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 >

第597部分

天下-第597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是四月中旬的北方夜晚,是最清新最美好的时刻,天空像是刷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篮晶晶,又高又远,一轮圆圆的月亮从东边的森林里爬出来,如一盏大灯笼,将整个平原照得亮堂堂,道路也变得清晰。
    尽管夜色幽美,但一行燕军却没有心思,他们被一种死亡的阴影笼罩了,各种症状在他身上爆发,发热、腹痛,每个人的心中都布满了恐惧。
    季胜骑在马上,心中在回想这次任务地诡异,这恍如就是上天放置好的一样,若他不是军医,安永真怎么可能把人质交给他带出大营呢?
    这就等于是拱手把功劳送给了他,上午他才知道这个任务,晚上就完成了,只能说冥冥中一切自有天意。
    他回头向远处望去,大约三里外,他隐隐看见一支步队,那是监视他们的骑兵了,季胜不由冷笑一声,自己可是瘟疫之队,他们敢跟上来吗?
    “喂!”
    季胜提高嗓子喊了一声,三十几名燕军士兵都扭头向他望来,不知这位季军医又有何高见。
    “你们看见没有。”
    季胜反手一指远处,“那边有一支军队在跟着我们,看见了吗?”
    众士兵纷繁停住脚步,探头向远处望去,皎洁的月光下,看得格外清晰,一队黑黝黝的人马,鬼鬼祟祟地跟着他们,燕军士兵们都呆住了,这是来做什么?
    “不消想了,这是来给我们收尸的。”
    季胜说完,他又弥补道:“他们恐怕连尸体都不敢碰。”
    士兵们一个个绝望地低下头,魏汝群心中不忍,从车窗里探头出来道:“大家也别害怕,只要听我的,咱们未必会死。”
    魏汝群的话让士兵们又有了生了希望,他们纷繁围上去,七嘴八舌问道:“魏军医,真有体例能治好吗?”
    “魏军医,我家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吃奶的孩子,你一定要救我啊!”
    ......
    魏汝群抚慰他们道:“大家被担忧,这个王子可能是重病,但只要不和他一起吃饭喝水,我想应该问题不大,你们看看我和季军医,也碰过他了,不也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众人受到了鼓舞,皆精神振奋起来,这一刻,他们也觉得死神离他们远了。
    季胜骑在马上淡淡地笑了,瘟疫就是好啊!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
    一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山神庙,山神庙早已经空了,方圆十几里都无人家,连要饭的叫花子都不想呆在这里。
    山神庙还不算破旧,门窗都在,干燥整洁,基本上不消扫除,庙宇很小,除正殿外,还有一左一右两个偏殿,两个军医和渤海王子住一个偏殿,其余三十几人挤在另一个偏殿里,这个时候了,谁还有心思监视这个王子。
    魏汝群照顾王子,季胜却走了出来,他看了一眼百步外一大片森林,便大声对魏汝群道:“魏军医,我去采点草药!”
    魏汝群会意,也高声道:“把稳点,别走远了!”
    “知道了!”
    季胜走出山神庙,来到了森林内,森林内十分寂静,银白的月光透过树梢撒下,满地下是重重树影,只听见‘呼呼’地一阵阵风吹过,吹得树叶沙沙直响,‘咔嚓!’一声,季胜扳倒了一根树枝,将那些夜枭宿鸟都扑愣愣地惊飞起来。
    只听见咕咕的一阵夜枭叫声,一个人影从树上飞落下来,灵巧地飘落在季胜面前,紧接着四周刷刷地几声,又有几个人影在他前后左右落下。
    “怎么,想趁夜深人静干失落我吗?”季胜笑着望了几人一眼。
    “不敢,卑职期待多时了。”
    为首之人正是他的副手祁晏,他上前施一礼,“卑职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准备了三具尸体,随时可以替换。”
    “不消那么多,一具尸体就够了。”
    季胜又看了看众人,“一共有几多人?”
    “回禀将军,一共七人,都准备好了,马车就在森林内,明天就直接前往渤海国,路上接应之人齐堂主也放置好了。”
    “好吧!明天天亮,我就把人交给你们。”
    ........
    第二天,天蒙蒙亮,魏汝群便将众人叫醒了,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渤海王子已经死了。
    “我和季军医去森林中找块空地把人烧了,大家不要跟来!”
    众士兵站在偏殿门口,远远地看着躺在担架上的渤海王子,脸色灰白,两眼紧闭,一只惨白的手耷拉在担架外面,随着担架晃动着。
    士兵们望着担架走进了森林,却没有人敢跟上去,不多时,只见一股黑烟从森林中飘起,这是他们在燃烧尸体了。
    森林里,魏汝群上了马车,别离在即,他眼睛有点红了,对季胜拱拱手,声音哽咽道:“季将军大恩,我铭记在心,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会回报!”
