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 >

第341部分

天下-第341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立德,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陛下,我认为形势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刻。”
    “最坏?”曼苏尔赫然回头,问道:“那你说,怎么样才是最坏?”
    “西班牙也参与进来,才是最坏的一刻。”
    曼苏尔有些怔住了,他忽然明白了哈立德的意思,如果情况恶化,就这样拖下去,极可能西班牙那边也会参战,自己的王朝三面受敌,那情况真的危险了,哈立德的意思是尽快结束眼前的危机。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属下认为,塞浦路斯岛极可能守不住了,那索性就暂时从塞浦路斯岛撤军,罗马人自然就会停战。”
    “可如果他们不肯停战呢?”
    “不他们一定会停战,陛下别忘了,罗马人的敌人除了我们,还有保加利亚,如果罗马人真的要开战,那我们就和保加利亚结盟,让它腹背受敌。”
    曼苏尔沉吟了半晌,他只得叹了口气,“那东方怎么办?”
    “东方就交给齐雅德去处理,如果他处理不好,那陛下就亲自去呼罗珊,陛下不是早就想换掉齐雅德吗?”
    曼苏尔慢慢走到地图前,他焦虑地望着东方,不仅是吐火罗,还有信德和旁遮普,让他忧心忡忡。
    ..........
    李庆安率领的中线唐军主力在塞伽审城已经驻扎了整整十天,他一直在耐心等待李光弼的消息,其实从直线距离来说,李庆安离阿缓城并不远,只有四百余里,但山势高大陡峭,层层阻隔,使消息的传递变得异常艰难,一直到十天后,李庆安才终于得到了西线唐军的消息,李光弼已经攻破了吐火罗的第一大城阿缓城和第二大城步师城,焚毁了吐火罗军队的全部军粮。
    但直到现在,李光弼还是不肯和吐火罗大军作正面交锋,而是拖着他们四处奔跑,使吐火罗大军疲于奔命。
    听到这个消息,李庆安不由轻轻松了口气,不愧是中唐名将,李光弼这招避实就虚的策略用得非常高明,牢牢掌握住了战争的主动,当然,李庆安也知道了李光弼有放纵士兵抢掠城池的行为,但他并不想因此处罚李光弼。
    李庆安也已是身经百战,他知道这是一种激励士气的重要手段,在运动战中,唐军同样疲惫,为了维系士气,只能用放纵士兵的方法来鼓舞斗志。
    这是兵法中所没有,但确确实实又是最有效的手段,他现在关心的是李光弼究竟准备什么时候才动手?
    李庆安站在地图前,久久沉思不语,他其实很担心大食军的动静,尽管他和拜占庭签署了军事同盟协议,他也相信拜占庭会遵守合约向大食发兵,但毕竟地域广阔,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时间差,如果呼罗珊的大食军还没有接到大马士革的命令,他们极可能就会出兵吐火罗,支援月氏人,而且拜占庭如果进攻不利,也会减轻大食的压力,使他们把军事重点放到东方,到现在为止,信德方面的大食军没有任何北上支援吐火罗的动静,那么会不会就是呼罗珊的大食军前来支援吐火罗,如果李光弼把时间拖得太久,形势会对他不利。
    当然,李庆安也考虑到了呼罗珊大食军出兵吐火罗的影响,他已下令河中军严阵以待,一旦呼罗珊军大规模向吐火罗进发,河中军就会毫不犹豫杀向呼罗珊。
    尽管如此,李庆安还是需要尽量考虑周全一点。
    “赵将军,四年前大食军支援吐火罗的详情你还记得吗?我是指他们的行军速度。”
    赵崇节沉吟片刻道:“回禀大将军,四年前的战役卑职记忆犹新,在卑职的记忆中,大食军的行军速度其实并不快,当他们渡过阿姆河,我们便有斥候发现了,但问题就出在当时大食人派兵去进攻碎叶,使高帅不得不分兵去救碎叶,而且高帅也不甘心这么狼狈撤出吐火罗,后来发生的事情出乎他的意料,大食军也比他想象的强大得多,说到底,他还是因为太轻视大食人,认为他们不过是和河中诸国一样的胡人,结果导致最后的惨败。”
    “那吐火罗军的战力呢?”李庆安又问道。
    “吐火罗军的战力一般,也就和普通的河中军队差不多,而且装备落后,他们的皮甲根本抵挡不住唐军的弩箭,如果唐军有五万人的话,他们可以一战击溃十万吐火罗联军。”
    “可如果唐军只有三万人呢?”
    “卑职以为,如果是那样的话,就需要唐军讲究兵法谋略,硬碰硬地作战,属于以为胜算不大。”
    李庆安点了点头,赵崇节说得不错,关键就看李光弼怎么用兵了,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赤喷河上,其实这条河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就看李光弼会不会善于利用了。
    .........
