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地主 >

第250部分

唐朝小地主-第250部分

小说: 唐朝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猓嵩鞠吕矗膊阶叩匠盗敝埃焐档溃骸昂樱鍪铝恕!
    韩瑞莫名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东宫突然来了好多女道士。”如意的表情有些怪异,据实说道:“好像,还有一些女尼,求见太子殿下。”
    “怎么回事?”韩瑞迷惑不解。
    如意也不知详情,摇头道:“没来得及打探情况,太子殿下就让我来找你了。”
    “找我做什么?”韩瑞奇怪道,如果是和尚道士找上门,还可以解释,是由于上次长孙皇后病了,准备大办法事祈福,和尚道士前期投入了不少香火钱,最后长孙皇后病愈,事情自然不了了之,损失惨重,和尚道士前来讨个说法。
    当然,这只是韩瑞的猜想,实际上,应该没有那家的道观寺院,有这样的胆子,敢去找太子赔偿损失,所以,猜想自然不成立。
    再如果,只是女道士前去,还可以理解,是为了巾帼园的事情,向太子提意见,可是其中又有女尼,那就令人费解了。
    “没说。”如意茫然道:“只是请你到东宫,或者是商量解决什么事情吧。”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那就走吧。”韩瑞说道,吩咐车夫调整方向,在如意的引领下,轻快向东宫驶去。
    到了地方,下了马车,发现东宫门前空荡荡的,估算那些女冠、尼姑,应该是已经进了宫里,韩瑞不由得轻轻皱眉说道:“僧道,方教也,怎能轻易放她们进去。”
    “韩公子,拦不住啊。”旁边的如意,小声说道:“太子殿下本来不想接待她们的,可是有好几个长公主陪同而来,碍于长辈的情面,太子殿下纵然有心,也不好拒绝。”
    “连公主也参合其中……”韩瑞心中更加迷惑,百思不得其解,摇了摇头,干脆不想了,在如意的引领下,自然是畅通无阻的走进东宫殿阁。
    李承乾似乎已经提前示意,如意带着韩瑞,绕行过了正殿,来到偏厅之中,示意韩瑞稍等片刻,如意悄无声息的退步而出,应该是向李承乾汇报去了。
    没过多久,李承乾就轻快而来,见到韩瑞起身行礼,连忙伸手轻按道:“这里没有外人,不要拘束了。”
    “多谢太子。”韩瑞从善如流,又坐了回去,开门见山道:“殿下,怎么回事呀。”
    “我也说不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李承乾脸上多了抹笑容,又有些烦恼道:“今天,高密姑姑、桂阳姑姑、永嘉姑姑……联袂而来,又带了几个女冠、尼姑,说是要帮她们求情,让我给几分薄面……”
    高祖李渊,有十九女,最大的是长沙公主,要比李世民年长几岁,最小的是常乐公主,才有几岁,没有李治大,李世民即位之后,对于这些姐姐妹妹,已嫁的,就给她们增加食邑,未嫁的,就帮她们挑选夫婿,非常恩厚。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通病,反正在父亲、兄弟身上,肯定是体验不了多少亲情,那么只有在姑姑、姐妹身上,补偿回来了。李承乾也是如此,觉得那些兄弟,还不如姑姑亲近,至少,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所以,当这些公主,带着外人而来的时候,李承乾也没有迟疑,就同意接见,可是她们的请求,却让李承乾左右为难了。答应吧,又觉得有些不妥,不答应吧,又觉得对不住几个姑姑,无奈之下,连忙让如意请韩瑞前来,帮忙拿主意。
    听到李承乾的讲述,韩瑞愣住了,忍不住重复道:“几个公主的意思,那些女冠与尼姑,精通医术,也要到巾帼园授课?”
    “没错。”李承乾苦笑道:“所以说,这事也怪了,之前,又是寻访,又是征召的,都没见几人来,可是现在,不缺人了,她们反而自动送上门,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李承乾就是担心,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破坏巾帼园的运作,不能完成李世民交办的差事,所以才没有立即答应。
    摸着唇上淡淡的细绒,韩瑞沉吟说道:“太子殿下,可知道那些女冠与尼姑的身份?”
