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9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29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个知县要是不识相,派一个班的侦察兵过去,半夜把知县从床上揪出来坐飞机,坐飞机就是坐在炸药包上,炸药包一点,人就炸飞出去了……
    夏钧在福建地区活动频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武装押运,到哪个地界不顺利,马上对其地方官员进行恐吓。
    这一招收效甚好,那些官员一个个被吓得不敢乱动,现在夏钧取得自治地位,而且手上有兵,明的暗的都可以搞死他们。
    现在保安团在福建基本上是横着走,而且已经演变成了公然武装进入县城的地步,那些地方官员也不敢阻挡。
    甚至就是知府也遭到夏钧的恐吓,那些知府和知县也没什么两样。
    因此建州银行在其他县城的开办很顺利,并且将银行开到了福州、厦门两地,那里能吸纳的资金就多了。
    随着各工厂的设备运来,同时工程队的到来,到处都显得一片忙碌,这些工程对都是夏钧从兑换平台上直接雇佣而来。
    相比之下,那些已经建成的工厂此时的运转状态十分良好。
    纺织厂7月的利润已经提升到了120万银元,造纸厂的利润也大幅度提升,上个月已经盈利了90万银元。
    卷烟厂也开始运转了,原料方面的问题已经解决,第一批卷烟生产了出来。
    一箱卷烟大概需要耗费41公斤烟草,一箱50条,一条200支香烟,一箱也就是1000支香烟。
    夏钧做了两个香烟品牌,一个叫‘飞马’,一个叫‘流星’,装包上一个印美女图案,一个印猛男图案。
    为此夏钧无耻的将后世的一些明星的照片印了上去,国内国外的都有,一个品牌的香烟印十几种版本的美女图案,为此不用担心被追要任何代言费。
    美女的图案摆出各种热火的姿势,猛男的则是抽烟时的照片,显得酷毙了。
    这包装就是要有特色,有诱惑才行。
    也许某些寂寞空虚男看了就买了,买了一种版本的香烟,还想买其他版本的香烟,于是接着买……
    包装上还将继续推陈出新,年年改版本。这些包装纸由夏钧开设的包装厂进行生产。
    另外两种品牌还分三种档次,最低档次的过滤嘴用黄色纸张,中档的金色纸张,高档的用白色纸张。
    而在香烟内部,过滤嘴是用雪白的纸张包起来的,过滤嘴的醋酸纤维也是雪白的,一看就是高档货。
    金色的看上去比较庸俗,虽然庸俗的人会喜欢,但不够内敛,所以是被定位中档的。
    而在口感上,三种档次的香烟也是不同的,烟叶在烤制、发酵的程度也都不同。同时印美女图案的飞马牌香烟抽起来非常轻,适合那些刚抽烟的人群,而流星牌香烟印的是猛男图案,自然是重口味了。
    包装上夏钧可是下足了功夫,第一批卷烟很快便出厂了。
    对烟草的烘烤、发酵的工艺在经过好几个月的尝试,已经趋于成熟,卷烟厂的工人已经能熟练的对烟草进行加工。
第六十章:港口(第八更)
    第八更了,给不给力?
    新的一周,冲榜急需票票、收藏!
    兄弟们也给点力!
    拜谢!
    ————
    李诗婧最近已经逐渐进入状态,夏钧开的那些工厂多交由她打理,这为夏钧省去了很多心力。
    而且李诗婧是学工商管理系的,对工厂的运转管理上比夏钧熟练得多,夏钧以前经常是这个厂开起来,然后抓阄选厂长,接着就把厂子丢给厂长去管理。然后下一个指标下去,你得完成这个指标,其他我就不管了。
    现在李诗婧帮他打理这些工厂,各工厂的管理优化了很多。
    就一个工厂来说,人才和设备相比,人才更重要一些,此时夏钧办工厂,是用先进的设备硬堆出来的优势,但在管理上却并不优秀。
    娶到这个夫人可谓是夏钧的最大助力,其他人才再好,也没自家夫人好,毕竟自家夫人不会乱来,他能绝对的放心。
    此时秋收快要到了,夏钧也没太大的心思放在工厂的建设上。
    9月6日,夏钧将编成的9个营划区调派了出去,同时夏钧召开了行政会议,要求各地行政人员抓好秋收工作。
    夏钧编成的9个营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也马马虎虎了,但要说十分有战斗力那还差得远,夏钧把他们调派出去,同样可以在地方上训练。
    新纳入行政范围的乡镇挺多,所以这次秋收要进行武装抗税,所以必须将这9个营调派出去。同时夏钧也是为占据全福建做准备,一旦打响辛亥革命,9个营立即占领区域内的各县城。
