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 >

第129部分

天下-第129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放心吧!我就是御史中承,有北庭监察权,朝廷不会越过来派人来查,真的要查也是我来查,我只要说一句绝无此事。御史台便就此消案。”
    杨奉车大喜,他竟忘了李庆安是御史中承,只要李庆安一句话,谁还能再查他去。当然,他知道怎样才能让李庆安放过他。
    “李将军,程千里虽是去年才调至北庭,但实际上两年前他便开始在北庭布局了,西州都督,天山军兵马使赵廷玉便是他的联姻,赵廷玉、是歧州人,他弟弟便是娶了程千里之女为妻,此时极为隐秘,一般人都无从知晓,我也是去年偶然才发现。”
    说完,杨奉车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放在桌上,推给李庆安道:“这十几人便是程千里在北庭的党羽,我都心知肚明。”
    李庆安拿起名单,当头第一人赫然便是赵廷玉,他不由冷笑一声,难怪赵廷议至今毫无消息,估计他是和程千里同步了……数是金满具县令陈忠和,李庆安不由楞了下。您心心也是程千里的人?
    杨奉车连忙解释道:“陈忠和家贫,无钱把老母接来安西,程千里便派人去京兆府把他母亲接来,因感恩。陈忠和便接靠了程千里
    李庆安把名单收了,笑道:“杨都护今晚开始,便耳以忘掉以前的事情了,安心地睡一觉吧!”
    杨奉车走了,李庆安站起身对收'
    ****
    ~
    上页茶杯的如诗笑道:“先不忙收,陪我去东院着一看那些铜器,我已经等了它们很久了。”
    “那些不过是一些铜器,阿哥为何这么看重它们。”
    “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铜器啊!你跟我去看看便知道了
    说着他搂住如诗的腰,在她的樱唇上吻了一下,手却不老实地伸进了她的裙内,如诗满面娇羞地推开了他。“阿哥,别闹了,先去东院吧!”
    “好吧!先去东院。”
    李庆安恋恋不舍地在她**上抚摸了一把,这才笑着带着她向东院。
    李庆安府宅的五个大院子,前院是给家人和佣人们住的,西院是他的亲兵驻地,中院是他家人平时起居场所,而东院空着,以后准备作为客房,从后宅无法直接去东西二院,必须走前院绕过去,他和如诗网走到前院,一名亲兵跑来禀报:“将军,严先生来了。”
    李庆安不由苦笑一声叹道:“我的朋友是如此之多,竟让我无暇去看我的财富。”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吧!”
    远门口传来了严庄的笑声,只见李庆安的四名亲兵抬着一顶软轿走了进来,产庄便坐在里面,他拉开轿帘,大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你的财富应该来源于你的扬州之行。”
    “看来一切都瞒不过你这只老狐狸
    李庆安笑着对如诗道:“如诗,走吧!前面带路
    如诗从前见过严庄,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没想到安老爷的第一幕僚竟然会在北庭,而且好像和大哥的关系极好。
    她不敢多说什么,轻轻答应一声,挑一盏灯笼向东院走去。
    “将军,听说杨奉车来过了?。严庄笑问道。
    “没错,今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收获很大。”
    “说说看,程千里和将军对抗的依凭是谁?”
    “赵廷玉,先生想不到吧!”
    严庄恍然,原来是他,难怪呢!他连忙又问道:“那将军的对策有了吗?。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了放铜器的房前,如诗推开门,灯笼淡淡的灯光照亮了巨大的厅堂,这竟是一座足有容纳数百人的大厅,房间里空空荡荡,正中间摆放着几十口大箱子。其中一只箱子损坏了一角,露出一只铜佛。
    此时房间里除了他们三人外,还有李庆安的四名心腹亲兵,李庆安走上前简单地数了数,一共二十八大箱,箱子上标记有数量,总共三百二十件铜器。
    李庆安随手从破损处将一尊佛像拎了出来,撕去外面包裹的稻草。竟是一尊重约十斤的弥勒佛。
    他把佛像递给如诗,笑问道:“喜欢吗?”
    如诗瑶瑶头,抿嘴一笑道:“如果是观音铜像,我就喜欢了
    “里面观音像也有。等会儿我给你找一尊。”
    他将铜像又递给严庄,“先生看看我的财富。”
    严庄借着淡淡的灯光左看右看,怎么也是尊铜像,而且肚子处似乎也没有藏宝处,他疑惑道:“这就是将军的财富?”
    李庆安嘿嘿一笑,从靴中拔出匕首。在铜像上一刮,道:“先生再看。
    那发痕处金光闪闪,竟没有了铜的赤红色,严庄愣住了结结巴巴道:“这这是黄金。”
    如诗美丽的眼睛也瞪大了,不可思议地盯着铜像,口中喃喃道:“好像真是黄金啊!”
