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44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244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两百五十七章:轻工业技术更新
    “平衡这是必要的,这是日本向外扩张中惯用的一种手段,我们中国和沙俄都是他们的目标。”夏钧笑道,“就是不发现日本现在还有没有兴趣向沙俄扩张。”
    历史上日本正是用这种平衡的手段让中国长期陷入内战之中,同时为了能向沙俄扩张,列宁除了有德国的支持,也有日本的支持。
    苏联成立后,苏联为了打击敢于收复中国失地的北洋政府,就给了孙大炮三千万元,这三千万又是苏联以渔业资源从日本换来的钱,孙大炮拿到钱后就用虚假的民主口号把北洋政府给干倒了。
    “日本战败,他们向沙俄的领土扩张首先就得与我们相遇。”刘文洪说道:“首先日本失去了库页岛,并且彻底被赶出了东北地区,他们向沙俄扩张有点脱离陆地支持,虽然他们还占据着朝鲜,但朝鲜东部都是山区,交通非常不方便。不过这事也难说,说不定日本还真对向沙俄扩张感兴趣。”
    “日本他们还有点理智,那么他们定然不会向沙俄扩张,极有可能努力让沙俄稳定下来,然后联合沙俄来对抗我们中国。”阎锡山想了想说道,以他对《中庸》的研究,对矛盾的敏锐性非常高,总是能看到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点。
    从日本的利益角度出发,他们未来所面对的最大敌人就是中国,首先不管是继续向亚洲大陆扩张还是保住朝鲜殖民地,都得与中国发生剧烈碰撞,这时候再去与沙俄或者是**会胜利的苏联交恶,明显是不理智的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未来极有可能遇上日本和沙俄的联合?”陈轩宇挑了挑眉毛问道。
    夏钧点了点头,说道:“可能性极为巨大,因此我们在东北地区的军事压力是未来最强的。”
    “呵呵看来我们要加快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战争准备了。”陈轩宇说道,夏钧说道:“最少在这两年,我们在东北地区就会与苏俄发生战争,不过这种战争极有可能是以以一种军事干预的方式来到达占领的目的,所以不会发生太剧烈的军事战争,最多只是与扩张的日本发生冲突,不过我们明显是吃定日本的,日本在向沙俄远东地区的扩张是不占任何优势的。”
    “首先在未来对沙俄战争当中,首先得收回我们在东北地区丢失的一百五十三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再则,我们争取将这一块拿下。”夏钧说着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这条线以贝加尔湖为起点,沿东北而上,接入沙俄第三大河流蕾拿勒河,然后一直向北。
    “这么大起码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刘文洪吃惊道,夏钧笑道:“大是大了一些,但精华部分还是我们丢失的领土那部分,那里有大片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沙俄在远东地区最好的农业生产环境。”
    那是一片中国近代丢掉的富饶疆域,尽管北大荒的富饶为后世的人们所熟知,然而在黑龙江更北部,还有一片更加富饶的地区,同时在外东北沿海地区,那片地区同样十分富饶,拥有众多的资源。
    最有价值的地区当然是库页岛,库页岛上的石油、天然气、煤矿之丰富,绝对是一个能源宝库,被誉为是东方科威特,现在中国也就占了一半。
    日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库页岛上面的资源重要性,他们当初在选择把朝鲜和库页岛时,毫不犹豫的把那半个库页岛丢给了中国。
    “未来,我们与沙俄或者是新的沙俄发生战争那将是必然的,同时与日本发生战争更是必然中的必然,我们在东北地区的军官和士兵,都必须学会在寒冷地带作战。如果我们能够乘沙俄内战时把这块地区占据,那么未来在于沙俄作战时,我们直接从漠北突入沙俄西伯利亚地区,从而这一块块地区也是我们的,不过那里比远东更冷。”夏钧继续说道,在西伯利亚也画了一个圈。
    “那我们要不要去支持一下沙俄的**?”阎锡山问道:“若是反不起来怎么办?”
