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 >

第536部分

天下-第536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尚固然知道安禄山问的不是作战能力如何?而是蔡希德为何要请缨?他叹了口气道:“只能说明蔡将军眼光还不敷,没有看出大帅这样摆设的深意。”
    “哼!不是他眼光不敷,而是史思明太jīng明了,竟然看破了我的战略,看破也就罢了,他居然还要抗命,这个人,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控制不住他了。”
    安禄山的语气中已经流lù出了浓浓的杀机,其实他想杀史思明其实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史思明去突厥部招兵时,突厥人竟然称他为二圣,称自己为大圣,更重要是史思明竟欣然受之,和自己平起平坐,他认真是活腻了。
    火yào场爆炸时,安禄山就想趁机杀他了,可又担忧史思明手下的八万部下闹事,所以他忍下来,但这件事就像chā在安禄山心中的一根刺,史思明稍有动作,安禄山就会痛得鲜血淋漓。
    高尚却和史思明的sījiāo很好,他感觉到了安禄山心中的杀机,不由暗暗一惊,他连忙解释道:“我倒以为史思明想换槽并不是是什么深意,而是他已经被李庆安杀破胆了,大帅,换一换倒未必是坏事。”
    “是吗?”安禄山瞥了高尚一眼,放佛看透了他维护史思明之心。
    “大帅.....”
    高尚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安禄山摆摆断了话头,“你不消再解释什么了,大战当前,我不会自残伤身,可以,史思明和蔡希德可以更调任务。”
    他站起身,背手慢慢走到大殿前,望着东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淡淡一笑道:“我安禄山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先发一章,老高在写另一章,大概十二点左右能发出,请稍候)
    未完待续)
    '  '
第五百八十八章 另起炉灶
    第二天,安禄山在幽州城外举行了三十万大军的誓师大会,安禄山公开指责李亨鸩杀先帝,窃取南唐皇位,又指责李庆安扶立幼帝,有不臣之心,他号召天下人与他共举义旗,除篡帝、清君侧,重建大唐朝纲。
    安禄山遂自封天下都诏讨大元帅,出兵二十万,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史思明统帅,向西进军恒州,一路由大将蔡希德率领,向南直扑相州,由此,安禄山的造归正式拉开了序幕。
    ......易州送来的鸽信在三天之后抵达了长安,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消息立刻传遍朝野,应李庆安的要求,政事堂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决定紧急向河东增加军粮八十万石,草料两百万担,并同意郭子仪的请求,将河东八万民团转为正规军,并支援郭子仪军八万套铠甲,兵器十万件以及一万顶帐篷,同时,政事堂也通过李庆安的建议,命郭子仪抛却相州,集中军力防御河东。
    另外,政事堂又同意了张筠的提议,在关中推行拥军运动,每家每户为士兵置办一件寒衣,掀起全民参战的热cháo。
    夜深,政事堂会议结束了,各个重臣的马车先后离开了大明宫,李庆安刚刚登上马车,却听后面有人笑道:“殿下,能否同行一段路?”
    李庆安回头,见是工部尚书张镐,便点颔首笑道:“张尚书上我的马车吧!”
    张镐走上前拱手笑道:“那就打搅殿下了。”
    两人上了李庆安的马车,车队缓缓启动,五百亲卫护卫着李庆安的马车驶出了丹凤mén,张镐的马车和护卫则跟在后面,一路随行。
    马车里,两人对面而坐,张镐笑问道:“殿下真的要去洛阳督战吗?”
    李庆安点了颔首,道:“安禄山虽然提前了一个月起兵,但其实不代表他的战略有所改变,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安禄山的进攻重点还是河南道,尤其是郑州、滑州和汴州,如果他能拿下汴州,那他就掌握了战略优势,向南可进中原、荆襄,向东可占徐州、兖州、而向西则可威胁洛阳,中原图大,如果丢失落中原,我们就会陷入很是被动的状态,我焉能不去洛阳。##”
    “那殿下决定什么时候前往洛阳?”
    “再过两天吧!明后天我想把家中先安设一下,大后天就解缆前往洛阳。”
    张镐叹了一口气道:“殿下这一走,朝廷可又要失去主心骨了。”
    李庆安瞥了一眼他,他知道张镐找他必定有事,便笑道:“怎么会呢?朝廷有政事堂支撑,现在政务运转流畅,上次我去洛阳,政事堂不是也很好吗?”
    张镐苦笑一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上次殿下去洛阳,政事堂上下jīng诚团结,重大政令均能顺利通过,可现在....殿下也看到了,凡张相国提出的建议,崔相国就坚决否决,并且各有支持,难道殿下真没有看出来吗?”