    此时夏钧的发展虽说看起来很快速,但实际上夏钧的实力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就工业上来说,基础工业根本没有建设完全。
    同时夏钧办工厂是靠兑换生产线,而自己则没有任何制造生产线的能力。
    兵工厂更是没有一点着落,夏钧之前所投资的项目,一部分是基础工业,一部分则是赚钱用的。
    实际上没有改变什么东西。
    改变最大的就是基础设施,闽西北的道路今年年底之内基本上能够畅通,而他造了一个钢铁厂,却造不了第二个,除非是继续兑换。
    现在夏钧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可谓是进退维谷,建兵工厂显然不行,那东西太昂贵了,非常不划算,这必须靠购买列强的兵工厂。
    而购买精密机床则更是昂贵,有的机床价格甚至是上百亿,就算有了这些机床,夏钧也缺少操作这些机床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夏钧目前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
    这些才是最根本的东西,不过夏钧此时没有能力去解决,他现在只能解决低层次的东西,修修路,办几个厂。
    这是夏钧感觉自己进退维谷的主要原因。
    随后夏钧干脆不想了,既然暂时没办法办兵工厂什么的,那就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继续改善民生,当地盘扩大到一定程度,民生和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些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夏钧手上还有720万点积分,够修好多条路了,此时夏钧手上已经有了六支工程队,这六支工程队无时无刻都有工程要修,根本修不过来,福建的基础设施基本上算是一穷二白。
    不过对于夏钧来说,目前最紧迫的不是道路的问题,而是港口的问题。
    9月8日,夏钧亲自赶往宁德考察,他要在宁德建一个走私港口,如此才能避过海关。
    宁德港是个优良的深水港口,夏钧到这里考察了一圈,本来打算建一个集装箱码头,但考虑到其他国家没有使用集装箱,这东西貌似没用。
    集装箱的好处就是降低运输成本,但其他港口必须有集装箱装卸的设施,否则会变得更不方便。
    夏钧感觉很有必要在世界上推广一下集装箱,不过想想好是算了,目前中国是一个进口国,而不是一个出口国,推广集装箱对中国市场来说是不利的。
    一旦集装箱推广开,外国商品的价格将会下降,从而进一步冲击中国市场。应该在中国排挤掉洋货后,再推广集装箱,使中国的商品出口时降低价格。
    既然集装箱码头没有建造的前提条件,夏钧只能建造一个散装码头。
    散装码头不用什么成本,10万点积分就可以修一个很豪华的码头了,于是夏钧在宁德港修了两个散装码头。
    走私船只自然要自己买,在系统中买货船,分好几种级别的货船,当当前这个时代的货船定价是排水量在1万吨及以下的货船30点积分1吨,购买一艘排水量为1万吨的货船需要30万点积分。
    排水量2~5万吨的货船的价格则是40点积分一吨,5~7万吨的则需要50点积分一吨。
    而兑换更先进的货船,吨位价格成倍往上翻。
    越先进的越贵,越大的越贵。
    大也有大的好处,因为船造得越大,前进所需的动力比例就越小,这一点夏钧隐约记得,好像是船只每扩大多少倍,所需扩大的动力小于船只扩大的倍数。
    所以人们为了多运东西,把船越造越大,越大存放燃料的空间比例就会缩小,因此也就越划算。
    ……
    看完不要忘了投票哦!
第六十一章:秋收!
    既然系统都这么分级了,夏钧自然也就是兑换30万点积分一艘的1万吨级货船,毕竟1万吨比两艘5000吨的划算。
    货船还是比较划算的,30万点积分换一艘1万吨级的货船的确不是太贵,主要原因就是夏钧兑换的是这个年代的货船,不是超时代的。
    所以夏钧兑换了5艘1万吨级的货船,花掉了150万点积分。
    随即夏钧发电报给在美国的陈家毅,让他办个运输公司,想办法弄几个牌照来,以后这些货船直接挂上美国牌照。
    有了美国牌照,这些货船进入中国港口时的关税就十分优惠了。
    5艘货船停在码头,夏钧派了一个连在码头驻守,便返回了建安。
    “夫君,我们买的原材料已经运到福州了。”李诗婧见夏钧回来,连忙对他说道。
    “运来了什么?”夏钧问道。
    “1万吨棉花,还有2万吨铁矿石,以及其他的一些化学材料,我已经让运输队去运了。”李诗婧说道。
