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雪中悍刀行 >

第34部分

雪中悍刀行-第34部分

小说: 雪中悍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攒阴私,喜阴行,事事都阴……”

今日写至:“如何刀剑加身,君子刚愎,小人行险。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凌人。”

写到这里,徐渭熊愣了一下,微微一笑,文思涌动,下笔并未停滞,“如何暴疾而殆,色欲挖空;如何毒疮而亡,肥甘脂腻。”

反倒是事不关己的这里,徐渭熊冷哼一声,笔尖狠狠一顿,因此“腻”字最后一钩显得格外墨浓凝重,锋芒十足。

似乎是想起了那个烦心的弟弟?

徐渭熊心情大恶,放下狼毫笔,走出阁楼,解开孤舟绳索,独自泛舟游湖,湖面涟漪阵阵,偌大一座湖,便只有一人一舟,若不是那千万棵亭亭青莲,确实有些寂寥。

她躺在舟中,抬起手腕,系着一颗绳线钻孔而过的墨子。

这颗棋子只是普通的鹅卵石质地,很符合徐渭熊的爱好,除了背负那柄削铁如泥的古剑红螭,她身边再无珍贵物品,笔墨俱是与学宫士子一般无二,起居饮食只差不好,若非靠自身才气和霸气独占了这大意湖,还真看不出徐渭熊是一位郡主,何况这郡主哪里是一般藩王女儿能够媲美?便是燕刺王的女儿,就能与她一较尊贵高下了?恐怕提鞋都不配啊。徐渭熊借着阳光看着棋子散发出的一圈圈光晕,目眩神摇。

远处湖畔,两人鬼鬼祟祟蹲在出水青莲后边,交头接耳。

一人头无脑骨,鼻陷山根,齿露牙根,怎么看都是早死早投胎的短命面相,一脸为难道:“小师弟,你真要去徐师姐那边?她可是会杀人的。”

另外一人却是优雅倜傥,气宇不凡,笑起来尤为英俊风流,一脸无所谓道:“刘师兄,你看清楚,师姐今天这不是没带剑嘛。”

初看命相注定一生坎坷的男子更苦相了,战战兢兢劝说道:“小师弟,你来学宫时间不久,可不能惹徐师姐的不开心,我第一天进入学宫,便亲眼看到了徐师姐提剑杀人那一幕。所以后面等到拜见先生和几位师兄师姐,我当时就腿软了。”

那刚刚与这胆小师兄求学于同一位先生的风流男子打趣道:“刘师兄,是两条腿还是三条腿?”

刘师兄一脸正气,很用心地思考了一番,然后沉声回答道:“三条!”

卖相要比师兄好几百倍的小师弟嘿嘿笑道:“师兄,若我能登上徐师姐的小舟,以后你喊我师兄,如何?”

刘师兄毫不犹豫点头道:“没问题。”

小师弟便是那位与徐渭熊当湖十局的才气青年,哪怕棋盘并非十九道,他也不曾有半点不快,要知道他本以为在十九道上都能有八分胜算,可当徐渭熊搬出十五道棋墩,他心中却只有惊喜,这就是他的奇葩心性了,面子什么的,卖不了几两银子嘛,只要赢了当湖十局,他就要打死不去碰十九道了,甚至此生再不碰棋子,以后不管徐渭熊棋道如何举国无敌,又能如何?还不只是衬托得他更加无敌?可惜没奈何,连十五道都没能赢了徐渭熊,但他照样很开心,不输不赢也很好,就有理由呆在学宫了,以他的作风,似乎天底下就没有不值得开心的事情。

他潜入湖中,形同一尾游鱼,向小舟靠拢。

刘师兄看得傻眼,就更顾不上两人赌注只说明小师弟赢了如何却没提输了又该如何。

小师弟果真是好大的魄力。

同门几位师兄,可没谁敢对徐师姐纠缠不休。

刘师兄目不转睛,准备随时救人。

湖心,徐渭熊皱了皱眉头,缩回手腕,下意识想要去按住红螭,发现并未携带佩剑后,就起身连根拔起一株青莲,出手闪电,将那条个头过于大了点的游鱼给扎到湖底里去。

徐渭熊见没了动静,平淡道:“下不为例。”

