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暧昧的政治 >

第1部分

暧昧的政治-第1部分

小说: 暧昧的政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历史永远比艺术品甚至人们的想像来得更精彩。

就说汉武帝,曾与秦始皇并称,完全称得上一个具有大手笔的人物。但是今天的我们读汉史,在惊骇叹服之余,心中自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疑问:比如说,一个生长于深宫之中的少年16岁登上皇位,凭什么他能洞察天下大势,毅然改变根本国策,造就一个气魄宏大的盛世?比如说,没有经过什么程序选拔的卫青、霍去病,凭什么能大破匈奴,写下后来中土与北方对峙再难有的辉煌篇章?

历史的疑题,当然难能全部作答。但只有拿今天的鼠标去点击,昨天的历史才会突然显得风情万种,妖娆迷人。

本书中的70余篇文章,都非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现,它同时包含了一个或者甚至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包含了我自己的思考,尽管一个问题的提出可能遮蔽了另一个问题。而这些文章,可以保证流畅,但文章的流畅正好出于写作的缓慢。总要等到历史中的事件、人物在我的心里活起来后,我才敢于下笔一气呵成。所以你看到的,决不是一本为追赶热点粗制滥造的书。

《暧昧的政治》第一部分

刘邦胜在哪里

 刘邦胜在哪里

刘邦与项羽争霸,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喜登九五。其中胜败缘由,2000年来一直受人关注。其原因说穿了也很简单:刘邦之前,统治者必然出身贵族豪门,血统的重要性胜于其他一切,投胎不巧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而从刘邦开始,中下阶层的人们也有机会登上皇位,才智开始成为决定性因素。如此,刘胜项亡的原因才值得更多的人们关注了。

不过,就在当时,人们就已总结过其中的经验教训。韩信初拜大将时,当面就问刘邦:勇、悍、仁、强,你比项羽如何?刘邦默然良久,曰:“不如也。”韩信就此分剖项羽为人,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名虽强,实失天下心。刘邦在平定天下后,也有一次问众臣己胜项败的缘由,并自评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筹给养,我不如萧何;运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我能用此三人杰,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不能用,这就是我胜项败的原因。

以上诸说,言之虽也成理,但是,我个人以为,有一条很关键的理由还没提出,那便是不顾任何游戏规则的“无赖战法”。

话说公元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与德处于对峙状态。双方打得不可开交,而英国民间则有惊人妙语云:“把德国将帅和英国首相抓来放在战壕中,给他们几颗手榴弹对战,三分钟内,天下太平矣。”实际上这条妙语的始作俑者还推项王。早在公元前204年楚汉对垒天下疲敝时,项羽就曾诚心诚意地向刘邦建议:“天下大乱,只因为我二人。我俩何不决一胜负,免得连累天下百姓呢?”而刘邦的反应则是:“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弄得项羽徒呼负负。

也许今天的我们很同意刘邦的观点,但是,在当时,项羽的提议也并非异想天开,幼稚莫名。在春秋时代,诸侯间的车战就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一定的规则。说白了,这些战争有点类似于今日的体育竞技,双方在一些共同的规则约束下,坦然地以实力定胜负。中世纪的欧洲,两国交战,也常常由君主或主帅单挑,一战胜负,以免连累无辜士卒。由此看来,项羽的建议不仅颇有仁人之心,还颇有历史的成例可以遵循。

问题只在于:历史的成例不过是成例。如果按照成例,刘邦、项羽这些出身中下阶层的人物,自无可能荣登皇位。刘邦就是敢于向历史挑战的豪杰,而项羽,则思想束缚过多,沉不住气,最终败给了刘邦,也不是没有道理。而在刘项争霸的几年中,刘邦屡次施展无赖战法,不顾一切成规惯例,敢于戏弄一切戒律,是他最终成功的一大原因,君如不信,请看如下镜头:

公元前205年,刘邦率50多万人伐楚,项羽自率3万人应之,大破汉军,雎水为之不流。楚军攻至刘邦老家,家人四散奔逃,刘邦路遇一子一女,一同上马车逃命。楚骑追至,汉王嫌车速太慢,将儿女推到车下,如是者3次,幸亏滕公夏侯婴下车救起。

后两年,楚汉相持于广武(今郑州)西山头。数月僵持,项羽立起大锅,拖出刘邦父亲,向刘邦喊话说:你再不下来应战,我要将你的父亲煮了。刘邦答道:当年我与你反秦时约为兄弟,我父就是你父。你如果想将你的父亲烧熟,就请分我一杯肉羹。

同年秋,战局有利于汉。刘邦请人说服项羽,平分天下。项羽同意,归还刘邦父母妻子。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则听张良、陈平计策,从后突袭,楚军溃散。从此楚军一败涂地,项羽终亡于垓下。

按常理,对父母孝,对子女爱,对旁人信,应该是一般人都能照做的道德准则。但是刘邦偏偏一概不睬,除了皇位以外,什么仁、义、礼、爱,统统丢到九霄云外。正因为他不受任何规范约束,他的拳头击出去也格外有力;而敌人除了他的生命外,无从要胁。一边是为了一个目标不顾一切奋勇向前的无赖,一边是勇猛强壮但心存种种顾忌的豪杰,你说胜利更属于谁?