    八月中,距唐军进攻吐火罗已经过去了八天,战役并没有决出胜负,但十万吐火罗军却陷入了空前的被动,当唐军主力攻克阿缓城的消息传来后,吐火罗大军几近疯狂,他们不顾一切赶回阿缓城,半路却又得到消息,吐火罗的第二大城步师城被唐军攻克,巨大的损失使军队中吐火罗诸国国王对萨伊德的战术产生了严重不满,尤其是月氏国,王城宫殿被唐军付之一炬,他的妻妾被杀,子女不知所终,这令屈昭穆愤怒异常,他强硬地要求大军立刻杀回阿缓城,但这时王庭国都城步师城也被唐军攻破,王庭国国王阿澜则强烈要求联军转向步师城,两个国王之间发生了争执,与此同时,其他高附、姑墨、大汗三国也担心自己的都城被袭,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要求军队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出现了纷争,李光弼各个击破的战术就像一根巨大的撬棒,撬开了联军之间那并不牢固的黏合处,吐火罗联军开始一步步走向分裂。
    喷赤河也就是阿姆河的上游,唐朝称之为乌浒河,它同时也是吐火罗地区的母亲河,流经吐火罗人口最密集,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吐火罗的几个大国皆分布在乌浒河沿岸,此时李光弼的唐军主力正位于喷赤河南岸,距离姑墨州都城约三十里。
    喷赤河到了这里,水势已经变得平缓,两岸也没有陡坡悬崖,而是一片沙漠和戈壁交错的荒漠地带,两万余唐军和一万余骆驼正在一片广阔的沙地上休息,等待工匠修建浮桥,李光弼坐在一块平整的大石,他举起水壶喝了一口水,目光却依然盯着河对岸,那隐隐约约可以看见轮廓的怛没城。
    八天来,他的战术无疑是成功的,先后摧毁了两座大城,但李光弼也知道,他的成功多多少少带有一点侥幸,他也没有想到吐火罗军队斥候能力竟如此低下,两天前,他的军队就是从敌人十万大军身后穿过,他原以为吐火罗大军会衔尾追来,但对方居然没有发现他们,使他不得不用主动示警的方式来提醒对方。
    这时,几匹战马疾奔而来,马上斥候翻身下马,上前行一礼禀报道:“禀报李将军,吐火罗军队已兵分两路,一路约六万人正向我们衔尾追来,离我们约三十里路程,另一路四万人在我们南面并行,离我们约七十里。”
    突来的消息使李光弼蓦地站了起来,冷静的目光中终于露出了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吐火罗终于分兵两路了,这正是他所期盼,也是他一直努力的结果,李光弼克制住内心的激动,他取出地图在眼前摊开,仔细查找两支军队的行军轨迹,从地图上,吐火罗军的意图就很明显了,从这里向西南便是大汗国,他们显然是吸取了乌斯城的教训,担心唐军再突袭大汗国,因此分兵两路,既可包抄唐军,又可以防止唐军南袭大汗国,这正是他李光弼所盼望的;但要把握住其中的时机,这就需要他有高超的调兵能力,想到这,李光弼立刻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半个时辰内搭好浮桥,延误一刻,皆斩”
    唐军渡河的地方是喷赤河水势最缓和之地,河宽约一里,也是姑墨国渡河南下的主要渡口,原本有一座狭窄的桥梁,但三天前怛没城因畏惧唐军袭击,而拆毁了桥梁,使唐军过河只能重新建桥,尽管唐军也征集到了几十艘小船,但靠这些小船渡河无疑是不现实的,不过却可以利用它们搭建浮桥,这就像曹军在赤壁使用的连环计一样,用铁链将几十艘小船锁住,上面覆盖木板,让唐军可以迅速通过,在李光弼的严令下,唐军工匠和士兵很快便搭成了一座简易的浮桥,这时,吐火罗军队的七万大军距离唐军还有十五里,时间相当紧迫,唐军加快的过河的速度。
    “李将军,你看”一名士兵指着远方大喊。
    李光弼搭手帘向东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风沙蔽日遮天,就仿佛一场沙尘暴来袭,吐火罗军队终于到了,李光弼甚至可以体会到吐火罗大军那种愤怒而急切的心情,他们急欲找自己复仇。
    “仇恨会遮蔽你们的眼睛”
    李光弼淡淡地自言自语,他一挥手令道:“过桥”
    最后一千人护卫李光弼踏上浮桥,迅速向对岸奔去,片刻,一支吐火罗的骆驼骑兵队率先赶到了,这是姑墨国的军队。
    吐火罗联军是在清晨得到唐军主力的消息,他们便不顾一切地追赶而来,尤其是姑墨国,唐军的去向明显就是针对他们的都城,他们急得几乎要疯掉。
    但在追赶过程中,联军内部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月氏、高附、王庭和姑墨国因为自身利益遭到了严重损失,他们主张立即和唐军决战,但萨伊德却提议等待大食呼罗珊援军到来,那样两军联合绞杀入侵的唐军更有把握,他尤其担心唐军以分兵之计拖住自己主力,使他们重蹈乌斯城的覆辙,他建议和唐军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唐军主力从大汗国南下。
    但萨伊德的提议只得到了大汗国的支持,其他四国坚决反对,双方皆不肯让步,萨伊德无奈,不得不分兵两路,他本人率四万军队从南面迂回,防止唐军主力走脱,而屈昭穆和阿澜率六万联合军,从正面追击唐军,临行时,萨伊德再三叮嘱,双方在河边汇合,共击唐军,切不可擅自行动。
    如果是从前,萨伊德的决定不容反对,但这些天,萨伊德的指挥出现了重大失误,导致阿缓城和步师城被唐军主力攻克,两座城池被洗劫一空,尤其王室贵族几乎被唐军杀绝,这便使萨伊德失去了平时的权威,月氏国国王屈昭穆和王庭国国王阿澜都对他产生了严重不满,偏偏这两个国度在联军中占的兵力最多。
    更重要是李光弼的军事行动已经撬松了吐火罗内部那本来就不牢固的联合基础,使各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
    当六万大军杀至河边,姑墨国王奇萨心急如焚,也不和其他几国商量,率六千姑墨军沿着唐军留下的浮桥,向对岸追杀而去。
    在姑墨军的带动下,月氏和王庭两国的军队也跟着跨桥追去,这时萨伊德从南面包抄而来,距浮桥已不足十五里,只要半个时辰便可赶到,就是这短短的半个时辰,李光弼等待的机会就在这一刻出现了。
    .........
