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岐黄大宋 >

第186部分

岐黄大宋-第186部分

小说: 岐黄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也是人情!可昨日那女子,她明明明有签卖身契,也不愿随辽使去做什么客,你有何权力强行将她带走?你若是有权将她带走,是不是也有权带走街上走动的任何一个女子呢?是不是也有权带走你闯入的任何一个宅子里面的女子呢?”
    赵煦听得连连点头,群臣也是渐渐心生同感。他们都是朝中权贵,一般的家中都有几个娇妻美妾的,设身处地地想想,若是辽使闯入自己家中,要带走自己的娇妻美妾,那也确实是无法接受。
    待得李唐说完,赵煦“哦”了一声,说道:“如此说来,爱卿倒是认识那个女子的?你且说说,那女子是何等身份!”
    李唐心中暗笑。赵煦这个样子,倒是装得十分的像,好像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一般。他连忙忍住笑,正色说道:“那女子乃是前一段时间被谋杀的内侍郝随之妾——”
    他正要再说小竹是如何沦落到以卖艺为生的时候,忽听赵煦截入道:“咦,李爱卿,你所说的那女子便是小竹?”
    李唐对他的明知故问有些无语,却也只能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是!”
    赵煦顿时勃然变色:“李爱卿,这便是你的不对了。前些日子,朕不是把她赐予你为妾了吗?你为何却还要让她上街卖艺?”
    这一下,李唐目瞪口呆,他很想反问一句:“你什么时候把她赐给我了?”但见到赵煦那斥责的眼神,只好生生地把这句话咽了下去。开玩笑,皇帝乃是金口玉言,他说的话,岂能错了去,指摘皇帝的错处,那不是找死吗?
    当下,李唐有些艰难地说道:“微臣,只是因为她素来喜好音乐,又担心家居无聊,便——”
    群臣眼中都露出“原来如此!”的眼神。谁都没有怀疑赵煦在做戏,因为他连那女子的名字都知道,自然不可能是骗人的。再说了,赵煦又有什么理由帮着一个小小的臣子来戏弄辽使呢?
    耶律延禧顿时气馁,回过头去,狠狠地瞪了一眼萧宁奴。而萧宁奴则是脑海里一片空白,这个变化对他来说,实在太过出乎意料了,他此时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这回回去,要进‘海东青’的肚子了!”
第165章 另有旨意
    事情到了这一步,自是没有继续往下争辩的必要了。wwW;耶律延禧虽然霸道,甚至可算得上有些专横,但既是人家的小妾,自然没有领走的权力。
    赵煦笑道:“李爱卿啊,你这般爱护你的小妾,竟然不愿让她舍弃自己喜好之事,朕倒是很欢欣宽慰哩!”
    李唐有点尴尬地说道:“陛下过奖!”
    赵煦忽然又像是想起什么一般,说道:“听说昨天晚上,你在路上遭遇了一次刺杀,没什么事吧?”
    群臣齐齐发出一声惊呼。昨天白天,李唐和萧宁奴发生口角,并动了手,看起来萧宁奴还吃了点亏,而昨天晚上李唐便遭遇刺客。这两者之间若说一点关系也没有,简直是说给谁听,谁都不信哪!难道李唐吃饱了没事干,请人刺杀自己玩吗?
    谁也不知道的是,那刺客还真就是李唐自己请的。耶律延禧和萧宁奴顿时便说不出话来了。他们知道自己没有派刺客,可别人不可能知道,他们此时再辩解什么,都是徒劳的,因为众人都已经先入为主地把那刺客归结到他们身上了,根本就无需他们承认。
    李唐连忙假作豁达地笑道:“只是一个小蟊贼罢了,幸好没有伤到微臣!”
    赵煦点头道:“你没事便好!看来你这开封县少了一位县尉还是不行,当街居然有人敢刺杀朝廷命官了。这样吧,随后,朕会给你派一名县尉,让他来负责治安事宜!”
    李唐连忙谢恩。
    赵煦挥挥手,李唐便倒退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赵煦又向耶律延禧道:“殿下,让你看笑话了,想不到这京畿重地,居然也有刺客横行。殿下,你乃是我大宋贵宾,也不能轻易涉险。这样吧,朕会派大内高手在殿下的行辕之外为殿下护卫,殿下若是能不出门的话,还是尽管莫要出门为好。”
    耶律延禧心下更怒了。赵煦这话,基本就堵死了他刺杀李唐的可能性。但他还没有办法拒绝,因为赵煦此言看似关心于他,其实是防备,防备的目的是什么,也很清楚,便是防止他“继续”派人刺杀李唐。赵煦看起来在心里早已把昨天那刺客和他耶律延禧的名字挂钩了,只是碍于他大辽皇太孙的身份,不愿也不好提及罢了。
    只是,人在矮檐下,耶律延禧虽然狂妄,却也不敢太过嚣张,激怒了赵煦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
    “如此,便多谢陛下关心了!”耶律延禧不情愿地说道。任谁都能从他的语气之中听出一股不平之气。
    赵煦却像是根本没有听出任何的话外之音一般,又说道:“殿下,今日朕是无法就你的国书进行答复的,你不妨先回到行辕,耐心等候吧!”
