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雪中悍刀行 >

第374部分

雪中悍刀行-第374部分

小说: 雪中悍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厉,跟小宋都尉凶狠对视。

小宋都尉轻笑道:“年关年关,今年债今年还,欠债之人过年之难如过关,这才有了年关的说法,你们不读书,估计幼时想读也读不上书,兴许不懂这个道理,这怨不得你们,可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不管到哪儿,到哪个朝代都说得通。我最后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说出宁州十四大响马任何一个的老巢,我就让你死得舒服一些。”

老都尉咽了一口口水,哪有这样行刑说道理的?既然当了响马,尤其是那些打拼出一些名头又拖家带口的,不得不义气极硬,想要他们开口,难如登天,再者抓住一个,拿到了赏银也只怕没命花,宁州都尉几十人,不乏被报仇的响马乔装打扮入城给满门祸害致死的前车之鉴。这以后,谁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官是好,那也得有命才行。

那响马果然硬气,吐了一口血水在小宋都尉脸上。

地痞头目就要动手教训这个不知好歹的壮汉,不料小宋都尉摆了摆手,只是淡然说道:“撬开他的嘴。”

这名响马被两人撬开嘴,小宋都尉提起火钳,缓缓将那颗烧炭挤入响马嘴中。牢狱中响起一阵刺耳的嗤嗤灼烧声,便是老都尉严华盛,都要胆寒作呕。

不等这名响马死绝,小宋都尉又转身去夹起火炭,走向下一位马贼,“先前忘了说,开口告密之后,我武泽县都尉宋恪礼,保证你死后,若有家眷,便护着你们一家老小安然无恙。”

响马面有犹豫,然后就不用撬开嘴,给外人印象脾气耐心一直都很好的小宋都尉,就直接用火钳戳烂了中年马贼的嘴,便是想说也没机会了。

拔出火钳,小宋都尉再度转身去夹起炭火,第三个被这个比响马还要歹毒的恶煞走近的马贼魂飞魄散,立即颤声道:“我说,我什么都说!”

宋恪礼皱了皱眉头,然后轻声说道:“我突然不想听了。那些老巢,我花些时间和心思,总归是找得出来的。其实你们的该死,怨这个世道和这个官场,你们本身不算什么。”

先前熬住好几遭酷刑都能桀桀阴笑的汉子哭道:“这位爷,小的求你了,只要你能保住小的家室,小的知晓两处大响马,都说给你听!求你了……”

宋恪礼丢掉火钳,那个曾在马房软弱流泪的书童一直在默默提笔记录,这会儿小跑过来,握笔拎纸蹲在响马身前,平摊宣纸搁在膝上,这位少年抬头时眼神冷硬,丝毫不见怯弱。

宋恪礼坐回火盆的小板凳上,指了指以往只在武泽县城逞凶的地痞头目,转头对严华盛微笑道:“严都尉,赶巧儿跟石虎兄弟出城赏雪,撞上了这拨小响马,就给捆回县衙。快过年了,不想太过麻烦刑房兄弟,可又怕担上妄动私刑的名声,就劳动大驾请来看上几眼。不过明天这些马贼的尸体得挂在城墙上,还得劳烦刑房。还有,我估摸着有不少响马其实就在城内,说不定跟一些城里德高望重的老爷有些牵连,等会儿详细单子出来后,有些不熟的人头脸面,恐怕仍需严都尉帮忙传话一声,就说宋恪礼初来驾到武泽县,囊中羞涩,只能烧去这份名单,权且当是给众位乡一份亲见面薄礼,和气生财,大伙儿都能过个好年。严都尉,会不会麻烦你?”

