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688部分

隋末-第688部分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风呼啸,密集的羽箭摭天蔽日,将战场上最后的一点残阳也完全摭蔽。
    如同天塌一般落下的箭雨,在关下那狭窄的地面上铺满了一层层厚厚的箭支。雪白的箭羽密密麻麻,仿佛那天空为大地披了一层厚厚的雪花。
    飞石凌云,铁弩穿空。
    磨盘般大的巨石与儿臂粗的铁弩划着可怕的弧线落入进攻的裴军巨浪之中,激溅起一朵朵血的花朵。
    杀声震天,数以百计的云梯靠在了高高的城墙之上。裴军披着轻甲,口衔着横刀,手挽着皮盾,冒着热油、滚木、擂石等等索命守城工具的收割,拼死攀爬。
    战事,已经进入到了最惨烈,也最狂暴的一面。
    杀红了眼的裴军没有为惨烈的伤亡所震住,反而,那遍地的残肢断臂,血流如河反而勾起了他们心底最后的狂暴。
    狭小的战场上,无时无刻都有人中箭倒地,被投石砸成肉酱,被热油烫的全身焦黑摔下云梯。。。
    但是此时,没有人关注这个了。攻城的双方都已经进入了不死不休的状态,裴军一次次的攻上城头,一次次的被斩杀赶下城头。关城之下,战死士兵的尸体早已经垒起了厚厚的近丈之深,连那高大的城墙也被这尸山给堆的矮了许多。
    “进攻,进攻。决死进攻!”关城下不过千余步远的一处坡上,裴仁基愤怒的咆哮着。
    从早晨到黄昏,裴军连片刻也没有停歇的猛攻了足足六个时辰了。可是到现在,连散关最外面的那道关城也还没有拿下。
    一次次看到散关外围关城上那陈军的黑色飞鹰旗一次次的摇摇欲坠,可却偏偏一支还撑在那里不倒。
    一整天的猛攻。裴仁基一直亲临前阵指挥。战事的胶着让他的耐心一点点的流逝。心里的担忧让他无比暴燥。翻身上马,裴仁基一把推开前面的几个亲卫,大喊道:“都和我一起上,关城就要拿下了。弟兄们再努一把力,一起上!”
    不过关下早已经是兵马如海,裴仁基根本冲不过去。几个将领一把赶来拖住裴仁基,苦劝道:“大帅,万万不可。你是全军主帅,不可轻涉险地。陈军已经要不行了,再撑不了多久,弟兄们一定能将关城拿下的。”
    “直娘贼!”裴仁基被一群将领围住,半步前进不得,只能愤愤的怒吼着。他当然也知道,按现在表面上的情形,大军只要再努力一把,就能拿下散关。
    可是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多少次了。哪一次关城不是看起来就要攻破了,可哪一次最后不日又撑过来了。
    仗打到现在,裴仁基已经隐隐感觉到,关城上的陈军绝非简单人物,他们似乎在钓鱼。一次次的引诱着他们,每次都让他们以为再加一把力就能拿下了,可每次就是差那么一点。如同钓鱼一样的,将火候把握的十分精准。
    这是在绞肉啊。如同一座人肉舂磨寨,一批又一批的人马被填进了这个无底洞中。
    可是到了此时。就算他心中已经隐约有些明白又能如何?
    能退吗?
    决不能!
    弟兄们一直猛攻到现在,全靠的就是一口气。如果现在停下来,这口气一泄,只怕再难聚拢起军心士气了。
    更何况,那关城上一长排的木桩上绑着的可全是他部下的将领。除了部下的几十位将校,这头两位就是他的两个儿子裴行俨和裴行俭。
    十万大军先锋入关,裴仁基怎么也没有想到,结果会是如今的惨状。
    小儿子裴行俨率五千精锐为先锋,结果被悄无声息夺了散关的陈军骗入关中,轻易的就被陈军杀了个全军覆没,连勇猛无双,有万人敌称号的儿子裴行俨都糊涂的做了陈军的俘虏。
    两天后,在一线天峡谷,陈军再次突袭了行进中他的大军。
    滚石,火药,箭雨。
    他的大军被陈军一举截断,三分之一人马的前军被围进了陈军的伏击圈。
    三万人马啊,血战一天,当他率领中军后军撕开了陈军的阻击圈,战场上只留下了遍地的尸体。超过万人战死,余者尽皆被俘,连他正好在前军中的长子裴行俭也被俘了。
    裴仁基率军追击,可陈军却从容的退入了散关之中,而他们六万余人马却只能被挡在关城之下。
    更加让他愤怒的是,陈军将被俘虏的那数万将士中的所有校尉以上军官,全都绑在了关城之上,用来做了抵挡他们进攻的第一道肉墙,而他的两个儿子就绑在最前面。
    裴仁基与诸将已经估测到关内的陈军顶多三到四万人马,可眼看着占据了数量优势,在面对着关上的那一堵肉墙时,将士们却打的畏手畏脚,处处受限,放不开手脚,反被一次又一次的斩杀城下,铺起了一座尸山。
    当第十八次被杀退之后,裴仁基不得不含血下令,全军暂停进攻。
    夜幕已经落下,在如此险要的关城下攻城,无疑就是找死。就算拿人命堆,也不是这样一个堆法。白天的一天猛攻,裴军损失惨重,战死八千有余,轻重伤过万。
    再这样打下去,不等拿下散关,他的部下就要死光了。
    呼啸山风之中,五万残兵缓缓后撤,散关十里外扎营。
    隋军大营,裴仁基如同苍老了十岁一般,整个人木然的颓坐在帐中。
    半生征战,一世英名,尽毁于今日!