在一堆莲叶后面探头探脑的刘师兄比局中两人还要紧张,生怕师姐和小师弟一言不合就要打打杀杀,这大意湖是学宫难得的清净地,其余各处,少不了高谈阔论的稷下学子,更有或者跳楼跳水甚至脱衣裸奔的疯子,在刘师兄这个用平常心做平常事写平常文章的家伙看来实在难以接受,所以偶尔听到看到徐师姐让那些不肯精心修学的疯子瞎子聋子吃瘪,他私下是觉得相当大快人心的。至于来历神秘的小师弟,他相交不多却不浅,刘师兄挺喜欢这个言行无忌的俊彦翘楚。

刘师兄瞪大眼睛,看到小师弟潜游而去,这会儿却肚皮朝上,悠哉游哉仰泳而归,一副老子虽败犹荣的架势。

爬上了岸,脑门上长了一个包的小师弟呵呵笑道:“大祭酒上回跟我唠叨什么只许有落水狗,看不得逍遥人。我看这话是屁话!”

刘师兄慌张道:“小师弟,慎重慎重。”

小师弟不以为意,站直了后,轻轻一抖,将身上湖水抖去大半,转头望向离舟登岸的女子,充满了不加掩饰的爱慕,偏偏没有寻常士子眼中的畏惧和崇拜。

刘师兄担忧道:“小师弟,小心着凉。”

小师弟搂过同门中最合得来的师兄肩膀,微笑道:“刘师兄,什么时候去京城,我俩去皇城内最高的武英殿赏月去。”

刘师兄笑道:“这哪能。”

却不是哪敢。

小师弟厚脸皮道:“京城门路最多,以刘师兄的相貌,随便娶个公主郡主不是难事,我给你做月老牵红线,到时候爬了武英殿再爬文华殿保和殿。”

刘师兄一抹自己脸庞,点头道:“确是一条门路。”

徐渭熊孤身入楼,对于湖中作为,没什么感想。

那青年来路透着诡谲,与他以十五道当湖十局,那是出于她的傲气,不意味着徐渭熊便是真的青眼相加了,当他破格通过几位稷上先生的考核进入学宫后,又独独进入她这一纵横术门,徐渭熊便增加了几分戒心,徐脂虎可以在江南州郡肆无忌惮,扯着父王的虎皮大旗作威作福,行事浪荡不计后果,徐渭熊可不是那除了好看便再无用的花瓶,她每一步都要为徐家考虑,一步不能错,她也不是那憨傻的小弟徐龙象,可以什么都不多想。

本以为,某个家伙可以出息一些。

哪知王道不学也就罢了,霸道也不学,兵法韬略更是不碰,庙堂捭阖术一样兴致缺缺,竟然提刀学武去了?!

北凉参差百万户,三十万北凉铁骑,如此偌大一个仅次于帝王的辉煌家业,一柄刀,便能撑起来?

徐渭熊盯着手腕上的棋子,低声骂道:“你这个笨蛋!”

徐渭熊骂出声后,心情舒坦了一些,只是很快就重新凝重起来,两根手指抚摸着棋子,嗤笑道:“比皇子还要大的架子。”

因为她想起父王调查那位小师弟后在密信中所言:此子出身隐秘不可查,只知大内三万首宦韩貂寺见之需躬身。

第四十八章老卒和桑椹

瞎子老许是个北凉老卒,本是一名弩手,被流矢射中一目后便转做了骑兵,战绩平平,在以头颅换功勋的北凉军实在拿不出手,以至于解甲归田前都没积攒下殷实家底,只捞了一身疾病,早先在城内定居还算手头宽裕,只是经不起那帮比他更穷酸拮据的老兄弟们折腾,大多数死了都得老许出资棺材钱,一来二去,孤家寡人的老许就真没什么银子了,老许是土生土长的辽东锦州人,年幼便孤苦伶仃,跟着大柱国徐骁从锦州打到了辽西,再从辽西入雄孩关,转战中原,春秋乱战中,许多跟老许相同时间入伍的老卒只要能赖着不死,都做到了参军或者校尉,最不济养老前都能领到个昭武副尉的武散官。