    季胜笑着责怪他道:“又叫我季将军了!”
    魏汝群苦笑一声,“对!我总是忘记,季军医,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还有再见之时。”
    “很快,我也会回长安,到时你来军营,找标兵营季胜,就能找到我了,魏军医,希望以后我们继续合作。”
    “一定!我一定来找季军医。”
    这时,渤海王子大英俊也起身拱手对季胜道:“大恩不言谢,今日救命之恩,我大英俊铭记在心!”
    “王子言重了,我只是奉命而为,大家一路珍重!”
    “季军医珍重!”
    马车启动了,河北情报堂的人护卫着马车迅速向北而去,渐渐地消失在远方。
    祁晏又问道:“季将军,那我在这里等你。”
    “不!你在西边二十里外等我,我还要措置一些后事。”
    季胜取出一只布袋子,用一根木碳在上面写着,‘渤海王子’四个字,便大步向烧尸体处走去。
    祁晏翻身上马,催马向西而去.......
    大约一个时辰后,只见季胜一个人从森林里走出来,手中拎着一袋骨殖,口袋上写着‘渤海王子’四个字。
    他走进山神庙,对众人道:“你们过来吧!我有话对你们说。”
    众人不知产生了什么事,都挤挤挨挨走上前,季胜把装有骨殖的口袋放在桌上,对众人道:“昨晚魏军医给你们服了药,感觉如何?”
    一名士兵战战兢兢道:“感觉还不错,肚子不疼了,身子也不发热了。”
    “嗯!”
    季胜点颔首又道:“那是我的祖传秘方,如果是轻微症状,可以治愈,可如果像他这样严重的......”
    他指了指骨殖袋子,“他的病就没有体例了,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时,又有一名士兵问道:“魏军医呢?”
    季胜叹了口气道:“这就是我把你们叫来的原因,我实话告你们吧!魏军医已经逃命去了。”
    “逃命!”
    三十几名燕军就像炸了窝一样,乱成一团,“这是这么回事?”
    “大家恬静!大家恬静!”
    季胜摆手,好容易才使众人恬静下来,“你们听我说!”
    众人已经完全恬静下来了,都呆呆地望着季胜,季胜这才对众人道:“我来问你们,假如昨晚被沾染瘟疫的不是渤海王子,大家说会是什么后果?”
    “安将军一定会杀了我们,全部杀死烧失落!”
    一名伶俐的士兵先想到了,众人皆脸色大变,季胜点颔首道:“这位弟兄说得不错,大家都看到了,两个弟兄腹痛,立刻被杀失落烧死,如果没有这个渤海王子,我们昨晚上谁也活不成,全部都得死,并且你们看!”
    季胜一指远处隐隐可看见的几十座帐篷,对众人道:“你们都应该看到了,那就是安将军派来给我们收尸的军队,假如渤海王子被救活,或许我们还能活一命,可是他已经病死了,那安将军还可能留我们一命吗?”
    “那我们怎么办?”
    众人都惊恐地叫了起来,“我们听季军医的!”
    “体例很简单,和魏军医一样,大家各自去逃命吧!”
    季胜提高声音道:“我也要走了,要想活命的,就赶紧逃走,从后门走,他人远处的骑兵看见了。”
    三十几名燕军士兵都乱套了,他们脱失落盔甲,扔失落兵器,争先恐后从后门奔出了山神庙,向森林里奔去,片刻便跑得一个不剩。
    山神庙里马上变得空空荡荡,季胜笑了笑,他将所有的盔甲武器都扔进马车里,长鞭一甩,“驾!”
    马车起步,向西面奔驰而去,黄尘滚滚,马车很快便消失在远方......
    ............
    (当初写季胜卧底军营当军医,就是为了写营救人质而做的铺垫,求!求订阅!)RO!~!
