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 >

第293部分

天下-第293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在安西军中卓有威望。然皆被李庆安调尖岭西。加湃里”李嗣业在石国练兵,封常清在银城采矿,席元庆、贺拔余润则在河中驻军,仆固怀恩被逼出走,得重用者皆李庆安心腹,荔非兄弟之流,不知名者如崔乾佑者,不见功勋竟能独任大将,南需云、雷万春以及他的亲兵护卫皆提升要职,掌安西诸军,儿臣三思反复,以为岭东各军皆为李庆安心腹,无机可趁,只有前往岭西,联系李嗣业、封常清、席元庆、贺拔余润等安西旧将,得他们相助,大事可济,但李庆安为人颇为狡诈,急切动手恐反被其所害。至于他得借口而拥兵自立,徒生兵患,非父皇所望也,儿臣将会徐徐削之,趁其北征回讫,西讨大食之机夺权,早则半年,迟则一载,儿臣定能夺安西之权,让李庆安授首,送明月东归,以慰父皇,另,儿臣身边无可用之人,夏公公及诸侍卫儿臣便暂留在身边,联系诸将所用,儿臣叩首。谨祝父皇万寿无疆,祝我李氏江山强盛永驻。”
    看完这封信,李隆基长长松了一口气,信中有理有据,思路慎密,抓住了反李庆安的关键,那就是利用安西旧将,趁李庆安出征在外之机夺权,李隆基也认为只有利用安西旧将才能扳倒李庆安,这也是他密旨给封常清的缘故。
    他当然知道自己儿子没有这么好的头脑,这一定是他幕僚阎凯的建议,让他欣慰的正是这一点,儿子接受了幕僚的建议,他最担心的就是长子不是李庆安对手,可现在看来,长子比他想象中的要强。
    但让李隆基微微有些不舒服的是,时间太长,最快也要半年。想到独孤明月那艳丽无双的姿容,他心中欲火燃烧,都有点等不及了。
    但他也清楚,想夺李庆安军权并不是那么容易,若撕破了脸,他害怕李庆安造反,拥兵自立,安西太远,朝廷难以剿灭,他尤其害怕李庆安的造反将波及到哥舒翰、安思顺等同样要被夺权的边关大将,所以他只能用暗中夺权的方式,这样当然需要时间。若能半年夺了权,那已经是很不错了。
    他轻轻叹了口气,将长子的信小心地收了起来,这时,鱼朝恩见他已经看完信,便谄笑道:“陛下,贵妃娘娘派人催,她思陛下幸临,已经有点等不及了。”        “联这就去!”
    李隆基笑着站起身,他今天精神格外好,刚才思盼独孤明月,弄得他欲火焚身,正想去后宫,他已经好久没有和贵妃有房事了,今天正好妾她那里睡一晚,估计她也是寂寞难耐,李隆基有一种报复后的痛快感,贵妃总是想独占他,让他心中很不悦,他便有意冷落了杨贵妃很长一段时间,今天她主动请自弓过去,这不就说明她向自己示弱了吗?
    李隆基兴致高昂,坐一顶软轿,左右数百宦官宫娥簇拥,浩浩荡荡向深宫而去,杨贵妃也在两个月前搬来了大明宫,她住在绫绮殿,绫绮殿是大明宫后宫中最宏大富丽的一组建筑,这也符合她的身份,六宫之首,虽然身份虽高,但这几个月,李隆基却主要是去蓬莱阁和听梅苑,去宠爱武贤仪和檄已,已经很少来绫绮殿了。
    今天李隆基兴致很高,他一路观赏景色而来,脑海中却想着杨贵妃怎么向他求饶,怎么泪盈盈地拉着他,求他宠幸自己,李隆基得意得几乎要笑出声了。
    “圣上驾到!”
    宦官一声高喝,李隆基的软轿抵达了绫绮殿台阶前,两名宦官将他扶出了轿子,李隆基快步走上台阶,却一下子愣住了。
    只见杨贵妃身着正一品夫人的朝服,仪容肃然,缓缓向他跪下。
    “爱妃,你这是做什么?”李隆基疑惑地问道。
    杨贵妃朗声道:“臣妾恳请陛下为大唐江山考虑,不要逼反安西李庆安。”
    “你说什么!”
    李隆基心中俨如一盆冰水泼下,满腔的欲火被浇灭了,原来她找自己,是要替李庆安求情,李隆基顿时恼羞成怒了。
    杨贵妃仿佛没有看见李隆基的怒色,依然据理力争道:“李庆安为安西节度,西征大食,南讨吐蕃,北征回讫,为大唐夺取万里江山,是陛下的栋梁之材,他功勋卓著。并非有过失,陛下却为一已之私,欲置他于死地,自毁长城,天下之口会怎样议论陛下,后世史书会怎样评论陛下    ”
    “住口!”
