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工业大明 >

第73部分

工业大明-第73部分

小说: 工业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我有奇思妙想也要你们配合才行,好了,其他的不说了,刚才问你的,白老板会放你走啊?你不在那边坐镇。”张雷奇怪地道。
    陈大勇说:“我现在事情也不是很多,先前的机器因为材料的关系要经常维护,所以我必须在那里,不过现在已经把机器全部换成了钢材做的,xìng能好了很多,所以我的时间也多了。”
    原来是这样,张雷这个倒是没什么关注,没想到还有这一层关系,于是说道:“那看来钢材又多了一个用处了。你来了正好,帮帮锤子叔,他最近可累着了,我都有些过意不去,就怕别人说我不体贴老人啊。”
    陈老锤挥舞了一下从不离开自己的手的大铁锤,说道:“谁敢说你锤子叔老了?现在我每顿都还能吃上三大碗饭。”
    看着他气鼓鼓红彤彤的脸颊,张雷和陈大勇都笑了起来,张雷把蒸汽机的图纸放了出来,说道:“大勇哥,既然你来了那正好,就和锤子叔一起吧,看看这个东西这么做,我来帮你们讲解一下思路。”
    陈大勇应承道:“行,我就在这里吧,等那边有人叫我的时候了我再过去。”
    事情就算是这么决定下来了,张雷开始和大家讲解这个蒸汽机的构造,包括茅栓他们这些技师骨干都过来仔细听着。
    有了详细的图纸和张雷的讲解,大家很快就明白了这个东西要怎么制造,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像制造钢板那样在制作过程中开始钻研了。
    一直说到晚上,张雷才离开钢铁厂,却没想到还没出门的时候,已经擦黑的夜空中闪过一道紫sè的巨大的闪电,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随之而来的就是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来,一大片一大片的乌云覆盖着天空,只不过一会儿的时间,天就已经完全伸手不见五指了。
    “这雨来得真快。”张雷无可奈何地停下脚步,说道。
    陈大勇送过来一把伞,笑道:“快到清明节了,雨水多也是正常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嘛。”
    “时间过得可真快。”张雷感叹了一句。然后就撑着伞走了。
    回到家里面,尽管有油纸伞,张雷的身上还是沾上了雨水,于是赶紧洗澡。吃饭睡觉。
    一直电闪雷鸣,每当下雨的时候,张雷睡觉的质量都会特别好,今天晚上他感觉睡了很长的时间,起来的时候天空却还是暗暗的,外面哗啦啦的雨水和昨天晚上比起来晚上来也不相上下,天上还时不时地闪过惊雷。
    “这雨下的,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张雷有些发愁地说道。下这么大的雨,室外的工程必须全部停工了。
    既然没办法出门了,他也专心在家做自己的事情,倒也还算是清闲。
    这暴雨一直下了十天。张雷的清闲生活才算是结束。倒不是因为外面的暴雨突然停了,而是知县严觉说有重要事情和他商量。
    张雷乘坐马车来到县衙,一路上连行人也没有,小河水位暴涨。估计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就会蔓延到路上来了,张雷一路上都在揣测严觉这个时候叫自己来是做什么。
    外面看门的衙役也都无jīng打采的,确实,这种时候连出门的人都没有,谁还没事跑到县衙来,除了张雷这种被叫过来的。
    “张老板。你来了,进来吧。”严觉正坐在堂上办公,正对着大门的他一抬头就看到了门口的张雷。
    进了屋子,张雷把身上的水珠都抖落赶紧了,这才问道:“不知道大人这个时候把我叫过来是为什么?”
    现在他已经是锦衣卫百户,虽然是买来的。但是从身份地位上面来说已经和严觉不相上下了,所以也就并不像之前那么毕恭毕敬了。更何况他也并不是那么一个对等级看得那么重要的人。
    严觉拿出来一个奏折一样的东西说道:“黄河决口。淮河流域被淹,灾区纵横百里,灾民无数。最主要的是,中都凤阳皇陵危在旦夕。你怎么看?”
    “这么严重?”张雷吓了一跳,之前看电视上面一下暴雨黄河就决口,他还以为是瞎掰的,黄河那么宽,要借口哪那么容易啊?现在这件事情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了自己的身边,而且还参与其中了,给张雷的震撼可想而知。
    “那大人的意思是?”张雷搞不清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严觉突然来找自己是什么意思。
    严觉说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黄河决口要修堤坝,要赈灾,要修皇陵,上面下命令了,要天下富户带头捐钱捐粮食。”
    张雷用右手食指指着自己的脸,笑道:“因为这个,知县大人就把我叫过来?”