    “这就是我的财富了,一共五万两黄金,足够做了一些事情了。”
    严庄的眼中闪过一道亮光,笑着问道:“李将军想用这黄金做什么事,不会是为子孙购置田产房宅吧”。
    李庆安瞥了如诗一眼,哈哈大笑道:“先生真会开玩笑,我现在连儿子的影子都没见呢”。
    他接过弥勒佛,抚摸着它的肚子笑道:“这么多黄金在北庭暂时还用不出去,但在大食,在中原,这些黄金能换来我所需要的一切物资。”
    严庄点了点头,有些话现在说尚早。他便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道:“将军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打算怎么对付赵廷玉。”“没有,我暂时还没有想好
    李庆安把铜像放回原处,他忽然回头笑道:“或许不久的将来,机会就会来了。”
    次日一早,李庆安便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北庭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巡视之旅,北庭地域广阔。巡视一圈少说也要大半年,但作为主管北庭军政的首脑,出巡北庭各的是他份内之事,所以无论安西还是北庭的新任节度使,一般都会用一年的时间来了解治下的各地情况。
    李庆安去的第一站并不是高昌的天山军,也不是向西去月弓城,更不是毒视察庭州三县,而是向东去了伊州。他的第一站是视察伊吾军。
    伊吾军位于折罗漫山以北,在伊州西北的甘露川,紧靠蒲类海北岸。蒲类海也就是今天的巴里坤湖。这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是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再北面便是沙陀人的居住之地。
    三月的草原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丰美的草原上随处可见大群牛羊,牧人们挥舞长鞭,蔚蓝色的天空中白云朵朵,远处是白雪皑皑的折罗漫山,冰峰如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泽。
    这天下午,一队长长的唐军骑兵出现在蒲类海以东的草原上,他们盔甲鲜明,威风凛凛,数十杆大旗在风中猎猎飘舞,这便李庆安的巡视队伍了,他们离伊吾军的城堡已经不到二百里。与他同行的除了一些心腹将领外,还有判官本参和文书官裴瑜,李庆安见奉参一路若有所思,便笑道:“举判官。可是诗兴大发。
    本参笑道:“现在没有什么诗兴,倒是来北庭时写了一首诗,只可惜时节有些不对。”
    李庆安挥手笑道:“不妨,念给大家听听。”
    “我这首诗叫做随李副使赴硅西官军,大家听一听。”
    众人大笑,纷纷道:“愿听奉诗人大作。”
    本参摇头晃脑,缓缓念道: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导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随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械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好诗”。众人轰然叫好,不管听懂听不懂,众人都记住了最后一句。“真是英雄一丈夫”
    “李将军,举诗人文采天下第一啊”。有人大喊一声,大家一起跟着大笑起来。
    这时,一名亲兵指着远方道:“将军,好像有一队人马来了,不像是唐军。”
    李庆安搭手帘眺望,只见远处来了百余胡人骑兵,个个身着白色披风。李庆安不由笑了起来,对众人道:“是玉门关的老朋友来了。”
    片剪,胡人骑兵飞驰而至,正是沙陀人,为首之人便是沙陀叶护骨咄支。
    他老远便看见了李庆安,不由喜出望外,不等战马停稳,便飞身而下,紧走几步,长身施礼道:“李使君,我正要去庭州见你,没想到这里便遇见了。”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我也打算视察完伊吾军后,便来顺道去看看叶护,沙陀人也是北庭一员,我应该去巡视。”
    他回头命道:“大军扎营,明日再启程。”
    众军答应,纷纷跳下马安帐扎营。一些士兵则跑去河边取水,准备做饭了,李庆安翻身下马,走到一块大石上坐下,笑着问骨咄支道:“上次玉门关一战后,羌胡有没有前来报复?”
    “没有”。
    骨咄支摇摇头叹道:“非但没有报复,甚至大泽以北草原羌胡人也不敢去了,早知道他们如此欺软怕硬,我又何必去和他们讨价还价?”
    李庆安笑着点了点头道:“不过你们子弟确实骁勇,圣上准我将北庭军扩兵一万,我打算从沙陀招收一些勇士从军,你看能有多少子弟进入北庭军?”
    骨咄支大喜,如果沙陀子弟能正式进入北庭军,那以后李庆安便会更多地考虑沙陀人的利益了,他连忙道:“我们沙陀人数不多,两千人,李使君以为如何?”
    “和想得差不多,可以,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下个月,我希望沙陀勇士们便出现在我北庭军中。”
    “那我立即回去准备
    “不急!不急”。李庆安摆摆手笑道:“我找你还有别的重要事情。”
    “请李将军吩咐!”
    李庆安沉思一下便问道:“我听说沙陀人和葛逻禄人有些矛盾,到底是怎么回事?”