    李庆安靠在车壁上,他固然知道张镐说的是什么?政事堂已经呈现了割裂的兆头,张筠、韦滔、崔平三人往来密切,而裴遵庆、卢奂和王缙则结成了另一个联盟,正好是三对三,惟独张镐憎恨拉帮结派,他同时拒绝了两派的拉拢,成为一个自力的中间人。
    这一切,李庆安都很清楚,其实这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尽管他还不是帝王,但帝王之术他已经在开始运用了,只有在政事堂中制造矛盾和坚持,他才能驾驭大唐朝政,否则他提拔裴遵庆又有何意义?
    但李庆安也知道,历史上大唐后期的衰亡也和党争有关,所以这种党争的局面不克不及持久,这种风气不成助涨,像张镐这种刚正不阿的大臣,才应是他倚重的大唐脊梁。
    其实就算张镐不找他,他也要找张镐深谈一次,他需要政事堂中有一个人能明白他的思路,尤其在安禄山造反时,他需要把这种党争造成的晦气影响降到最低,而张镐无疑就是最适合的人选,他正直、廉洁、能力卓著、敢直言进谏,这种大臣是昏君之恶,却是明君之喜。
    “张尚书,你说的情况我也看出来了,但现在安禄山已经造反,我需要维持朝廷的稳定,所以暂时不过问此事,不过我可以给你透个底,我筹算成立枢密处,以应对这种党派之争。”
    “枢密处?”
    张镐愣了一下,他不明白李庆安所说的这个枢密处是什么意思,“殿下,能否再说清楚一点?”
    “很简单,所谓枢密处就是政事堂的助手,由一些手握实权的重臣组成,他们可以旁听政事堂会议,如果政事堂因为党争而对一些重大军国决策久拖未定,那枢密处可以先执行,再补政事堂决议。”
    李庆安的话使张镐俨如失落进冰窟一般,他忽然明白了,这个所谓的枢密处不就是另一个政事堂吗?或者说,李庆安用它来架空了政事堂。
    片刻,张镐没有说一句话,他无话可说,枢密处一旦成立,政事堂的权力就要分走一半了,李庆安见他目瞪口呆,便又笑道:“其实枢密处只是战时机构,等安禄山的叛逆平息,等大唐重新统一后,它就会解散,重新回到政事堂上来,张尚书不消这么担忧。”
    或许是‘临时’二字让张镐又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连忙问道:“不知殿下心目中枢密处的人选有哪些?”
    “这个我可以告诉你,颜真卿我准备提议升他为吏部侍郎,虽然他没有中书mén下平章事的相位,但他掌握了吏部之权,已经跻身于重臣之一,可以进枢密处,这是一;户部侍郎判度支郎中刘晏,能力卓著,执掌财权,他也可以进枢密处,这是二;岐州太守崔宁我准备提议他为刑部侍郎,他在处所政绩斐然,民望极高,他也可以进枢密处,这是三;太子少卿裴旻曾为相国,执掌中书多年,经验丰富,我准备提议他为中书侍郎,进枢密处,这是四;最后还有一个尚书右丞王维,他诗名虽盛,但我看中是他的清誉,他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我准备提议他为礼部侍郎,他是第五个进枢密处,就此五人,张尚书以为如何?”
    李庆安提名一个,张镐心赞一个,颜真卿、裴旻、刘晏、崔宁、王维个个都是清正刚直之大臣,如果李庆安能重用他们,那大唐中兴有望,中兴有望口阿!
    张镐心神激dàng,他忽然对李庆安合掌恳求道:“殿下,我也愿辞去中书mén下之职,进入枢密处,与他们五人为伍,是我所向往。”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政事堂中还少不了张尚书这种忠直之臣,不过张尚书请安心,你永远是大唐的栋梁之臣。”
    .......张镐乘车回去,李庆安的马车继续在空旷的大街上缓缓而行,今晚他的心情很好,他深思熟虑很久,终于找到了解决政事堂之luàn的体例,成立枢密处,这实际上就是架空政事堂。
    目前的政事堂依然是世家和传统势力者的平衡,他考虑到了崔、裴、卢、韦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也考虑到了张筠这种旧势力者的利益,可以说,这一届政事堂是一种妥协的产品,这些人都不是他李庆安想要的宰相,他想要的是,颜真卿、裴旻、刘晏、崔宁、王维、张镐这样的清廉正直者,这些能将大唐带进强盛之世的中兴名相。
    他需要这些人尽快进入权力中枢,而安禄山的造反,即是最好的契机。
    安禄山还是依照历史的必定产生了叛luàn,历史上是天宝十四年造反,现在虽然已经晚了两年,但他还是起兵造反了。
    只是历史因为他李庆安的到来而产生了偏岔,现在的大唐虽然南北割裂,但绝不是李隆基时代的昏庸羸弱,有他这样的强势者执掌军政大权,还可能呈现‘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的情形吗?
