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战争风云 >

第94部分

战争风云-第94部分

小说: 战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统继续轻轻弹着其他文件,就好象它们是肉铺或杂货店里的帐单似的。“啊,对了,《选拔兵役法案》。这方面情况很糟。这是史汀生打来的报告。国会原来授权的法案在几个月内就要满期了。现在又得为这个开始一场新的立法斗争。可是紧接着《租借法案》这个战役,国会不会再有心情来延长征兵的期限了。如果他们不延长,军事上咱们就将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这是摩根韬的看法。财政部想迫使我去冻结德国、意大利在美国所有的投资,但是国务院不同意,咱们在他们两国的投资数额是他们在咱们这里的四倍——又是摩根韬。英国人同意把他们在这里的投资全部卖掉,把他们手里所有的美元给我们,摩根韬已经告诉国会他们要这样做,可是如今英国人又裹足不前了。这类事情还有的是。老伙计,这只是一天工作中间的一部分。一个历史学家一定会对这样的横断面感到兴趣,会不?我曾叫人查了一下威尔逊和林肯的档案,他们从来也没有处理过这么多事务。我终归有一天要把这份备忘录写出来。”

罗斯福咳得很厉害,时间很长。他闭上眼睛,蜷缩一下,一只手放在背后。在东摇西晃的火车里,这个姿势使他失去平衡,庞大的身子眼看要象只倾斜了的木桶似的翻倒了。维克多·亨利赶快奔过去扶稳了他的肩头,可是总统长而有力的胳膊抵住了床边。“谢谢,帕格,这列火车每小时原定不应超过三十五英里。他们在一点点加快呢。”他搓了搓背。“我一咳嗽,就刀扎似的疼。可是麦克因台大夫告诉我说准是伤了筋,也就是说,不是胸膜炎。眼下我实在不能得一场胸膜炎。我最好再吃点那个咳嗽药。请你递给我那把汤匙和那个装着红药的瓶子。谢谢你,老伙计。”总统吃了一汤匙药,作了个鬼脸。象所有夜总会里模仿的那样把他的大脑袋朝一边歪去。罗斯福用他那双充血的眼睛锐利地盯了海军上校一眼。

“帕格,德国潜艇用他们新的狼群战术不断地往西边扩张。目前他们炸沉的数量正在超出咱们的造船厂和英国造船厂联合起来建造新船的能力。你想必已经留心到这一点了。”

“先生,这情况我在我们的会议上已听到过不少了。”

“你相信英国人所说的炸沉的吨数吗?”

“我相信,先生。”

“我也相信。《租借法案》一通过,咱们马上就给地们运送大量物资。可是那批物资只能运到英国,可绝不能运到大洋底下去。这是极其重要的。”

罗斯福提到《租借法案》时口气那么随便,使维克多·亨利大吃一惊。他和英国人一样,正为参议院里的激烈辩论捏一把汗。“先生,您认为《租借法案》会通过吗?”

“哦,这个法案会通过的,”总统漫不经心地说。“可是以后呢?目前有七十条船正在那里等着装货,帕格。这批货就是不能让德国潜艇打沉。英国人需要这批物资。他们更需要看到这批货物到达而鼓起斗志。问题是如何把它们送到冰岛那么远——从那里,英国人自己就能护航了。可是从这里到冰岛,他们没办法。他们的护航线已经不能拉得再长了。那么,咱们怎么办?”

维克多·亨利在总统用询问的目光逼视下,心里忐忑不安地说:“先生,那只有护航。”总统阴郁地摇了摇头。“帕格,你知道在目前一提到护航,下文会是什么。”

在《租借法案》的斗争中,护航这个问题是辩论得最激烈的。拉古秋集团大声叫嚷倘若通过了《租借法案》,战争贩子们下一步势必要求对载着物资的船只提供护航,而护航就意味着立即和德国开战。总统在公开场合所坚持的是美国不改变在大西洋上“中立巡逻”政策,不护航。

罗斯福严峻、红晕的脸上露出皱纹,已为帕格越来越熟悉的那种狡猾、顽皮的神情又出现了。“不过,我正在考虑。比方说,咱们派一个驱逐舰分遣队出去演习怎么样?你明白,不是去护航。完全不是护航。只不过是演习一下护航的程序——也可以说是专业演习。海军经常要演习,不是吗?这是你的本行。那么,假定这批演习的驱逐舰看中了这批运输船,情愿和它们一道航行——你要明白,纯粹是为了演习,而且光是这么一趟。为了避免障碍和牵连,假定一切都做得丝毫不拘形式,不下书面命令,不留记录。你不认为德国潜艇看见有十六艘本逊级的美国驱逐舰在掩护那些运输船,他们会有些踌躇不前吗?”