    耶律延禧早就有意离去了,自然是巴不得一声,道:“告退!”便回身走出了大殿。
    众人纷纷回过头去,看着那耶律延禧迈着重重的脚步出门。殿内充塞着都是他双脚踩在地上所发出的重重声响以及这种声响的回音。
    待得众人回过头来,赵煦又说道:“列位爱卿,你们兴许还不知道这辽使的来意吧——”说着,他忽然挥挥手,便有人拿出一份折子来,开始当殿念了起来。
    原来,这是一份国书,乃是当今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写给赵煦的国书。书信的内容倒是有些出乎预料,便是要调节辽国和西夏之间的战争。
    大宋自从真宗景德元年和辽国订立“檀渊之盟”以来,和辽国之间已经近百年再未开启战端了。倒是大宋和西夏之间,屡屡交战,各有伤亡。辽国对于大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大宋和西夏越是不合,就越需要拉拢三国之中军力最强的辽国。这一点,辽国历来都很清楚。所以,辽国甚至还在暗中推助大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好让他们自己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
    但这一次,在大宋没有邀请的情况下,辽国居然主动派出使者前来为两国谋和,简直是有些不可思议。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派出的使者竟然还是以皇太孙耶律延禧领衔的。这简直是太过出人预料了。一般来说,两国外交之事,极少会派出皇子作为使者的,而以皇储作为使者的,更是极为罕见。只有先秦的时候,诸侯之间交换人质才会以皇储为使者。
    单从这一点上来看,辽国对这次宋夏之间的媾和,是十分重视的,简直有些不达成目的不愿罢休的意味在。
    辽国的态度为什么会转变得如此之快呢?
    和西夏开战是赵煦前几个月定下来的策略,赵煦和他的祖母不一样,他是一个坚决的主战派,自从他亲政以来,宋朝主动和西夏打了几仗,虽然并未占得很大的便宜,但至少也算是对贺兰山王庭形成了一定的敲山震虎之功。可是,时下的局势并不十分适宜开战,而且又有辽国出来调解。赵煦十分踌躇,便决定将此事拿到朝堂之上来讨论。
    “陛下!”尚书左丞韩忠彦率先出列。由于宰相位置暂且空缺,他这个副相便站在了东班大臣的首位,为了起到带头作用,他便率先站起来发言。
    韩忠彦素来就是一个主和派,这一点和他的名相父亲韩琦是一样的。他是否出列,大家都知道他的态度,他也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臣以为,刀兵乃是凶器,能不用最好不用。上一次西夏派人请和,已经算是低头认输了,我大宋没有理会也就罢了。这一次,西夏又请了辽人出面求和,这也可见他们求和的诚意,我们何不趁势答应,既卖了辽人一个面子,又能还我边疆一个安宁。若是陛下不答应,则不仅得罪了西夏,也驳了辽国皇太孙以及皇帝的面子,这也算两面树敌,殊不可取!”
    赵煦点了点头,道:“韩爱卿的话,乃是老成谋国之言,朕听着也有些道理,却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高论?”
    他的目光从东班的前面一直往后扫去。那东班第二名的是刚刚升为尚书右丞的沐云。此时,沐云正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凝思,竟是一动也不动。赵煦虽然对沐云也极为宠爱,但也觉得他刚刚从外地调到京里,又是刚刚擢为宰执,对于这等事情必然不甚了了,目光便没有在他的面前停留,而是往后下去,便是吏部尚书许将了。
    不待赵煦把目光转向许将,许将便欲站起身来。但就在此时,忽听后面一个声音道:“陛下!”众人循声望去,却见赵挺之站了起来。
    赵挺之心下得意。他知道赵煦若是把目光停留在许将身上,必定会让他出列发表意见的。赵挺之虽然和许将是死对头,但赵挺之不得不承认这老头子还是很有点眼光的,他的分析能力尤其不错。若是让他占了先,自己就未必有表现的机会了。
    赵煦道:“哦,赵爱卿有话要说!”
    赵挺之正色道:“陛下,其实这件事情的主要根本,还在辽国。就是辽国的具体态度如何,我大宋若是拒绝他的调节,执意不愿与西夏媾和,辽国会采取怎样的措施。辽国既然派了其皇太孙过来,说明此事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紧要的,若是我们贸然拒绝,辽国大失面子,恐怕不妥;但若贸然答应,则得失尚且不明,也是一样好坏难言。”
    赵煦连连点头。赵挺之这话,其实并没有鲜明的态度,但至少指出了一点:那就是既不能轻易答应,也不鞥轻易拒绝。看起来,这倒像是挺合理的。
    赵煦转向许将道:“许爱卿,你觉得如何?”
