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植 >

第159部分

曹植-第159部分

小说: 曹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曹植也觉得重生前的教育方法,着实可笑。对于先贤留下的瑰宝,不探究其中哲理,反而一字一句地剖析、分解,那学习只会是流于表面,舍本逐末。儒家五经之内所蕴含的哲理博大精深,有人读完之后,什么也不明白,有人读完之后,可以从其中看到了治国之道、行军打仗之道、谋略之道,这便是境界感悟不同所导致的。
    现在的曹植,不敢说完全弄懂五经,最起码也敢放言略懂一二。不过对于两世为人的他来说,如若还不能弄懂一点,那也太掉面子了。不过现在的曹植,粗通儒家五经,其余墨、道、法各家各流派也有涉猎,琴棋书画四艺也略有所成,更有勉强可自保的剑法,放在整个时代里与人相比,也是不简单的了。
    不过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明此理的曹植很清楚,现在的水平离自己定下的目标还有很远呢。因此,当曹植恢复心情之后,却是从书架之中取了一卷书籍下来,继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
    次日一早,曹植带着轻松的心情,到皇宫之中上课。
    只见孔融手握一卷书籍,站在偏殿的正中央,大声说道:“《礼记》少仪十七,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这内里的含义,乃是……”
    听着孔融在中间讲课,皇位之上刘协没听一会,便已经将注意力移到别得地方,一副心神恍惚的模样。另外一边的杨修则是嘴角含笑,提着毛笔自顾自地在写着什么。只有曹植,坐在那里,听得津津有味。至于其他陪读书的小太监,早就睡的东歪西倒了。
    当孔融说完之后,见到殿中众人如此,气得吹胡子瞪眼,忍不住转身向着刘协大声叫道:“陛下!”
    孔融这么一下大叫,刘协却是终于醒了过来,浑身抖了一下,才意识到不妙。连忙赔笑道:“孔少府,朕偶感风寒,却是倦意难挡,请孔少府莫怪!”
    听到刘协有病,孔融脸上不愉之sè才散去,皱眉道:“陛下既然龙体抱恙,还是多加歇息为重。要知道……”
    见到孔融就要引经据典,发表长篇大论,刘协脸sè变了一变,摆手道:“孔少府所言甚是,朕还是回去好好歇息吧。”
    孔融闻言,点了点头。那边刘协见到,却是转而对杨修和曹植道:“杨爱卿,曹爱卿,今日却是让你们白跑一趟,朕之过也。”
    杨修闻言,却是微微一笑道:“陛下言重了,陛下龙体抱恙还坚持上课,古来明君亦不过如此。只是修以为,凡事该量力以为,陛下身体关乎国家社稷。故臣以为,陛下还是应以龙体为重!”
    刘协点了点头,说道:“杨爱卿所言甚是,那待朕身体恢复之后,再与二位爱卿一同畅谈吧。”说完,刘协长身而起,在太监的搀扶下缓步走出偏殿,却是自始至终都没有看曹植一眼。
    对于刘协的冷淡,曹植也没有在意,谁叫自己的老爹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呢,只是对于刘协说自己忽然患病,曹植却是觉得有些跷蹊。却是前段时间与华佗相处,曹植倒是向华佗请教了一些医术。
    虽然学的都是皮毛,但谁都会有患些小病小痛的时候,曹植学这些皮毛,也足够自己医治一下那些小病小痛了。然以曹植的眼光,却是看出刘协虽然有些心不在焉,但精神却是好得很,根本不似有病。
    心中疑huò之时,却听见刘协忽然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去传太医令吉平!”
    “吉平?”听得这个名字,曹植的心没来由的一突。
    作为后世人,他却是清楚,建安年间最出名的医生有三位,一个是华佗华元化,一个是张机张仲景,另外一个就是吉平了。前两者皆以医术而名传后世,故而在史册上有所记载。剩下的那个,虽不是以医术闻名,但也大大的有名,因为他乃是衣带诏的实际参与者之一!
    虽然现在离衣带诏发生尚有一段时间,但对于刘协传召吉平,曹植却是没来由地感到一阵不安。想到郭嘉出征前说过的话,曹植心中更是笃定有古怪,暗暗冷笑道:“难道老爹前脚一走,你们便准备动手了吗?”
    不过经过昨日的调节心情,曹植此时内心却是冷静得很,维持着表面神sè不变,待得刘协走后,曹植却是直接对孔融拱手道:“文举先生,既然陛下今日不上课,植便告辞了。”
    孔融虽然欣赏曹植的才华,但却知道双方不是同一阵营,于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半句。曹植的急急离开,倒是引起了杨修的注意,但他并没有立即行动,反而跟孔融攀谈了一阵之后,才告辞离开。
    且说这边,曹植大步离开皇宫,临走时还吩咐亲卫,留意吉平动向,自己这是直接往司马孚的府邸而去。此时此刻,曹植哪里还察觉不到有不妥来,但他很清楚单凭自己之智,怕是难以解决现在的麻烦。
    当司马孚见到曹植风风火火地赶到之时,脸上却是闪过错愕之sè道:“四公子如此,可是出事了?”