严华盛摇头如拨浪鼓,“不麻烦不麻烦。”

小宋都尉又恢复成那个对谁都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和颜悦色说道:“还得知会严都尉一声,宋恪礼就不在县衙内过年了,已经请了石虎兄弟在陶然街租了栋小宅子。”

原本以为又要整出幺蛾子的严华盛心一紧,听到是这种小事后如释重负,当即挤出笑脸道:“不打紧不打紧,回头我给宋都尉拜年去,要是年夜饭没准备好,我有个熟识的大厨,手艺还算不错,在武泽县都排得上号,明日儿就让他给宋都尉府上掌勺去。”

有那个马贼开了个好头,牢狱总算清净下来,书童落笔急速,很快就记录完毕,不用自家主人多说,就又抽出一张宣纸,写了额外一份相对简洁的名单,写完之后,轻轻吹了吹墨迹,递给神情复杂的老都尉。

小宋都尉缓缓站起身,刑房兵房诸人都不约而同惊吓得后退几步。

小宋都尉柔声道:“今天的事情,勉强算是一桩县衙兵刑两房的机密要事,众位兄弟看在眼里就行了。”

一帮人使劲点头。

小宋都尉这才望向严华盛,“送送严都尉。”

严华盛赶忙说道:“不用了。”

可宋恪礼还是送到了牢狱门口,折路返回后,只剩下几个跟石虎换命的心腹兄弟,外加一个秀秀气气却让石虎刮目相看的少年书童。

石虎询问眼神望来,宋恪礼点了点头。

牢狱中传出一阵不甘心的急促哀嚎,此后就彻底清净死寂,站在挂满尸体的腥臭屋子,宋恪礼问道:“真能在江湖上找到四十几号身手干净的档手?”

石虎搓着手嘿嘿笑道:“宋都尉放心,石某人在宁州路子虽然不算广,但都很牢靠,那伙人本就是跟响马差不多德性的亡命之徒,当年石某人无意中救下他们大当家的,是他们欠我的。再说了,也不是要他们白干,只要给足报酬,别说进山杀马贼拿赏银,就是让他们杀进官衙,都敢试上一试。别的地方万万不敢如此,可咱们宁州不一样,当官的不算大爷,当匪的才是。”

宋恪礼点头笑道:“你也放心,以后武泽县都尉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都有你的一张座椅。”

石虎摇头笑道:“谋个官身耍威风是另外一回事,主要是跟宋都尉你做事,就两字,痛快!前不久就有个云游四方的算命先生给我算过,以后咱命中注定的大贵人,就姓宋!他娘的,竟然还真没骗老子,当时没舍得给赏钱,这会儿愧疚得很呐!”

宋恪礼不置可否,“明天是除夕,石兄弟跟我一起熬年守岁?”

石虎大大咧咧道:“这敢情好啊。”

石虎一行人离去,牢狱就只有宋恪礼和少年书童。

宋恪礼望向一具尸体,自言自语道:“很多麻烦事,得治本清源,更得遵循积渐二字,做起来很难,可总是需要有人去做。做好了,别的不说,最不济你们宁州以后没谁再愿意去当响马。你们不死不行。事要有人做,人也得有人死。”

书童轻声问道:“少爷,以你的身手,对付这十几号马贼哪里需要那草莽石虎?便是去了一处响马老巢,也能杀进杀出几个来回。”

宋恪礼柔声笑道:“规矩二字最重,你若是事事不讲规矩,想着走捷径,总会因此惹上比你更不讲规矩的对手。古话说常在河边走难能不湿鞋,就是这个道理,以江湖风格行事,迟早都要沾湿鞋子。三品高手被二品小宗师所杀,小宗师为一品所杀,金刚被指玄杀,指玄被天象杀,一物降一物,没谁逃得掉。既然当官,就相当于乘了船看江湖,难就难在不能心存侥幸,难在一次都不可以下船去走在河边。像主薄梁伦针对我,都是官场手腕,并没有坏规矩,那我宋恪礼就接下了,接不住是我公门修行的道行不够,只能忍着,接住了,就等于在武泽县站稳了脚跟,可以慢慢经营,一步一步往上走。杀马贼,是都尉的分内事,因为我也没有坏规矩,就不至于让官场升迁之路越走越窄。”

书童撅了撅嘴,叹气道:“少爷,可你这会儿仅仅是从九品上啊,得多少年才能像老爷那样当上从三品的朝堂重臣?”