    许将连忙出列道:“赵舍人之言,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微臣无比赞同,没有其他的说法!”
    这一下,不但群臣大为惊诧,就连赵煦也是惊讶不已。赵煦其实对于赵挺之和许将之间是不和也是知道一些的。但他对这两位大臣之间紧张的关系非但不怒,反而有些高兴。因为这便没有了结党营私的可能性。一般的皇帝总是十分忌惮自己的大臣结党营私,进而架空皇帝,没有了这种后顾之忧,即使朝堂上的气氛差一点,皇帝也是宁愿忍受。
    见到连许将都附和赵挺之,而且用上了“字字珠玑,句句在理”这样近乎完美的评价,赵煦立即心有成竹了。他笑道:“也好,朕会命人查究此时,今日的朝议便到此为止吧!”
    殿头官正要扬声喊道:“退朝!”却见赵煦忽然扬起了手,连忙又把这一句话给生生吞了下去。
    赵煦朝李唐招了招手,唤了一声:“李爱卿!”
    李唐连忙再次出列。
    赵煦笑道:“今日你便不必去衙门当班了,径回自己府中吧,朕另有旨意已经到了你的府上!”
    李唐虽然心中无比狐疑,却还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了一个“是”。
    那殿头官见赵煦再不说话,这才喊道:“退朝!”
第166章 别来惹我!
    若说睡眼朦胧之间,便要被从床上拉起来早早上朝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那么早早回家便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WwW、QunabEN、尽管李唐不知道赵煦为何要赐给自己这样的恩典,但他此刻的心情还是十分的灿烂。
    事实上,今日的朝会虽然进行得比平日时间要长一些,但当众臣出得紫宸殿大门的时候。东边天际,也只是晨曦微露而已。在一般人家,这时候倒恰是早餐的好时辰呢。
    李唐一边走,一边向旁边看了看,他心中有些话儿,很想和一些人说说。
    今日他是朝堂上的话题人物了,虽然出来的时候仍旧是毫发无损,但就在半个时辰以前,大家都觉得他定然难逃此劫的,此时大家见了他,又是另外一副神色了,一个个脸色亲切多了,眼神自然也是和善多了。只是,由于大家方才都以敌视的眼神对着李唐的,这时候倒是不好表现得太过亲善,免得有前倨后恭的嫌疑。况且,这朝官之中,比李唐职位更为低微的也少得很,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老爷们倒也并不是那么忌惮李唐,若是李唐不愿与他们为友,他们倒也不会太过在意。
    倒是沐云笑着来到李唐的身边,道:“慕武,你何时新纳了一房小妾,还是陛下御赐的,怎么都不告诉我一声,我都没有贺上呢,岂不失礼?”
    李唐有些尴尬,只好含糊地应了一声,道:“天雨兄客气了,只是纳妾而已,小事一桩,又非是什么要紧之事,实在没有必要那样大张旗鼓,更当不得请你们这些大忙人莅临。”
    沐云有点夸张地笑道:“最后一句话,不说也罢。咱们什么关系,若是家有喜事,相互之间还是要请的。不过,慕武素尚节俭,这纳妾之事都办得如此低调,真是令为兄汗颜哪!令岳范公一门数位大臣,都是朝廷里节俭、清廉的典范,到了慕武这里,这个优良品质算是得到了发扬,看来范文正公英魂不散。”
    李唐心下暗忖:“我家里本就算是相当有钱的了,再加上‘潜龙阁’的财力更是非凡,还用得着我亲自贪污受贿,去搞那点钱吗?这倒不是我有多么高尚了,你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过奖。”脸上却谦逊地笑了笑,道:“天雨兄客气了,客气了!”
    说话间,沐云看着都堂已经近在眼前,便不再多言,笑道:“我地方到了,就此别过,有时间出来聚聚,多喝两杯!”
    李唐口中笑道:“一定!”
    其实,李唐知道他和沐云至少在短时间内“一定”是没有可能聚在一起吃酒的了。李唐早就知道沐云的身份,自然对他极为忌惮的,一向以来面对沐云的拉拢,都是若即若离。这样的好处就是不和沐云靠的太近,不至于被他探得自己的秘密;不和他离得太远,不至于成为他的头号敌人,一直以至被他陷害。
    沐云自从“收服”了童贯之后,一直都是通过童贯来间接探听赵煦的身体状况,由于童贯告诉他的话也几乎都是对的,他倒是从来没有对童贯产生过怀疑。而李唐又通过童贯来控制了沐云所知道的事情,所以,沐云有什么样的底牌,李唐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李唐刚刚送走沐云,回过头来,便见有一个人急急地越过自己,匆匆向前走去。
    李唐眼角溢出一丝冷笑,唤道:“水生兄!”
    原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