所以说老许是个老卒,却不是悍卒。

不敢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去拼功名,还能赚来官职的,只是豪族子弟而已,老许这种说不上贪生却绝对怕死的老兵油子,能不被监军将校砍掉脑袋,已经算万幸。

老许后来剩下一只眼睛也瞎了,上山烧炭不小心给熏坏的,这才成了巷里巷外嘴中的瞎子老许。最倒霉的是瞎子老许瞎了后,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小心在闹市没躲开膏粱子弟的一匹骏马蹄子,给踩成了瘸子。

那帮携美同行的膏粱子弟见到老头在地上打滚,只是放声大笑,瞎子老许本来想咬牙拼命,可当他瞎摸到地上的扁担,便听到声音说那些公子哥是哪位折冲都尉的儿子,是哪位京城里著作郎、太子洗马的孙子,老许就扔了扁担跟孩子一样哭喊起来,一遍遍嚎着我早就该死了啊,让人头皮发麻,连一些心存怜悯的旁观者都给吓跑了。一个纨绔嫌弃老许呱噪,拔剑就要劈砍下去,北凉民风自古彪悍,便是那些纨绔,双手力气兴许只够解开花魁伶倌的腰带,可只要拔得动刀剑,那绝对是说砍便砍,这一点让许多初入北凉的外地纨绔十分不适应。

若当时老许头顶那一剑砍下去,便没有今天世子殿下提着绿蚁酒的事情了。

那时候徐凤年恰巧路过,马匹远比那帮三流纨绔更雄健,气焰自是更嚣张百倍,他本不想掺和这档子破事,只是被老许撕心裂肺的一句话给勾住:“老子的腿没被西楚那帮龟儿子打断,倒是被自己人给弄瘸了,老天爷你娘跟我一样瞎了眼啊!”

徐凤年没有出声,只是让恶奴冲散了那帮兔崽子,至于跌断了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们几条胳膊几条腿,世子殿下哪里管得着,有本事就拖家带口去王府找徐骁要银子赔偿去?最好领着圣旨去。

后面老许没死,莫名其妙被人带去医治腿脚,可那马蹄前刺下的冲劲,哪里是一个老家伙的老腿能承受的,算是彻底断了,在瞎子老许准备坐在河畔小茅屋里等死的时候,突然官衙里来人说每月发放给他一两银子,老许心惊肉跳领了半年后,才壮着胆子问那位大人,大人说了这是北凉军的新规矩,善待老卒。后来老许问了一个同样半死不活的老袍泽,得知这是真事,只不过他们都需要去衙门领钱。

老许就纳闷了,好人有好报?可咱怎么看也不是好人啊,年轻那会儿烧杀抢掠可没跟着大柱国少干。

老许断了腿,但拄着自制拐杖还是可以勉强行走,茅屋被衙门那位大官吩咐下人修葺过,每年还未过冬就会送一床厚实棉被过来,菜园子被老许打理得凑合,一两银子便是一千文,老许嘴巴不刁,月底闲钱还能买点荤酒,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现在的等死可比刚断腿那会儿要惬意百倍。

今天老许坐在屋外木墩子上打瞌睡,就听到有个大嗓门喊道:“老许老许,喝酒,顺路在河里给你摸了只鸭子,那叫一个肥。”