宋恪礼敲了敲少年的脑袋,眼神温暖,言语训斥道:“才跟你说了积渐二字,就忘了?”

少年哦了一声,笑了笑。

少年突然轻声道:“那石虎真笨,竟然没有看出来那算命先生是少爷乔装打扮!”

早早在武泽县展开一系列缜密布局的宋恪礼一笑置之。

宋恪礼让少年坐在小板凳上,自己随意蹲着伸手取暖,喃喃道:“看来京城里有人知道我到了这里,开始动手脚了,说来奇怪,没有人对宋家雪中送炭,这不稀奇,可宋家都已是落魄至此,竟然还有人会惦念一个小小都尉?宋家前些年树大招风,可在官场上向来不结死仇,在文坛上确是树敌不少,可这些对手多少都还要点脸面,难道是有他们身边的帮闲体己人,借此跟这帮向来不理俗事的文豪主动献媚?否则这阵阴风,吹得有些不对劲。”

宋恪礼停下手指敲击额头的动作,抓起那串铜铃,自嘲笑道:“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听说郡主在少爷离京时,差一点就要拦路。”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多想无益,也没资格想这些。”

“那少爷总还是要成家立业的。”

“这个当然,武泽县找个贤淑女子,也不错。”

“这怎么行!”

“怎么就不行?”

“她们如何配得上少年?!”

说出这句话后,书童眼睛通红,抽泣道:“少爷是宋家雏凤啊,原先是要成为天下士子领袖的人物啊。”

宋恪礼轻轻一笑,伸手替天真少年擦去泪水。

※※※※

一举一动都能够牵扯京城视野的晋三郎,开始蓄须了。其实以他才堪堪跨过而立之年的年岁,除非是想要学张首辅做那美髯公,原本不必如此,只是当他成为国子监右祭酒后,能与当今理学宗师姚白峰共事,晋兰亭便觉得有了蓄须明志的必要,妻凭夫贵诰命在身的徐夫人几乎每日都要为相公拾掇胡须,力求尽善尽美。晋兰亭由北凉辖境内的地方小郡小县一跃而起,先是破格成为大黄门,继而成为天子近臣的起居郎,眨眼过后就又摇身一变,成了文坛士林都要仰视的国子监大佬,得以掌控天下读书人浮沉趋势的大权,晋兰亭每天早上都要静等天空泛起鱼肚白,视线趋于清晰,这才由府邸乘车前往国子监,偶尔掀起车帘子,望见道路上那一张张敬畏炙热的脸庞,都让晋兰亭涌起一股大丈夫当如此的豪迈气概,尤其是马车驶入国子监,他弯腰掀起帘子,走下马车的那一刻,晋兰亭都恍若隔世,当初逢人便送自制熟宣,几乎无人肯收,如今无数人想要,晋兰亭却是半点都不想送了。不过晋右祭酒也未飘飘然,在京城住了两年多事情,也见识到不少骤然富贵骤然失势的闹剧,像那宋家一门三杰,两位大小夫子一气死一罢官,原先在翰林院需要晋兰亭使出吃奶劲去巴结的宋家雏凤,更是完完全全淡出庙堂视野,晋兰亭越是知道朝堂云波诡谲,就越是珍惜自己在蛰伏低头时的几位贵人,上任左祭酒桓温,当初少有愿意收下他所送宣纸的国之巨梁,如今已经贵为文亭阁大学士,顶替遗党魁首孙希济荣升门下省左仆射,还有一位,晋兰亭从未流露表面,哪怕在徐夫人这个同床共枕的女子身边,也没有提及只字片语,晋兰亭清晰记得那次早朝,一路白眼讥讽,只有那位同是黄门郎出身的前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句无比暖心的言语。

