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17部分

宋行-第17部分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上传位太子的当日,太子的异母弟弟、徽宗的三子郓王赵楷,带着几十名内侍冲到了玉华阁的殿门。郓王赵楷的职务是“皇城司”,也就是负责拱卫京师的头头,相当于首都卫戍区司令。这时候带人来闯宫,显然是要与太子争大位。
    宫中形势,骤然变得凶险。正在值勤的殿帅何瓘见势头不对,便在殿门仗剑而立,不许任何人入内,并喝令郓王后退。郓王连忙满脸堆笑,上前说道:“何帅难道不认识我赵楷吗?”何瓘以长剑指着郓王道:“我虽认识大王,但此物不识!”
    何灌是军中老将,自来敢作敢为。见他手中的宝剑寒光闪闪,郓王与众内侍见状,面面相觑,都惶恐而退,一场风波才算消弥。
    如此一来,何灌深为皇帝所宠信,不然也不至于做了出征大军的统帅。
    见吴敏一脸不以为然,李纲耐心地说:“吴兄想过没有,除了何灌手头那三千人,现在的东京还有兵吗?何灌丧师辱国死不足惜,可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今之计是要保住这支禁军,尽快恢复部队战斗力。皇上同何将军使气,害的是那三千精锐。于国于君却没任何好处。”
    听李纲这么一说,吴敏悚然动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京畿禁军虽然号称二十万,占全国禁军的五成。可军中多是老弱,许多部队还有空额。昨天他在和李纲布置开封防务时愕然发现一个实额五百人的营只有五十来人,还都是五十多的老头子。而就是这么一群老得快走不动的士卒还都在京中经营各业,已同普通商贾市民没任何区别。要想靠这些人守住开封,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次汲县大战,何灌带出去的四万禁军也是从禁军中筛选出的,是京城唯一可用之兵。
    残存的三千人马虽然不多,可关键时候却也能派上一些用场。如果皇帝再同何灌斗气,将这支部队丢在城外,还拿什么抵御金人的进攻。
    想到这里,吴敏一身冷汗,骇然道:“纪伯兄老成谋国,说得在理。你我这就去见天子,求他放何灌入城。”
    李纲想了想:“要想说服皇帝,何灌总得要打一场胜仗才好交代。”
    “你的意思是……”
    李纲却不接这个茬,他抓起案上一件公函扫了一眼,说:“刚才何灌将军来函兵部说龙卫军指挥使雷彦兴阵亡于汲县之役,补武义郎閤门宣赞舍人杨华接任。”
    “为部下请功?”吴敏冷笑,“他也好意思说!”
    “这个杨华还是有功的,若不是他摔部烧了汲县浮桥,只怕女真人早打到开封城墙之下了,奖功罚过,方能服众。”李纲也不再多说,提起笔在公函上写下一个大字----“准”。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群内侍浩荡而来,进门就大声喊,“李纲接旨。”
    “臣李纲接旨,万岁万万岁。”
    “着,即令兵部侍郎李纲即任尚书右丞一职。此诏!”很简短的一句话。
    “碰!”吴敏手中的铜手炉落到地上。
    “就这么完了?”李纲有些茫然。
    内侍收起圣旨,笑道:“就这么着了,李相,还不谢恩?”
    靖康一年大年初五,李纲任尚书右丞,进入靖康朝中枢决策层。
    PS:新人难混,扑街到死!各位看官可怜可怜我这个新人,投点推荐票吧!
    正文 第二章 古松
     更新时间:2009…9…18 17:08:19 本章字数:3699
    “啪啪啪!”两根白蜡杆蛟龙一般飞旋,碰在一起,又飞快分开。
    “好!”众人都齐齐发出一声喝彩。
    院子不大,很多人都挤在墙角观看着难得一见的比试。倒将恹恹地躺在屋檐下那张凉椅上的古松惊得将头转过去看了一眼,然后飞快将头别到一边。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落了多日的雪,天公作美,一大早竟艳阳高照。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很是舒服。古松已经在屋檐下晒了一个上午了,但心中还是一阵阵发寒,他嘟囔一声,“打吧,打吧,打死了才好呢!这群粗鄙的军汉!”
