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145部分

宋行-第145部分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断了一条胳膊,也没办法上阵作战。于是,北门守军安排他照看十个炉子,负责熬制铅汁和烧热水。
    但王纳往日身娇肉贵,什么时候做过这种粗活。生起火来痛苦万状,常常是火没点着,反被烟熏成了兔子眼。
    赵明堂本对王纳这个敢战之士青眼有加,可看到这个家伙实在太无能,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最后,他终于忍无可忍地问王纳:“你究竟能做什么呀,笨成你这种样子还真不多见,真是丢了我赵某人的老脸。”
    王纳羞得满面通红,想了半天自己还什么都不会,难道要对他说自己的特长是作官?
    最后,他只能无奈地回答,说:“我会写字。”
    “什么?”城墙上的众人都同时看了过来。
    赵明堂怒吼:“洒家也识字!”这一气,赵明堂又开始咳嗽起来,直气得额头都咳出汗来。
    王纳的一张脸更是红得快要燃烧了,他低着声音说:“我以前在辽国的时候还参加过科举呢!”
    “真的……科举,这么说来,你是个文人了?”赵名堂不敢相信地看了他一眼。
    王纳更是羞愧,回想起这两天在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那里受到的屈辱,悲愤地嘟囔:“百无一用是书生。”
    “太好了!”赵明堂欢呼一声。一把将王纳搂住:“我这里正缺一个参军。他奶奶地。古松读书多。骄傲得快变成一只公鸡了。李鹞子那里有个半路出家地读书人梁云龙。也拽得不象话。老子看他们就来气。现在。我河东军地读书人都被杨侯要去了。关群、虞先生都成了他地心腹。也不知道给我派一个过来。好家伙。你居然参加过科举。太好了。看我不气死古松和梁云龙这两个假书生!”
    王纳一呆。心中欢喜。忙跪在地上。假意道:“愿为将军效劳!”
    “起来。起来。好好干。以后你也当我老赵地军师。”赵明堂阴阳怪气地笑了起来。
    城墙上地河东军伙食极好。中午。城中地辅兵担着十几口木桶跑上城来。将一个个白面馒头分到各人手中。城上地每个士兵每人还分得半斤肉和一碗羊肉汤。
    吃惊于河东军地良好待遇之后。王纳看着手上地半斤肉和那碗汤。心中一阵烦恼恶。他习惯吃斋。一嗅到羊肉地腥膻就恶心得不行。
    “吃吧。吃吧。不吃肉怎么长力气。你身子又弱成这样。以后还怎么做我地参军?”赵明堂盯了他一眼。
    王纳被他一看,心中发慌,忙将头转到一边。
    城中,满城军民都走出家门。手中拿着大盆和粮票在街上排起长龙。等待河东军的配给口粮。据赵明堂说,城中的粮食和物资都已经被河东军彻底征收。现在。满城但凡喘气的,都已经被捆绑在杨华的战车上。
    上一次宗翰遇到王禀。八个月都没能拿下太原。现在遇到更厉害地杨华,这仗估计也打不下去了。王纳已经可以肯定这一点。又回想起自己给宗翰带信说娄室已经打到郑州时,宗翰脸上的表情,他隐约地觉察到有什么地方不那么对劲。
    粘罕虽然是女真第一猛将,可为人十分狡诈,加上有有谷神这个谋士在,他们应该知道,强攻太原是根本没任何可能地。可又为什么要使用蚁附攻城这种等而下之的手段呢?
    受到河东军的沉重打击之后,完颜宗翰并未就此罢手。饭还没吃完,女真大营又传来响亮的号角声,希尹再次指挥部队攻城了。
    这一次进攻,女真人在北门再次投入了一万人马,在进攻开初,投石机照例开始了短暂地火力压制。不过,这回城中的守军以有了戒备,因此,这一次依旧没有人伤亡。
    然后,女真士兵推着数目众多的攻城器械扑到城墙之下,一声呐喊,沿着云梯死命地朝上面攻来。
    而城中的河东军的器械也开始射击,投石车、弩炮、床子弓、夜叉檑、砖檑、泥檑、木檑、车脚檑、奈何木、坠石、狼牙拍、铁火床、游火铁箱、行炉、猛火油柜、燕尾炬、飞炬、金火罐……王纳知道和不知道的武器都轮番地被推了出来,逐一使用。
    太原虽小,但坚固之处不下东京,在付出上百条人命的代价后,河东军终于将女真人的进攻打退。
    这次进攻,金人有备而来,有在后面于被打退安排了督战队。所以,战斗一开始就显得特别地惨烈。到傍晚地时候,女真人的进攻终于结束。
    王纳因为是伤员,加上有做了赵明堂手下地文吏,就躲在箭楼里呆了一下午。等夕阳染红了西面天空,王纳探头看下去,却见那条护城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波光粼粼起来,仔细看去,却是一弘热血。
    他面色苍白地坐下,再说不出话来。
    这次攻击,女真人损失超过五百,可谓前所未有的惨败。
    晚上,赵明堂发动了一次反扑,斩首五十级后得胜而归。
    不过,让赵明堂暴跳如雷地是,居然有两的士兵被金人俘虏了。
    第二天,这两个河东军士兵被金人推在楼车上当挡箭牌,再次向太原冲来。
    见自己人落到敌人手中,城墙上地众人都沉默下来。
    而那两个士兵则大声怒吼:“你们还是杨侯的兵吗,向我射击,快啊!老子已经活腻了,想死……射击,射击……你们都是女人,女人………猪!”