    “姑姑介绍了,好像是京城名观名寺的人。”李承乾说道:“一个个怀着慈善之念,普渡众生之心,决意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以医行善积德……”
    “以前,怎么不见她们有这样的行动。”韩瑞表示怀疑。
    “以前,她们也在做呀。”李承乾道:“高密姑姑说,前两年,她染了风寒,就是某个女尼姑,帮她治好的,所以才来讨份人情。”
    “民间真是……奇人异士辈出呀。”韩瑞感叹,本想说卧虎藏龙的,但是想到眼前就有个货真价实的龙子,还是注意避讳。
    “没错。”李承乾颇有体会道:“几个姑姑,也知道民间有精通医术的女冠、尼姑,却没有想过,要荐举给母后治病,就像你所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机缘巧合,机缘巧合。”韩瑞谦虚起来,忽然笑道:“太子殿下,我想,我知道她们为何突然转变态度了。”
    “是为了什么?”李承乾好奇问道。
    “原因有三,其一,皇后病愈的事情,想必已经传开,陛下厚赏朝圣宫的消息,她们也该了解清楚,其二,巾帼园成立之后,前去求医的贵妇人日渐增多,相对,某些人‘行善积德’的机会,自然减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巾帼园按照规划,创建下去,不出十年,京城第一观的名头,非朝圣宫莫属,信众之多,香火之盛,恐怕难以想象。”韩瑞说道,嘴角泛似似有若无的笑容。
    这种事情,也不是难以理解,现在,由于朝廷官员回家宣扬,公卿贵族的女眷,都知道巾帼园是什么性质的地方,不慎染病的话,先入为主,第一时间,肯定是到巾帼园求医。
    这也就罢了,反正,道观寺院,又不是靠医术吃饭的,自然不会多么在意,问题在于,眼光要长远,给巾帼授课的,都是朝圣宫的女冠,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出来的女医,称得上是她们的弟子,以后出师,为公卿权贵,百姓之家的女眷治病,再自报家门……
    那个时候,除了朝圣宫之外,其他道观寺院,不知道还有没有信众前去烧香拜神,这可不是杞人忧天,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以符水咒法为人疗病,十余年间,徒众发展至数十万……
    呃,不是说朝圣宫要造反,只是历史已经证明,百姓拜佛求道,多有功利之心,谁灵验就供奉谁,这方面,寺院道观的水平相当,分不出高下来,但是为人疗病,却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你医好了我,出于感恩之心,改变信仰,那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真的等到朝圣宫培养的女医出师,那个时候,什么都晚了,所以,一些道观、寺院,反应过来,认识到其中隐藏的危机,不过事已至此,大势所趋,阻止已经来不及了,那么只有参与其中。所以才通过各种关系,攀上了上层路线,直接求到公主门下,就是希望可以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李承乾若有所思,轻声问道:“那么,你觉得,是晚了,还是不晚?”
    “那样,就要看太子殿下的心意了。”韩瑞微笑说道,感情上,自然是希望李希音的师门更加鼎盛,可是理智上,却明白吃独食会有引发弊端,况且,谁知道,同师门的女道士,授课的时候,会不会故意藏拙,有竞争,才有动力。
    “你是什么想法。”李承乾又推了回来,笑容可掬道:“看在你红颜知己的份上,我可以答应,不管你怎么选择,我都同意。”
    韩瑞轻轻瞥了眼,才一年而已,当初纯真的少年,居然已经变得这么腹黑,也不知道是受了谁的影响,心里嘀咕,韩瑞大义凛然道:“我身为朝廷命官,自当公私分明,不能为了私人感情,抛开公平正义不顾……特别是太子殿下,明知道,这件事情,你说了不算,还想用来卖人情?”
    “就知道瞒不过你。”李承乾轻笑道:“几个姑姑找错人了,应该去求父皇才对,不过,父皇肯定会问我的看法,你应该,我应该怎么奏对才好?”
    “……制衡,自然要同意,但是,也要考虑到连锁反应。”
第四百二十四章 怪异
    第四百二十四章怪异
    “计划没有变化快,既然人家一翻好意,那就不要推却了,反正在构想中,也是要扩展巾帼园的规模的,本来以为,要等那些女弟子出师之后,才可以实施,现在看来,却是可以提前……”韩瑞笑着说道:“而今,就怕其他男僧男道,见到女尼女冠表现抢眼,心里不愤,暗地里使绊子,针锋相对,那就麻烦了。”
    韩瑞意有所指,希望李承乾能够听得出其中的暗示,毕竟巾帼园算是新生事务,按照一般的规律,肯定会妨碍到某些人的利益,人心叵测,嫉妒愤恨之下,说不定会使出什么阴谋诡计,对付巾帼园。
    李承乾若有所思,点头说道:“放心,巾帼园的事情,我已经交给如意负责,街头巷尾,都有人照应,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回来汇报。”