    从汲县逃回开封之后,整个出征大军只剩三千人不到,辎重装备丢了个干净不说,还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时不时有人发出一声呐喊,轰一声跑开。营中已陆续出现不少逃兵,刚开始还很零星,这两日人越来越多,更是成规模成建制地溜号,军中负责军纪的虞侯们也没任何办法。一来法不治众,二来军中将士都是汴梁人氏,就算是外地的,在开封当了这么多年兵,在京城也都有家有业。只需找个由头溜出军营就,一壶茶工夫就可消失在茫茫人海。
    古松管不了也不想管,大年初三时发生在黄河以北的那一幕给他很大打击,尤其是在逃亡之时杨华那一脸的狰狞,和毫不犹豫向乱兵砍出去的屠刀更是让他骨子里有一股深深的寒意冒出。回开封军营之后他就感觉头疼脑热,一身都是虚汗,好几次,他都从噩梦中惊醒,大声呼叫,然后痛哭流涕。
    身为将虞侯主掌一都军纪,他也曾经射杀逃兵,可那次杀人有理有据,并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撑---为国为君。可杨华杀人根本就是为了方便逃跑,不但如此,在点火烧桥的时候,河那边可还有那么多宋军呀,就因为那一把火,不知道又有多少弟兄落入金人之手。虽然他也知道,如果不烧桥,女真人就可顺着浮桥冲到开封城下,但是……他还是接受不了。大概是因为看过杨华那日以一百步兵打败兀术四十骑兵时的英勇,内心中已将他当成了一个英雄。可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心硬手辣的杀人魔鬼。强烈的反差让他失望透顶。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当朝尚书右丞,他所景仰的梁溪先生李纲居然准了何灌将军所请,提拔杨华接替雷彦兴的职位。何灌将军是个纯粹的军人,提拔杨华还可以理解。可李纲是个明白人,并生性耿直,却为什么还对杨华青眼有加?
    就是这么个恶魔一样的人物,偏偏被所有人欣赏。难道说,做高级将领,能杀人就可以?
    想不明白,真是想不明白?
    古松叹息一声,楞楞地看着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热的墙壁。
    汲县大败之后,禁军退回开封,收拢部队之后只剩三千人马,且丢了所有装备。只杨华所部三百来人无一损失,军械装备都还齐备。虽然人不多,却已是何灌手头最得力的一支部队。
    雷将军阵亡,龙卫军溃败,活着回开封的将领中只剩杨华一个。加上又立下烧桥大功劳,如此看来,升他的职领龙卫军指挥使一职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很快,兵部的回执下来了,杨华很顺利地做了龙卫军统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中众弟兄也更着升了职。就连他古松也做了督军的都虞侯。至于赵明堂、李鹞子等人也都做营头。可说是皆大欢喜。
    可古松心中却没有一丝一毫地愉悦,因为在他看来,危险的日子还在后面。
    大军回开封之后,天子震怒,勒令何灌将军镇守西城,不许入城休整。何灌无奈,只得将部队驻扎在这个叫金明池的地方。
    这个时候,女真人已经尽数过河,逐一将开封城外的草市镇拔除干净。所谓草市镇就是开封城外的卫星城市,在太平年月,大多是作为商品集散地使用,很是繁华。现在,整个开封城外,只剩何灌这支军队还在苦苦支撑,被女真人一口吃掉也是早晚的事情。
    好在金明池背靠一座大湖泊,四周水路纵横,大军据险而守,倒也支撑得住。可靠这支已经失去战斗的部队究竟能支撑多久,所有人都是心中无数。
    管他呢,活一天算一天吧!
    古松只觉得身上又开始发冷了,他睁着失神的双眼看着被太阳照得明晃晃的墙壁,正要让身边的卫兵扶自己进屋子,同老病号赵明堂挤一个背窝,却看见墙上两条人影纵横来去,矫健若苍龙飞旋,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势。
    耳朵边传来梁红玉的一声娇叱,“杨华,你不成,换李鹞子上。”
    “哈哈,红玉姑娘,我承认你武艺比我杨某人高上许多,可上阵杀敌可用不了这么多花巧的招式,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敌人失去抵抗力。比如你这招就是杨令公的杨家刀法,虽然划上一个大圈之后力量更足,变化更多。可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在战场上,我拼着受你一刀,径直刺你心口,你觉得你还能活下去吗?”
    “你!”梁红玉很不服气,大声反驳:“杨华,你已经先被我一刀砍死了,哪里还有还手的余地。”
    “这你就在说混话了,真上了战场,我一身结实的步人甲,你觉得你能一刀劈开我的重甲吗?”
    “这个……”
    “哈哈!”杨华得意地大声说:“梁红玉,你又输给我一贯钱了,给钱,给钱。”
    院中众人都大笑起来,皆说:“杨军主说得对,快给钱。没钱用人抵。”
    “都住口,再来打过!”