    城墙上,所有人都阴着脸。
    “混蛋!”赵名堂冲到一辆弩车前,调整了一下方向,狠狠地提起大锤往扳机上砸去。
    “不!”王纳禁不住大声惊呼。
    一支巨大的弩箭射了过去,将一个士兵铲掉了头颅。热血泉水一样飞溅,淋了身边那个俘虏一身。
    活着的那个俘虏哈哈大笑:“痛快,赵指挥,谢啦,再来一发!”
    苍凉的歌声从他口中响起:“岂曰无衣!”
    赵明堂又是一锤敲下去,悲愤地大叫:“与子同袍……………”
    王纳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河东军人,他不是奸细,不是俘虏。
    第三天,堆积在城墙下的尸体更高,因为没有人收尸,臭得人睁不开眼睛。大群的红头苍蝇覆盖在死人身上,低头看去,那一片肉山尸海正微微蠕动,如同活了过来。
    王纳尝试着扔了一块石头下去,“轰!”一声,黑色的云团腾上天空。
    这一日,宗翰没再进攻。一万多女真人同时动手挖壕沟,蜘蛛网一样的壕沟向太原延伸过来,直接挖到城墙根部。到夜里,借着夜色的掩护,他们在城下堆积了大量的柴和,试图用火攻。可惜,就在这个时候,城门突然大开,游奕骑突然出现,将下面的敌人砍得四下逃窜。
    第四天,敌人的士兵终于冲上了城头,城墙上,到处都是厮杀纠缠在一起的士兵。漫长的一天结束之后,城上的河东军伤亡惨重,牺牲了五百多人。
    王纳已经不知道城上的守军究竟换了几茬,来一波倒下一波,前赴后继,不竭如江河。
    四天的厮杀,宋、金两军士兵已经陷入了疯狂,满世界都是血红的眸子。只赵明堂已经神色不变地坐在箭楼里,冷静地下达着各种命令。
    “禀赵指挥,金人冲上来了。”
    “派出一百个陌刀手,去那边维持一下。”
    “敌人退了。”
    “把陌刀手撤下来,辅兵补充上去。”
    一个满面灰尘的士兵伸出肮脏的双手去抓热气腾腾的馒头,直抓得馒头上全是黑色的爪痕。
    这个时候,王纳看见远方的金营上空有大群飞鸟掠过,有无数金人正在空地上张网。他手一颤,馒头落到地上,“赵将军,敌人在捕鸟。”
    “那又怎么样?”
    “只怕敌人会使用火杏,我听人说,金人带了许多杏子核。”王纳斟酌语气念道:“磨杏子中空,以艾实之,系雀足上,加火,薄暮群放,飞入城垒中宿,其积聚庐舍,须臾火发,谓之火杏。”
    “这是什么?”赵名堂愕然。
    “这是李卫公兵法上写的。”王纳道:“怕就怕金人抄书,也给太原来上这么一招,是不是提前做些防备,以免失火?”
    赵明堂呵呵一笑:“这种攻城法太骇人听闻,说出去,怕要被人笑掉大牙。”
    王纳,“有备无患,还是提前做些准备为好。”
    赵明堂想了想起身下城:“我去问问虞先生和关群,问他们书上是不是写过。”
    等赵明堂离开没片刻,四天前给王纳裹伤的那个郎中突然来了,还带着一个军官。一进箭楼,他就指着王纳说:“古老板,我已查实,城中没这么一个人,可以确定他是北奴的奸细。”
    那个姓古的军官一挥手,从外面冲进来两个士兵将王纳按在地上。
    王纳心中一凉:“完了!”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食堂
     更新时间:2009…9…18 17:14:48 本章字数:3737
    金人大军连续四天的猛攻击并未能给太原军民造成任何困绕,龙城人民已经经历过一次残酷的围城战,逝者已经安息,该吃的苦都吃过,该流的血也流过。战争已经变成太原人生活中的一部。所以,当敌人扑到城下时,大家并不感觉害怕。日子还得一天天过下去,生活的意义在于坚持。
    同上一次为期八月的大战不同,这次的太原之战从一开始就做了充分的准备,所有百姓手头的余粮都被河东军用现钱赎买,然后再集中调配。
    加上前一段时间从金人老营中的俘获,城中粮秣堆积如山,把仓库都塞得快要爆炸了。黄灿灿的豆子从高大的粮仓里流泻而出,落到大街上。鼠雀云集,争先恐后地参加这场饕餮盛宴。
    但老百姓看着这些遗落在地却不敢俯身拾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跑去向社区管制使报告,然后在管制使的带领下拿着笤帚和簸箕过来收拾,然后提取一成的奖赏。
    河东军有着严酷的军纪,无论军民,胆敢偷粮食者杀无赦,在镇压了一批囤积集齐的奸商之后,城中治安为之一肃。
    不过,老百姓的智慧还是超过了杨华的想象。有浮浪子弟为了获取那一成的奖励,居然勾结粮库看守将存粮弄得到处都是,事情暴露之后,杨华再次大开杀戒。
    非常时期自然要用非常手段,在河东军的铁血统治下,太原城内的局面还算安稳。
    上一次太原围城战为期八个月,这次宗翰再来,时间应该短不了。所以,杨华已经做好了同金人长期对峙的打算。按说,现在的太原实力比上次要好太多了。可同娄室的决战已经消耗了河东军的不少兵力,回太原之后一直没有时间休整,又开始了激烈的围城战,哪里还有时间扩编训练部队?
