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王侯 >

第50部分

大明王侯-第50部分

小说: 大明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凡吓得面色苍白,他浑身一颤,急忙伏地拜道:“草民听明白了,草民绝不敢逾越本分!”
    萧凡额头的冷汗一滴一滴的落在猩红的地毯上,可他却动都不敢动一下,他感到很郁闷,朱元璋大老远把他从江浦召来,不求夸他几句吧,干嘛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先训一顿?真要我安本分的话,我这时应该好好待在山神庙里做我的平民百姓,你又何必把我这无官无职的百姓召进皇宫?
    见到萧凡惊惧的模样,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敲打收到了意料中的效果。
    抬眼又瞟了一下旁边仍旧跪着的三位大臣,朱元璋若有所思,嘴角忽然露出几分笑意。
    “萧凡,既然皇太孙说你是个人才,朕有件事想先考考你,答得好,朕有赏赐,答得不好,说明你是个无用之人,朕便把你杀了,以为天下刁民者戒,如何?”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朱元璋的语气已变得阴森冰寒,充满了杀机。
    萧凡吓得脸都变绿了,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这位洪武皇帝未免太把人命当儿戏了,一个问题答不上便要杀人,我的命有那么贱吗?天下的蠢人多了,你杀得完吗?再说我也不蠢吧?我是穿越者好不好。
    “草民……草民……”萧凡吭哧了半晌,却不知该不该答应这蛮横无理的要求。
    朱元璋容不得他拒绝,径自道:“听好了,本月壬寅,蜀地华阳县地龙翻身……”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一下,有意无意的瞟了瞟三位面无表情跪着的大臣。
    萧凡却听得一楞,脱口道:“谁翻身了?”
    一旁的黄子澄万分不屑的道:“地龙翻身,就是地震了!哼!”
    萧凡擦汗,伏地道:“草民……惭愧!”
    朱元璋不以为忤的笑了笑,接着道:“地龙翻身,百姓死伤无数,房倒桥塌,路毁河移,朕且问你,该如何处治?”
    萧凡楞住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他还以为朱元璋考他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呢。
    “陛下,就……就这个问题吗?”
    朱元璋点头道:“不错,就这个问题,答得好,朕有赏赐,答得不好,斩首。”
    萧凡微扭了一下头,却见旁边两名跪着的大臣正恨恨的瞪着他,另一名稍年轻些的大臣则面无表情直视前方。
    萧凡有点纳闷,那两位大臣怎么了?干嘛用这种眼神看我?我得罪过他们吗?
    朱元璋催促道:“萧凡,可有处治之法?”
    萧凡当下也横了心,答不上就要被杀头,自己拼了命也要答上呀。
    “陛下,地震了,当然是救灾呀,还能怎么处治?”
    这实在是一个根本不需考虑的问题,萧凡觉得朱元璋的提问是有意在放水。
    朱元璋若有深意的道:“有人劝朕要先祭天罪己,反省自己的过失,并下诏纳士子之言,然后再救赈百姓,你认为呢?”
    萧凡听得莫名其妙:“陛下,草民愚钝,地震是天灾,跟陛下有何关系?百姓此时身陷水深火热,哪还有时间做那些祭天罪己之类无谓的事情?陛下,救灾如救火,万万耽误不得啊!”
    “哼!一派胡言!”黄子澄怒道:“你一介草民有何资格妄言国事?天灾即由**引起,这是老天在向世人示警,若不先行祭天罪己,整个社稷都会动摇,怎么是无谓的事情?小子莫要胡言误国!”
    萧凡闻言眉毛一挑,却见他身着官服,而自己只是一介平民,于是又生生忍下这口气,扭过头不言不语,眼睑半垂望着地面。
    朱元璋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见两句话的工夫,便引起了两方的敌视,朱元璋眼中终于现出些许轻松之色。
    轻轻敲了敲龙案,朱元璋沉声道:“黄爱卿勿插言,萧凡,朕再问你,你说救灾,当如何救?”
    萧凡努力回想了一下前世救灾的一些经验,半晌,他恭声道:“第一,派京师官员入灾区抚民,最好是跟皇室有关的皇子,代表陛下抚慰万民,安抚民心……”
    听到这话,黄子澄又跳了起来,情绪激动的大声道:“陛下,切不可听此人胡言乱语!天家皇子万万不可参与抚民之事,灾民无着,此乃收揽邀买民心之机,皇子若去安抚,万一民心归附,将来恐生不可言之祸端,陛下三思!”