“踌躇,是会的。可是,总统先生,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那要看他们上级的训令啦。”

“他们早已得到了不许和咱们的军舰发生冲突的训令,”罗斯福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和神情都很冷酷,“那是显而易见的。”

维克多·亨利的脉搏跳得剧烈起来了。“先生,他们可从来也没遇到过咱们的驱逐舰在护航啊。假使一只潜艇开过来,发射一枚鱼雷呢?”

“我不相信会发生这种事,”罗斯福简慢地说。“在英国人接过护航之前,德国人甚至可能一直没发现那批运输船。北大西洋的气候目前恶劣极了。大部分德国潜艇仍然在冰岛的那一边。”他一边说,一边在烟嘴上插上一支烟。维克多·亨利赶紧用他的打火机给他点了火。“谢谢。这可违背了大夫的命令。可是我需要吸一支。帕格,我想办成这件事。我正在考虑,也许你跟着驱逐舰出海去处理这件事。”亨利上校强压下自己的震惊,说:“是,是,先生。”

“这很象上次转让飞机,那件事你办得很好。任何事全靠你用一种最镇定、不动声色、不冒失的方式去办。关键在于不留记录,特别是没有来龙去脉,只是悄悄地、万无一失地把那些船送到冰岛那么远。能做到吗?”海军上校弯着腰坐在那里望着总统也许有一分钟之久。

“能,先生。”

“知情人要限制到绝对最低额。我甚至跟哈利·霍普金斯也没谈过这件事。”

“先生,当然总得让斯塔克将军和金将军晓得。还有,司令官、支援部队和在战术上指挥这项掩护任务的长官。参加演习的其他人员只服从命令就是了。”

罗斯福笑了,喷出一口烟。“好!要是你能限制在三名将军一名军官之内,那就再好不过了。但是许多人员将要参加这次演习,会有些议论的。”

维克多·亨利无动于衷地说:“不会很多。”弗兰克林·罗斯福扬起他的浓眉。“总统先生,要是德国潜艇发动进攻,咱们怎么办?我同意这不大可能发生,可是万一发生了呢?”

罗斯福隔着缭绕的烟圈望着他。“咱们的赌注就押在它不会发生上头。”

“我明白,先生。”

“你要知道如果发生一场交战事件,那就会破坏全部设想,”总统说,“你也明白其他的含义。”

“是,先生。”

“好,现在告诉我,”总统用温和得多的神情说,“老实告诉我你对这个主意的看法。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如果你认为不好,尽管说,可是要告诉我为什么不好。”

维克多·亨利弯了腰朝前坐着,胳膊肘支在膝盖上,用一个食指在另一只手上划着记号。“那么,先生——首先,正象您所说的,德国潜艇上的那些家伙也许根本看不到咱们。要是看见了,他们是会吃惊的。他们一定要通过无线电去请示。我们也许会碰上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了再说的家伙,但我看不一定会。我了解德国潜艇上的人。从职业上说,他们是优秀的军官。这是个得向希特勒请示的政策性决定。请示需要时间。总统先生,我认为这批船可以顺利通过。”

“好极啦。”

“可是只能灵一回。这是在政策上给他个出其不意。再来一回就太冒险了。”

罗斯福叹了口气,点着头。“正是这样。整个局势是太可怕了,非冒点儿险不可。英国人说,第二批大规模护航开始之前,他们的许多条被炸伤的驱逐舰就修好可以投入战斗了。咱们也正在赠给加拿大一些海岸巡逻快艇——帕格,这是不能外传的——以便他们协助堵上从这儿到冰岛之间的空隙。这第一批《租借法案》下的物资关系特别重大。”总统把散堆在毯子上的文件收拢一下。“请你把这些放进那个匣子里。”

维克多·亨利关上公文匣的时候,总统正用双臂支着身子舒舒坦坦地钻回毯子里。他打着哈欠说:“和英国人开的那些会怎么样了?”

“整个说来,十分好,总统先生。”

总统又打了个哈欠。“应该开始搞这种类型的联合参谋工作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对这件事很满意。”他咔的一下把床头的灯关掉了,只留下壁龛上微弱的灯光照着这间寝室。

“他们在新加坡问题上给了你一些麻烦,是不是?”

“先生,实际上我们已经把那个问题丢在一边了。没有解决的办法。”

“帕格,你可以把灯全关上,电钮就在门旁边。”

“是,先生。”

一盏蓝灯和总统的香烟头还在黑暗中发光。他在毯子里发出的声音显得疲倦,还象是半堵塞了似的。“这个问题还会时不时地碰到。他们自然是紧紧地抓住那个帝国不放,可是目前是要打败希特勒。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他们却始终咬定是一码事。那么——帕格,关于那个演习,咱们明天早晨再聊聊。”总统是带着讥讽和洋洋自得来使用这个巧妙字眼的。

“是,是。先生。”

