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审死官 >

第66部分

大明审死官-第66部分

小说: 大明审死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罪民不该装疯卖傻,不该装腔作势。不该谨小慎微,请大人收回成命,罪民甘愿做牛做马,为大人尽忠呀。”宋漠然现下都吓懵了,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给张允看,只求不被郑乐抓回监牢里去。
  “是吗?”张允轻飘飘得问了一句。
  “是,是!”宋漠然连连叩头。
  张允也不想逼得他太紧。要不然宋漠然狗急跳墙,甘心赴死,他反倒要落个鸡飞蛋打的惨淡结局了,遂换了副笑眯眯的面孔,三步并做两步走了过来。。Cn一把将宋漠然从地上搀了起来,语重心长地道:“老宋,莫怪本官对你用这雷霆手段,只因你这脾性着实得有些可恶,我知道你爱惜脸面。可本官又何尝不是,现下这书房之内只有你我,有什么心里话。你不妨都说出来,也免得日后心里存了芥蒂,不好好给我办差!”
  这话说的,哪一句听起来都是大实话,可哪一句都象是刀子一样在宋漠然的心上扎,真让他体会到了嘛叫如针芒在背,苦不堪言,忙一揖到地。恭敬地道:“不敢,不敢,雷霆雨露皆是大人的恩德,罪民不敢有丝毫记恨。”
  “好了,你也别给我玩脸上贴金了!”张允将一碗茶水给他。微笑着道:“既然你现在是孤身一人,干脆也就别回那个家了。在我这住下,做我的师爷吧,好处不会少了你的,只盼你能够真心实意得帮我出谋划策,老宋,你以前怎样我知道,但不深究了,日后如何,我会看着,本老爷爱惜地是你的才,也希望你和我能成为良师益友。”
  “小人必定殚精竭虑,为大人效犬马之劳!”宋漠然又想起身,却被张允给按住了,摆了摆手道:“以后少说这些没用的套话,殚精竭虑就不必了,你也是有年纪的人了,我可指望着多用你些年月呢,只要你本分得办差就成,老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话对你我都有用,慢慢来吧,我不急,你也不用心急!”
  “是!”宋漠然应了一声,脸色平静了许多。
  张允嘴里说不着急,可是中午宴请了宋漠然之后,就把自己和司墨拟定得一些章程给扔给了他,笑道:“所谓能者多劳,老宋,你就辛苦些吧,将这些章程细细理顺一下,哪里要修改,哪里都补充,都一一找出来,这刑名之道我不擅长,也唯有靠你了。”“老爷客气了,这都是小人的分内事!”宋漠然终于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虽然还不是很了解张允的为人,却也很享受现下地活计,打了一辈子官司,从大明律里找漏洞钻空子是他的长项,干起活来也是驾轻就熟,看着张允拟定的章程里出现的一些言简意赅的新词,也不禁对张允又多了几分敬佩。
  收下了宋漠然这个刀笔讼棍,张允地心里暂时安定了一些,不过他心里也清楚,此时也只是收下了而已,要说收服还早着呢,宋漠然此人本事是有的,表面上怕死的要命,可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子就连张允都摸不透的臭脾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来日方长吧!”张允如此对自己说。
  有了宋漠然劳心,这些近乎于打大明律擦边球地法令很快得就修改完善了,宋漠然熬了几个通宵,一张老脸上胡子拉碴,黑眼圈比得上四川的熊猫了,张允看着也有点感动,拿过法令来详细看了看,觉得滴水不漏,赞了句好,吩咐他先去休息。
  这些法令的效力自然无法和大明律相比,更准确地说,这也算不上什么法令,只能说是章程,用来糊弄外人的,不过听起来更加正规而已,有了这些东西,那些被送去纺织作坊劳动改造的囚犯们会安心许多。
  张允这些日子也抽空去看过了,纺织作坊在司墨殚精竭虑的运作,和王守则全力的支持下,终于走上了正规。
  占地百亩的作坊也许算不上大,可是在这个时代也许堪称是首屈一指的了,这是在张允努力下第一颗破土而出的资本主义萌芽,究竟能够平安长成参天大树,开枝散叶,还是会被一阵暴风骤雨将其摧残,张允心里一点底气都没。
  不过他下定决定要好好地维护这一切。倘若因此而获罪也在所不惜,来自于后世的他比这时候的任何人都晓得,此时地大明朝处于怎样一个生死关头上。
  它就如一只包裹在茧子里的蛹,忍受一下疼痛,破壳而出,就可以翩翩然飞翔于九天。如果就此沉寂在黑暗里,那么迎接它地将近更沉重的黑暗。以及万劫不复地厄运。
  张允没有什么太伟大的想法,从一开始他想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可坐到了县官地这本椅子上,手底下捏着河间县上万百姓的命运,他的想法也在逐渐改变。他不得不逼着自己看的,想的更遥远一些。