瞎子老许精神一振,姓徐的小子来了。这小子是前个四五年认识的,据说是爬墙看黄花闺女洗澡被逮,追杀到河边,就借老许的茅屋躲了躲,算是结下一段不大不小的香火情,瞎子老许知道徐小子嘴里那个兰亭酒垆小家碧玉的可人,虽说看不见,可老许耳朵不错,总能听到一些野汉子无所事事就聚在一起垂涎嘀咕,无外乎是说那小丫头这些年胸脯又沉甸甸了几分,小圆脸那是又削尖了几许,美人胚子愈发明艳出挑了,老许去酒垆买过酒糟,闻到过那妮子身上的香味,啧啧,真是好闻,都比得上兰亭的招牌青梅酒了。

徐小子当年为了她被人撵着打,不冤枉!咱老许要是年轻个几十岁,哪里轮得到徐小子爬墙?给他望风还差不多。

“锅在屋里老地方,给鸭子拔毛记得别随手丢河里,小心你前脚走,我这边后脚茅屋就被拆掉。”老许接过酒壶,嗅了嗅,知足笑道:“这绿蚁比不上兰亭酒垆的青梅,可比酒糟还是要强很多。”

那客人把拧断了脖子的鸭子塞到瞎子老许怀中,没好气道:“拔毛还得我出手?我烧水去。”

老许手中有了酒,好说话,拄着拐杖就去给鸭子拔毛。

不多时,茅屋内便香气弥漫,老许啃着一根油腻鸭腿,笑问道:“徐小子,该有一年多没见了吧,你这家伙不是失踪三年便是消息一整年的,做什么营生?听老许的劝,可别伤天害理,偷看闺女洗澡什么的还好,反正闺女也不掉块肉,如果耍刀弄枪的,可就不好说了。不说这个,说了你小子估计也不听劝,知道白喝不了你的酒,说说看,这次想听什么,老许这个岁数也说不了几次,能说多少是多少。”

那人啃着鸭肉笑道:“说说看辽东,算起来我祖上在那边,就是锦州。”

能这般无聊逛荡的,自然是世子殿下徐凤年了。

瞎子老许哈哈笑道:“锦州我会不熟?整个辽东都一个德性,别看十个都督有九个都在跟朝廷喊穷,其实一点都不穷,穷的只有我们这些没田的,就只差没造反了。”

徐凤年皱眉道问道:“按律不是每个士卒都有四十亩屯田?辽东是我朝当之无愧的危地,平原旷野一望千里,难以据守,弃之则北莽长驱直入,北地便无门庭之限,所以辽东安,则中原风尘不动,辽野扰,则天下金鼓互鸣。造反?这些年没听说辽东有丝毫骚动啊。”

老许讥笑道:“徐小子你懂个屁,你这文绉绉的东西,我老许听不懂,你在哪个读书人那里听来的?我只知道我离开辽东的时候,辽东屯卫二十一,辽西只有六卫,不说辽西,辽东二十一卫一年屯粮百万石,有几石是落在我们这些人口袋的?徐小子你想啊,不说辽东大都督、镇守都督、都督同知佥事、指挥校尉这些大人物,便是一些七品八品的官员,都要做些私役屯军改挑渠道的勾当,若不专擅水利、把膏腴屯田都给占了,哪来的银子去孝敬上边?大柱国当年坐镇全辽,对两辽人来说那是罕见的幸事,大柱国一走,谁管士卒死活,很多边军本就是发配到辽东以罪谪戍,要不谁愿意去辽东这苦寒之地过日子?一旦去了,谁当真会以为就有田有粮,我是锦州人都没半分田地了,这些个外人,就更甭想了。”

徐凤年轻笑道:“这可造不了反。辽东贫苦,苦惯了,只要有半口饭吃,就没人乐意揭竿而起。”

老许叹息一声,“不真的要饿死,谁乐意跟命过不去,可再这么下去,辽东真难说啊,我离开锦州已经将近三十年,忍了三十年了。”

辽东自古便是百战地,所谓虎步龙骧,高下在心。天下安危常系两辽,徐骁谏言不惜殚天下之力守之,可朝野上下没几个愿意当回事。这不是说没人看不出其中利害关系,只是天下局势暂时大定,五十年百年以后如何跌宕,说什么做什么于当下官位有何裨益?

徐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