    '  '
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陵异兆
    李庆何在太原只呆了一天,便立刻赶回长安了,让他急仓促赶回长安的可能只有一种,长安产生了大事。
    长安确实产生了大事,准确地说,这件事其实不是产生在长安,而是产生再京兆府的属县高陵县,有渔民在中白渠中捕获到一只特大龟,看个头这只龟至少有千年以上,让人感到异常惊讶的是龟背上竟然刻有文字。
    渔民不识字,把龟送到了县衙,县衙主簿认出了这几个文字,是一种古体篆字,只有六个字,唐再兴,庆平安,。
    高陵县的县令有极高的政治觉悟,他感觉到这几个字的寓意深刻,便立刻把大龟送去了朝廷,这些篆字让政事堂的高官们都大吃一惊,立刻下令封锁消息。
    但消息还是风行一时,迅速在长安流传开了,民间都在料想这些文字的寓意,首先龟是一种吉祥动物,他的呈现一般都是瑞兆。
    而那六个字,意思比较浅显,很多人都猜出来了,唐也就是李氏的意思,也就是说李唐王朝的再兴盛,在于庆平安,庆平安有两层意义,一是现在的年号是庆平二年,暗示一种时期,而另一层意义,就是把三个字中的,平,字去失落,剩下,庆安,二个字,这是李庆安的意思。
    也就是说,李氏王朝的重新兴盛,在于李庆安,很多人都倾向于后一种解释,并且还有人推断出,那个,平,字也有意义,也就是扫平安禄山,扫平南唐。
    更让人诡异的是,从朝廷内部传出消息,龟上的文字,至少在百年左右,百年左右”那就是唐朝建立之时,很多人一下子联想到了巨龟的发现点,高陵县,这里离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很近”这就容易让人产生更深的遐想了。
    这个消息无疑使平静的长炎一下子激起了万丈波澜,瑞兆,李庆安的瑞兆呈现了。
    此时李庆何在长安的声望很高,他平定江南,使江南粮食送入长安,江南的第一批粮食送到,长安米价立刻狂跌”斗米百文,这是天宝八年以来的最低米价了,而河东又传来了唐军在潞州大败贼军的消息,全歼贼军精锐十余万人,而此时呈现了李庆安的瑞兆”不由使人都联想到了一件事,李庆安要即位了。
    李庆安即位是很多人都认为理所固然之事,经过几次大的动荡,长安的皇室宗族都渐渐衰败下责了,大大都有地位的宗室都去了南唐,留在长安的都是一些没有关系后台的宗室远族,很多人甚至连爵位都没有。
    而现在的皇帝极为幼小,很多人根本就不认可,就放佛他不存在,一个幼小的皇帝,就算二十年后长大,也是无德无能,怎么可能把大唐带回中兴大治。
    而能重振大唐之子”非李庆安莫属。
    他是建成太子之后,并且是四代明日传,有正宗的皇室血统,并且他手握重兵,可以牢牢控制住朝廷政权”可以使大唐久长地处于一种平安之中,只要天下靖安,大唐的国力就会慢慢恢复”这也是天下人所渴盼的。
    但真让李庆安即位,很多人又觉得一时接受不了”这就恍如一今天天和你晨练跑步的邻居,忽然酿成你的领导一样。
    但这些都是一种妄猜,登不即位,那要看李庆安本人的意愿,长安民间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这只刻有神秘文字的巨龟上,它的来源,这真的是天意,还是有人刻意而为?
    巨龟的消息越传越产,刚开始还是在少数有身份的人中流传,但后来几乎整个长安都知道了这件事,这件事终于惊动了情报总堂。
    这其实不是说情报总堂现在才知道这件事,事实上高陵县将巨龟送到长安时,情报总堂便获得了消息,一般而言,如果是李庆安自己想做这种事情的话,都是由情报堂来操作。
    但情报堂对这件事却毫不知情,刚开始胡沛云还以为是李庆安放置了其他人所为,他便没有过问这件事,而是例行地向李庆安送去了这个消息,但很快,李庆安的回信就到了。
    房间内,胡沛云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在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一张纸,这是李庆安发来的鸽信,已经翻译过了,内容不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龟背现字这件事他也毫不知情,指示情报堂进行秘密查询拜访。
    这就奇怪了,连大将军自己的都不知道,那这是谁做的?难道真是上天显灵?胡沛云怎么也不相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侍卫的声音,“秦将军来了!”
    秦将军就是秦海阳,是内卫首领,胡沛云立刻叮咛道:“请他进来!”
    秦海阳来得正好,可以一起参详此事。
    门开了,秦海阳从外面走了进来,“我听说大将军有消息传来?”
    秦海阳的消息很灵通,李庆安的鸽信到来还不到一盏茶时间,他便赶来了。
    胡沛云不想瞒他,指了指桌上的信,“你自己看看吧!”
    秦海阳拾起信坐了下来,他迅速浏览一遍,眉头也皱了起来,“真他娘的怪事了,这究竟是谁干的?”
    “我也不知道,我最初还以为是称所为,所以就没有过问。”
    秦海阳摇摇头,“这种事一般都是你们情报堂所为,轮不到我们内卫。”
    “可现在的关键是,连大将军自己也不知道这件事,那肯定和我们安西军无关了。”
    秦海阳垂头寻思片刻,缓缓道:“难道是这是政事堂放置的吗?”
    “政事堂?”
    胡沛云眉头皱了皱,“有这个可能,那帮老官僚想要找个头了,所以想用这件事推大将军上位。”
    “还有另一种可能你想到没有。”
    秦海阳笑了笑道:“或许是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