  中国地老百姓呀,无论古今,全都是最可爱的,他们从来要的都不多。只要你给了他们温饱和关怀,他就会全心全意的崇敬你,将你尊成千古的好官。清官。
  记得当初在集市上救下地那个买鸡人,而后每每来了县城,都会跑来县衙门,大门不敢进,却把一些时鲜的瓜果蔬菜放在门房里,说是报答青天大老爷的。
  当看门地老李将这些鲜灵的蔬菜送进内宅时,张允的心弦被深深的触动了,这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民不但告诉他什么叫投桃报李。更让他明白了,自己这一县之长肩头上的担子有多么重。
  我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了,致富,这是一条,避兵祸。想想不到百年之后的建州女真,张允把这一条也写在了自己地记事本上。
  这两条说起来简单。可真要做起来却也不易,小小的县城,万户百姓,想要致富何其难呀,百姓们习惯了耕田种地,想要他们发家致富,也不得不在田地上面打主意,张允渐渐想到鼓励百姓种植经济作物,可这么一来,他就不得不小心言官的弹劾了。
  天下之重莫过于农,农民的本职就是种田打粮食,这是写到了律法中的。他一个小小地县令竟然敢公然鼓动百姓改种别的作物,这不是动摇国本了吗。这帽子要是扣到脑袋上,别说张允一个小小地县官,就是当年的张居正估计也扛不住。
  于是在盘算了良久之后,他想出了个曲线救国的主意,于是这纺织作坊就应运而生了,改种其他作物的话,我不说,我引导着百姓来,我盖上一个作坊,织布,这不算动摇国本吧,要织布就得有棉纱,棉花自然是少不了的,那我就敞开了收购百姓手里的棉花。
  这么一来,只要开始的一批人尝到了种棉花的甜头,傻子才会继续种卖不了几个大钱的粮食呢,什么?没粮食怎么过日子,笨呀,有了钱还怕没粮食吃吗?
  这样的弯子很容易转过来,如果老百姓想不通,张允肯定会散播些谣言帮他们纠正过陈旧的念头来,说这些还都太远,最重要的是纺织作坊,这是张允富民政策的第一个链条,要是搞不好,以后的步骤也就不用再提出来。
  纺织作坊的草图是张允描绘出来的,前后分成了三进,分成了弹棉花,纺纱,纺织等三大块,因为在此做工的都是些犯人,张允不得不又把这三进分成了东西两块,东边都是普通的工人,在这里不但管吃喝,而且出入自由。
  西边就不那么自在了,严重的是还戴着脚镣子,四周有当初选拔衙役时剩下的一百来号子人充当的护院看守着,别说胡乱走动了,连上厕所你都得打报告,至于聊天扯淡,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这还不算,就连东西两边工人的衣服都不一样,有青有红,说白了,就是区别对待,不乐意也不成,谁让你现在是罪民呢。不过张允也知道嘛叫人性化管理,虽说这些人都是有罪之身,可现在是劳动改造,不是奴隶,该有的尊重也是有的,一天忙下来还是可以放一放风的,再找几个能说会道的护院,给这帮误入歧途的人讲解一下人生的道理。
  什么一失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悔改,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什么踏踏实实得接受劳动改造,足见你们的天良没有泯灭,你们干的活多少都纪录在册,工钱也都有,等还完了官府的帐,就是自由人了,想留下的可以去东边等等。
  总之,张允把后世那一套都搬了过来,尽管都是在电视电影上学来的,并不完全,可有司墨和宋漠然在,只要把握住人性俩字,办法总比问题多不是。
  同时为了激励这些人的劳动热情,张允甚至玩了一手账目公开,每天都把这些罪犯的劳动成果纪录在帐,谁想查都可以,旁边有账房给你算一算,你还了多少帐,还需要多少日子就能出去。
  这么一来,那些希望早日脱困,甚至到东边做工的犯人更是热情高涨,干起活来愈发的玩命。
  当然了,有好的自然也就有坏的,消极怠工,甚至琢磨着逃跑的也不是没有,可是此地早就被修得跟铁桶一样,再加上挖了护城河,想溜,哪有那么容易,再说了,那一百多护院也不是纸糊的,溜不出去被抓回来,先是二十棍子打在身上,跟着就是加刑。
  至于那些伤了人的,直接连劳动改造的机会都剥夺了,被押回县衙大牢里,郑乐领着一干狱吏笑眯眯得恭候着呢,老虎凳,辣椒水一应俱全,享受去吧。
  这种情况下,稍微有点脑子的,都晓得该怎么做,纺织作坊虽然开办没多久,可是产值却让王守则这个内行人吓了一大跳,不住口得赞美张允是一等一的奇才,更加觉得这笔买卖是稳赚不赔了。
  银子入袋,张允自然开心,不过跟高兴的是总算是找到了一条改变老百姓贫穷命运的路子,救人一个不算什么,要是富家万户,那可是天大的功德,此时此刻,张允觉得自己身上佛光四射。