士为知己者死。

至于北凉王当年的举荐信,晋兰亭避而不谈,私下更视为逆鳞,谁若不识趣跟他提起这一茬,任你是尚书之子还是将军之后,晋兰亭都要当场怒容拂袖而去,就此绝交,永不同席言笑。况且晋兰亭心底也从未觉得那徐瘸子有何引荐之功,天下正统在赵室,你姓徐的哪怕被封异姓王,哪怕当下世袭罔替,朝政局势瞬息万变,能绵延几代荣华富贵?随手翻读史书,那些个家中哪怕摆有“非谋逆不赐死”铁卷丹书的世族,不一样被帝王任意找个谋反大罪就株连九族了?

辞旧岁,换新宅,双喜临门。右祭酒府邸换了一栋新的,是皇帝御赐,曾是一位离阳宗室的王府,在两百年前的太安城,荣华至极,因为失了世袭罔替,挂了虚衔将军的皇族子弟,住在这个一等宅子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嫌疑,不过毕竟是没有犯过大错的宗室,想要他们迁出也不易,好在听说是国子监晋三郎要入住,颜面有光,私下又得了一大笔皇宫赏银,也就顺势搬出。当今天子崇俭,御膳房做的菜就成了摆设,后来是皇后提议,才有了一份膳单,每日膳单都指出某物赐某处赐某人,像那内廷主位、皇子郡主、朝中权臣和在京将军,都有望被赐,今天一位大太监就亲自提着黄缎包裹保温的花梨木酒膳挑盒,来到了晋祭酒的新府,晋兰亭一点不剩吃完,最后恳请大太监让他留下那双并不算如何值钱物件的乌木筷子,大太监被偷偷塞入袖子一枚羊脂玉佩,皮色金黄耀眼,肉质细腻如脂,尤为难得的是顶端有着黄玉共生的景象,不用凑近了端详,随手那么一把玩,就知道不是俗物,大太监留下一双筷子并不是什么僭越大事,可被晋三郎馈赠心仪之物,传出去非但不会惹上贪墨的污名,而是大大的口碑,如何能不让大太监笑得合不拢嘴?对这个年近三十余便有望跻身阁老位列的右祭酒,愈发瞧着舒服了。

送出去一块祖传玉佩,留下一双几钱银子的乌木筷子,徐夫人看得心疼,以往在郡县,她仗着娘家势大,还不得揪住耳朵一顿谩骂,如今则万万不敢了。

留了胡须后的晋兰亭看上去老成几分。

徐夫人小心翼翼问道:“三郎,为何不趁着年关去拜会拜会首辅大人?三郎与坦坦翁亲近,这位左仆射大人与首辅大人又是师出同门,大半辈子的至交好友,三郎去拜会,也不会有人多嘴什么。”

晋兰亭不耐烦道:“妇道人家,多嘴什么!”

徐夫人悻悻然一笑,鼓了鼓勇气,终于还是没敢还嘴。以往爹娘见着这个小士族出身的夫君,都没有什么好脸色,如今举家迁到天子脚下的太安城后,就只有卑躬屈膝的份了。

徐夫人也在床笫之间百般曲意逢迎,可三郎的架子仍是越来越大,徐夫人总觉得他看自己的眼神,就跟看待仆役丫鬟无异。

在这个女子贱如草的年代,男子功成名就以后,把女子当女人看并不难,难的是把女子当人看。

徐夫人猛然记起一事,爹娘说起时忧心忡忡,也让她十分不安,富贵才得手,可莫要转身就丢了。

徐夫人一咬牙,坐在晋兰亭身边,娇躯贴近了,尤其是腴胸有意无意蹭了蹭他的手臂,这才细细柔柔说道:“三郎,听说你在国子监……”

晋兰亭不动声色推开她,冷笑道:“怎么,被夫君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最轻’这句话给吓破了胆?你懂什么,跟你说不到一块去。你爹娘见识浅陋,以后让他们少登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