    梁红玉又再次扑上,一阵棍棒碰击的脆响,墙上的人影又开始缤纷起来。
    古松叹了一口气,“这两人还真是一对呀,这么好精力!有那力气还不如回屋睡觉。”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军主,神卫军指挥使韩综将军来了。”
    古松一惊将头转了过去,却见一黄脸汉子脚步稳健地走了进来,不是韩综又是谁。中央禁军分为上、中、下三军。中、下两军兵力不足不说,大多是些战斗力不强的辅兵,可以忽略不计。而上军中的,捧日、龙卫、神卫、天武四军为上军,被称为上四军,是禁军中精锐的精锐,全部驻扎在京城。可惜上四军在汲县丢了个干净。韩综的神卫军算是人数最多的,到现在也不过五百来人,兵力第二多的就是杨华的龙卫军,有兵三百。雷彦兴阵亡后,此二人是何灌手头最得力的干将。
    他笑着对杨华说道:“杨将军,何帅找你呢,快随我去吧。”
    杨华正打得爽利,见韩国综进来,手一缓,被梁红玉一棍抽在背心,趔趄几步终于坐到地上。他哈哈一声:“原来是韩大哥来了,不知何帅找我等做甚?”
    韩综一张黄脸满是郑重,“杨兄弟,听何帅说朝廷有令让我军反击。”
    “反击,还怎么反击?”杨华很明显地楞了一下,扭头对古松喊;“古松你还能不能走路,随我去见何帅。”
    古松做为军中的都虞侯也算是高级将领了,他本是何灌手下的老人,又是张邦昌的同门,升职也是正常。不过,他现在浑身无力,加上心中郁闷,却想告病不去。
    正在这个时候,韩综补充了一句:“对了,李相公也来了,说是要见见军中诸将。”
    “啊,梁溪先生来了。”古松猛地坐了起来,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头升起。
    不但古松,就连杨华心中也是一震。李纲这人是在是太有名了。
    北宋自王安石变法之后,朝廷政治风气大变,从之前的单纯政治观念的斗争演变成单纯的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之争。如此一来,朝堂之上逐渐充斥得奸臣和小人。
    而李纲则是朝中清流的代表,地位超然,深得朝野之望。
    在金兵一打开封的时候,李纲全面负责开封防务,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如果朝廷按照李纲的防御计划一步步走下去,未免没有打败金人的机会。可惜,一围开封之后,李纲巨大的声望引起了朝中官僚体系的嫉恨,终至被贬,这才酿成了金人二打开封时徽、钦二宗被俘的国耻。
    在以前,杨华就曾经在脑子里推演过,如果皇帝和官僚体系全面支持李纲,或许靖康年又是另外一个模样吧。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设想,事实未必如杨华想象的那么简单。北宋官场中充斥着大量的文人官僚,血性气节是半点也无。再加上,即便到开封被女真人围得铁桶一般的时候,所有的文官都认为金人不过是来抢劫财物的,只要给钱,他们自然会走。
    承平多年,压抑武功的结果是,文官们已经没有任何战斗的勇气。既然能够用钱解决问题,又何必流血?
    因此,李纲这个一心战斗的战士在所有人的眼睛里是一个异类和不合时宜的怪物。
    悲剧的源头就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当全世界都以文弱和怯懦为风度,以风花雪夜为人生时。实干者、不妥协者就是俗吏。
    PS:新人难混,扑街到死!各位看官可怜可怜我这个新人,投点推荐票吧!
    正文 第三章 两虎
     更新时间:2009…9…18 17:08:20 本章字数:2634
    第三章两虎
    金明池是北宋皇家四大园林之一,始建于太平兴国元年,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当初宋太祖定都于汴梁时看上的就是开封的水利之便,也曾经修葺过西城的码头。后来,历代君王逐步开拓河道,到最后竟挖掘成一个人工湖泊,在湖边修建了不少亭台楼阁,并遍种荷花。每年夏天,夜雨淅沥,打在浮萍上面,闻之如珍珠落玉盘。遂成汴京一景,故有“金池夜雨”之称。
    现在正值隆冬,荷花自然是看不到了,但湖边的宫殿倒颇为巍峨。
    一行人走在水边,却见远处淡淡薄雾中红砖碧瓦隐隐绰绰,皇家园林的五大殿如一片绵延的红色山岩矗立在一片开阔的平野之中。虽然在此地驻扎了好几日,对这五殿也已看得熟了,可杨华等人都还禁不住喝彩一声。也只有北宋强大的国力才能建造出如此雄伟的国家工程。
    只不过,在女真人大军压境之时,园林也被何灌拆成框架,并依托这片皇家建筑垒起一道三米高的大墙,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禁军三千来人累了几日,竟然完成了这个浩大的工程,让人感觉非常地不可思议,中央禁军打仗不成,可土工作业却是异常地麻利,想来就不得不让人摇头苦笑了。
    跟在韩综的身后,杨华不住地朝梁红玉递眼色,这个女人一听说李纲来了就跑回军营去换了一身男装死活要跟过来。杨华也没办法,只得带上这个麻烦的家伙一同前往。一路上,梁红玉东张西望看个不停,好几次都张着嘴巴想出言询问,可一看到杨华严厉的颜色,这个女人只得乖乖地闭上了嘴巴。要知道,一个女人冒充军士去见当朝宰相,若被人发现非被当成奸细砍头不可。
    至于古松还是那张死人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