如果说,君主的行为本不受俗人道德的束缚,所谓“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但是我们常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到处可以看见项羽、刘邦这两类人。有些人智商高,能力也不差,但总是顾忌甚多,前怕狼后怕虎,只能当个本分的职员或丈夫;有些人粗看着没什么,但是无所畏惧,无所不为,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往往苦尽甜来,马到成功。当然,最惨的常常是书生。他们一根秃笔潇洒评点历史风云,尽见人间英雄行为、鬼域伎俩,却格于一点点残存的廉耻,临门一脚之际,偏偏举不起腿。悲夫!刘邦岂是好当的!

《暧昧的政治》第一部分

 可怜的萧何

可怜的萧何

汉立,以萧何之功为第一。这是刘邦心中的意思,如果不考虑刘邦从来不视为亲信如韩信等人的话,按诸史实,也勉强可说通。以往刘邦在前线与项羽作战,屡战屡败,有一次打得粮竭兵尽,而萧何从关中后方发来新兵,才有再战的本钱。而后论萧何功,曰:一是经营稳固的后方,二是补充兵员,三是供应给养。此论深得刘邦本心。

萧何经营关中多年,汉立后为相国,应有不少的事迹。但是我们今天读汉史本传,反不见萧何的业绩,史籍里呈现的只是一个可怜的萧何。请看——

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在前线僵持,刘数次派使者慰问萧。鲍生对萧何说:汉王在野外作战还在想你,并非好事,他怀疑你有野心了,你还是将家族内能打仗的人都派到前线去吧。萧何从其言,汉王大悦。

韩信被杀后,刘邦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派500卫士。大家都去道贺,召平道:祸难开始了。因为韩信谋反,皇上疑心你了。这500人不是保护你的,是监视你的。你还是推却新封,拿出全部家产来劳军。萧何听从,刘邦大悦。

同年秋,黥布反,刘邦亲往击之,数遣使者问讯相国。有人又向萧何说:你离灭族不远了。你以前就在关中,得百姓爱戴。现在皇上外出打仗,怕你此时有异动。你何不在此时多多仗势贱买田产,将自己的形象搞坏?萧何从其计。刘邦班师时,数千百姓上书控告相国强买田宅。刘邦大喜,将控告书全部发给萧何,说:“你自己去道歉吧。”

萧何最后一次得罪刘邦是这么一件事:皇家公园上林苑地方辽阔,萧何觉得长安城太小,最好将皇家公园让百姓前往耕种。刘邦大怒,说:“相国定是拿了生意人的黑钱”,有受贿之罪,把他关进牢里去。人们都来说情,说萧何要反早就反了,为百姓说话是相国的职责。刘邦听了,道理虽对,仍不舒服,但把萧何放了出来。萧何素来恭谨,赤脚前往行礼。刘邦说:“相国,算了吧,你是为民请命,我是桀纣无道之君,你是贤相。我这次关你,是想让百姓知道我不是好人。”这几句话说得极重,萧何哪敢再言?只有叩头谢罪的份。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一个领导者有一贤相辅佐,两人定是如鱼得水,志同道合。实际上事实往往不然。贤相固然少不了,但相太贤,总有威胁主子权势的可能,所以一定要把他整得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如此看来,司马迁真是高手矣。如果这一章让后代愚人来写,一定会写成刘、萧团结一致互敬互爱的样子,那么,真实的历史反被写歪了。至于萧何的功绩,自有“贤相”二字在,反倒无需笔墨矣。

 机智的张良

张良的机智世所罕有,他几次帮刘邦度过大危大难。但是这里不想说这些,倒想说说另外一件事:

那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张良年轻时,曾在下邳桥上散步,有一身着粗布衣衫的老大爷走过,将鞋掉到桥下。他对张说:“小子,下去把鞋拣起来。”张良大怒,想揍他,想想他年老,勉强忍怒,下去拣了鞋子,跪下送上。老人伸足穿上,大笑而去。张良既惊复疑。老人走出里把路,回来,说:“孺子可教矣。5日后清晨,在此等我。”张良应诺。5日后,张良往。老人已先在,怒曰:“与老人相约,后到。为什么?去,5天后早来。”5天后的鸡叫时分,张良前往,老人又已先在。再过5日,张良半夜前往,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该如此。”拿出一编书授给张良,说:“读此书可为王者师。10年后你当发迹。13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别去。到天亮,张良看书名,是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于是熟读此书。后来果以此辅刘邦成帝业。