    李隆基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杨贵妃咆哮道:“联的事情要你来干涉吗?你太高看自己了。”
    泪水从杨贵妃的眼中流了出来,她磕了一个头,哽咽道:“一日夫妻百日恩,臣妾跟陛下多年,几时过问国事?实因陛下这几个月不恤龙体,肆意纵欲,试想陛下年事已高,怎能夜夜寻欢,臣妾心如火焚,却无计可施,眼看陛下又将行昏庸之举,臣妾不得已,只得效长孙皇后之劝,恳求陛下醒悟。”
    这时,所有的宫人都跪下了,他们看出今天贵妃娘娘要遭殃了,“陛下,请饶过娘娘吧!”
    李隆基怒火冲顶,已经快失去理智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指着杨贵妃道:“你不是什么长孙皇后,联也不是太宗皇帝,联看在相国的份上,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反省吧!你若再执迷不悟,就休怪联不念旧日恩情了。”
    说完,他转身便钻进了小轿中,令道:“去蓬莱阁!”
    “陛下!陛下!陛下!”
    杨贵妃连喊三声,李隆基头也不回地走了,她忽然悲声大喊:“三郎!”
    轿子忽然停了下来,但很快又被抬起,迅速地走远了,向蓬莱阁方向而去,杨贵妃心中忽然有一种恩断情绝的刺痛,痛得她腰都直不起来,她缓缓从袖子中拔出了一把剪刀,吓得周围宫人大喊:“娘娘,不要糊涂啊!”
    杨妾妃摇了摇头,低声道:“我不会自杀,你们放心吧!”
    “喀嚓!”一声,她剪断了脑后的一缕长发。
    ':'
    '  '
第三百二十二章 身份暴露
    长安永和坊是长安贫民聚居较多的一个坊,坊内生活的民众大多是各地难民滞留长安不去者,人口也相应众多,平日里打架斗殴事件层出不穷,混乱得连衙役都不情愿去这个坊,在一片片密集的低矮房舍中,住着无数来历不明的人,没有去过问他们,也没有人去找他们收税,只有在无头命案发生时,附近才会出现衙役们的身影。
    在这片民居中的一条小巷子里,一直走到头有一户三四间屋组成小院子,院子原来的主人是凤翔人,主人回了老家便将院子租出去,一个月前搬来一户新人家,他们极少出门,只有一个小丫鬟经常出来买菜买米,而这户人家的主人几乎没有人见过,不过这几天这户人家似乎发生了什么矛盾,常听见一个年轻男子的咆哮,以及两个女人的苦苦哀求,只是院子藏在深巷中,路人很难听见他们的吵嚷声。
    这户人家正是从碎叶逃出的罗夫人一家人,也就是李庆安名义上的兄弟李珰,两个女人一个是罗夫人,一个是从宁远国逃出不愿归宗的和义公主,她现在叫宁卿依,另外还有一个小丫鬟,一共四个人住在这所隐蔽的院子里。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他们的经历,应该是去年,他们从碎叶逃出后,躲到关中泾州的安定县,他们带出的金银珠宝颇多,足够他们下半辈子的生活,罗夫人只是喜欢这个县名,便去了那里,在安定县他们买了一座宅子,为了不坐吃山空,他们还买了两百亩上田,租给佃户收租度日,住下后不久,在罗夫人的主持下,李珰便娶了宁卿依为妻,有一点需要说明,按理他们都是李姓同族,不能成婚,但因宁卿依始终隐瞒住了自己的公主身份,而且她本身又是李氏偏族,为了守住彼此的秘密,他们成婚了,婚后,李珰还算是知道上进,整日读书写字,与娇妻恩爱甜mi,日子过得很是和美,罗夫人也盼望着儿媳能早日生下孙子。
    但罂粟花再美丽,它的本质也是罪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珰渐渐对妻子厌倦了,宁卿依再也管不住丈夫,李珰纨绔子弟的本性开始一天天暴lou,书不读了,整日和一帮县里的游侠儿厮混在一起,学会了赌博,学会了**喝花酒,他一掷千金,不到一年时间,他便将母亲带出的财物挥霍一空,还欠了一屁股债,债主夺走了他们的房子和土地,将他们赶出家门,这时的李珰才对母亲妻子痛哭流涕,保证自己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慈母和娇妻最终原谅了他,但他们已经没有了家产,没有了依托,无奈,他们只得离开安定,来长安谋生,好在宁卿依有几件上好的首饰,卖掉后得一点钱,便租住在永和坊内。
    他们来长安已经一个月了,眼看妻子卖首饰得的钱也快花光,家境的窘迫和以后的生存问题使一家人开始有了矛盾,开始有了吵闹,主要是李珰和妻子的矛盾,他让宁卿依去娘家求援,宁卿依却不肯,矛盾在前天终于爆发了,起因是坊内的地保来访,听说李珰能读书写字,便热心地给他介绍了一份去学堂教书的活儿,这也算是个体面的工作,罗夫人和宁卿依都极力劝他,但李珰不想去,他想去汉唐会寻求资助,却遭到了母亲和妻子的坚决反对,但李珰执意要去,不得已,罗夫人终于吞吞吐吐说出了逃跑的真相,现在隐龙会的主人,李珰的哥哥,正是安西节度使李庆安,得知真相的李珰勃然大怒,他就像一个被抢走心爱玩具的孩童,开始歇斯底里发作了,他痛骂母亲和妻子隐瞒他,让他失去了幸福生活,一连几天,他暴跳如雷,尽管母亲再三劝他,为了生命安全,他不能再争当隐龙会少主了,已经拖离了那个组织,就决不能再去自投罗网。
    但李珰不依不饶,一想到过去的锦衣玉食,想到过去的女人成堆,想到过去的雕梁画柱,而现在他们只能喝稀粥度日,住在破烂的屋子,数着星星到天亮,强烈的落差使他变得歇斯底里,整天冲母亲吼骂,这一刻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纨绔和败家,似乎所有的责任都是因为母亲认了那个所谓的‘大哥’,他今天的悲惨生活是母亲造成的,心中的愤怒让他也迁怒到了妻子,是她拖累了自己。
    一大早,他见早饭又一碗难以下咽的麦粥,他再一次发作了,“砰!”的一声,他将粥碗狠狠地砸在地上,碗摔得粉碎,他指着一旁惊惧的母亲和妻子大骂:“你们是在喂猪吗?老子是人,是堂堂正正的建成太子之后,竟然让我吃猪食,你们两个女人毁了我一生,还要用猪食来侮辱我吗?”