    “嗯!钢铁厂必须马上开工。”夏钧点了点头,抱着李诗婧的腰肢,温言软语的说道:“夫人辛苦了。”
    “你也别累着了。”李诗婧伸手温柔的帮夏钧擦拭额头的汗迹。
    ……
    由于运来的原材料较多,夏钧一边让运输公司派拖拉机去运,一边购买机船,建溪的航道过两天就要通航了,30吨的机船必须到位。
    这种30吨的机船极为便宜,这种东西比汽车还没有技术含量,就一个柴油机,后面装个螺旋桨,再装个船舵就OK的东西。
    一艘排水量30吨的机船仅需100点积分便能购买到,十分的优惠,夏钧之前已经兑换了十几艘给那些船夫培训。
    既然航道要通了,夏钧一口气兑换他500艘,也才花掉5万点积分,用河道运输果然划算。
    此时建溪因为水坝的修建,水位已经上涨了许多,过两天便能通航,而水电站则没这么快建好,还要过半个月才行。
    除了派遣拖拉机去运输外,那些原材料就先放在福州的仓库,等河道修建好了,再用这些机船进行运输。
    海运方面需要水手,夏钧当天派人到福州、厦门等城市张贴告示,福建作为一个临海省份,海员是中国各省中数量最多的,为此夏钧丝毫不担心招募不到水手。
    ……
    秋收如期而至,这年秋收闽西北的百姓无疑是最高兴的,因为他们的水田都种上了高产水稻。
    这些高产水稻长得非常茂盛,特别是下了化肥之后,可谓是长得枝繁叶茂,稻穗长得和其他水稻不同,其他水稻是稻穗上端才长稻子,而保安团发的高产水稻在中端依旧可以长稻谷。
    今年的丰收十分不同,今年保安团发下了打谷机,同时乡镇的自治议会也成立了运输队,开始收割稻谷,自治议会的运输队就开来了,免费为他们运输稻谷。
    不仅生产工具改善了,而且还不用交税了,只要交两百斤稻子就上去就行了,这高产水稻只要种得细心些,一亩地收个一千四百斤是最少的,交两百斤上去还有一千两百斤,相比以前增长一倍不止。
    百姓对保安团的拥戴此时已经发自骨子里了,谁敢说保安团坏话,绝对跟谁急。
    不过问题很快来了,前来闽西北收购粮食的粮商见今年闽西北的粮食产量这么多,纷纷压低收购价格。
    一石大米的收购价降低到了一块银元。
    林德宝向夏钧反应这个问题后,夏钧想了想,说道:“既然那些粮商要压低价格,那这生意我们自己做,你去和老百姓说,我们一石大米一块五收了,不过要先打条。”
    “好,我马上去。”林德宝连忙跑了出去。
    林德宝刚出去,电话就响了,夏钧拿起电话,“什么事?”
    “团长,贸易小组发电过来,他们已经在美国旧金山找到了一家倒闭的运输公司,那家公司有5艘7000吨级的货船,对方开价300万美元。”
    “发电回去,他们感觉可以的话,就把那家公司买下来。”夏钧直接说道,然后便挂了电话,接着打给李盛国那小子。
    “姐夫,什么事?”李盛国接到夏钧的电话后连忙问道。
    “工作的时候不要叫我姐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夏钧对李盛国训斥了一句,李盛国那连忙答应。
    “现在银行能抽出多少资金?”夏钧问道。
    “大概三百万银元吧!不过再过些天就会多了,福州、厦门那边的银行运营状况很不错。”李盛国说道。
    ——————
    冲上点击榜了!兄弟们很给力!还有票吗?
第六十二章:航道开通
    建州银行属于零售银行,能办理的业务较多,不过也仅限于福建境内,但利息开得比较高,因此存钱的人很多,而且很多人都是存定期。
    “你马上把这100万银元打到美国那边去,贸易公司那边有要用。”夏钧说道,陈家毅那边的资金还是够收购那家运输公司的,但收购了之后就没什么钱进口原材料了,夏钧此时正在搞进出口贸易,自然要有原材料。
    “明白。”李盛国连忙应道。
    “好了,就这样吧!你小子那边别给我乱搞。”夏钧对李盛国交代了一句,然后挂了电话。
    ……
    由于夏钧允许陈家毅自己做主,陈家毅在两天后就买下了那家贸易公司,那家贸易公司不仅有牌照,而且还有海图,以及一些船员和精通跨国运输的管理人员。
    夏钧让陈家毅全都拉到福建来,那些管理人员全给高薪,并且让那七艘货船马上前来福建。
    夏钧此时要搞进出口贸易,自己的运输公司得尽快办起来,运输这块要是跟不上,那就不好了。
    塔娜那小妞发电报过来了,专利都给夏钧申请了,有几样已经通过了申请,有的则还在审核之中。
    这几天塔娜发电报过来追问夏钧要多久才能把货物运到美国去,她这个经销商已经把公司都成立起来了。
    塔娜指明要经销卫生棉、打火机、香烟,同时建安这边生产的棉布和纸张也要,显然这个富婆看到了商机,心里热切得很,天天给夏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