    短短数日,他的十万人马就少了一半,连两个儿子都被俘虏了。虽然这十万人中,其实有半数是刚征召不久的青丁,可再如何,也还有五万老兄弟啊。如果他估算的不错,陈军不过两三万人马而已,绝不会超过五万,要不然,他们不可能悄无声息的一路绕到了散关。
    接下来怎么打?又要拿什么打?
    今天撤兵之时,全军上下已经不可掩饰的出现了悲观的情绪。
    裴仁基想的不光是这些,他不免想到了一些更远的地方。
    宇文化及坐守关中,居然能被陈朝一支偏师如此轻易的杀到了大后方的散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许国是彻底的没有戏了,不亡于陈手也要亡要隋手。
    可是大隋还能坚持吗?
    放眼天下,如今唯一还能与陈克复一战的也只剩下了大隋了。可是多年的宦海与沙场的经验告诉他,后隋并不稳固,杨暕与他老子杨广比差远了,这几年全靠着陈克复无力南顾,才苟延残喘到了今天。当陈克复面前的对手一个个倒下时,杨暕终究到了面对陈克复之时。连杨广都不能制住的陈克复,杨暕又岂能行?
    “哎!”裴仁基长长的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复杂的心思。
    现在他要考虑的不光光是两个被俘儿子的生死,他还得考虑到他这支残兵的出路,更得为他裴氏家族着想了。
    河东裴家几大家族,裴世矩早在数年前就在北京被陈克复灭了门,裴蕴也是家族陷于陈朝,自己只身在蜀中。裴寂原本在杨广时不过是个小官,后来佐李渊起事,李渊死后据说投了陈破军,反倒是升官加爵,连带着他的整个家族也提升了许多。剩下他裴仁基一族,早年那也是隋朝将门大族,可这几年跟着杨暕南下,家族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帐外传来侍卫的声音:“大帅,陛下传来加急快报!”
    “送进来。”裴仁基道。
    接过急报验对无误之后,裴仁基急忙打开,匆匆一览后,整个人忽然感觉一阵头重脚轻,差点摔倒。
    “大帅!”
    “本帅无事,你出去吧。”
    侍卫退出帐外,裴仁基感觉自己最后的一点精气神也被抽走了,整个人一下子颓然的坐倒在了地上。
    杨暕发来的发很急,内容也直白,但却让人震惊。杨暕信中让他加快入关速度,让他务必在最快的时间内到达关中,然后与宇文成都联手击败陈朝西征军。
    这道旨意与他先前得到的并不相同,他先前得到的旨意是让他入关之后,观察形势,不要急于行军。让他等陈朝西征军和宇文成都开打之后,立即率兵先入长安,将长安控制在手。然后等陈许两家拼个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来个黄雀在后,将整个关陇收入馕中。
    可是现在,杨暕却急令他暂不要管长安,而是全速入关,火速与宇文成都汇合,一起进攻陈朝西征军。
    这一切,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杨暕得到了北方的最新消息,陈朝联合东北各国,组成了九国联军在草原上集结了三十万大军,一举歼灭了突厥人北上草原的十二万大军!
    这个消息无疑如同晴天霹雳,将杨暕吓到了。同样的,刚收到了这个消息的裴仁基,也吓到了!
第9之54章 终之章
    呜呜的号角吹响,突厥大可汗统叶护升帐点将!
