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449部分

隋末-第449部分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围在中条山,根本回不去太原上党,用不了多久,他们要不饿死山中,要么只有投降王世充等势力。而以末将之猜测,以李渊这种狐狸一般的xing格,不到最后一步,他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所以他们投降的可能最大。”
    鲁世深疑huo的看着郭孝恪“如此一来,我们不是更得杀死李渊,防止李渊归附其它势力,进而让河东也落入他手吗?”郭孝恪笑了笑“前面我们库估计的都差不多,但是后面的属下有不同看法。”
    “仔细说说你的看法。”陈克复点点头,很有兴趣的看着郭孝恪,他自己心中刚才想来想去,也觉得派人去杀李渊并不太现实。
    得到陈克复的鼓励,郭孝恪也渐渐放开了些,在这样的场合,如果能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给陈王听,又能得到他的赞扬的话,那么自己将来也必然会得到更多的重用。
    在脑中组织了一下,邪孝恪脸上越发的自信起来“我不赞成派兵去杀李渊父子,首先一点,就是这件事情做起来成功xing太难。李渊父子在河东郡的中条山,距离我们虽然看似不远,可是一路上还隔着李密与王世充。我们派去的人多了,那么根本不太可能穿过李密与王世充控制的地盘。而如果我们派去的人少了,那么茫茫的中条山中,我们如何找到李渊父子?而且李渊父子现在虽然穷途末路,可不要忘记了,李渊父子还有三千余人马,而且我们的情报不是说,是夫人救了他们吗?”
    “这里又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夫人现在也与李渊等人在一起,而且还是带着一支数千人的兵马。那么李渊现在的人马不少于五千,要想在山林之中找到并消灭五千人,我们得派出多少人才行?而且万一到时伤到了夫人又怎么办?”
    要在茫茫中条山脉中找到并消灭至少五千人马,那么自己最少也不能少于这个数目。可调派五千人马,一路穿过李密与王世充的地盘到河东去,这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
    郭孝恪看着众人无法回答,心中更加有了几分底气“杀李渊父子,看似可行,却无法实际操作,所以这是我反对的第一个原因。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有无必要。在我看来,此时杀李渊,弊大于利。”
    “为何?”陈克复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郭孝恪,过去一直把这个自己亲卫出身的辽东军将领当作一员心腹猛将,却没有注意到,他还有着这么缜密的思维。
    “如卫郡公所言,李密现在无路可走,最大的可能就是投靠其它势力。而如此一来,李家这些年所拉拢的人才,聚拢的势力,还有在河东的声势等必然也将为接收他的那个势力所用。
    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是十分不利的。而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单纯的去杀了李渊父子来阻止此事发生,还不如由我们来接收李渊父子,接收他们在河东的势力,以及他们这些年聚拢到的人才。”
    陈克复目光一扬“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劝降李渊父子?”
    鲁世深也惊讶的看了一眼郭孝恪“老郭,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李渊文子当初那样背叛过殿下,此事必须惩罚。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杀掉他们就已经是殿下仁慈了,又怎么还可能去劝降接受这对无耻的父子?”
    郭孝恪躬身行了一礼“殿下,属下以为,对李渊父子最好的报复,并不是杀了他们,而是要让他们看着自己慢慢变的一无所有,甚至每天还不得不生活在殿下的控制之中,一天比一天的恐惧颤抖,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惩罚。”
    “哈哈哈!”陈克复大笑数声,上前拍了拍郭孝恪的肩膀“你说的有些道理,如此杀了李渊父子,确实是太便宜他们了。不过,你又怎么能确定李渊父子会投靠于我,并且让我们得到李家的那些势力与人才呢?要知道李渊父子是出了名的狡诈与不守信用,一旦让他们缓过了这关,只怕他们就会立即lu出那獠牙,噬主背叛了。”郭孝恪神秘的笑了笑“属下既然敢这样说,当然早就想到了这些,也早就想好了对策,到时不怕他们有异心,只怕他们太老实才让人遗憾呢。”!。
第607章 够阴够狠
    第607章够yin够狠看着郭孝恪自信满满的样子,陈克复也不由的再次对他刮目相看起来。辽东军虽然勇猛的将领很多,但是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却很少,几个能用的上的,还大多是些投奔过来的隋朝将领。如王仁恭、罗忠、于钦明、李靖等人,这些人虽然忠诚方面不少会有什么问题。