    “反不起来反而更好,因为现在的沙俄内部本身就是充满剧烈矛盾的,他们的战斗力已经在欧战中检验过了,他们打仗完全就是靠人海战术来堆的,如果沙俄维持现在的状态反而不足为虑。”让夏钧忧虑的反而是苏联,眼前的沙皇俄国基本上不被他放在眼里,“所以我们不要去支持苏联的**,静观其变即可。”
    至于保持平衡,那自然是支持现在的沙俄,这样才能保持住平衡,不然一现在沙俄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很容易拥护**的,沙俄的资本政府是完全抵挡不住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帮助一下沙俄镇压**。不过这又是与中国的扩张政策矛盾,因为发生**的是沙俄在欧洲的部分,中国要吞并沙俄在远东地区的地盘,首先就得和沙俄干一架。
    ……
    华东商业大厦,一群中国民族资本商人正在讨论工业设备更新的问题,这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会议,同时也仅限于华夏会成员参加。
    此时的中国商人良莠不齐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商人早期是靠洋人起家,因此未免沾染许多不良之风。
    华夏会基本上是把那群道德品质良好,民族意识强的商人吸纳进会,有些明显问题的都被排除在会外,而那些可能有问题的,则还在考察之中。
    这次生产设备更新,主要是针对技术在国际上未取得领先地位的行业,会议进行了进三天。
    三天时间里,华夏会整理出了一批需要更新的生产设备、技术,递交给了华夏会会长,帝国元首夏钧。
    这些商人历来都是有求必应,他们发现元首那里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基本上跟批发似的,不过以前的限制比较宽泛,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对企业本身进行要求,而如今却是有要求,只针对华夏会内部成员了,其他的也不是说不给了,只是在整治范围之内的企业不给了。像那些刚进入资本领域,又是民族资本的新兴商人,那样的商人还是能拿到设备的。
    这让很多商人女人,华东集团肯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研究机构,而且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研究机构。
    夏钧在家里拿着单子,打开了兑换平台。
    这个单子里的提及的领域,多是轻工业领域,重工业也有,不过能顾涉及到重工业领域的资本商人,一律都是夏钧扶持起来的华东集团的‘小弟’。
    夏钧手上五十多亿积分,对这些轻工业企业,这次来了一次全面的提升。
    当然,夏钧对这些轻工业的提升程度不高,只是把这些轻工业领域的生产技术提高到三十年代,也就领先当前十年的程度。
    十年的差距,看似不多,但却领先一步。
    领先就代表着巨大的利润,当其他国家在某行业的技术追赶上来时,也许企业打已经研究出了更先进的技术了,因为他们使用先进的技术,已经赚取到了资本,可以把资本投入到研发之中。
    如果企业没办法打研制出更先进的技术,那么被追上时,夏钧可以继续作弊,再兑换出领先十年的技术。
    这样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节省积分,如果是兑换领先二十年的技术,那么所需积分就不是增加两倍那么简单,所需积分甚至是三五倍的提,但取得的利润未必有领先十年的技术的三五倍,而且其他国家在对中国的商品进行研究之后,很容易被他们追赶上来的。
    一旦技术被他们追赶上来,兑换平台上的兑换价格就下降了。
    反正在制造业方面,夏钧的作弊能力简直吧?敌了。
    这次夏钧手上这么多的积分,首先选择投入的就是轻工业了,当前中国统一了,就业压力又上来了。
    因为现在中国受人才制约,本身可以靠不断加工程来吸收未就业人群,但现在增加工程已经受到人才因素的制约了,因此现在就业压力一上来,夏钧只能大力发展轻工业,以让轻工业分担就业压力。
    夏钧相信这个单子上,很多是之前夏钧已经提供过先进技术的轻工业行列,不过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其技术已经被欧美国家所掌握了。
    当一项技术出现后,只要是水平相当的国家,是很容易掌握的,因为科研技术就是大部分时间在找方向,但有成品给他们研究,他们就能比较快的找到正确的方向进行研究,从而追赶上对方的脚步。
    这让夏钧明白,只有核心科技的本质提升,才能搞出其他国家不容易攻克的技术,很多轻工业行列,也是涉及到一些高端科技的,这些高端应用都民用领域里,能造成生产力的巨大提高。
    不过谁让夏钧现在财大气粗,严格的说是积分太多了。
    不用掉这些积分夏钧心里就慌,因为积分放在手上不会像钱那样有利息的,唯一与纸币放在手上不同的就是不会发霉,其他没怎么区别了。
    ——————
    第二更到
    第两百五十七章:轻工业技术更新
第两百五十八章:秋收结束,农业冲击
    第两百五十八章:秋收结束,农业冲击
    前段时间夏钧实在是没空,中华帝国成立期间,夏钧全部心思都扑在军政上面,因此哪有太多时间去用掉这些积分。
    这些积分可以购买很多领先的轻工业技术了。
    轻工业关乎民生,又能出口盈利,更能冲击其他国家的经济,同时也便宜,容易发展,夏钧此时已经把农业发展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轻工业了。
    三年规划中,未来三年的目标,就是让中国的轻工业得到一个飞跃的发展,在世界上取得全面压制地位。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如棉、毛、麻、丝的纺织及缝纫,皮革及其制品,纸浆及造纸,食品制造等工业;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如日用金属、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学纤维及其织品、火柴、生活用木制品等工业。轻工业产品大部分是生产消费品,一部分作为原料和半成品用于生产,如化学纤维、工业用布、纸张、盐等。
    这些一个都不放过,夏钧将如今可以涉及到的轻工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一一兑换,同时还兑换了一些核心科技。
    夏钧这次并非是单纯的兑换设备,而是兑换出可以制造出这些设备的科技技术,这样一来所花费的积分就高上许多了。
    不过现在夏钧积分多,能消费得起。
    折腾了大半天,夏钧花出了近二十亿点积分,其中大部分都用来换取核心科技了,真正用来买设备的不过三亿多积分。
    就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兑换,夏钧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设备从海运来,有专门的港口负责卸货,科技资料则直接兑换到手上,夏钧把这些资料送到华东集团研究院就可以了,研究院接下来就是带人根据资料进行攻关,这些资料上面有详细的指导,攻关很容易。
    不过手上还有三十亿积分啊
    这些积分怎么用呢?