    李庆安对自己布满了信心。
    ‘惊破霓裳羽衣舞’,他忽然想到了杨yù环,不知她此时听到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李庆安的心热了起来,立刻下令道:“马车调头,去宣阳坊!”
    马车调转了标的目的,向宣阳坊标的目的疾驶而去.....自从上次明月发现了杨yù环之事,虽然她最后承诺李庆安可以外养杨yù环,但李庆安始终担忧明月不会这么善罢甘休,从古至今,没有哪个nv人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养别宅妇,李庆安很了解妻子,她嘴上宽容,可她的心机却很深,她未必会真的放过杨yù环,所以李庆安便将杨yù环又藏到了宣阳坊,但他还是不安心,他准备把杨yù环带在自己身边,安设到洛阳去。
    马车在一座深宅前停下,五百亲兵和往常一样将宅子包抄起来,这里依然有nv护卫在黑暗呵护。
    “卑职拜见大将军!”
    一名身着紧身黑衣的nv护卫头领从墙头跳下,半跪给李庆安行了一礼。
    “可有什么情况吗?”
    “没有,杨夫人一切很好。”
    “你把护卫都撤了吧!今晚不需你们提防。”
    “是!”
    nv护卫一招手,几名黑影纷繁从屋顶树上撤离了,李庆安平静一下心情,今晚无论如何,他要获得这个美人的身心了,他上前敲了敲mén,院子里传来了轻快的脚步声,mén开了,李庆安不由一愣
    '  '
第五百八十九章杨氏姐妹
    第五百八十九章杨氏姐妹
    李庆安怎么也没有想到,开mén的人竟然是杨huāhuā,他脑海里跳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yīn魂不散’。
    “怎么会是你?”李庆安脱口而出。
    “怎么不是我呢?”
    杨huāhuā也先是一愣,但她反应极快,两颊笑涡立刻如霞光dàng漾,两道火辣辣的目光注视着李庆安笑道:“我为什么不克不及在这里,我的李大将军?”
    “嗯”
    李庆安掩饰住了瞬间的窘态,若无其事地笑道:“我以为你还在太原。”
    “三姐,是雪娘回来了吗?”
    “不是,是那人来了。”
    “啊”屋子里传来一声轻呼,杨yù环一阵风似地从屋里冲出,一双美目中闪动着异彩,但当着杨huāhuā的面,她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jī动,眼中异彩消失,清清淡淡道:“原来是李将军来了。”
    “哦原来不是那个人。”
    杨huāhuā含糊地笑了,“我说呢三妹怎么会为一个将军抛却了修道,原来是我想错了,是另有他人。”
    “三姐”
    杨yù环脸sè一寒,杨huāhuā这种刻意地挑拨令她心中十分不满,她低声呵道:“你不要再胡说八道了”
    她走上前,深情款款地凝视着李庆安,道:“七郎,你进来吧”
    杨yù环换了称号,无疑就是认可了她和李庆安的关系,瞬间,杨huāhuā的眼中闪过了一道难以觉察的嫉妒之sè,李庆安三更来找四妹,还会有什么事?
    不消说,也能猜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她便笑道:“是我无礼了,大将军快请进。”
    李庆安笑了笑,背着手走进了院子,他连走几步,正好走到杨yù环和杨huāhuā中间,面对杨yù环,背对杨huāhuā,他目光向后一扫,给杨yù环使了个眼sè,意思是问她,杨huāhuā怎么会在这里?
    杨yù环眼中lù出一丝苦笑,低声道:“七郎,到屋里坐吧”
    李庆安知道她当着杨huāhuā欠好解释什么,便不再多问,走进了屋子,屋子里灯光柔和,安插简洁,一席一桌,墙上挂着一幅将军百战的绣锦,那是杨yù环亲手所绣。
    桌上已经有一杯茶,袅袅冒着热气,茶还剩下大半杯,看得出杨huāhuā也是刚来没多久,这时,杨huāhuā也跟了进来。
    “大将军,快请坐,别站在那里。”
    杨huāhuā喧宾夺主,抢了杨yù环的主人之位,她又回头叮咛道:“yù环,还不给大将军倒茶去?”
    今天杨yù环的shìnv雪娘正好不在,需要杨yù环亲自去煮茶,李庆安便叫住了要去倒茶的杨yù环,“杨夫人,不消麻烦了,我不渴。”
    杨yù环却摇摇头道:“七郎,你先坐下吧煮茶很快,我马上就来。”
    她快步到厨房去了,李庆安见叫不住她,只得坐了下来,杨huāhuā坐在他对面,其实她就是想把杨yù环支开,她有话要说。
    她见杨yù环走开,便似笑非笑地低声问道:“你这家伙,居然和我四妹勾搭上了,老实jiāo代,是什么时候的事?”
    李庆安很反感她用‘勾搭’两个字,他淡淡一笑,岔开话题道:“你是怎其实这是李庆安最想知道的事情,他将杨y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