    ------------------分割----------------
    吸取上本书的经验教训,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不能再不分场合的没大没小了。
    求收藏,推荐,本书成绩如何,完全由大家决定。
    读好书;请记住网唯一地址(。^^^。)
第六十八章自取功名
    他虽不敢称自己是个绝对的好人,但他觉得自己至少是个无害的人。与人和善,彬彬有礼,而且多少还存着一些“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操。
    这个世界上,像他这样的人实在不多了,凤毛麟角。
    他想不通为何眼前这位不知名姓的大人如此针对他,几乎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有点像跟丈夫吵架的泼妇,蛮不讲理的样子分外可憎令人想痛扁他,彬彬有礼的正人君子发起飙来很变态的。
    好吧,以上只是随便想想,人家毕竟是穿着官服的朝廷命官,自己只是个落魄到住山神庙的草民,惹不起这样的大人物。
    于是萧凡不说话了,由着这位干巴瘦削的大人口沫横飞,滴诣不绝的说着皇子赴灾区抚民的害处。
    他的论点很简单,如今大位的正统是皇太孙,若由皇子去抚民,未免有收揽邀买人心之嫌,将来恐怕会影响皇太孙的君威,在这个时代,君威是至高无上的,绝对不能容许任何人在民间的威望驾凌于君威之上,皇子更不行。
    萧凡很吃惊于他的论点,这人脖子上扛的是个什么东西?是脑袋吗?
    如此迂腐之人,怎么能当上官的?老朱的眼光很有问题啊。
    不管派什么人去灾区抚民,打的当然不可能是个人的旗号,而是中央朝廷的旗号,灾民们心中感念的当然也是朝廷的恩德,若说收揽人心,那也是朝廷收揽,跟皇子有个屁的关系!你当那些灾民都是网出壳的小鸡仔,第一眼看到谁就认谁当娘吗?
    黄子澄仍在诣诣不绝的反驳,萧凡百无聊赖的跪在一边,趁人不注意,小小的打了个呵欠。
    三位大臣没发现,但朱元樟却看到了萧凡的小动作,目光不由露出几分笑意,然后朱元群不轻不重的敲了敲桌子,皱着眉不满的道:“黄爱卿,听萧凡把话说完,联说过,不要插言。当联的话是耳边风吗?”
    黄子澄顿时惊觉,立马伏地颤声道:“臣失仪,臣有罪。”
    朱元璋没理他,转头对萧凡道:“萧凡,你网说第一是遣皇子或官员抚民,嗯,有第一想必还有第二第三吧?你继续说。”
    萧凡看了看黄子澄,有点犹豫,自己网说个第一就被人诣诣不绝反驳了半柱香时辰,若继续说下去,除非老朱今儿愿意留他在皇宫过夜……
    不过既然朱元樟命令他继续说,那就继续说吧,说快点儿,不给别人打断话茬儿的机会就是了。
    “第二,灾区所有人饮水,必须喝烧开了的水,第三,派军队过去帮老百姓救灾,第四,运送大批救灾物质,尤以食物和治外伤的药物,更要多送,第五,召集大批的大夫郎中赴灾区进行救治,第六,做好防治瘦病的工作,第七,弄一批会唱歌会跳舞的青楼红牌姑娘去灾区办小几台歌舞晚会,提高军民抗灾的士气”咳咳,草民失言了,最后一条还是算了吧。”
    萧凡话音网落,黄子澄便狠狠怒视了他一眼,嘴一张便欲反驳,结果朱元樟冷冷一记眼镖过去,黄子澄打了个冷战,急忙住口了。朱元樟皱着眉道:“派军队,派郎中。送药,这倒是可以理解,联不明白的是,为何要喝烧开了的水?”
    “陛下,大震之后,震区的水源必然受到了污染,里面带了很多的病菌删”
    朱元璋插芊道:“何谓病菌?”
    “就是邪物,人喝了会得病的,但喝开水就没事。”
    朱元璋想了想,然后问道:“除了你说的那几点,可还有补充?”
    萧凡努力回忆了一下前世大震之后,电视新闻里播报的救灾方法,想了一会儿,于是补充道:“陛下,还有就是对那些已经遇难的百姓尸首,要马上处理,深埋或者火化,不然会引发大规模瘦病,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朝廷动员蜀地百姓最好暂时不要在屋子里居住,因为大震之后必有余震,最好让百姓们在空旷处搭起棚子先凑合住几天。待余震过后再搬回屋子,这样可以避免百姓更大的伤亡,最后便是派遣工部官员,协助地方衙门对灾区进行灾后房屋,道路,桥梁等等的重建。”
    说完这些以后,萧凡仔细的再回忆了一遍,觉得没什么可补充了,便道:“草民愚钝,能想到的只有这些。”
    他一番话说完还不觉得什么,前世这些灾后措施大街上随便拎个人出来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在场的人心中却大为惊异。
    古代朝廷对大灾之后的救治工作根本没有现代这么细致有序,往往大灾之后朝廷首先想到的,是对灾民的防范,害怕灾民衣食无着而造反,因此大灾之后,有良心的朝廷只从户部拨点粮食给灾民吃,没良心的朝廷便聚集军队对灾民进行合围,一旦灾民有造反的苗头便毫不留情的剿杀。何曾有人如此系统细致的归纳出灾后救助,防治,重建等主动性极强的措施?