    曹植直接将门带上,而后走到司马孚面前凝声说道:“不错,本公子有预感,要出大事了!”
    “果然!”听到曹植之言,司马孚眼睛一眯,继而霍然回头盯着皇宫的方向,凝声问道:“莫非是那位等不及了?”
    曹植轻轻点了点头道:“方才陛下上课之时,说龙体不适上去了。只是本公子早前在徐州时跟过元化先生一段日子,有病没病,却能分辨出来。陛下当时只是心神恍惚,另有所思,而精神却是饱满得很,根本不似有病。”
    司马孚听得曹植此言,却是一皱眉道:“四公子可是太紧张了,如此也不能证明些什么。”
    曹植闻言,错愕了一下,心中暗暗苦笑道:“我总不能说,知道吉平那家伙参加过衣带诏,是反贼吧。”不过曹植毕竟是非常人,脑袋一转,便想到糊弄的借口道:“叔达以为,若天子要刺探消息,何人最方便!”
    现在天子置身于曹操的控制下,整个皇宫几乎都是曹操的耳目,刘协虽为天子,但要打探消息绝不容易。如此一来,要帮天子带消息的,必然是一些有特殊身份的人物,而太医就是其中一位。
    司马孚并非笨人,而且曹植又提到刘协抱恙,很快就将目标锁定在太医令身上,惊讶道:“四公子以为,是太医令吉平就是陛下的耳目?”
    见到司马孚猜到,曹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不知叔达有何想法?”
    司马孚听得,低头沉吟了好一阵,而后说道:“现在整个许昌城,大部分都是司空大人的人,那位若是有所异动,能依靠的便只有董国舅、杨太尉以及孔少府三人。不过即便是他们三人联手,也未必能有所作为,毕竟许昌城外,还驻有曹子孝将军的部队。朝内无用,最大的可能,便是依靠外力了!”
    曹植闻言,心下一惊道:“依靠外力?”同时有一个可怕的想法,在心头之中酝酿。
    司马孚点了点头道:“纵观自董卓乱国以来,那位和支持他的人手段不外乎拉拢一派打压另外一派。不过无论董卓还是西凉军,他们内部派系林立,倒是给了那位机会。只是司空大人不同,身居要位者,都是以是以司空大人的意志为准,那位要拉拢几乎不可能。因此,唯一的机会便是借助外力了。而外力之中,当有徐州刘备、淮南袁术、河北袁绍以及宛城张绣!”
    当司马孚提到宛城张绣时,曹植的心又急跳了几下,脸如沉水地问道:“那叔达以为,他们几个何人有可能成为那位的外力?”
    司马孚摇头苦笑道:“谁都有可能,这实在说不准。只是既然四公子已经觉得吉平有问题,孚以为从他身上,应该可以找到答案。”
    司马孚刚说完,便听见有亲卫在外面禀报道:“四公子,宫中有消息传回来!”
    不消多说都知道,定是方才自己留下的耳目有消息反馈了,曹植连忙说道:“进来,快说!”
    那亲卫进来之后,用奇怪的目光打量了司马孚一眼,而后才说道:“太医令吉平与陛下看症开药之后,便直接返回家中,没有再出外。”
    曹植听得,眉头紧锁,挥了挥手让亲卫退出去,转而目光绰绰地盯着司马孚问道:“叔达以为如何?”
    司马孚缓缓摇头道:“说不准,或许那吉平就是怕人多嘴杂,故而等待晚上才行动,又或许根本没有异常。”说到这里,司马孚凝声问道:“四公子,我等是否应该通知荀大人,荀大人智计无双,若由他处置,怕是比我们更好。”
    听得司马孚之言,曹植心中苦笑道:“我又何尝不想找荀老师,只不过荀老师心怀大汉,在老爹和天子之间,也不知道他该会如何选择。为免弄巧反拙,还是我来处置最好了!”想到这里,曹植凝声道:“叔达,今日本公子与你说之事不可声张!”
    司马孚凝重地点了点头,拱手应道:“诺!”
    离开了司马孚的府邸,曹植在马车之上却是缓缓沉思道:“杨彪、董承、孔融,若根据历史三人里面,杨彪可能xìng最低,而董承的可能xìng最大。再者,四周诸侯里面,袁术怕是已经在发皇帝梦,而刘备亦自身难保,加之徐州离许昌还隔着兖州,他们二人可能xìng都不大。最有可能的还是袁绍跟张绣,只是袁绍这家伙若然有心,以他脾xìng肯定不会干这些偷偷mōmō的事。只有张绣……”
    想到这里,曹植心中的不安就更浓了,嘴chún微微开合,喃喃念道:“董承,乃是出身西凉军,张绣的叔父张济亦是出身西凉军。况且张济曾经救驾,而贾狐狸也跟他们有旧!父亲这次准备拿张绣开刀,一为扩展地盘,二也是为了震慑朝中宵小,正是看中了朝中那些人对张绣的熟悉。若然董承与张绣勾结,借张绣这个外力,击败甚至杀死老爹,那么接下来,朝中将会是……”
    逻辑推论至此,加上历史上曹操的大败,曹植忽然间有一种廓然开朗的感觉,拳头握紧,小脸上lù出狠厉之sè,沉声喝道:“董承,原来是你!”