    因此。现在要出城同宗翰野战已经根本没有可能。换成半年前的杨华也许会不顾一切地出城同敌人厮杀。可现在的河东军已经被他用集体思想凝聚成一个整体,凡事都要从利益二字考虑。
    可以想象,如果他现在出城,手下地军官们肯定会闹将起来。
    军队是一只怪兽。在冷兵器时代尤其如此。作为骑在这头怪兽背上的统治者,你不能强来,否则会被它毫不客气地掀翻在地。骑虎难下,这是杨华此刻的感受。
    既然要长期对峙就要做好长期对峙地准备。虽然城中积累了大量地粮草。但今年地太原秋粮已经彻底颗粒无收。加上城中又涌进来这么多百姓。如果不做长期打算。过上一年半载。饿殍遍地也不是没有可能出现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典军国主义和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在城中试点和推广。所有百姓家地粮食都必须出售给河东军。不得私藏。满城军民根据年龄和所做地贡献分成六个等级。按日到社区领取自己那一份口粮。
    这六个等级分别是:辅兵、官吏、壮汉、孩童、健妇、老人。
    辅兵因为要上城作战。每日口粮三斤;官吏每日两斤粮食;壮汉因为要负担运输和土工作业。每日三斤糙米;儿童。一斤;健妇也是一种可靠地劳动力资源。每日糙米两斤;老人等而下之。只有一斤杂粮。
    所有地人都要到社区登记注册。凭社区管制使开具地身份凭证和两票领取相应口粮。
    城中待遇最好地是主力战兵和工匠。每日每天三斤粮食二两肉。还有一份蔬菜配给。所谓蔬菜其实就是豆芽。这也是太原城中所能见到地唯一地绿色植物吧。
    士兵和工匠不用去社区领粮食,他们自己办有食堂。
    军官们有单独的食堂,在没任务的时候,都要集中到军所属地伙房吃饭,不能开小灶。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建议杨华说,军官食堂地菜式是不是按照军衔大小做出区别。
    杨华想了想便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军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是战争时期,若小军官在外面吃粗粮,而高级军官则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难免会让低级军官们有所看法。还不如大家一口锅里搅食来得亲切,也利于团结。
    小灶也不是没有,那是重伤员和军官家的孕妇才能吃到地。
    很荣幸,梁红玉就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但杨华还是很自觉地端着一个小木盆到食堂排队。
    一进食堂,杨华不想惊动诸将军,一个人悄悄地排在队尾。身后,符老二抓耳挠腮地跟着,满脸地急噪。他也建议过杨华干脆在自己家里做饭,自己就是一个好厨子。可杨华率先将家里的粮食尽数上缴,符老二就算是巧妇,也没办法做这种无米之炊。为了说服杨华,他甚至还有些恼火地劝杨华慎重考虑安全问题。食堂里人多手杂,若遇到刺客怎么办?
    杨华笑着摸了摸他地头:“食堂里全是我河东军的军官,若那里有刺客,这个世界上就没安全的地方了。”
    符老二现在只能做的就是跟在杨华的后面等着试毒。
    看到满面不忿的符老二,杨华的两个护卫笑嘻嘻地站在一旁边看着,身体明显地松弛下来。
    这个食堂只接待军中的高级军官,放眼望过去全是熟人。古松、杨再兴、李鹞子、梁云龙、孙重山、铁十一、关群、高昌、虞允文。
    关群、高昌、虞允文是文官,本来可以在自己家里做饭的。可高昌说他是后勤主管,必须为军官们的伙食负责,虞允文现在是孤家寡人一个,也没人做饭,索性过来吃食堂。而关群又有另外的想法,他自认为自己是河东军的军师,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