    可一来他们年纪都比较大,二来,怎么说也都不是嫡系心腹出身,用起来多少会有些忌惮,总不如知根知底的辽东军老部下们用的放心。''
    郭孝恪毕竟是破军营出身的嫡系,又曾经是自己的亲卫出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则是,郭孝恪不是世族也不是贵族出身,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子弟出身。这对陈克复一直在削弱打压世族门阀方面,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他不希望自己的朝廷中,将来也和杨广一般,全是些贵族门阀世族的子弟。
    只要郭孝恪能在这件事情上有很好的表现,那么陈克复已经决定加强对他的培养与任用了。
    “孝恪仔细说下你的计划,如果可行,我会采纳。”
    郭孝恪正sè道,“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李渊他们现在就如同溺水者一般,只要有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他们都会不顾一切的去伸手抓住。上次他们不是曾经上书过朝廷,表示称臣吗?而且李渊还写信给殿下,说要把夫人送回河北。虽然这些事情不过是他当初的缓兵之计,不过现在却是可以拿来作文章。”
    “殿下,李渊现在的情况,只要殿下派一支人马去中条山找到他们,并表示不计前嫌,愿意把他们先接回河北,然后再送他们回河东。我相信,李渊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马上跟着回河北的。只要把李渊他们从中条山带走,那么不论是王世充还是杨暕、宇文化及,三方都不可能再得到李渊的投靠,河东也不可能马上落入他们的手中。只要李渊还在,河东的官员与李渊拉拢的那些人才,也就不可能四散投奔其它势力。”
    鲁世深还是有些不太明白,“李渊那家伙一肚子坏水,这样的人救了,他们不会感恩,反而一有机会就会如毒蛇一般的咬上一口。这样的人不去杀他就不错了,怎么还能去救他们?河东早晚是我们的,又何须这么麻烦?”
    “你错了。”陈克复摇了摇头,鲁世深勇猛是勇猛,忠诚也确实忠诚,可惜就是有些笨了些。“天下争夺,不光光争夺的是人口地盘,有时还争夺的是民望、人才。李渊在河东经营多年,在河东早已有了很大的声望,而且他们聚集了大量的文武人才,这些声望与人才,正是我们入主河东所缺少的。如果李家归附了我们朝廷,那朝廷入主河东将不会再有什么反抗。”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就算李渊手下的那些人我们不相信他们,那我们到时完全可以把他们安排一些闲散之职。如此一来,却能杜绝他们投入其它敌对势力,增强扩大对方的声势。此增彼消,才是上策。”
    对于郭孝恪的的策略陈克复很欣赏,争夺天下,有的时候不一定就单单是发展自己,适当的时候,削弱对手,也一样是强大自己。李渊所聚拢的那些人,自己也许不会重用他们,但如果放任不管,投入其它势力,却很有可能得到他们的重用,到时对自己造成很大的破坏。
    “孝恪,你打算如何对待李渊父子呢?不论怎么说,李渊父子才是关健,如果李渊投靠我们,那他们必然不可能是真心的,最多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你觉得我们要如何对付他才好?”
    郭孝恪点了点头,“李渊父子确实是关健,处理好了,河东可以轻松平定。处理不好,说不定再起
    o澜。而且殿下与夫人之间,也不能因为这事情而引起误会。所以属下觉得,这个事情上最好是谨慎稳妥一下,我们先做布置,后发置人,到时就不会有什么事了。”
    “后发置人?”
    “没错,李渊现在无路可走,所以殿下派人去救他,他必然会表面投靠殿下,以做权宜之计。其心中肯定会打着其它的鬼主意,不过我们暂时不用管他,只要等到把李渊父子等人接回了河北。我们就可以借用李渊的名号,去收复河东各地。而且对于李家过去聚拢的那些文武,我们也可以大加提拨,能拉过来的都拉过来。如此只要个一年半载,何愁河东不归我朝廷之有?”
    “至于李渊父子。”郭孝恪笑了笑,“咱们去救他时,不妨多开些条件,比如加封李渊为唐王,河东复归李渊镇守之类的。但是只要李渊到了河北,到时还不是我们一句话。只要殿下到时否认,他又能如何?如此给他一两个闲散小官,久之李渊必然更生怨恨。等于适当的时机,殿下再任命李渊去河东安抚地方,再让那些不能拉拢过来的李阀文武都陪他一起去。”
    “这岂不是放虎归山?”鲁世深听的一头雾水。
    “不,这只是为了光名正大的杀李渊等人。”郭孝恪得意的笑了几声,“殿下,河北到河东总共只有那么几条通道,且每条通道上都有我们的重兵把守。只要等李渊父子行到半道之时,殿下可以再发出命令,取消先前的授令,再下令调李渊等人去其它地方。比如调李渊去琉球岛上任琉州刺史,调李世民去罗州岛上任罗州刺史。殿下以为,他们接到这样的任命之时,会不会再听话的回转,去那些大海之中的荒岛之上当一个刺史呢?”
