整十天没有回报情报了臣以为,估计是探马已经被突厥人发现,并被清除了。”
    七十多岁的老头,尚书左仆射苏威也再不打瞌睡了,马上跟着站出来。
    “陛下,义成公主虽然身为突厥可敦,但她却也是我隋朝的义成公主。且公主以往也一直有和朝廷联系,向来心怀大隋。
    如今公主冒着风险,派出贴身shi卫传来这封信。老臣以为,这信十足是真的。眼下虽然我们还不知道突厥人什么时候开始南下,来的有多少骑兵。但是无论如何,臣以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马上调转车驾返回太原,以免天子陷于险地。、,
    苏威一大把年纪了,早就是黄土埋到脖子上的人了,他可不愿意临死时还要被草原胡人包围,最后陷入敌手。事关自己的身家xing命,他也不再管什么明哲保身,凡事看皇帝的眼sè行事了。
    樊子盖也忙出声道“不论真假,此时都应当马上回返太原,而且事不宜迟,应当马上就走。”杨广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是也不愿意一听到突厥人的名字,自己连情况都没有弄清楚之前就马上落荒而逃。万一这个情报是假的,或者突厥人南下的只是一支小部队,那将来他不得颜面尽失?
    想了想后,杨广还是不愿意马上就退“司马德堪,朕命称马上派出所有黑衣铁卫,立即北上,查清比次南下的突厥兵马究竟是哪部人马,由谁统领,已经到了什么位置。一旦发现情况,立即飞鸽传信回来。…,
    “臣遵旨!”司马德堪也不敢犹豫,马上领命退出宫,召集自己的五千黑衣铁卫北上去打探突厥人的动向。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千金之躯、坐不垂堂。更何况是天子乎,陛下之一身,关系责天下亿兆百姓,岂可置身于险地。老臣以为,当一边派出侦骑打探突厥人的动向。一边马上令车驾回返,无论如何,
    也不能再在此地停留了。”
    不少大臣也纷纷出言附合,不过如果这些人不出声还好,一出声,杨广心中最后的那点犹豫也没了。反而是坚定了要贸下来的念头,在他想来,突厥人就算南下,从定襄到这里,一路上也最近码有十多天的路程。而有这么多的时间,只要边境上的烽火燃起,到时他有足够的时间从容的返回关内。
    在他的前方,定襄和马邑的交界处可是还有长城这道关口。突厥人不可能轻易就能突厥这道关口,就算他们过了长城,那时他也早退回了雁门关内。有着雁门这座天下第一雄关,杨广还真不怎么害怕突厥人。要是一听个突厥人他就跑,今后他还如何统帅天下。
    拒绝了众臣的提议后,杨广又下旨道“敕令左屯卫将军李世民,立即领本部五千人马继续北上长城关口,防止突厥人入关。”
    李世民刚刚也是一直心中有些担忧,让皇帝北上是他的建议。如今却发现突厥人南下,置皇帝于危险之中,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罪责了。
    如果皇帝真的追究起来,不但官职不保,就是小命都有可能不保。眼下见皇帝并不追究,反而让他继续北上防范突厥人,马上高兴的接令。
    在心中,李世民并没有多担心突厥人,在他看来,有长城这然天险,突厥人想入关却也不是一件易事。而说不定,这反而是他李世民大显身手,在皇帝面前好好表面的机会。如果突厥人来的不多,到时他击败了突厥人,那绝对是大攻一件,这可就是征突厥的首功。
    连接派出了黑衣铁卫和李世民北上侦察之后,杨广的车驾也在百官的劝阻之上,暂时的驻扎在无定河边,等候司马德堪的情报结果。在没有确切的情况传回来,显示突厥人只是小股sāo扰部队时,这些随驾大臣是不可能再让杨广的车驾继续北上的。
    对于义成公主的信,杨广和众臣看后,虽然相信了突厥人可能真的南下了。但是却都还以为,有着绵绵边境,再加定襄这个隔离缓冲地带,突然人就算是南下,他们也能随时得到消息。
    狂狂阵阵吹起,天空飘落无数雨丝,就在这细雨之中,一阵阵响亮的号角声呜呜响起。那号角声中还透着一比仓促,号角声很快传遍了整个营地。
    营地中的帐篷一个接一个的被掀开,李世民的五千府兵一个个提着头盔,拿着横刀长矛,急匆匆的跑出来与自己的队伍汇合在一起,列阵集结。
    站在队列中,士兵们一边继续整理着铠甲,一边不停的对左右旁边问道“是突厥人来了吗?突厥人真的这么快就打过来了吗?”
    回答他们的是一个又是一个的校尉队正们的吼声“集合,马上集合,兰遍号角毕不到者枭首示众!”有了这些军官们的吼叫,士兵也不敢再多抱怨,一个个老老实实的集结列队,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
    而在另一边的路上,一队骑兵正急驰而来。眼尖的士兵们一眼看出,这正是之前随将军李世民回去晋见皇帝的玄甲卫队。看到那一水的黑甲骑士中,一身明亮白甲白投风的将军李世民,不少军官已经猜测到,可能是将军已经从皇帝那里得到了什么任务。
    玄甲卫队如一阵风一般的疾驰而来,直到集结的阵列前丈多远才急急一勒马,战马堪堪就停在最前排的阵列前数尺远。李世民一身亮银明光麒麟战甲,白sè的披风,亮银sè马槊,整套装束像极了陈克复以前的装备。
    李世民骑在那匹纯白sè的战马之上,扫视了已经集结完毕的队伍一遍,高声喊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我们出战的时日终于来到了。陛下有旨,让本将率领麾下五千兵马,即刻北上长城关口,严防突厥人入口。现在,传本将号令,所有人马即刻拨营启程!全军不得怠慢,如有违令者,斩!出发!”!。
第394章 乌云压城
    五千兵马,虽然其中一千重步兵、两千轻步兵,一千五百轻骑兵,
    五百重骑兵。但是实际上,李世民的这支玄甲军,也只能算是三千轻步兵,两千轻骑兵,重步和重骑只是一个计划,现在什么装备都还没有。'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不过李世民仗着李阀如今的得势,又加上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得宠,兼之马邑又紧邻突厥,所以他的部队也装备了许多马匹。五千人马,虽然做不到人人双马,但是却可以做到骑兵步兵都有马,连后勤也全用马匹驮运,做到了快速机动。此时李世民一声令下,五千人马再没有半点犹豫停留,立即拨营北上。
    茫茫雨幕之中,塞外马邑的山丘丛林之中,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正疾驰北上。那一面面绣着李字的旗帜早已经被雨淋湿,被风卷在了旗杆之上。五千人马迅疾如飞,铁蹄纵横。隆隆的马蹄,将道路上那泥泞的道路踩的更加泥泞,快速翻动的马蹄将泥水践踏的四处飞溅。
    风雨之声,铠甲的碰触声,马蹄的奔跑声,汇聚成了一股无以言状的力量。李世民策马立于一处山坡之上,看着眼下这支在风雨之中行进的黑sè战甲部队,心中涌现出一股豪情。这就是自己的部队,处于其中,让他仿佛又回到了辽东的时候,那个时候,也是这样。
    风雨无阻,马蹄翻飞,黑sè的战甲,奔驰的战马,还有那一往无前的气势。所不同者,只是这支兵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