    “你算得上是富户了,而且你现在又有官职在身,更应该做好表率。”严觉点点头落实了张雷的猜测,然后说道。
    张雷郁闷地说:“大人这么第一个就找上我了?而且大人您今年貌似也赚了不少啊……”
    严觉顿时大义凛然地说:“本官作为朝廷命官,自然会以身作则。”
    “既然如此,那我也自然是要追随大人的脚步的。就是不知道大人准备出多少?”张雷问道。
    “这个……大家量力而行吧,本官猜想上面应该会下来一个捐献标准的,本官今天叫你过来主要就是告诉你一下这个事情,待会儿还有其他的富户都要来的,本官再一一和他们说了。现在的朝廷,唉,真的是拿不出银子来了。”说起国库,严觉都感觉到有些尴尬。
    张雷自然是知道的,现在的朝廷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哪还有多余的钱来摆弄这些东西?就算是有钱,能够到达灾民手中的有十之一二就算是厚道至极了,官员可都没什么良心。
    “那行,等具体的实施方案下来了之后大人再来和我说吧,我一定鼎力支持。”张雷意识到这是一个向上爬的好机会,在和严觉讨论了一番之后,临走的时候他这么说道。
    回到家之后,张雷又接到了锦衣卫送来的文书,与严觉叫他去捐钱不同,这文书上面更狠,直接说明了要前往中都凤阳。
    张雷顿时郁闷起来,这么大的雨,到处都在发洪水,还要去凤阳,这不是折磨人么?
    但是他现在是锦衣卫。是绝对不能违抗上级的命令的,于是他把几个主要的手下召集了起来吩咐了一些以后的事情,就在几个家丁的陪同下前往中都凤阳而去了。
    凤阳县地处淮河中游南岸,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南部与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蚌埠接壤。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中部为倾降平缓的岗丘,北部为沿淮冲积平原。海拔低,境内河流众多,发大水决堤的事情时有发生。
    距离凤阳越近,张雷所看到的景象就越是吃惊。尽管大雨瓢泼,但是在道路两边,却依旧遍布在寒风冷雨中瑟瑟发抖的灾民,他们眼中满是绝望的神情。因为饥饿和寒冷以及疾病而蜷缩在屋檐下。或者是桥洞之中。哭声喊声不绝于耳,经常能够看到头上插着草标卖身的人。张雷看到这幅情景,心情越来越沉重。
    张雷此行的目的地是锦衣卫,当他到了这里的时候却看到了郭育。只是因为这里是外面,按照官职尊卑,张雷还得恭恭敬敬地叫上一声“千户大人。”
    在等候上面召见的这段时间,张雷赶紧向郭育讨教。“大人,不知道我们锦衣卫会做什么工作?”
    郭育说道:“咱们锦衣卫,既然是皇上直接指挥的机构。自然有特殊的使命,至于现在这样的情况,最大的作用就是调查贪污案了。”
    这个张雷也知道,有一个词语叫做国难财,这是众多官员贪污致富的好时候。全天下的富户和朝廷下拨的资金都往这里汇集,要说没有人心动那绝对是说的笑话。
    “我算是明白了。只是不知道具体的应该怎么做。”张雷说道。在这个等级和戒律都十分森严的时代,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的话很容易就会酿成杀身之祸。
    郭育突然只见狡黠地笑道:“不知道张大人你,想不想升官?”
    张雷身躯一震,小声说道:“瞧郭大人说的,有这个机会谁还会不想呢?有什么窍门?”
    “窍门自然是有的,中都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大明帝国的发祥地,现在除了这档子事,大家都在关注着呢。否则也不会这么火急火燎地把大家都召集到这里来了。你要是想发财的话,到时候你只需要这样……”
    郭育附在张雷的耳边细说道。
    张雷一听,马上竖起大拇指,赞叹道:“郭大人的计策高啊,真高。”
    郭育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啊,现在是老了,今后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以后等你混出名堂来了,要是还记得我们这样的老人我就很欣慰了。”
    “哪里哪里,还不是多亏了大人提携,以后还得多多依仗您啊。”张雷谦虚地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里面有个人传唤道:“巢湖县张雷到了没有?”