    而这一刻,曹植也总算明白,为何历史上曹操会对董承如此恨之入骨,诛杀他之时,就连腹中怀有刘协骨肉的董贵妃也不放过了。实质上乃是为自己的长子曹昂、爱将典韦报仇!
    对此事,亲汉的荀彧并没有阻止,相反还助曹操平董承之叛乱,只怕亦是因为曹昂之故吧。
    然而有一事,曹植还是想不明白,以贾狐狸明哲保身的xìng格,为什么会出此毒计?
    '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进斗金
    第二百六十三章日进斗金
    虽然曹植心中还有一个存疑,贾诩为何要出手,但这并不妨碍曹植接下来的计划。匆匆返回司空府,取过纸笔,在上面写着:“董承联张绣,小心贾诩!”九个大字,而后写立即命郭嘉留在曹植身边的曹军士卒将此书信亲自送交到郭嘉手上。
    做完这些之后,曹植才终于松了口气。自己要做的,都做完了,剩下便要看郭嘉他们的了。至于董承……
    想到这里,曹植半眯着眼睛,喃喃地念道:“只要老爹不死,任你有通天手段也翻不出大浪来!”
    ……
    此时,许昌西面的南阳郡宛城处。
    刚接掌张济手下西凉军残部的张绣,正满脸yīn沉地坐在太守府的大厅中。很快,就听见外面一名士卒禀报道:“将军,贾先生来了。”
    张绣闻言,整个人立即长身而起,凝声道:“快请!”
    未几,身穿文士服,相貌平平的贾诩便缓缓走了进来,当其就要行礼之时,张绣连忙说道:“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贾诩也不客气,直接坐在旁边的棉垫上,一面悠闲地看着他。
    张绣挥退了左右之后,神sè凝重地问道:“先生,曹操大军压境,如之奈何?”
    贾诩随口问道:“主公以为,以宛城一城之力,能抗曹军否?”
    张绣也干脆,直接摇头道:“不能!西凉诸部中,我军实力就偏弱,更遑论当初进攻宛城之时有所损失。曹操能将李傕、郭汜都击败,我军只怕难以抵御!”
    贾诩耸了耸肩道:“既然如此,降就是了!反正曹孟德只是要拿主公立威,若是降了,曹孟德的威也立了。以其脾xìng,必不会待薄主公。”
    张绣闻言,yù言又止道:“但是……”
    贾诩见得,轻轻摇头道:“主公,当初入宛城之时,诩已经说过,争霸天下,时机已过。择一主辅之,是最好的选择。”
    张绣听得,轻叹口气道:“先生所言,绣又岂会不知。然而绣毕竟出身西凉,在关东诸侯手下,只怕难以受到重用。而且……”说到这里,张绣却是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贾诩道:“先生,这是当朝董国舅给绣的密信,内有天子密诏!”
    贾诩听得,眼眉一扬,只是并没有接书信,反而神sè凝重地问道:“天子是准备,让主公在此击杀曹孟德,而后助他在许昌夺权?”
    见到贾诩没有看书信便猜出内容,张绣由衷地赞道:“先生真神人也!”
    贾诩并没有在意张绣的赞叹,反而缓缓摇头道:“主公请三思,若助天子,那不仅是主公,还将主公之后代亦放入赌局之内。若胜,主公虽能一时风光,然而现在天下诸侯林立,就算天子恢复大权,亦未必能重新一统天下,前途可谓崎岖无比。若败,就更不必说了,祸及的不仅仅是主公,还有子孙后代。诩请主公三思!”
    张绣缓缓地摇了摇头,直接问道:“若先生出谋,有几成把握可击杀曹孟德?”
    听到张绣这话,贾诩哪里不知道他已经有所决定,低头沉吟了好一会之后,才缓缓递起四根手指道:“四成!”
    张绣闻言,喃喃地念道:“四成么?足够矣!”
    贾诩听得,眼神复杂地叹了口气,但很快神情就恢复正常,凝声说道:“既然主公心意已决,那第一步便先要诈降,而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贾诩说完之后,直接起身,飘然离去。只余下张绣在那里,目lù惊sè喃喃道:“先生此计,好毒!”
    当贾诩走出太守府之后,忍不住眼神复杂地望向许昌的方向,喃喃念道:“陛下,这算是我贾文和还你的情,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