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151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151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前往朝鲜半岛居住,当然了,朝鲜半岛也名义上纳入大明帝国的版图……。”
    “皇上,这迁徙百姓是否要经过百姓的同意,如果强行迁移的话,恐怕会造成很多麻烦,自古以来人人都以家乡为念,如果让他们离开世代居住的乡梓,只怕会困难重重。”
    我看着说话的人不禁牙疼起来,怎么又是倪元璐,他几乎成了所有官员的代表了,转念一想,这迁徘百姓正好归户部管辖,他出来发表意见实在是分内之事。
    这时身为总理大臣的孙承宗也说话了,道:“皇上,微臣以为倪大人言之有理,有道是落叶归根,老百姓对这一点很是看重,如果让他们远离家乡去朝鲜半岛,只怕不容易呀!”
    有了孙承宗牵头,那些观望的官员纷纷附和,他们内心也如倪元璐孙承宗一般,不希望强行迁提百姓前往朝鲜半岛,只是不敢出头而己。
    我哭笑不得的看着他们,道:“朕有说一句强行让他们去朝鲜半岛吗?你们让朕把话说完嘛!不要断章取义好不好。”
    众人这才想起崇祯皇帝确实没说过要强制百姓迁徙,不由得人人燕颜,他们是把崇祯皇帝想的妖魔化了,实在是崇祯皇帝有不良前科呀!
    “朕之所以想到迁徙湖广江南的百姓,因为那两地人口排在全国前列,由于商业日渐发达,不安于田地的百姓很多,到了城中却又没有安身立命之本,与其让他们整日在城中游逛,倒不如让他们去朝鲜半岛工作几年……。”我把之前想好的主要迁移对象说了出来。
    第三五八章「吞并的盛宴」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进展的加快,在大城市中出现了很多无业游民,他们大部分没有稳定的工作或者正处于失业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恰恰是大明帝国的基本国策一一鼓励工商。
    崇祯登基之前的几千年里,工商一直都是贱业,虽然他们一般衣食无优,但是却被排除在统治阶级之外,是被压榨欺负的对象,能够以商贾位极人臣者,也就吕不韦一人而己,而吕不韦通常是被称为政治家,而不是商人。
    崇祯登基以来,施行的基本政策是鼓励工商,给予工商业者处处方便,像王二虎的哥哥王大虎那样的中产富豪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可以说这条政策缔造了一个人数不少的阶层,而且很多都是农民出身,这就让那些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认为从事工商业非常有前途和钱途,在一段时间内一窝蜂的涌向城市中,或者经商或者在工厂作坊里打工,刚开始因为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旺盛,那些在城市中谋生的人生活过的很滋润,但是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失业者就出现了,但是他们都享受过工商业繁盛带来的滋润,就很不愿意再回到土地上过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失业者越来越多,仅以苏州为例,失业者多达十万之众,全国的无业游民的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我对这个情况一直都很关注,当初决定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取朝鲜半岛,原因之一就是想把这个矛盾转嫁出去,否则酿成失业浪潮形成经济危机岂不走回当初流民甚众的老路。
    “朕决定在朝鲜半岛的南部挑选适宜的地方开办大型造船厂,工人可以在江南等地挑选失业者前往,工钱自然非常优握,如果工作刻苦者还可以获得朝廷颁发的奖章,凭此奖章从事工商业可以豁免五年的赋税……。”
    我说着把目光落到高弘图那里,高弘图身为工部尚书,兴办工厂招募工人归工部管辖,昨天晚上我己经跟他谈了两个多小时了。
    高弘图得到崇祯皇帝的暗示,接口道:“除了在朝鲜南部兴办造船厂之外,朝鲜其实还有很多可为之处,只是李氏朝鲜不懂得利用而己,就拿矿藏来说,朝鲜半岛盛产金、铁、煤、铜等矿产,安州和平壤分别有两个大煤田,铁矿主要分布在咸镜北道的茂山等地,价川的铁矿品质非常高,可以生产枪炮所需的精钢,而朝鲜的黄金多和银矿铜矿共生,含量丰厚,只是朝鲜人不懂得如何开采深层矿藏,守着宝山过穷日子;朝鲜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可以依靠水力建造诸多工厂,森林中的参天树木多的不得了……。”
    高弘图说着看了看倪元璐,道:“朝鲜半岛三面环海,水产业和盐业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广梁湾原本就有一个大型晒盐场,产量非常诱人。”
    我见高弘图说完了,道:“诸位爱卿也听到了,以大明帝国的能力,完全可以把朝鲜半岛变一个模样,朕准备让内阁拟一则通告,朝廷正式的对外招商,凡是愿意去朝鲜开办工厂,开采矿藏的,一律予以方便,如果自身能力不足,皇家科学院还可以提供技术,当然了,这也不是白提供的,要技术参股,具体的股份可以商量……。”
    孙承宗道:“此告示一出,估计商人们会趋之若鹜,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微臣以为应该制定一部朝鲜半岛商业办法,把诸多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使商人们不至于心有疑虑,有了法律也可以方便管理,杜绝不法经营……。”
    倪元璐道:“朝鲜半岛应该还有很多平原土地,那些留在朝鲜半岛的朝鲜百姓应该把他们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农耕,地广人稀,每人分得的土地数量就很客观,完全能够调动他们的耕田积极性,此来可以弥补大明粮食产量不足的缺憾……。”
    有了这三个人牵头,那些官员们也跃跃欲试,说出了很多想法,一旁坐着的二十个抄记员把每个想法都记录了下来,准备留给具体的执行部门参考。
    会议进入尾声后,我对倪元璐说道:“倪爱卿,一个国家没有坚实的基础就想大惠百姓,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关于食盐是否降价的问题,朕考虑了几天,认为眼下不宜施行,两年之后吧!或者包括广梁湾在内的食盐产量能提高到现在的两倍,那么朕一定听你的意见把食盐的价格降下来,毕竟是有利于百姓之举嘛!”