    张雷jīng神一振,赶紧说道:“到了到了。”
    那人看了一眼张雷,发觉他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顿时被他的年轻给震惊了,说道:“好吧,令牌拿出来看一下。”
    张雷将令牌递过去,等验明了身份,那人点点头说道:“你真年轻,好了,现在进去吧,你需要做什么工作上面会吩咐下来的,年轻人不要乱说话,否则会摊上大事的。”
    “明白了,多谢提醒。”张雷点点头,神不知鬼不觉地往这人手中塞了一张银票。这人诧异地看了一眼张雷,说道:“加油吧,以后你会很有前途的。”
    张雷微微一笑,这才进去听候吩咐。
    过了小半个时辰,他出来之后第一个还是找到郭育,这些人里面他也就和郭育熟悉了。
    “怎么样?锦衣卫的工作方式还适应吧?”郭育笑道。
    张雷说道:“还多亏了郭大人你提醒,上面吩咐下来的事情和您教导我的都差不多。想来我是有能力完成的。”
    “那就好那就好,年轻人就是自信,很多年前,我也和你一样,经过这么久,我才爬上了现在这个位置,而你经过这一次,只要好好表现,和我平起平坐也不是难事。”郭育是一步一步看着张雷成长起来的,现在两人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所以郭育有了什么消息也都第一时间和张雷分享。
    “现在谈论这些还为时过早,以后的事情就以后再说吧,我一直以为只有现在踏踏实实地做,朝着想要的目标努力的话,幸运总会眷顾我的。”张雷说。
    郭育赞叹道:“是啊,就是因为你这么想,所以你也算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爬上来的,虽然速度比平常人快了几倍,但是你的业绩和你的努力,也照样是别人的几倍啊。”
    “能做多少这都是命,能做十分的做到十分顶好的,做到十二分那就是努力,但是只做八分的话,时间一长就会被淘汰的。”张雷认真地说。
    “对对对,你这么说那就是说明你的心思是花在这上面了,唉,你还这么年轻,真的不知道以后你这样走下去会达到怎么样一个恐怖的高度,想一想,我是望尘莫及了。”郭育感叹道。这真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张雷正准备说话,刚才出来叫他的那个人又出来了,说道:“松江府郭育在不在?”
    “好了,到郭大人了,去吧,郭大人现在也还年轻,以后进一步可就是万户了,依旧是我仰望的存在啊。”张雷最后给他打气道。
    郭育哈哈大笑:“要是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就好了。”
    张雷握紧了拳头说:“只要想,做了,就能。”
    过了一会儿,见了郭育之后,张雷便开始了自己在中都凤阳的活动。(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以工代赈
    张雷在凤阳人生地不熟的,虽然刚才已经得到了工作指示,但是郭育又教了他几招,所以他决定双面开工。
    锦衣卫的官员都有自己休息的地方,这倒是省去了张雷不少的事情,他一安定下来之后就马上修书一封,叫罗德曼教官和秦洛风带着下面的人启程前来凤阳。
    当然,张雷同时也给冯庸写了一封信,让他把张氏商会自己的那一部分利润全部汇过来。这是为了在凤阳活动用的。。。
    雨还是下个不停,崇祯虽然是个勤政的皇帝,但是在自然力量和无数贪官面前,他的所有的勤奋都是徒劳无功的,就在这天灾**面前,他还是没有能够扛过这一劫,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屈辱合约没有割地赔款没有俯首称臣没有和亲的王朝,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张雷的想法也很简单,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虽然这句话说起来大气磅礴,但是现在谁也不会相信张雷。不过张雷不在乎这些,他只是希望自己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就算是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有可能在大洋的彼岸掀起一阵狂风。
    在锦衣卫的任务之中,张雷的任务仅仅停留在维护各地秩序上面,那些设计资金的问题还是交给了上面的千户万户大人,在徐家营甚至是巢县他可能还能说上几句话,但是在中都凤阳,他依旧还是不够看啊。。。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也乐得自在,坐等罗德曼教官那把那一百多号人带过来。
    仅仅过了五天的时间,张家第一卫队和张家第一舰队的成员就全部到齐了。因为连rì来的大雨。舰队完全没办法训练,所以还不如跟着卫队一起过来帮忙的好。
    张雷在附近包下了一个客栈将他们全部安置了下来,这才放松了一些。那些被饥饿和寒冷折磨着的百姓,暴乱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他们估计已经连拿一根木棍的力气也没有了,所以张雷对自己的分内之事还是很有自信的。他打算去找庐州知府严尔珪,心里面有一个想法想要和他商量商量。
    严尔珪,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殿试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任知县,后崇祯年升任庐州知府。
    在朝廷的安排下,修建皇陵这一部分事情就是他负责的。
    张雷来到严尔珪的府邸,亮出了锦衣卫的牌子。外面的那个守门的人浑身一哆嗦,差一点就跪下来了,不过好歹勉强站住,对张雷说道:“大人还请稍等。小的这就去给您通报我家大人。”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