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92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292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昔日自诩是振兴中囘国的唯一人选,如今看到的却是一个他完全不可能做到的局面,中囘国在夏钧的领囘导之下,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强国。
    海外华人拥护的都是中囘华帝囘国,在孙文看来,夏钧称帝的野心展囘露无遗。
    然而他的能力为他的野心铺平了道路,很多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囘国需要一个有能力的皇帝作为主心骨。
    然而当孙文看完这部电影,心中即感觉五味杂陈,又有些激动莫名。
    他孙文虽然待人虚伪,虽然有谋取私利,但他何尝没有复兴中囘国之梦想,只是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再实现自己个人的物质需求而已。
    没有谁是完美的,孙文谋取私利这很正常。至于待人不诚,只能说是一种个人觉得正确的,能够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其目标也有复兴国囘家的梦想。
    不过这样的人,极易酿成悲剧。
    历囘史上,孙文就是被苏联当枪使。
    北洋政囘府尚且敢对苏俄动武,国囘民党则屁都不放一个。
    更是因为孙文发动内战,使得中囘国再度丢掉了外蒙,更别提什么收复唐努乌梁海的计划了。
    野心家,理想家。
    这就是一个真囘实和复杂的孙文。
    当孙文看完了《一个民囘族的重生》,对于中囘国的崛起,以及民囘族的复兴激动不已,这完全超出了他心中一直以来的民囘族梦想。
    然而在这一瞬间,孙文突然叹了口气,整个人靠在椅子上,心中的野心烟消云散。
    孙文心中五味杂陈的原因在于,影片中也有他的戏份,是一个叫黄海涛的演员出演的,和他长得有八分像。
    而他的戏份虽然不是太多,但影片中并未将他抹黑。
    夏钧在影片中评价道:“一个自负的人,从来都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正如我是,袁世凯是,孙文亦是。要想证明谁才是最正确的,唯一的办就是将自己认为最不正确的那一个踢出局。”
    这句话,完全诠释了民国年间争囘权夺利的本质。
    民国时期,袁世凯,孙文二人皆有一些建树,但相比袁世凯这个传统的官僚来说,孙文在很多地方却不如袁世凯。
    袁世凯虽然说起来一无是处,当袁世凯在教育的发展上却一向重视,但袁世凯对教育的重视被华东政囘府的免囘费义务教育制囘度给淹没了,变得不起眼了。
    相比之下,孙文可能是正确的。
    但他缺乏一个基础,一个上囘位的基础。
    民国初年,是袁世凯当总统。
    这个时候夏钧尚且乖乖的当地方政囘府,孙文却意图发动内战而上囘位,这本身就已经损害了民囘族利益。
    就算是孙文上囘位后能有比袁世凯更好的建树,夏钧也不会允许他上囘位。
    二次革囘命中囘华东政囘府支持北洋,这正是夏钧做出了他的选择,因为他认为孙文的行为方式最不正确。
    把孙文踢出局之后,就是夏钧与袁世凯之间的竞争了。
    事实证明,夏钧的手段比孙文高明得多。
    他与袁世凯竞争,从来不以发动内战的方式来进行,而是通囘过不断的埋头发展,以及对外外交上的行动,促使北洋政囘府退让。
    同时北洋与华东之间亦有大量的合作,等于是在军阀林立的民国初年,进行强强联合,把其他的军阀、政囘客全部踢出局去,双方再慢慢磨合。
    而中囘日山东战争,是北洋政囘府与华东政囘府关系改变的重要转折点。
    这场战争,北洋政囘府缩了,而华东政囘府则义无反顾的出兵山东,与日寇进行前所未有的大囘会战。
    在孙文看来,这是一场豪赌。
    若是华东政囘府当初失败了,那么其结果就是一败涂地。
    然而华东政囘府胜利了,而且是完胜。夏钧敢发动国战,自然有他的底气。
    这就是能力,这场战争充分证明了,最有能力的领囘袖是他夏钧,而不是袁世凯,更不是他孙文。
    最有资格领囘导中囘国的,只有他夏钧。
    当孙文看完这部影片后,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夏钧确实最有资格。
    而且这部电影更让孙文感觉汗颜,对于夏钧的出身,他也是第一次了解,当他看到影片开头位于印囘尼的地囘下工厂后,才知道原来夏钧是叔侄两代人都在从事反清大业。
    这确实让一直自诩革囘命先辈的孙文来说,是一个很汗颜的现实。
    人家叔侄两代人默默奋斗,只为恢复汉室正统,他则是到处喊口号,煽囘动他人子弟回国送死。
    同时孙文也不由羡慕夏钧命好,有一个这样的叔叔,给他铺平了崛起的道路。
    整个电影院内,随着电影的播放,所有华人都沉浸在莫名的激动之中。
    激昂的战争主题曲《冲锋号》,将整部影片的战争部分推向了高囘潮,真正诠释了什么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片尾曲是《黄种人》,这首歌更是让片尾充满了激荡。
    “越动囘荡,越勇敢,流下属于我的黄,一身坦荡荡,黄天在上,看我如何做好汉……”
    这是宣囘言!