司马迁记此事很认真,并说13年后果如所言。张良死,将那块黄石同葬。后人上坟祭扫,也并祭黄石。

说到这里,我要说司马迁上了机智张良的一个大当。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完全是张良自己编出来的。编故事的目的只有一个:免遭刘邦的猜忌。

皇帝是天下最矛盾的人,他既希望有几个得力的大将帮他打天下,又希望那几个大将能力不要太强,免得他自己打人家的天下,自己的天下又被手下人打掉。所以刘邦在平定天下后,表彰“兴汉三杰”——萧何、张良、韩信——的话,千万不好只当正面表扬来听。领导的话常常意味深长,亦正亦反,听起来他是在表扬你,焉知他不是在警告你:只要把你们3个人抓牢,另外人不足虑也。果然,韩信惨死,萧何一生遭忌,最逍遥的还数张良。

如何才能取信于皇帝?只有谨慎肯定是不行的。萧何一生恭敬谨慎也没有用。张良则采取了自己的办法:只管大事,不管实务——不管大事显不出本事,不管实务显得不爱权力。而且刘邦打败项羽后,他就宣布身体多病,勤练气功不食五谷了。张良不至于像萧何看不透皇帝的心事,也不至于像陈平自污声名求得皇帝的放心,他生性逍遥,悠然自得,早用一个小小的谎话,赢得了求仙学道的基础,换来了刘邦的一生信任。他的谎话,撒得早也撒得圆,在人家没有看出征兆前就已留下退路。当然,这才能显出张良的机智。历史上有多少功臣想像张良而终于不是张良呢!

 冤枉的韩信

兴汉三杰,下场最惨的当属韩信。他是刘邦一统天下6年后,因谋反被杀的,并连累三族一同惨死。但是,实际上,韩信有没有谋反,很难有定论,至少在太史公司马迁看是如此。

不过,这类钦定的铁案属于“永不翻案”一类,不能容人有半点疑问。虽说司马迁如何艺高胆大、直言无忌,连汉高祖刘邦的种种无赖情状都敢写,但在韩信这一案上可来不得半点粗心和骄傲,一定得按官方公布的口径。但是司马迁毕竟又是司马迁,斩钉截铁的口吻后悄悄透露出深深的怀疑,足使后人反复思量。

司马迁首先写出刘邦老早就有杀韩信的念头。仅仅是刘邦打败项羽后一年,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谋反,刘邦马上南游云梦,待韩来拜见,当场擒下。韩信实际上也先得到了有人告黑状的风声,但司马迁在此写道,韩信“自度无罪”,就是自己想想实在无罪,终于前去被擒。韩信当场满腔愤懑,引了民间流行的谚语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是该死了。此语揭破了刘邦心里的隐秘,刘邦反而觉得不能杀他,于是将他加上刑具抓到洛阳,赦罪,贬为淮阴侯。

韩信是因与陈狶共谋叛逆一事被诛的。司马迁写韩与陈密谋时,韩信拉住陈的手,屏退左右从人,步于天井中,密谋造反。司马迁在此故意留下了一个天大的破绽:既然韩信将所有旁证人都赶跑了,那么,他俩密谋的那一幕本来就没有任何证据,根本可能就是造出来的。“狶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这段文字写得多么含蓄而有味!

《史记》每一传后例有“大史公曰”,韩信传后的议论是:假使韩信谦逊一些的话,他对汉室的功劳可比上古的周公等,但韩信“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就是说,韩信不够谦逊,而在天下大定时谋反,夷灭三族,也是应该的下场。司马迁此语看来没有丝毫毛病,但是细细一品,却是说,当日刘项争霸时,韩信要是有异心,天下早就不一定姓刘了。既然那时候韩信都忠于刘邦,那么,天下大定后,韩信更不可能谋反了。事实不是明摆着的吗?

所以,韩信谋反一案,在司马迁看来实在冤枉。而一篇文章,写得这样深沉含蓄,正面反面看来看去都没有毛病,真不愧出自“千古文章之祖”的笔下,后人终可借此窥破一点密密铁幕下的历史真相。

 狡猾的陈平

陈平可与张良齐名,他也与张良一样没遭刘邦的猜忌。看来智者毕竟是智者。

有一件小事,我以为最能说明陈平的为人。那是陈平因故逃离项羽投靠刘邦的路上,经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