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70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70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倪元璐哦了一声,道:“皇上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开始强制兑换呢?”他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把国库充实起来。
    “这我就不知道了,皇上让我来把银元和铜元的样子拿给你,让你看看,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兑换,皇上会亲自找倪大人说吧!”
    “最好马上开始兑换……。”倪元璐说了一半就不说了,他突然想到哪有银子来制作银元和铜元呢!如果老百姓兑换踊跃,现在国库里的银子连两天都支撑不了。
    御书房内,我举着银元和铜板看了又看,看来那个水力冲压机不错,制作出来的军衔肩章核心很像样,这个铜元和银元也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看的正高兴的时候,高弘图和倪元璐来,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国库没有足够多的银子、铜,来制作银元和铜板。
    “这好办。”我对这个问题考虑过,“在京的所有官员把自己的现银财产全部交出来,所有店铺的流通银子全部造册上交,一个月之后再还给他们同样数量的银元,一两银子兑换一元银元……。”
    “皇上万万不可,在京的官员那没有话说,而所有的店铺有点难度,如果让人误以为朝廷夺民之财,那就糟糕了。”倪元璐觉得崇祯皇帝这个主意是纯粹的馊主意,“微臣看不如先把军饷压一下,等下个月再发放新的银元军饷,如此一来,差的也就二三十万两银子了。”他知道崇祯皇帝的内库中有下个月的军饷银两,如果能把这个延缓一下,朝廷也就有时间和资源来制作新的货币了。会员整理
第一七一章 【挤兑】
    第一七一章「挤兑」
    我不得不佩服倪元璐,他连我内库里还有多少银子,是什么用途都知道,看来他这个财政部长干的很称职,都快掉钱眼里去了。
    “倪爱卿,辽东军情瞬息万变,内府中的那笔银子不光是充作军饷,还有鼓舞将士的作用,而且要马上起运到袁崇焕那里,他已经催了两次,不能再耽误了。”
    倪元璐见崇祯皇帝不想采用上策,心中略微一叹道:“微臣还有另外一策,虽然略有瑕疵,但是绝对好过让老百姓误解。”
    “爱卿有何良策尽管说。”我没想到倪元璐还买起关子来了。
    倪元璐说道:“微臣的主意还是皇上教的呢!仍然是让官员和商铺,以及有家当的人出钱,不过是以朝廷借债的形式,为期一个月,朝廷给他们利息……。”
    我微笑看着倪元璐,心说行啊!连国债都鼓捣出来了,看来我的‘言传身教’还是有用处的,起码开窍的不少,“爱卿的这个主意真的不错,就这么办。”
    国债事件和前几天的军事革新一样,在京城地区引起轰动,不过却是看热闹的多,参与其中的少,在京的官员不敢拂逆崇祯皇帝的意思,纷纷拿出家底表明立场,而商人们也不敢一毛不拔,不过拿出的银子不多,普通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有几钱银子还准备过活呢!
    倪元璐等了几天,发现发行‘国债’的成绩比较惨淡,无奈之下只得按照崇祯皇帝的办法,带着二百多军兵去‘借债’,这么一来效果显著,凡是被倪元璐拜访的官吏和商铺,都出了一点血,借出了将近二百多万两。不过从这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推动商业运动颇有成效,否则经商之人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有了资源,高弘图亲自监督,造币运动红红火火的展开了,工人们三班倒,机器一刻也不停止运转,银元和铜元源源不断的从造币车间运送出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库之中便存款达五百多万元,这么多的钱都是那二三百万银子“化”出来的,可把倪元璐高兴坏了,憧憬着全国都这么做,那么国家的财富一下子就会翻倍,以后为钱发愁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王大虎正在美滋滋的看着手里的银子,他是穷怕了,现在每天晚上睡觉都在枕头下面放几十两银子,否则睡觉都不香甜。
    “爹,出事了。”王小虎一溜小跑来到他爹面前,道:“咱们快去看看,村头很多人都在看呢!”
    王大虎把手里的银子放下,道:“出什么事了?瞧你跑的,快喝点水。”王大虎对儿子看的很重,这家业以后还得儿子继承呢!
    王小虎道:“是换银子,村口来了百十个军汉,让老百姓把银子铜钱拿出来换,我赶紧回来告诉爹一声。”
    王大虎哦了一声道:“这件事没听你二叔说呀!走,咱们去看看。”他还觉得挺稀奇的。
    村口,户部的一个小头头说的唾沫星子满嘴,仍然没有人兑换银元和铜元,手里掂着银元和铜元,他都快累抽了。
    这也不愿老百姓不买账,老百姓按照笨道理想,一两银子换一块银元,三枚铜钱换一块铜元,其中有不小的差别,所以谁也不愿意换,不过众人对银元铜元的样式感到很新奇,所以围了不少人。
    “乡亲们,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现在兑换,一百两银子可以额外得到二十块铜元,一旦朝廷强制兑换,你们就得不到这个好处了……。”小头头无力的看着老百姓,心说倪大人还不如马上强制老百姓兑换呢!