“这趟海上旅行可以使你换换环境,你一定会很开心的。等你回来之后,我想请你、你的太太、你们一家吃顿便饭,安安静静地吃一顿家常便饭。罗斯福夫人时常谈起你。”

“谢谢您,总统先生。我感到十分荣幸。”

“晚安,老伙计。”

烟灰缸里的红烟头熄灭了。正当维克多·亨利伸手抓住门把手的时候,总统忽然说:“帕格,我身边一些最能干的人一直劝我宣战。他们说,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了,只有宣战才能把人民团结起来,使他们全力以赴地为战争效劳。我估计你是同意他们的。”

海军上校考虑了一下,望着蓝光里那个魁梧的身影。“是的,总统先生,我同意。”

“打仗是件坏事,”总统说,“很坏的事。这个时刻也许即将到来,但目前还没有。在这期间,我只有继续被人称作战争贩子、胆小鬼、优柔寡断的人,全都合成一体了。我就是这样来挣我这份薪水的。好好休息一下吧,帕格。”

第41章

消极战线(摘自《失去了的世界帝国》)

大西洋上的挑衅

正当我们的潜艇战役在一九四一年开始显示较好的战绩之际,弗兰克林·罗斯福又加强了他的对策。每个月都传来新的关于罗斯福越来越大胆的行动的报道,他把美国海军横在护航的路线上,置于加拿大与英国两个护送舰队之间的隙缝,而那正是我们的潜艇获得最好战果的地带,这种报道对于报纸读者并不富于戏剧性,然而对于我们的参谋部却是不祥之兆。美国海军中将金悍然宣称:“西半球是以西经二十六度为起点的。”这条线就把德国潜艇最好的活动地带(包括巴哈马群岛、加勒比海及亚速尔群岛)全部划进去了。美国海军除了“中立巡逻”之外,还偷偷地干了些护航勾当。利用德国的宽容和美国国会的毫不知情,这种罪恶昭彰的战争行动竟然得逞。最后,本年五月,总统又宣布了“全国无限期处于紧急状态”,狡猾地暗示如果事态继续恶化,美国人实际上也许还得流点儿血。他就这样为越来越站在英国方面进行干预一事进行公开的辩解。

但早在这之前,一月间英美军事参谋人员即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在华盛顿举行了全面会谈,其范围远远超出德意之间所举行的任何会议。会上双方同意一旦全球性战争爆发,即以“德国第一”为政策。这就是一九四一年的美国中立,这也就是罗斯福对其国人的披肝沥胆。整个期间,他滔滔不绝地向美国人民作着保证:只要英国得到足够的援助,美国绝不参战。丘吉尔与他狼狈为奸。他那篇以“把家伙交给我们,我们就会把活干完”为结束语的著名演说也为其诡计作了掩护——丘吉尔自己十分清楚他那话完全是虚无空洞的。然而这一时期美国总统最恶劣的干预是在巴尔干半岛。一九四一年的巴尔干战役本来没有必要发生。温斯顿·丘吉尔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把一个可以设法解决的政治问题煽动成为一场残酷的武装冲突。南斯拉夫的背信弃义:

多诺万的使命

众所周知,罗斯福往往越过现有的外交渠道及正规的政府机构,派遣非正式的使节。这样,他所策划的阴谋如果败露了,就可以不负责任,而且也不留下任何文字记录。他可以探索、询问而不承担任何义务。在他所派遣的密使中间,最闻名的当推协助他制订那个不幸的全面支援布尔什维克计划的哈利·霍普金斯。其次便是威廉·多诺万上校,此人有战争后期创立了臭名昭著的战略服务局间谍网。一九四一年三月,多诺万访问了一次南斯拉夫,从而给该国招致了灾难。在希腊战火正炽之际,一个美国总统为了把其他各国拖进反德战争,竟然干预巴尔干的政局,这纯粹是战争罪行。然而这正是多诺万的使命,而且他取得了成功。

希腊战争并不是我们发动的。那是我们那位纸糊的同盟者本尼托·墨索里尼的一场流产了的冒险。一九四○年夏,墨索里尼已命令他的利比亚部队入侵埃及。当时英国正在本土为生存而战斗。他以为意大利可以用低廉的代价攫取地中海帝国。十月,他又下令入侵希腊。他以典型的戏剧性手法,把入侵安排在他与阿道夫·希特勒在佛罗伦萨会晤的那天。事先,他什么也没告诉希特勒。墨索里尼急于向元首显示他并不是个附庸,而是和希特勒一样的有胆略的军事征服者。

不幸的是,仅仅在几个星期之内,小小的希腊军队即把意军打得落花流水,把他们赶到阿尔巴尼亚,并把意军在埃达港的基地夺取过来。经过这场政治及军事的灾难之后,与希特勒搭伙的这个独裁者暴露出他只不过是个昏庸无能、张着大嘴巴的傻瓜。在埃及的英国人鼓起了士气,也反攻过来。英国刚一显示威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