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植 >

第123部分

曹植-第123部分

小说: 曹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嗔粢欢问奔洌徊还偈乱浴ⅰ龋崛羰亲柚怪捕厝ナ滦ⅲ故峭饺翘煜氯顺苄α恕4耸挛嵝囊庖丫觯甑炔槐囟嘌浴
    袁绍定xìng的话语一出,河北众谋士同时lù出失望之sè,至此,他们要扣下曹植当质子的计划全盘失败了。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借兵给曹操,虽然骑兵数量只减到三千,但显然郭嘉借兵的目的已经达到。
    仔细想来,从曹植、郭嘉一行来到河北之后,数次交锋。除了袁尚从曹植口中套取了不少秘密消息之外,与以郭嘉为代表的曹营谋士斗智河北众谋士是以完败告终,因而此时他们的脸sèyīn沉得可怕。当然,若是河北众谋士知道袁尚套来的所谓秘密消息也是曹植胡扯出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当场爆发了。
    而众谋士之中,最为不服的自然便是出谋的许攸了。原本在他看来,要扣下曹植是易如反掌的事,没想到中间出了倚天宝剑这么一个变故。对于曾经让他难堪的曹植,许攸虽未起杀心,但也想让他难堪一下,更为重要的是,若然当初自己献计要求扣下曹植的事传了开去,恐怕自己就完全开罪了曹操。这并非没有可能的,河北谋士本来就派系林立,谁都会有可能将消息捅出去。
    而现在,袁绍被曹植一席话说服,决定将他放走,那么日后当袁绍意识到放走曹植是一个大错的时候,追究起责任来谁负责?许攸有这想法并非杞人忧天,实在是他与袁绍认识二十余年,早就知道其xìng格,秋后算帐的事肯定会做,关键只是早晚。而这里面,郭图、逢纪这两人各有派系,况且袁谭迟归,因此郭图早先也未加入进来,逢纪辅助的袁尚这次立下大功,肯定不会找他们开刀。另外陈琳、荀谌等都是打酱油的,沮授、审配一开始就不支持,剩下的便只有田丰和自己。袁绍会拿田丰这个河北第一谋士来开刷?可能xìng不大,那么剩下来的便只有自己了。
    面对着已经开罪了曹操,并随时有可能被袁绍秋后算帐的危险,许攸的脑袋急速转动,暗暗盘算道:“若然现在不拦曹植,日后本初醒悟过来,吾怕是难逃责罚。那些家伙肯定会在旁落井下石,将吾设计留曹植的消息送到孟德那里,到时天下之大,吾恐怕是无处可去。如若此时将曹植截下,不仅可在本初面前立功,他日就算本初待我不厚,吾还可以携此子回兖州,到时在孟德那里一样可以住得安稳”
    想到这里,许攸再无犹豫,微微一笑对曹植说道:“为叔早知道植儿文才非凡,道德文章诗赋皆所长。而为叔亦知道写诗作赋当发乎于心,现在植儿如此思念父母,想来xiōng中定是文思如潮,有不吐不快之感。植儿何不就此赋长诗一首,以助雅兴,而在座的皆是当世名士,也好让大家品评一二。”
    许攸此言一出,郭嘉和曹植心中忍不住齐齐骂道:“yīn险”许攸这话明显就是一个陷阱,那句“写诗作赋当发乎于心”就是重点。如若曹植能作出诗还好,而以曹植这段时间展现的文才,若然作不出来也就是说心中根本没有想着父母,那么之前所谓的“孝”也是鬼话了。而袁绍见到,不消多说都会立即收回刚才的话,不仅如此曹植只怕还要背上“不孝”之名。偏偏许攸话里还对曹植要写的诗作了题材和长度的限制。
    最厉害的是表面上这句话还看不出问题来,而实质上却是yīn险至极
    那边许攸看着曹植那发黑的脸sè,暗笑道:“小子,吾要你在哪里起来就要从哪里摔回去哼哼”
    许攸心中如是想,不过作诗就真能难得了曹植吗?
    '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灵芝篇》
    第二百二十三章《灵芝篇》
    曹植脸sèyīn沉,那是因为自己与许攸无仇无怨,最多也就是上次在兖州的时候小小地讽刺了他一下。现在竟然出如此毒计,要自己身败名裂,怎能让曹植不怒。
    这段时间曹植的养气功夫得到不少的提升,心中虽怒,但表面上却能忍住,对着许攸lù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心中却是暗道:“许攸,是你自找的,别怪我心狠”
    而那边许攸见到曹植那灿烂的笑容,心不由得“咯噔”地跳了几下,同时升起了不详的预感。不过理智很快就压过这不详感,暗道:“不就是一个小儿,有什么可怕”
    在袁绍看来,写诗乃是附庸风雅之道,现在乃是晚宴,正是时候,因此也大为赞同。因而主位之上,袁绍lù出感兴趣的神sè,大点其头道:“子远所言甚是,吾早就听闻植儿乃是天下少有的神童,不仅文章写得精辟,诗才也同样高绝。现在不妨当场赋诗一首,让吾来品评一下亦好。”
    说到写诗,曹植又岂会怯场,不说他本身的才华,就是脑袋里装着的那堆唐诗,也足够显摆了。因此闻言之后,曹植当即长身而起,对袁绍恭敬地拱手道:“植儿遵命。”
    说完便在大厅前来回走了几圈,开始时许攸见到曹植那淡定的模样,心中还有些惧怕。然待得曹植走了几圈之后还未开口,与当初在兖州所见时出口成章完全不能比,许攸就忍不住冷笑讽刺道:“莫非贤侄才尽乎?定是心中本无高堂,因此文思不继,想不出来?”