    王大虎爷俩来的时候正好听见这段话,王大虎的心眼顿时活了,他弟弟在崇祯皇帝身边当护卫,还是当头的,他多少对朝廷的风向有点把握,听那人说朝廷不久之后会强制老百姓兑换那个圆扁扁的银元铜元,心中就有点谱,回头对儿子道:“小虎,马上去找你二叔,问问他咱们换不换。”一百两银子能额外多得到二十铜元,这个收益不错。
    王小虎听完,马上飞跑去找二叔王二虎,他一个毛头小子哪能见到王二虎啊!磨蹭了半天也没找到,怕耽误老爹的正事,掉头赶紧回家。
    再说王大虎,左等王小虎不回来,右等王小虎不回来,一等就是俩钟头,他发现兑换的官家有要走的意思,觉得时机不等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马上走到前面道:“换……我换……。”
    “哎呀我娘呀!总算开张了。”小头头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折腾大半天了,总算没白忙活,“这位兄弟,换多少?”
    “一万五千两……。”王大虎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把家里的家当都换了,他自从做了生意后,胆子逐渐大了起来,觉得以前都白活了,所以十分崇信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一万五千两……?”小头头一时没反应过来,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换多少?”等确定王大虎换的真是一万五千两银子,兴奋的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小头头激动让手下人给王大虎登记,他这次出来的时候倪元璐跟他说的清楚,如果他把带来的两万银元全部兑换出去,会得到五十银元的奖励,相反,如果兑换不出去一半,将被罚二十银元,王大虎一下子就让他兑换出去一万五千元,他不激动才怪呢!
    村里的人见王大虎第一个出来兑换,而且一换就是一万五千两银子,非常吃惊,但是吃惊过后都在心里嘀咕,不为别的,人们都知道王大虎的弟弟是皇帝身边的人,而且还是进士及第,王大虎敢兑换,肯定是有内部消息啊!
    “等等……我也换……换五十两。”
    “我换十两。”
    小头头高兴的都快找不到北了,一边过秤,一边登记,随后就兑换,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完成了倪元璐交给他的任务。
第一七二章 【白日梦似的阅兵】
    倪元璐最近的工作量非常大,除了要每天‘还债’之外,就是跟银元铜块子打交道,不过他乐在其中,逐渐展开的兑换和日渐充盈的国库,让他不知道疲倦。
    “啊!”倪元璐打了一个呵欠,站起身来活动活动僵硬的筋骨,今天他就可以跟崇祯皇帝交差了,北京地区的货币革新基本完成了,现在差的就是崇祯皇帝一道不准旧币流通的圣旨,另外他还要建议崇祯皇帝,立即在全国展开货币改革,那样一来,他这个主管钱粮的人心里才会踏实。
    我翻看着倪元璐的工作汇报,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道:“爱卿真是朕的股肚之臣啊!如果没有爱卿亲自督导,货币革新不会如此顺利,朕给爱卿记下这一功。”
    倪元璐连道不敢,“皇上过奖了,这一切都是皇上运筹帷握之功,微臣不过是身体力行罢了,微臣希望皇上能让微臣主持全国的货币革新,只要半年时间,相信国库就会充实起来
    我点头道:“爱卿能做这个急先锋,朕求之不得啊!这件事要马上办,抓紧办,另外朕还要颁布一道货币保护的法律,凡是亵读,伪造,熔炼货币的,一律从严治罪,这个不能疏忽。”
    “从国库中给毕懋康和程卜东支取二十万元,让他们马上投入到改造后装枪弹的工作中,如果不够,朕会让他们管爱卿支取。”
    倪元璐嘴里答应着,心说这个家不好当啊!这才宽裕几天,就要开始花钱了,一张嘴就是二十万多,真愁人。但是倪元璐也知道毕懋康和程卜东那个是正事,要紧事,不能马虎。
    我盘算了一下时间,吴三桂整编训练士兵己经一个多月了,效果还可以,货币改革的成果也比较好,军装和肩章己经部分制作出来,看来给将军们授衔的时机己经成熟了。
    在我前面的桌子上,摆放着十几个盒子,里面装的是将军们的肩章,而他们的将军服也放在了盒子上面。
    “皇上,吴三桂那边己经准备好了,各部的大人们也陆续去了。”王承恩说着,把崇祯皇帝的衣服拿来,“皇上动身吧!”