    任何一本书都有起伏,铺垫已经差不多了,随着情节展开老高会给大家奉献精彩的情节,恳求继续支持,恳求大家坚持正版订阅,你们订阅便是老高写作的动力,让老高更加漏*点地投入,拜托大家了
    '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两胡相争
    注到葛逻禄人。骨咄支眼中闪过一仇恨。他尽力使自儿以…的悄怒平静下来,缓缓道:“我父便是死在葛逻禄狗贼的手中
    李庆安一怔,歉然道:“抱歉,我不知
    “这和将军没关系,是我们实力不如人。”
    骨咄支叹了口气道:“开元二十九年,北庭暴雪,我父带族人迁徙去金山以西,那里受暴雪影响较金山以西原本归属无定,被葛逻禄人占领,我父带人去葛逻禄牙帐交涉,请求他们准我们沙陀人呆一个冬天。结果遭到拒绝,不仅如此,我父在回来途中被葛逻禄人围攻,身受重伤,随即葛逻禄人出动一万人来驱赶。杀死我们数百人,抢走了无数妇女儿童和大部分牛羊,我们被迫离开了金山西,父亲三个月后便不治身亡了,那一年冬天,我们牛羊冻死饿死不计其数,沙陀人元气大伤。”
    “那你们想过复仇吗?。
    “怎么不想。只是沙陀人口稀少,实力不济啊!”
    骨咄支叹息一声,心情显得十分低落,李庆安瞥了他一眼,徐徐道:“如果我让沙陀去金山西和葛逻禄人打一仗,当然,规模不会太大。但也不能太比如争夺牧场发生了冲突,你可以配合我吗?。
    骨咄支愣愣地望着李庆安,半天才道:“使君这是何意?”
    “你不用管我是什么真思,总之,我需要沙陀人和葛逻禄人发生冲突
    李庆安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假如你配合得好,以后我会把金山以西的牧场给你们沙陀人。”
    骨略支的眼睛慢慢亮了,他缓缓点头,“我明白了,我愿为使君效劳。”
    骨咄支当天便回去了,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李庆安的大队继续向东进发,两天后,队伍来到了伊吾军军营,还有十里,伊州都督兼伊吾军兵马使韩志和副使杨再成前来迎接李庆安。
    伊州是北庭三州之一,这里草原广袤。又有蒲类海这样的大湖泊,因此农业也相应发达,伊州领伊吾、柔远、纳职三县,以沙陀人最多,也有羌人、突骑施人和回讫人,而汉人远远没有庭州多,主要是军户,农业也是以军队屯田为主。
    “卑职韩志参见李将军”。
    老远,伊州都督、伊吾兵马使韩志便向李庆安拱手施礼,韩志约三十五岁左右,身材高大,相貌粗扩,一双小眼睛放佛鹰一般地锐利。他父亲是一名唐军,母亲是沙陀人,从小便在北庭长大,开元二十八年从军。和李庆安一样,也是从戍堡小兵起家,一步步积功做到今天的伊州都督。
    韩志外表虽然粗矿,但此人极善见风使舵,而且溜须拍马功夫一流。比如,李庆安在玉门关派人来他这里请求支援,韩志立刻倾兵而出。治下三千伊吾军全部派出支援李庆安,星夜援驰,若不是他有急事脱不开身,他会亲自带军来援,也正是伊吾援军到来,才迫使羌胡攻城。他的果断行兵,给李庆安留下了极其深复的印象。
    李庆安拱手回礼笑道:“上次玉门关援助,多谢韩将军了
    “哪里!听令而行,是卑职职责所在。”
    有的事不能说得太明白,李庆安有令,韩志听令而行不错,可问题是那时李庆安还没有办理军权交接,军符令箭之类一概没有,他韩志听什么令?听谁的令?这里面的暧昧便可想而知了,他说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暗示他服从李庆安为北庭节度,这是他的一种表态,也是他的站位,当然,前提是李庆安不能侵犯他的利益,他是伊州都督,伊吾军是他的治下,他可以服从李庆安的命令,但李庆安不能过多干涉伊吾军的军务,换而言之,就是维持现状。
    李庆安明白他的意思,初到北庭。多面树敌无疑是愚蠢的做法,他来伊州要的也就是韩志的服从,至于别的东西,那就要从长计议了,他便微微一笑道:“韩将军的雷厉风行令人钦佩,希望以后我合作愉快。
    韩志听李庆安用的是“合作。两个字,不由大喜,放声笑道:“好!李使君不愧是英雄豪杰,快人快语,请随我去军营,一观军容。”
    “韩将军请!”众人调转马头,向伊吾军营奔驰而去,两马交错,李庆安向副使杨再成微微点头示意,以示对他驰援玉门关的感谢。
    杨再成也拱手回礼,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