    罗夫人浑身颤栗着,她忽然泪如雨下,捂着脸奔进了屋里,宁卿依亦痛苦之极,她上前跪在丈夫面前泣道:“家里只有四百文钱了,你晚上还能吃到米饭,可我和娘顿顿喝麦粥,已经一个月了,夫郎,你实在不肯去做教书先生,我们也不勉强,我和娘已经商量好了,准备去替人浆洗衣服,攒点钱再摆摊做小买卖,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夫郎,你就再忍忍吧!娘已经够苦了。”
    “这是她活该!谁叫她要逃出碎叶,谁叫她好好的富贵不要,你们的愚蠢拖累了我,还要让我再跟你一样苦下去吗?钱呢?钱在哪里!”
    李珰歇斯底里地大吼一通,他忽然冲到一口破柜子前,伸手向里面乱掏,妻子大吃一惊,从地上爬起来抱住他胳膊,哭喊道:“夫郎,你不能啊!这四百文钱是我们的买米钱,家里已经没米了。”
    “滚!”
    李珰一脚将妻子踢翻,从柜子中摸出一只布袋,塞进怀中便向外奔去,眨眼间便跑得无影无踪,宁卿依呆呆地望着丈夫背影消失,她忽然悲从中来,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她开始思念那个宁可自己不要性命,也要保护她逃走的草原丈夫了,开始思念草原上质朴的人民,尽管那些曾经被她所憎恶。
    .......
    自从李庆安离开长安后,热海居又变得平静下来,它的生意从来都是不冷不热,位于深巷中,只有一些老客人常来这里饮酒,就算最热闹的节日也没有人潮爆满的情况,一天到晚,酒肆中总是保持着安静,中午时分,一辆马车停在了热海居门前,李回春从马车里走出来,眼中有些忧心忡忡,对迎上来伙计问道:“你们常东主呢?”
    “大哥,是哪阵风将您吹来了?”
    常进大笑着走了出来,他见李回春满脸忧色,不由一愣,“大哥,出了什么事?”
    “你过来,我给你说件要紧事。”
    李回春将常进拉到墙边,低声对他说了几句,常进一阵惊愕,“天啊!他们在长安?”
    “是!我估计他们日子很难过,你替我去一趟百妙楼,把那小子赎出来,再给他一笔钱,让他带母亲立刻离开长安。”
    “大哥是担心主公会杀他们?”
    “不仅如此,现在朝中情况复杂,我怕他暴lou身份,影响到我们的隐龙回归的大计,赶紧让他离开长安。”
    “他那么浅薄浮躁,迟早会出事,不如把他.....”
    常进说不出‘杀死’两个字,他一咬牙道:“主公不是说了吗?见到他就立即押送回碎叶。”
    李回春叹了一口气,道:“我也知道他危险,但他毕竟是老主人的骨肉,夫人也待我们不薄,把他送回碎叶,他肯定是死路一条,算了,我们赶紧把他送走,不能再呆在长安,而且此事只有我们两人知道,不能再透lou给第三人,更不能告诉主公,他不会放过珰儿,你明白吗?”
    常进沉吟半天道:“好吧!我这就去,此事只有我们两人知晓,我不会告诉任何人。”
    “记住了,给他一笔厚币,让他带母亲立刻离开长安。”
    百妙楼是平康坊最有名的青楼之一,此刻在内堂的一间小屋里,上身**、脸色苍白的李珰被牢牢地捆绑在大柱子上,他无力地低垂着头,脸上身上都有血痕,显然被打得不清。
    在不远处的一张小桌上,两名身材彪悍的男子正坐着相对饮酒,不时瞥了李珰一眼,嘴里低声骂道:“什么东西,只有四百文钱居然还敢来百妙楼,当真是活腻了,竟然敢点四十贯钱的莲花妙姑娘,打死也是活该。”
    另一人也接口骂道:“打死他还算便宜了,拿不出四十贯钱,不止,还有十贯酒钱和打赏钱,拿不出五十贯钱就剥了他的皮。”
    李珰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