    在那重新修补过的金狼大帐前,一身金狼盔甲的统叶护为首,两侧诸道部族将领们分侧而立,铠甲和弯刀反射着点点寒光,诸将肃立无声,塞外而来的狂风席卷战旗猎猎作响,一片肃杀之气冲天而起。
    所有参与此次南征的大小部族首领们已经齐聚于此,大小首领们静立侯命,如枪如矛。
    铁勒十三姓部族之一的葛尼禄的叶护谋刺加站在右侧首位,突厥北进十二万大军的覆灭,也宣示着归附突厥的铁勒九部族军的主力尽亡。做为铁勒部族西域大部葛尼禄部族的首领,此时,葛尼禄已经几乎成了突厥统治下最后的一支铁勒大军。而一向忠心于统叶护,向来统叶护军师的谋刺加,此时也成了诸多铁勒部族的大首领。
    在狗头军师谋刺加的对面,左侧上首站立的则是如今突厥四大可汗中仅剩的两位小可汗中的莫贺咄小可汗。他的军队原来曾经是最忠于射匮可汗的禁卫军,后来射匮去逝,他们又成为继位的达罗可汗最忠诚的追随者。不过后来达罗与统叶护争位战败远逃,莫贺咄也不得不表面归顺了统叶护可汗,但暗地里,莫贺咄其实却是暗中反统叶护最强的力量。
    先前,莫贺咄已经说服了泥孰与同娥两个小可汗一起联手,准备共同反对统叶护。迎回达罗可汗。乙利小可汗的身死,一度让他们极其兴奋,最后却没料到,在关健的时候,同娥却与他的兵马在草原全军覆灭。同娥的意外战死,让莫贺咄联盟原来的优势彻底被打破。剩下的三十万大军。莫贺咄与泥孰执掌了将近一半的兵马,可统叶护与谋刺加与统有了一半兵马,双方势力再次微妙平衡起来。
    在他之下,是刚失去了弟弟的泥孰,原来泥孰、同娥兄弟是统叶护以下最强大的势力。可现在同娥一死,泥孰反而成了现在西突厥阵营中实力最弱小排在第四的小可汗。
    统叶护的阿史那王族的部族军最强,紧接着是莫贺咄的部族军,然后是谋刺加的铁勒十三姓部族军,最后才是泥孰的昭武九姓部族军。
    三十万突厥军,几本是都分属于这四大集团。
    “各部首领们,本可汗刚收到的消息。陈朝的九国联军从碛口越过沙海南下。就在昨天,他们已经穿过了白道川,从白道翻过了阴山,刚刚占领了我们的定襄大营。定襄大营已经失守了,留守的一万民夫,三千狼族勇士已经全被陈军俘虏。定襄失守了,我们的后路被联军截断了,你们怕吗?”
    听闻这个消息,只有少数几个人动容,余者都是早料到了此事。当他们全军誓师南下之时。定襄大营其实就已经被他们给放弃了。所谓的三千勇士,那不过是三千无法随军的伤员。一万民夫,也不过是一些被他们先前掳掠的草原部族民。
    “大汗,破釜沉舟,我们正好与陈军背水一战,决一死战。此正兵家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更何况。有三十万狼骑在手,天下哪不可去,咱们正好直接一路南下,先破雁门,再平太原。然后直往洛阳,也见识下汉人们的繁华都市,花花女子。”
    “就是,怕他个鸟!”
    。。。。。。
    泥孰狠狠道:“大汗,联军南下了吗?那正好,我正愁不知道上哪去找他们,没想到他们居然找上门来了。大汗,我请求率本部儿郎杀回定襄,一举歼灭这些乌合之众,为我草原儿郎们报仇雪恨!那些天杀的只敢耍诈玩奸,真要明刀明枪的对上,十个联军也打不过咱们一个草原勇士。”
    统叶护手按金刀,一直观察着诸首领们的表情,见众人并没有丝毫畏惧,反而生起激昂战意,当下心中十分满意。略作沉吟之后,微微点首:“联军有十万人马,你部只有五万,你有信心击败联军?‘
    “五万儿郎足矣,如果不能胜,我愿提头来见!”泥孰拍着胸脯大声道。
    “好,那本可汗就成全你,由你率昭武九姓五万军回击联军。其余各部,则立即随可汗南征。本可汗已经拟定一个绝佳计划,谋刺加,由你率葛尼禄部及铁勒十三姓部族余部共六万人马攻打楼烦关。莫贺咄可汗,你从你部分派五万人马沿桑干水,将神武城,白狼塞,云内城,恒安镇,然后进攻飞狐陉,夺取飞狐口,黑石岭。控制此燕晋通道,奇兵直取河北!本可汗则率剩下十四万人马,分别攻取西陉关,土关,然后直取雁门!”
    统叶护为了这一天,可以说是等侯了大半年。这大半年来,各种作战计划他都研究了不知道多少遍,眼下拿出的这个计划,却也是一个十分稳妥的计划。考虑到雁门雄关,突厥虽有三十万大军却也不能同时在关下展开。统叶护与谋刺加早就商量过,兵分三路,以谋刺加的铁勒军为右路军,攻楼烦关,为的就是绕过雁门,从楼烦关绕到雁门背后,直下太原。
    而莫贺咄则率五万人为左路军,他们沿着桑干河平原,将陈军原先在塞外的所有据点堡垒一扫而下。并且顺势进攻飞狐陉,直插河北,到时只要进入河北,那么向北可以攻河北重镇北京,向南可以攻恒山,绕道井陉关后反插回河东,直取太原。
    而统叶护则为中军,稳打稳扎,先扫平雁门关外的两座堡垒土关与西陉关,大军推进到雁门关下,与陈军决战。另外为了安全起见,统叶护又派报仇心切的泥孰五万军回归定襄,保持后路通畅,也为扫平这支藏在背后的联军。
    这个进攻计划十分复杂,且兵分多路,本来并不是统叶护最佳的选择。他一直听从谋刺加与窦红线的劝说,准备以汉人制汉人,用汉人做先锋。想利用中原其它各方势力替他打头阵,与他南北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