  可是好心情注定了不能一直陪伴着他,过了没几天之后,刘油儿亲自上门,送来了一条消息,让他的眉头倏然皱了起来。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一百零七章 巡查使被杀了
     更新时间:2008…11…19 13:53:31 本章字数:5876
  原来前些日子,河间城外的永济寺(杜撰的)搬来了一批访客,为首一人衣着倒是相当的朴素,不过身边的仆人穿着打扮乃至车马装饰,都显得气派十足,跟班的足有七八人,到这寺院租屋居住。
  这永济寺张允听林笑语说过,屋宇幽深而且高大宽敞,是个供游客寓居的好去处,只是若非达官富人是休想入住的,说白了,这里那也算是河间的一高档会所,不是什么鬼头蛤蟆眼都能进去胡混的。
  刘油儿的信里说,这帮人外表看来是显贵之人,但从平常的服饰却无法辨别出他的身份,他为了稳妥些,找人溜出去打探过,据说那为首一人的卧室书桌上安放着一顶官帽,因为有一块包袱皮覆盖着,也不看不出来究竟是那一级别的官员。
  而后刘油儿又打探到,这些仆人对外宣称为首之人乃是客商,可这人住了几天却没什么动静,却也不与人来往,更不见他出外拜访本地的大商人,只是他的仆从天天骑马出外,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别人也许不晓得,可刘油儿这个地头蛇自然有办法,他敏锐得这帮人绝非常人,再加上司墨早些日子传令过来,让他仔细盯着河间地面的风吹草动,虽然没有详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可似乎要出大事了。
  刘油儿本能得感觉到这是自己立功的好机会,听手下人说不知道这帮人在忙什么,更觉得有些蹊跷,若是商人何必偷偷摸摸的,于是就把眼线撒了出去,用不了多久,消息传回来,顿时吓了他一跳。原来这些仆从闲来在街面上闲逛,操着一口官话,问的也都是本地的风土人情,也没少打听张允在此为官的所作所为。
  莫非是上面派下来查大人的巡查使,刘油儿的神经被这个消息给拨得一阵狂跳,不敢再藏着,连忙送了信过来。其中还写着一件事,前日,这些人带来地一厨子拿着一杆大秤跑去买肉。
  也是赶巧了,那人竟认准了杨辉的肉摊。杨辉在街面上混了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一见他这大秤,当即就来了脾气,说他秤大,贪斤两,想占便宜。死活是不卖给他,于是双方就争吵了起来。
  正闹的不可开交,杨辉揪住那人的脖领子想来见官时。却有一个仆人骑马过来,见此情形,立即跳下马来,不问情由朝那厨子就是一顿马鞭,责问他为何在外惹是生非,又在他耳边轻声责骂道:“巡查使大人尚且不露生色,你怎敢在此放肆胡闹,如果让大人知道了。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他说的声音不大,可四周人们的耳朵却极灵,这下子消息就传了开来,都说有朝廷派下来的大官来河间了刘油儿一听是巡查使,当即就跑到了衙门来报信。以免地张允被打个措手不及。
  “刘油儿,你有这心我本该夸你。可这情报未免来的太晚了些!”张允揉了揉眉心道:“此人都走露了形迹,你才过来报信,跟马后炮有什么区别,从今往后给我再机灵一些,只要觉得有可疑之处,不妨就撒人出去查一下,宁杀错不放过,老爷我每个月赏你们的银子,可不是用来吃饭逛窑子的。。1@6@K@小说网。”
  说到这,张允把一张纸扔到刘油儿面前,那是休息老早就送过来的情报,刘油儿一看顿时冷汗直流,张允地话更加让他浑身颤抖,他冷森森地道:“我派你下去是充当耳目,可若是耳不聪目不明,本官真不在意再换一个来用,你自己抻量办吧!”说着摆了摆手赶了他出来。
  刘油儿爬出书房,就见司墨寒着脸站在院里等他,上来就横了他一眼,怒道:“你一天到晚都在睡觉呀,这么大的事你总不会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吧,哼,老爷把那么多的人交给了你,却反倒还不如林笑语手下那十来个衙役好用,若是我,也必定不会饶你!”
  说着,司墨逼近一步道:“刘油儿,咱们老爷心慈手软,念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忍惩治于你,可你在我手下办差,最好小心着点,若是再犯这种错,休怪我心狠手辣。”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刘油儿,就呵斥道:“滚吧!”
  旁人都以为司墨温和柔弱,可也只有刘油儿知道这个小小的女孩有多么恐怖,那股子杀伐决断,说一不二地架势让他这个老油子也不禁心寒。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