    (最后的时刻,后面在奋起直追,只差一百票了,老高能不能撑到最后,就看弟兄们给不给力了,求月票啊)
    '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喷赤血战
    第三百八十一章喷赤血战
    当萨伊德的四万军赶到喷赤河时,他看到的却是另他绝望的一幕,河面上火光冲天,由小船架成的浮桥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大火不仅烧断了渡河的唯一之路,也烧断了萨伊德的最后一线希望。
    “完了,吐火罗算是彻底地完了”望着熊熊火焰,萨伊德发出了最后的哀叹。
    李光弼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他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会,果断地烧毁了浮桥,将吐火罗十万大军一切为二。
    此时李光弼的二万五千大军静静地列阵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他的辎重队则在两里外,由两千葛萨汗国骆驼骑兵护卫。
    二万五千唐军结构并不复杂,三千弓兵,三千弩兵,八千步兵,九千轻骑兵,另外还有两千斥候军,其中弩兵最前,弓兵其后,然后是步兵,最后是骑兵,而两千斥候军为奇兵,用于突击敌人的最薄弱处,一般而言,还应有一支驻阵军,以保护主帅,固定阵脚不乱,但李光弼这一次并没有驻阵军,他本人亲率骑兵,和将士们一起冲锋陷阵。
    大风刮起一阵飞沙走石,唐军的大旗拍得啪啪直响,李光弼一马当先,他的眼睛在夕阳的照射下,渐渐地眯了起来,他已经看到了吐火罗大军的影子,等待了很久地这一刻终于来临了,他缓缓拔出了战刀,战刀在夕阳的照射下映射出血一样的光芒。
    时间渐渐到了黄昏,但杀人的欲望并没有随夜幕的即将降临而减弱,相反,复仇的烈火在月氏国国王屈昭穆和王庭国国王阿澜的胸中熊熊燃烧。
    他们两人咆哮着、怒吼着,指挥大军向前快速推进,“我们的军队两倍于唐军,何惧之有?”
    大军浩浩荡荡,仿佛一片黑色的海洋,在草原上起伏前进,长矛俨如一眼望不见边际的森林,在夕阳的照耀下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两支军队越来越近,相隔只有三里,这时,吐火罗大军停了下来,在他们前方的草地插着数百支长矛,每支长矛上挂着一颗人头,夕阳下,显得格外狰狞。
    当屈昭穆和阿澜看到这数百颗人头时,忽然仰天大恸,捶打着胸膛哭喊起来,这数百颗人头正是他们两人的妻妾儿女,是他们的父母兄弟,他们全部被唐军斩杀,将人头在战场送给了他们。
    在万分悲痛中,仇恨蒙蔽了他们的理智,他们此刻只有一个愿望:杀杀绝这支入侵吐火罗的唐军,为他们亲人报仇雪恨。
    “杀啊”
    屈昭穆悲愤地大喊,“杀绝唐军一个也不留。”
    吐火罗军队发动了猛烈地进攻,他们怒吼着,挟带着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俨如海啸爆发,战马疾驶,步兵狂奔,挥舞着长矛和战刀,向唐军阵营铺天盖地杀去。
    相比吐火罗大军的激情迸放,唐军却冷静得如同一座大山,一动不动,每个士兵的眼睛都流露出了一种残酷的眼色,闪烁着一种俨如野兽般噬人的冷光。
    李光弼的脸庞坚毅得俨如花岗岩石雕成,看不出任何表情,当吐火罗军队冲至还有一里时,他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