    果然,主位之上袁绍听到许攸后面的话,脸sè变了数变,眼神徒然变得凌厉起来。许攸见到,心中暗呼道:“成了”不止许攸,就连河北众谋士脸上也lù出得意之sè。
    只不过许攸等的是可以打击曹植这一刻,曹植又何尝不是等这时机,等许攸显lù了潜藏的目的之后,曹植当即大声念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生,报得三春晖。”
    此诗一出,原本河北众谋士脸上的喜意顷刻间变成了呆滞,他们实在不敢相信,此诗乃是出自曹植之口。然而事实却是他们亲眼所见,容不得他们不承认。这首《游子吟》可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在场所有人听到,都禁不住回想起年轻时第一次出远门,自家母亲那慈爱的眼神。
    当时年少气盛,心比天高,只觉得家是一个牢笼,希望能跳出这个牢笼去闯dàng天下。殊不知,闯dàng了数年之后,才蓦然惊觉,家才是这世上最温暖的地方。当年自己远行离家之时,母亲那关切的眼神也就浮现在心间。
    只不过世上很多东西都可以重头再来,唯独时间却是不能。少年时不识愁滋味,可以无拘无束地去闯dàng,做事可以不顾后果。然而碰过跌过之后才明白。这天下不是这么好闯的,这愁的滋味也不是这么好尝的,特别是尝过了愁的滋味后,却是再也不能回到过去那种无拘无束的心境,这便是长大。
    在座的人现在都是名动一方之人,只不过这首《游子吟》魅力实在太强,就算理智如田丰,此时也不由得沉醉在数十年前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思念中。他可是清楚记得,当时的自己对于父母的叮嘱一句也没有放在心上,直至现在早已尘封掉了。然而此刻蓦然回首,才惊觉当年父母之提醒是何等正确,想到家中藏在衣柜深处的那件已经摆了数十年,由其母最后所缝制的衣服,田丰眼中也闪过了黯然之sè。
    理智如田丰皆如此,更遑论其他人了。主位之上,袁绍回想起年轻时代好游侠所做下的那些荒唐事,自己母亲永远都抱着谅解的笑容,袁绍心中就忍不住愧疚,进而长叹口气。
    其实又何止是在座的河北名士,就连曹植自己吟完之后,心中也不自觉地想起离家的时候,卞夫人为自己默默所做的一切,心中却是暖洋洋一片。
    这首《游子吟》在众人听来,是那么的让人回味,只不过在许攸听来,是那么的刺耳。方才曹植之所以等这么久,却是因为方才许攸的话绵里藏针,就算曹植化解了也给予不了许攸反击。而现在却是不同,许攸以为曹植想不出诗来,心急之下lù出其潜藏的目的。而此事传开之后,将给予许攸名声上不小的打击,最起码明眼人都能看出许攸的yīn险来。
    而此时,许攸早就反应过来,发现自己被曹植算计了一下,心中暗怒道:“好一个曹植小儿,竟敢如此欺我”心中恼怒,许攸却是不甘心被曹植落了面子,冷笑道:“此诗虽能表达心中情,只不过实在太短了,为叔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曹植闻言,猛然回头盯着许攸,四目对望仿佛爆起了无数电光一般。曹植脸sè一沉,暗道:“许子远,我已经给你留了几分面子,你竟然还穷追不舍,就莫怪我不留余地了”
    想罢,曹植向着主位之上袁绍拱手一礼,继而大声说道:“伯父,所谓诗不在长短而在意深,这《游子吟》已然尽数表达了植儿心中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不过既然子远叔父还觉得意犹未尽,植儿还有一称颂孝道之诗,伯父不妨品评一二。”
    说完不等袁绍答话,曹植便大声吟道:“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吟完之后,曹植再次向袁绍拱手一礼道:“此诗名曰《灵芝篇》。”
    最后这话,在场所有人仿佛都没有听到一般。此时所有人的神情不是呆滞这么简单了,直接变成了惊愕。无论之前在兖州时的《薤lù行》还是方才的《游子吟》都不算长,而这《灵芝篇》却是长达二百余字,堪比一篇短赋了。更为重要的是,前面的《游子吟》用词简单,然词简意骇,直击人之内心深处,让人闻之悸动。反观这《灵芝篇》辞藻之华美,在场所有人抚心自问都远远不及。而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诗,竟然在短短半刻钟内出自同一人,这已经不是才华横溢可以形容的了,简直是遭天妒。