    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被击垮的民囘族,只要有机遇,这个民囘族就可以迅速从低谷中走出,再次屹立在世界之巅。
    当电影反映完后,孙文最一个离场,当他走到电影院门口时,一个华人上前递给了他一封信,对他说道:“孙文先生,这是国内来的信。”
    孙文接过信,发现信封上写着‘孙文先生亲启’的字样。
    国内来的信,这封信很大。
    孙文拿着信回大家后,打开了信封。
    发现里面有一张‘中囘华帝囘国国囘会囘议员委任书’,委任书上写着孙文二字。
    还有一张信纸,信纸下面的名字赫然写着——夏钧二字。
    这是夏钧从国内捎给他的信。
    “先生自二次革囘命出国,时已六余年,二次革囘命以成往昔,对错皆可不问。今中囘国复兴在望,时局已愈平稳,国力已愈强盛,故置信与先生,望先生归国从政,共达振兴中囘华之理想……”
    夏钧在信中温言软语,就是要把孙文劝回国内,免得在美国被美国佬当枪使,坏了中囘华帝囘国政囘府的名声。
    那些流囘亡海外的政囘治犯,最容易走上这种歧途。
    陆荣廷会屁颠屁颠的跑回国内,不代囘表他孙文会。
    他孙文好歹会讲些气节,当初既然流囘亡海外,今日中囘华帝囘国政囘府就算是下了特囘赦令,也不可能自己跑回去。
    当然,若是给他个台阶下,那一切另说。
    孙文在看完了信,不由心中澎湃,整个人顿时兴囘奋不已。
    宋庆龄见孙文神色兴囘奋,不解的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我们马上收拾东西。”孙文说道。
    “去哪?”
    “我们回国。”孙文兴囘奋的说道。
    “回国?”宋庆龄不由纳闷,前两天她还对孙文说想回国,毕竟现在下了特囘赦令,已经可以回国了。
    不过却被孙文一口回绝。
    现在怎么又想要回去了?
    这让孙庆铃有些想不明白。
    ——————
    第一更到!
第328章:春季大反攻,奥伦堡大捷
    《一个民族的重生》这部电影在西方国家的上映,收到了良好的票房,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一部电影,也让西方国家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成熟的电影。但这布电影也很快成为了英美日四国联合围堵中国的一个契机。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危机意识,此时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其自身为首的亚洲联盟。为了围堵中国的持续扩张,英美日迅速确定了援助俄国苏维埃以抗衡亚洲联盟的继续向西扩张。
    随着春季的到来,中俄联军已经在乌拉尔一线集结了八十万兵力,其中俄国占五十万,中国占三十万。
    中国往乌拉尔军区调遣了五个装甲师。
    在空军方面,俄国集结了三百架重锤4轰炸机,中国往乌拉尔地区调遣了两百架重锤4轰炸机,以及五百架蚊式轰炸机,以及强击机、战斗机、运输机等军用飞机三百架。
    苏维埃红军于乌拉尔地区,于奥伦堡一线集结了三百万红军,都是参加过欧洲战争的俄军士兵。
    4月21日,中俄联合空军对奥伦堡一线的俄军发动了轰炸,五百架重4轰炸机陆续起飞,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将奥伦堡地区的俄军发动了大规模空袭。
    不过苏维埃红军早有准备,在空袭到来不久,防空警报就响了,士兵陆续钻进了防空洞内躲避。
    在空军发动空袭的时候,中俄八十万联军也开始向前推进。
    俄国苏维埃东方面军司令叶戈罗夫立即指挥部队进行应对,苏维埃红军将主要力量布置在奥伦堡。
    而看中俄联军的架势,显然是要从奥伦堡进行正面突破。
    叶戈罗夫丝毫不怀疑中俄联军的突破能力,一切情报都表明,中国从其国内调遣了装甲师和大量轰炸机。
    因此,叶戈罗夫已经做好了被突破的准备了,但依旧还是努力的去防守。
    然而战斗刚开始,苏维埃红军就遭到了凌厉的炮火打击。
    大量的炮弹从天而降,中俄联军装备了一种新型204mm牵引式榴弹炮,该榴弹炮的威力之大,远超一般的榴弹炮,射程已经达到了15公里。
    苏维埃红军炮兵随即展开还击,但第二波的轰炸马上就跟着中俄联军的火炮而来,成群的轰炸机在苏维埃红军上空盘旋,以伺机轰炸苏维埃的炮兵部队。
    由于缺少防空武器,更缺少飞机,苏维埃完全没有制空权。
    随着苏维埃红军的火炮开火还击,中俄联军的火炮马上开始重点清理苏维埃的火炮,双方炮战随即展开。