    我接过衣服,这可是那种陆海军大元帅的服装,是后世时孙中山先生穿的那种,非常有派头,比将军的服色漂亮很多。对着镜子自我陶醉了一番,等时间实在紧迫了才恋恋不舍的前去“阅兵”。
    在城外简易的大型校军场,在京的主要军官坐在长拥内,讨论新式军装和发型的优劣,看着士兵们走着没见过的整齐漂亮的步伐,认为还是比较中看的,就是不知道中不中用。
    吴三桂看着士兵方阵步伐整齐,脸上颇为得意,他可以肯定崇祯皇帝看到这一幕,绝对会高兴的。
    “吴将军,皇上来了,让方阵归队吧!”孙承宗走到吴三桂身边说道:“干的不错,前途无量啊!”孙承宗对吴三桂的成绩很赞赏,当时崇祯皇帝把整编军队的任务交给吴三桂的时候,他还觉得有些不妥,毕竟吴三桂很年轻,但是这一个月来吴三桂的成绩在这摆着,让孙承宗对吴三桂刮目相看,看来崇祯皇帝重用吴三桂不是没有道理。
    我来到长栅内,冲在场的人点头道:“不错嘛!大家穿了新的军装,整个人都变了,朕有几个人还没认出来。”
    “皇上,这是啥子衣服嘛!穿着这个东西,怎么骑马打仗呢?”满桂对身上的这套衣服十分不满,刀剑不费力就能扎个对穿,这怎么能跟他的那套牛皮甲胃相比,简直太逊色了。
    我笑着对满桂道:“爱卿现在觉得舒坦就好了,以后,能劳动爱卿骑马打仗冲锋在前的机会不多哄!”我考虑过今后的战略战术,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后装枪弹必须要研制出来,而且要大批量生产,这样才能跟现有的一切配套,整体的提高战斗力,毕竟皇太极那里也在研制火器,必须要拉大跟他们的距离。
    吴三桂上前一步道:“皇上,一切准备就绪,请皇上上车阅兵。”他按照崇祯皇帝的授意,制作了一辆比较好看,行驶起来安稳的马车。
    我点点头,看着缓缓驶来的马车,心说这就算是这个时代的加长豪华版轿车吧!我站在车厢内,示意吴三桂可以开始了。
    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某某国家的国庆阅兵,领袖站在阅兵台上,那个派头别提多帅了,今天终于轮到我过过这个瘾了,看着一队队方阵从我面前整齐走过,本来想加上几句台词,可又觉得跟这个时代不太相符,徒增“笑料”,因而作罢。
    整整两个多小时,才完成阅兵仪式,让我分外疲累,才知道这个瘾不是谁都能享受的,五年十年一阅兵果然有道理。
    接下来的授衔仪式要简单的多,我拿着演讲稿先说了一遍套话,无非是要让他们知道,当兵为将的职责和捍卫荣誉的重要性。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冲他点头,道:“现在开始授予少将军衔,请吴三桂出列。”
    吴三桂听到王承恩这么说,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果然是少将军衔。他走到崇祯皇帝面前,行了一个暂新的军礼,没有说话。
    我也回了一个新的军礼,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肩章,给吴三桂戴上,道:“长白,希望你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你的肩膀上现在是一个金豆子,希望以后朕能给你补上两颗金豆子。”
    吴三桂一敬礼,道:“皇上放心,长白一定不负皇上的期望,只要长白有命在,必以大明帝国和皇上为托命所在。”
    王承恩见吴三桂的授衔结束了,说道:“现在开始授予中将军衔,请曹文昭,满桂,孙传庭……出列。”
第一七三章 【惊乱之梦】
    我看着走过来的几个人,微笑对他们道:“几位爱卿都身经百战,堪称大明帝国的善战之将,国家的柱石,肩上的两颗金豆子与你们的功绩相符……。”说完之后,我亲手给神情激动的他们戴上肩章。
    “现在开始授予上将军衔,孙承宗,卢象升出列。”王承恩说完,站到一旁捧着上将的肩章,等候崇祯皇帝给他们授衔。
    获得上将军衔的有三个人,除了孙承宗卢象升之外就是远在辽东的袁崇焕,袁崇焕本人以及获得军衔的辽东将领都无法亲临现场,所以说这个授衔仪式并不完整,等一切都平静了,一定还要举行一次完整的授衔仪式。
    孙承宗有些激动,在一开始他就没想过会得到崇祯皇帝的授衔,他虽然带兵数十年,可是始终是文官挂武职,此时听到崇祯皇帝授予他上将军衔,不由得老怀大慰,觉得这一生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给孙承宗弄好肩章,道:“爱卿,魏武帝有诗句说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爱卿还不算太老,大明王朝还要仰仗爱卿,朕希望爱卿再立新功……。”
    “老臣……老臣……鞠躬尽瘁……。”孙承宗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