    韩瑞欣然微笑,也随之告辞而去,毕竟李承乾也清闲不得,好不容易,应付了几个姑姑的纠缠,又匆匆忙忙奔去太极殿,求见李世民。
    皇帝,不是想见,就可以见到的,连太子李承乾求见也不例外,通报之后,等了半响,才有内侍出来,毕恭毕敬的前面引路。
    不紧不慢,走进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李承乾恭谨行礼,叫唤道:“父皇。”
    半响,没有听到回声,李承乾愕然,小心抬头观看,却见李世民坐于御案之前,目光低垂而礼,有几分凝滞,神情伤感,又像是在缅怀往事。
    又等了片刻,李承乾小心翼翼提醒道:“父皇,儿臣来了。”
    “……承乾。”好像是恍惚了下,李世民清醒过来,情绪依然低落。
    见此情形,李承乾自然不着急汇报,而是关心问候道:“父皇,是否身体不适,不如传唤御医……”
    “你不用多心,朕没事。”李世民笑了笑,轻叹道:“御医到是要传唤的,却非为朕诊治,而是去给晋阳公看病。”
    “晋阳公?”李承乾迷惑不解,好像有点儿模糊的印象,一时之间,却是想不起来了。
    “荆州大都督,晋阳公武稷武士彟。”李世民说道:“荆州官衙来报,晋阳公闻上皇殡天的消息,重病不起,请了不少名医诊治,可是晋阳公却拒不服药,至今未愈。”
    “拒不服药?这是为何?”李承乾不解道。
    淡淡看了眼李承乾,李世民语气莫名道:“晋阳公是忠臣,恋主弃世,是上皇的忠臣……”
    瞬间,李承乾就明白其中的意思,沉默不语,心中感慨万端,皇祖逝世之后,朝中大臣看似悲伤流泪,其实不过是应景而已,真正悲痛欲绝的……已经不在京城了。
    “当年,追随上皇起兵,打下江山的开国元勋,而今,仍然在世的也不多了。”李世民有几分伤感,怀念起来:“裴寂、刘文静、陈叔达、封德彝……”
    嗯,念到名字的,都是武德年间的名臣宰相之流,而今自然已经逝世,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不管是有恩,还是存怨,已经成了往事,让他沉思追忆,莫名生出好多思绪。
    李承乾识趣,没有开口打扰,安静等待李世民自己回过神来。
    “上皇为并州留守之时,晋阳公就已经追随身边。”李世民轻声说道:“起兵之时,更是献出了身家财货,立国之初,上皇论功行赏,分封太原功臣,晋阳公因功被封为二等太原元谋勋效功臣,是为开国十六功臣之一,朝廷的栋梁,不容有失……”
    “父皇言之甚是。”李承乾赞同说道:“应派御医前去治疗,同时遣朝臣同行,加以劝导,以消晋阳公弃世之念。”
    “大善。”李世民颌首,吩咐旁边的内侍,传唤当值的官员进来拟定诏书,随之问道:“承乾,你此来,有何事情?”
    “父皇,刚才高密姑姑……来访。”李承乾连忙说道,仔细述说起来。
    李世民沉吟,没有急于表态,反问道:“你是什么意见?”
    果然不出所料,李承乾心中暗道,却没有得意忘形,按照韩瑞提供的思路,娓娓而谈,自然没有忘记留意李世民的反应,以便及时纠正……
    离开东宫之后,韩瑞就明白,无论事情得出什么结果,自己也改变不了,所以索性抛开,假公济私的返回家中,干着急也没有作用,不如多看下孩子,还有三个月,孩子就要降世,时间如水,很快就过去,也应该考虑起名的事情了。
    “韩琦、韩世忠、韩寒………”
    思绪乱了,韩瑞轻轻拍打额头,寻思着,要不要用最通俗的办法,把四书五经剪碎了,蒙着眼睛,摸到什么是什么。
    宅院之中,见到韩瑞的身影,一帮仆役纷纷行礼:“郎君回来了。”
    “回来了。”韩瑞点头应声,沿着走廊向内宅走去。
    才走到内宅的拱门,流萤的身影雀跃而出,娇俏道:“郎君,来信了,来信了……”
    “小心,别摔了。”韩瑞好心提醒,快步走到,微笑道:“谁来信了?这么高兴。”
    “当然是钱郎君。”流萤表功似的,嫩白的小手,托着信封,催促道:“郎君,快些拆开,看看是什么内容。”
    “又没封口,想看,自己就拿出来看呀。”韩瑞笑道,也有两分期待。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流萤呶了下小嘴,有几分懊悔,随之释然道:“算了,这么失礼,娘子肯定不会同意的。”
    韩瑞笑了笑,古代没有**法的概念,但是对于**的注重,更在后人之上。
    “郎君,信上怎么说?”流萤一脸的好奇。
    “过来,一起看。”韩瑞扬信笑道,低头观阅。
    流萤犹豫了下,反正迟早也要知道的,而且又忍耐不住好奇心,莲步翩跹,走近了韩瑞,一双俏丽的美目,悄无声息的落在信纸上,表情怪异。
    “三哥玩上瘾了。”韩瑞皱眉,哭笑不得道:“问他成亲消息是真是假,他居然这样回答。”
    “就是。”流萤深以为然道:“钱郎君过分了。”
    “流萤,怎么说话的。”郑淖约的声音传来,轻斥道:“这般无礼,回头,罚你抄礼记。”
    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