    夏钧做想又想,决定加强机械制造技术,此时中国的人才短缺,短期内是不可能培养出太多机械技术类的人才,靠打研发肯定不是很靠谱,机械制造方面只能靠打生拉硬拽搞上去了。
    夏钧打了个电话给冯如,冯如听是元首打电话给他,激动的问道:“元首有何指示?”
    “是这样,机械制造方面还缺怎么设备没有?”夏钧对冯如问道。
    “设备是缺一些,一些我们有的设备,不过还造不了,另外一个就是人不够。”冯如对夏钧说道。
    “不是招了很多德国技工来了吗?怎么还不够人?”夏钧纳闷道。
    “元首,您不发现啊现在到处都要设备,我们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三月份了。”冯如哀叹道,“那些德国技工也不够用啊”
    “这样啊”夏钧郁闷了,“人是没有了,现在要人就看打培养了,需要自主制造的设备你列个单子出来,明天递交上来给我。”
    “是,元首。”冯如大喜道,元首要单子,那肯定有戏了。
    夏钧挂了电话,想了想,最近要建设公路,公路用水泥修的话,车辆在上面行驶会颠簸,还是柏油路好。
    不过用沥青修路,又有一个问题就是,沥青技术不过关,修了也是豆腐渣工程。
    后世中国要修质量过关的柏油路,沥青得靠进口,因此造成本身就更便宜的沥青路变得比水泥路的成本还要贵。
    这个不行,沥青制造技术得过关才行,这样修公路的成本也就能下降了,再则可以使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得更稳定,这样也就可以建高速公路了,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发展经济,首先得做到流通顺畅。
    若是流通不顺畅,运输成本一高,很多资源都是运不出来的,因为运出来要亏本啊
    夏钧打开兑换平台,查询了一下沥青技术,结果吓一跳,要想让沥青技术达到能建造高速公路,在夏天不怕太阳晒的沥青,需要十亿点积分。
    十亿点积分啊
    不过想想貌似挺值的,全国以后得修多少公路啊现在提前把沥青路的技术兑换出来,以后也就不用整改,这可以节省不少钱,如此大的工程量,可不是十亿元的事,那是几百亿元的事。
    这个沥青技术是必须的
    于是夏钧丢出了十亿点积分,把沥青提炼技术兑换了出来,然后马上让人送到华东石油公司,下令让华东石油公司马上进行攻关。
    ……
    华夏会的民族资本商人们很快就听闻要分设备了,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跟着元首就是有肉吃。
    不过这次华东集团不再让那些企业用钱买设备,而是要用这些先进的设备换取股份了。
    显然华东集团是要以这些先进技术在轻工业领域也插一脚,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
    设备是华东集团的,想给谁自然也就给谁。
    华夏会的商人大部分都是得到华东集团扶持才发展起来,当然明白技术为王的道理,而且现在的商业规则就是技术为王。
    谁能拿到更好的技术,只要自身管理过关,那么肯定能够脱颖而出。
    换点股份算怎么,其实很多商人也是很喜欢和华东集团合股经营的,这样有一个强悍的保护伞,万吧?一失。
    设备如何分,按照历来的规矩,首先能分到的自然也就是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这两大集团拥有良好的自身管理体系,算是最早成长起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