    朱元璋一双狭长的眼睛顿时便亮了,他治国近三十年,自是一听便能体会到这些措施的宝贵性,他甚至将这些措施引申到了别的灾害上,如果将来某地发生洪灾,旱灾,蝗灾等等。萧凡提的这些措施里,很多也能用得上,朝廷若以后皆沿用这些措施救灾的话,灾民造反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他朱家王朝的统治亦将愈发巩固。
    这倒不能说朱元樟大惊小怪,事实上,没有谁比朱元璋更了解灾难的可怕性了。
    前元至正四年,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的瘟瘦和旱灾,那一年的四月,朱元樟的父亲饿死了,接着他的大哥饿死了,他大哥的长子饿死了。后来他的母亲也饿死了,
    为了吃饱肚子活下去,朱元璋当了和”二洋也是为了吃饱肚子,后来朱示璋投了红巾军,干渊。击删袋的造反事业,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场可怕的灾难!
    可以说,朱元樟是因为灾难而当上的皇帝。没当皇帝以前他痛恨灾难,当了皇帝之后,他更害怕灾难,因灾起家的人,出了他朱元樟一个便足够了,他的朱明天下绝对不能再出第二个朱元樟!
    皇帝的个子有时候很脆弱,往往一个小小的天灾便能将他的皇位倾覆,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民众造反,大多数跟天灾有关。朱元樟自己就是这么当上的皇帝,所以他很害怕天灾,怕有人复制他的帝王之路。
    这个时候,萧凡来了,来得很是时候。
    他在适当的时机说了适当的话,朱元樟终于有些明白为何朱允烦如此看重萧凡这个人了。
    原本只是想通过萧凡来敲打敲打这几位迂腐的大臣,却没想到萧凡语出惊人,居然说出这番精辟的话来,朱元樟不得不重视了。
    只可惜”萧凡太年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年轻人锋芒太露不是好事。朱元璋忍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赞誉之言,他的神情很平淡,就好象萧凡刚才说的那些话完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废话一般。
    朱元璋抬眼瞧了瞧一旁跪着的三个大臣,黄子澄一脸不服,黄观神情冷淡,齐泰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朱元璋轻轻敲了敲龙案,语气平淡道:“你的这些建议,倒是颇为中肯,不过有点想当然了,好在你还年轻,多磨练几年,将来或许勉强算得上是个人才,罢了,联月才说要考考你,你的回答算是勉强通过了,你下去吧
    萧凡楞了一下,什么意思?大老远召我进宫,说了几句话就赶我走,这皇帝可真够折腾人的
    萧凡心里满腹不高兴,他觉得自己被朱元璋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太不尊重人了,这种感觉有点像前世被人包养的二奶一样,想用的时候就用,不想用的时候扔一摞钞票让二奶滚得远远的,朱元璋比前世那些包二奶的还不如,连钞票都没扔一张
    再不高兴也得乖乖听话,萧凡还没有跟朱元璋叫板的胆子。
    “草民遵旨,草民告过”
    说完萧凡便躬着导子,缓缓退出了暖阁。
    萧凡出去后,朱元璋的脸上顿时露出几分淡淡的笑意,黄子澄和黄观看着朱元璋脸上的神情,心中不由担起了心事。
    陛下该不会真的”,让这种人当官吧?
    “齐耘”朱元樟又闭上了眼,缓缓道。
    “臣在。”
    “刚才萧凡所言,你都记住了吧?”
    “臣记得的。”
    “嗯,把他说的那些话一字不差的写下来,送呈通政使司,颁行各地方衙门,以后各地若遇天灾,可酌情依此方法办理
    “臣遵旨
    黄子澄忍了很久,终于开口道:“陛下,萧凡此人,”
    朱元樟大断了黄子澄的话,接道:“萧凡此人,倒不是虚有其表之人,如何用他,联有联的打算。黄爱卿勿复多言。”
    “臣,”遵旨。”
    退出武英殿的殿门,早有宦官上前,领着萧凡往宫外走去。
    一路上萧凡板着脸,心情很是低落,正所谓天威难测,朱元障召他来,又让他走,既没夸他也没骂他,这让萧凡很是迷惑,朱元璋这么做到底什么意思?
    好吧,管他什么意思,反正萧凡也没打算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当官,毕竟这个开国皇帝脾气太暴躁了,在他手下当官很危险,洪武一朝,朱元璋杀官员杀得太多了,杀得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不敢在他手下当官,特别是胡蓝案闹得凶的时候,官员那时上朝跟给自己上坟似的,每天出门进宫议事之前都必须跟家人把后事交代好,一去不回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现在朝堂里的那些官儿,嗯他们都是猛人,舍得一身剐,还怕换不来荣华富贵?读书人也有狠角色的。
    萧凡可没那么大的胆子,朱元璋不给他官当那是最好不过,再说萧凡也不认为自己刚才提的那些建议有多了不起,其实稍微花点心思都能想到的。
    跟皇帝提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