    李靖若有所思,“如此一来,李家必不肯回。只怕他们会一心回河东,绝不肯再回河北,更不可能接受去那些岛上当一个刺史。”
    “没错,就是如此。”郭孝恪笑着挥了一下手。“只要李渊抗命,那么到时他继续往河东,那就是谋反。到时候,我们只须调派早已经准备好的军队,半路截杀李渊一行,既可名正言顺的杀了李渊。而且到那时,李家的势力能拉拢的也大多拉拢过来,李渊就算死了,河东局势也不会有太大
    o动矣。而且此事说来,殿下与我朝廷对李渊等人仁至义尽,天下人也没有什么可说我等的。反倒是李渊,就算死也落不了什么好名声。”
    陈克复一直在仔细的听着郭孝恪的主意,当听完全部的计划后,前前后后的想了许久。觉得这计划确实是一个值得使用的计划,如此一来,既能拉拢到河东的不少人才,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其它势力争夺河东。
    不过最让陈克复看重的,还是对付李渊的计划。如此一来,就等于是从根基上绝了李家再想复起。而且到时李渊就算真的老实不愿意反,这个计划都能逼的李渊反。把李渊逼入陷阱,一举铲除李家,彻底的绝了河东再乱的隐患。而且杀人不见血,他杀了李渊,连李秀宁都不能找他什么麻烦。
    够yin、够狠,他喜欢。
    当即,陈克复已经决定依郭孝恪的计划行事。
    不过郭孝恪刚刚所说的也只是一个初步计划,要如何实行,还有许多详细的事宜。派何人去,如何去,去了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毕竟李渊不是傻子,不到最后的关头,估计他也不会上陈克复的贼船。不过幸好如今李渊也没有什么其它的路可走,再加上还有一个李秀宁在,陈克复估计计划能多几分保障。
    又商议了半天,最后陈克复决定,派郭孝恪亲自前往中条山。又给李渊与李秀宁各写了一封长信,给李秀宁的信中当然是加了不少温情的东西,追忆了不少当初的事情,又写了许多分别后的思念。最后信中写道希望她能马上回到河北身边来,而且也对她起了李渊与李世民的事情。说起如今的李家困境,表示以往的愿意既往不咎。但是也希望李渊他们也能放弃过去的成见,一起加入到河北朝廷中来。
    给李渊的信中,陈克复也说起以前的事情过去就不再追究。但是如今天下纷争,李家已经在河东失败,所以他希望李家能看在他与秀宁的关系上,转而支持河北。陈克复在信中承诺,只要李家能支持他,那么陈克复将加封李渊为唐王、三公之一太尉、太原留守,河东慰抚大使,并加封李世民为秦国公,李建成为晋国公,太原李家诸势力也皆有封赏。
    为了事情机密,陈克复最后决定让郭孝恪只带一千人,伪装成一商队,坐船沿黄河西进。不过又提前交代,让他们到达河东后马上寻找李渊。不过在李渊山穷水尽之前,先不用马上联络他。只须等到李密真正到了山穷水尽的那时,才去与李渊联络商谈。
    并下达了一条附属命令,如果最后李渊不肯跟着他们回河北,那么可以立即执行第二套方案。暗杀李渊与李世民,然后想办法把李建成与李秀宁带回河北。!。
第608章 河间郡王
    就在陈克复一心想着怎么痛打落水狗,用心谋划对付李渊之时。在他北面的六朝古都魏郡邺城之中,‘河间郡王’窦建德同样也是寝食难安,坐在新获赏的河间郡王府中唉声叹气。
    自被魏王魏刀儿邀着一起自清河郡南下魏郡,参加了漫天王的开国登基加冕大典之后,窦建德就整日的心情不顺畅,一天到晚,坐在府中唉声叹气。''
    “直娘贼,早就算到会有今日,当初他娘…的就不该南下。”窦建德用力一掌拍在书房中的那张上好紫檀木的书桌之上,咬牙切齿的骂着娘。
    这紫檀木的大书桌样式古朴,听说还是北齐时皇宫中流出的物价,坐在这紫檀木的桌前,总能让人闻之心静神怡。不过今天他却是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了,甚至以往每天把这紫檀桌当宝一样对待的他,一掌重重的拍下去,居然将这张厚实的桌子给拍的散了架。嘎吱声中,桌上那摆设着当作门面的文房四宝,及香炉金器,瞬间滑落,摔满一地。
    “父王,您怎么了?”窦建德十三养子中的大太保刘名振与二太保高德深匆忙从外面跑了进来。看到一于凌乱的物品,两人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一口。自到了邺城之后,养父窦建德的脾气就越来越坏,不但以往的笑容不见,就是如范愿等将军的老兄弟们也常被斥责。
    昨天十二太保和十三太保当值,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