    在步兵正式接触之前,炮战是一道传统的开胃菜。
    在炮战刚开始,苏维埃红军的炮兵部队马上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对面的中国炮兵不仅打得准,而且反应速度之快,协调能力之强,和他们根本就是天差地别。
    一个炮兵师师长跑打电话到指挥部,对叶戈罗夫报告道:“司令,中国陆军有先进的通讯设备,我们的炮兵打不过他们。”
    这个年代的苏维埃红军的装备很差,只是一个初步接收了尼古拉二世统治时期所留下的底子。
    唯一有优势的,那就是人海战术了。
    炮战不仅在火炮上不如中国所使用的火炮先进,而且在通讯设备上又大大不如,加之中国炮兵那几乎是用炮弹堆出来的精准度,更是在中日山东战争中积累下了丰富的炮战经验。
    中日山东战争期间,双方打得最多的就是炮战。
    特别是在对峙期间,双方的炮战天天打。
    而且炮战方面中国还炮兵部队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空中侦查,以及空军对对方的炮兵部队进行打击。
    可以说,这是一场完全不公平的炮战。
    不仅在装备上落后了,而且中国的炮兵部队有空军的配合。
    “把火炮撤下去。”叶戈罗夫当机立断的命令道,这炮战再打下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还是先保留有生力量,等最关键的阶段再投入战斗。
    “是。”
    ……
    炮战持续了半个小时,最终以苏维埃红军的炮兵部队偃旗息鼓而结束,这半个小时中苏维埃东方面军炮兵部队损失了大小口径火炮近两百余门,可谓损失惨重,不过也还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这主要得益于叶戈罗夫的果断。
    在炮战结束之后,中俄联军开始炮击苏维埃红军的阵地,如同雨点一般的炮弹在阵地上肆虐着,将红军士兵压得抬不起头来。
    空中是不断呼啸着投下炸龘弹的轰炸机,让红军士兵始终都处于一种精神高度紧绷的状态。
    他们仿佛回到了欧洲战场,然而就算是欧洲战场上的德军,他们的火力远没有这么强大。
    就在正对面的中俄联军在对红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近三个小时之时,中国陆军集结起的五个装甲师已经集中一处。
    炮兵部队对着奥伦堡一线突破的方位进行了重点打击,两百架空军14式无畏俯冲轰炸机也出动了。
    炮击持续了二十分钟,突击方位的阵地的泥土被炮弹成片的炸起,那片阵地起码被炮弹削平了一米以上。
    “突击。”
    指挥部内,张季玉下达了突击命令。
    张季玉此时已经变成了乌拉尔军区总司令,随着新俄国的成立,华北军区的地位急剧下降,因为华北军区周围基本上没有了什么可以威胁中国的力量,因此华北军区变成了一个中转军区。
    不过华北军区废除那是不可能的,万一敌人打到家门口,正被方向没有一个设施完备的军区是不行的。
    张季玉因此也被调往乌拉尔军区,全权指挥南北乌拉尔两个军区。
    并且负责指挥这次对苏维埃红军的反攻,新俄国的指挥官的等级比他还低了一个档次,需要听从他的指挥。
    捞到战事的张季玉极为兴奋,这次反攻苏维埃红军,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刻。
    当炮击到这个程度,装甲部队已经可以进行突击了。
    根据中日山东战争的经验,以及元首编写的战争教材,闪电战就是将火炮、轰炸机、战车集中使用。
    这次反攻,张季玉将这种闪电战升华到了一种极为熟练的程度,五个装甲师1600余辆战车已经秘密集结在了一起。
    当突击命令一下,已经就位的装甲部队开始向前推进。
    “空军掩护。”张季玉又下达了命令。
    一架架轰炸机再次从机场起飞,两百架俯冲式轰炸机升上天空,在战场上空盘旋,从飞机上能看到,成群的战车已经开始向苏维埃红军的阵地上碾压过去。
    而苏维埃红军的阵地被炮火轰击得静悄悄的,没有哪个红军士兵敢冒头出来。
    飞行员们观察着下方有价值的目标,一旦发现抵抗的红军单位,马上可以俯冲下去对下面的红军单位进行轰炸。
    俯冲轰炸的精准性非常高,这是一种极为实用的战术飞机。
    当装甲部队碾压到苏维埃红军阵地前时,中俄联军的炮火开始向后方延伸打击,堑壕里的苏维埃红军士兵终于是冒出头来,对着碾压而来的滚滚洪流开火。
    然而俄国较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