    扩大会议散会后,我又留下内阁成员主持内阁会议,会议的一个重点就是任免一部分官员。
    “朝鲜的管理,朕准备仿效元朝的行省制度,将朝鲜半岛设立为朝鲜行省,设朝鲜总督一名,朕己经任命吴三桂为第一任朝鲜军区司令员,左良玉为副司令员,马如龙为参谋长,至于总督人选,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建议……。”
    宋献策想了想,道:“皇上,微臣觉得朝鲜总督的最佳人选是李邦华,李邦华在江南特区为官多年,深谙发展之道,尤其是可以把李邦华作为一个旗帜,让那些工商业者放心的去朝鲜投资,加快那里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李邦华兼任朝鲜行省的监察御史,这样一来,无论军民必然不敢违法乱纪。”
    乔允升点头道:“微臣觉得宋大人的建议非常好,李邦华为人谨慎,又懂得如何管理工商业,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决定了,至于江南总督的空缺,就起用周延儒吧!”我当年委托周延儒开办拍卖行拍卖紫禁城内的珍宝,周延儒这些年干的兢兢业业,每年给我的内库都增加不少进项,再说他身在江南多年,很是了解那里的情况,接任江南总督也很合适。
    第三五九章「大事与小情」
    经过一番商讨后,我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免去孙传庭山西巡抚的职务,调任为山东巡抚;任命袁继咸为陕西巡抚;免去孙元化的山东巡抚职务,调到参谋部任副总参谋长;起用阮大城为江西巡抚;免去熊文灿两粤总督的职务,调任为云南巡抚;免去刑部侍郎孟兆祥的职务,任命其为贵州巡抚;免去吕大器的甘肃巡抚职务,改任刑部侍郎,任命彭孙贻为甘肃巡抚兼任军政督察御史。
    同时我又借鉴清朝时候的理藩院模式,成立大明帝国的理藩院,归外交部管辖,专门处理少数民族的具体事务,由勋贵新城侯王国兴担任第一任院长。
    我直了直有些酸疼的腰板,道:“散会吧!这一天把诸位爱卿累坏了,具体的细节明天再敲定,朕就不留爱卿们吃晚饭了。”
    当孙承宗等人都走后,我让一位宫人过来给我揉揉肩膀,这一天坐下来简直把我累坏了,感觉身体的各个关节都锈住了似的。
    “皇上,皇后娘娘让老奴来问问……。”王承恩走进来一看愣住了,只剩下崇祯皇帝一个人坐在那里,大臣们都不见了踪影。
    我摆手示意宫人退下,道:“皇后娘娘有什么事吗?”
    王承恩道:“皇后娘娘来老奴来问问,皇上晚膳是否回后宫用,老奴也以为皇上要跟大臣们一起用晚膳呢!哪知道一进来人都走光了。”
    我笑道:“朕吃的是什么,那些大臣们吃的可比朕这个皇帝强多了,曹于卞堪称清官吧!他最爱吃的却是红鲤鱼,隔三差五都要弄一条三斤重的,一条红鲤鱼可是三块银元呢!”