    特别是坐在一边的陈琳,听完这《灵芝篇》之后,整个人却是陷入了有些癫狂的状态,在不停地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这是一个五岁小儿所作?吾二十年所学,竟不及区区五岁小儿”
    而许攸,脸上早已没有了血sè,他没有想到,自己连番出计,最后竟然会完败在曹植身上。
    曹植见已然将所有人镇住,却是拱手对袁绍说道:“伯父,植儿以诗篇抒发了心中之情,却是乏了,请伯父允许植儿先行回驿馆歇息。”
    听到曹植的话,袁绍才回过神来,用极为复杂的神sè盯着曹植看了好一阵,直到看得曹植心中有些发毛的时候,才为不可察地轻叹口气,缓缓点头道:“允”
    曹植连忙拱手行礼,当回身的时候,却是见到那边郭嘉投来赞许的笑容。而曹植则微微点头,以为回应,继而便大步走出大厅。
    曹植的离去,总算让大厅的气氛从惊愕之中恢复过来。只不过曹植带来的震撼影响没能完全散去,最为难堪的自然就是袁谭三兄弟了,作为同辈之人,曹植小小年纪已经比他们有出息这么多,他们实在是堕了袁家的名声。因而此时,三人根本不敢抬头,望主位之上的袁绍一眼。
    其实又何止袁谭三人,连陈琳都称自愧不如,一众所谓的河北名士面上又岂会有光。只有如田丰、审配等一些擅长经学之人,面子上还好一点,其他一些擅长文章的脸sè之难看就不必再述了。
    郭嘉见到河北众名士的难堪,却是微微一笑,向袁绍拱手道:“袁公,我家四公子能作《游子吟》和《灵芝篇》此等诗篇,心中之思念可想而知。嘉希望袁公能让我等尽快起行,好让四公子可以赶回兖州,与父母团聚。”
    “这个……”袁绍闻言,心中踌躇。只不过一想到自己方才作出的承诺,又不好反口,最后长叹口气,目光落到一众武将身上,问道:“你们哪个愿意领兵往兖州?”
    此问一出,众将面面相俱,他们都清楚,明年乃是袁绍与公孙瓒大战的关键时刻。青州和幽、冀两州边境肯定会很多战事。他们却不想此时去支援什么曹操,而错过立功的机会,因此很快便开始互相推让了起来。
    正推让间,郭嘉却是留意到众将群中有一名相貌堂堂的小将,目lù黯然之sè,继而出列抱拳道:“袁公,末将愿往”
    可能是这员小将平日太过低调之故,见到其出列之后,袁绍竟然皱了皱眉头问道:“汝是何人?”
    此言一出,郭嘉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暗道:“当真可笑,竟然连麾下将领的名字都不知道”当郭嘉的目光落到那员小将的脸上时,果然见到他瞳孔之中闪过一丝黯然。
    只听见这小将再次抱拳道:“末将朱灵”
    袁绍听到,却是拍了拍脑袋,笑道:“清河朱灵,吾却是酒吃多了,险些忘记。”
    朱灵听到袁绍能叫出自己的家乡,脸sè缓和了一点,抱拳答道:“末将卑微,袁公事忙,不记得末将也在情理之中。”
    袁绍点了点头,mō着下巴盯着朱灵沉吟了好一会,才说道:“朱灵,吾命汝统领那两千步卒,去兖州支援孟德”
    朱灵听得,眼中再次闪过黯然之sè,不过表面上却是抱拳大声应道:“诺”
    朱灵接令之后,袁绍没有再理会他,转而望向麴义问道:“麴将军以为,何人领骑兵去为佳?”虽然如此问,但袁绍的目光却是自动地落在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身上。在河北之中,能得袁绍信任又有能力领骑兵不让骑兵损失太多的,也就他们四个。
    麴义闻言,在四人身上扫了扫,最后目光定格在张郃身上,说道:“末将以为,儁乂为佳。”
    袁绍听到,脸上闪过了然之sè,现在统领冀州骑兵的乃是颜、文二人。不过随着袁绍势力越来越大,也想再增设骑兵,其属意让张郃统领。只不过张郃并无带领骑兵的经验,此事麴义亦知,因此便建议袁绍此次派张郃领骑兵去支援曹操,也顺便可以让张郃锻炼一下如何统领骑兵。
    张郃见到袁绍的神sè,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于是出列拱手道:“末将愿往”
    袁绍脸lù微笑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便由汝二人领兵去兖州支援孟德吧”
    “诺”
    那边郭嘉见到袁绍点了这二人为将,也没什么不喜,只是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