    王承恩道:“那还不是皇上的恩德,大幅度提高了官员们的傣禄,曹于卞年奉将近一万九千银元,别说隔三差五吃红鲤鱼,就是天天吃也吃得起呀!皇上是节俭惯了,和他们自然不能比。”
    “听你这么一说,朕突然想吃一道菜了,让御膳房弄些辣子,最近几天总觉得嘴里没有味道,辣一辣看看能不能提味。”我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来到后宫,发现周皇后这里还有董小宛和唐笑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笑语盈盈,分外悦耳。
    董小宛看到崇祯皇帝进来,忙站起来道:“皇上……。”本来董小宛想自称臣妾,可话到了嘴边就是说不出口。
    我笑道:“都免礼吧!你们俩在这里正好,晚膳就在这里吃吧!朕让你们尝尝鲜。”辣椒在后世普通的很,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刚刚从域外流传来,当得稀奇的吃食。
    唐笑依旧对崇祯皇帝不冷不热,道:“这里能有什么稀罕物,每顿都是那么几样菜,我都吃腻了。”她和周皇后出宫几趟都在饭馆吃的,才知道皇宫之中的吃食实在乏味到了极点
    周皇后不想唐笑和崇祯皇帝拌嘴,道:“臣妾说句公道话,笑笑这次可说错了,那御膳房里的大厨子可都厉害的很,就是那几样平常的菜拿出去也撑的起门面,只是我们每天都吃,反倒不觉得美味了。”
    “饥时吃糠甜如蜜,饱时食蜜蜜不甜,本朝太祖当年吃那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时候可是吃的很甜啊!那是什么,不过是剩饭剩菜的大杂烩而己,皇后说的很对,成天吃山珍海味,就会觉得咸菜的味道比山珍海味还要香甜……。”
    我说着见唐笑做出一副散得搭理你的表情,也拿他没有办法,知道她就是那个德性了,转身对董小宛道:“小宛,朕一直很忙,也没有时间陪你,你如果觉得无聊的话就时常来皇后这里,陪皇后聊聊天,如果想出宫的话一定要记得让近卫随侍保护。”
    “臣……臣妾知道了。”董小宛说着微微一笑,觉得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分别,让她之前的紧张心情跑的无影无踪了。
    唐笑见董小宛一副受用的样子,哼了一声道:“假仁假义,那些近卫个个都像跟屁虫一样,出去还不是移动的牢房样式。”
    我也徽得和唐笑打嘴仗,见宫人抱着慈煊走过来,说道:“来,到父皇这里来。”我抱起慈煊,越发觉得他和慈娘长的非常像。
    这时御膳房的人把饭菜送来了,空气中顿时弥漫着一股辛辣之气,我感到鼻孔一阵刺痒,“阿欠”一声打了一个喷嚏,别提多舒服了。
    麻辣豆腐,辣丝炒肉,酸辣汤,这三道辣菜做的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我把慈煊交给宫人,道:“开动吧!好久没有这么想吃饭了,今天不要撑破了肚皮才好。”
    辣椒确实非常辣,吃了一会我就感觉到脸上沁出粒粒汗珠,身上也出了一层细汗,再看周皇后等人,发现她们吃的也很香,脸上香汗淋漓,唐笑一反刚才的反对之词,大呼过瘾。
    饭后没有了辣椒的发汗作用,突然觉得身上不但腻的难受,而且也觉得凉的很,我对王承恩低声说道:“总管大人叫人烧些热水,朕想沫浴。”
    王承恩走后,我走到董小宛身边,道:“天很晚了,小宛住的地方离这里比较远,朕送你回去吧!”
    董小宛一看天色,点点头道:“折杀臣妾了,臣妾自己走就可以了,怎么敢劳动皇上呢…
    “不妨,朕也想出去走走。”我说完起身给了周皇后一个眼神,见周皇后面带笑意,看来是知道我打的什么主意了。
    等崇祯皇帝和董小宛走后,唐笑撇了撇嘴道:“小宛姐姐怕是要遭殃,整个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嘛!傻子都看得出来。”
    周皇后璞嗤一笑道:“笑笑的确是牙尖嘴利啊!莫要如此刻薄,小心找不到婆家,人家那是夫妻俩,行那周公之礼也是正常啊!”
    “鬼才要找婆家呢!我就赖在这里不走,每天都吃好的穿好的,气死他。”唐笑气鼓鼓道:“皇后姐姐,我又馋烤鸭子了,明天我们就去吃好不好。”
    周皇后笑着点头,道:“就你这个馋嘴劲,将来也得找个好婆家才行,否则还养不起你呢!”
    唐笑见周皇后老是拿这个事情说她,道:“我不来了,皇后姐姐总是笑话我,明天我来找姐姐,就我们俩哟!”唐笑说完一溜烟跑了出去。
    第三六零章「破坏者」
    董小宛一路上是低着头跟着崇祯皇帝走的,当她发现所走的路根本不是回住处的路的时候,不禁心慌起来,想要问却有些不敢开口。
    浴室就在前面,建造这个我自用的浴室花费了五千多银元,是皇宫之中为数不多的奢侈建筑,因为里面不但有蒸汽设备和喷水设备,还让皇家科学院的人弄了一个保健浴缸,水平和后世时候相差无几。
    我原本不想和董小宛进展的这么快,可能是今天正处于冲动期吧!忍不住想要亲近一些女色,董小宛娇小玲珑的身段让我心动不己,只好来一个突然袭击了。
    董小宛进入略带雾气的浴室,心思灵巧的她终于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心脏不由自主的扑腾起来,粉拳握的紧紧的,差一点掉头跑掉。
    我后世的时候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是文艺类的影片也没少看,对于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