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骨 >

第239部分

将骨-第239部分

小说: 将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嫌我的亲兵不如你的精锐?”
  “柳将军?”乐毅一阵疑惑,愣愣的看着柳木。
  “军中你与将军关系最为要好,我且问你,大将军现在如何了?”柳木在乐毅面前坐下来,依旧盯着他问道。
  “身陷囹囵,举步维艰,还能如何?”乐毅还不敢肯定柳木的立场,便只能敷衍道。
  却不想柳木听了乐毅的话,竟然沉默下来,神色复杂,好一阵才问道:“将军真没有留后手?”
  “如此境遇,你说将军能如何?”乐毅依旧只是敷衍道。
  明明一句很简单的敷衍之语,却让柳木神色更加纠结起来。
  良久,柳木站起身,深深看了乐毅一眼,声音略显颤抖道:“本将不在军营的时候。。。。。。你照看好骠骑营。。。。。。照看好将军!”
  说罢,在乐毅诧异和不解的目光中,柳木掀开帐门,大步而去。
  第三百七十四章 八仙过海(五)
  自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拥有相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会自觉不自觉靠拢在一起。其中弱者多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强者多为显示自己的能量故意如此。
  身居长安的官宦大臣们,就将府邸集中建在长安城的西边,这里既靠着未央宫,又与北边的黔首居住区划开了界限,很适合这些官僚的身份。
  在官僚聚集区的最东边,有一处普通的宅子。宅子不大,布局装饰也极为一般。若是不知情的人看见了,多半会以为这只是一个小官员的房子,而不是曾被刘彻誉为“社稷之臣”的汲黯的府邸。
  夜已经深了。
  皓月如满弓,散发着清凉的幽光,被周围的繁星拱卫着、托举着。
  月光下,一辆马车停在了汲黯府邸门前。马车停稳之后,一个婀娜的身影从车厢里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女子,有着赵飞燕一般苗条身段的女子。
  女子对车夫吩咐了一句,在车夫点头的时候已经行到了府邸门前,敲响了大门。
  半响,府门应声而开,露出一张颇为不耐的老者脸庞。
  “何伯,是我。”女子轻声对开门的老管家说了一句。
  被女子称为何伯的老管家闻声却是猛然一惊,诧异的提了提灯,想将面前的女子看得清楚些。
  “少主。。。。。。”只是一瞬间,何伯的身体便颤抖的厉害,眼眶都湿润起来。
  “祖父。。。。。。可曾睡下了?”女子的声音在刹那间也有些变调,似乎是有些哽咽。
  “没有,主人还在房。”何伯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激动的将女子迎了进去,“少主,你可终于回来了,快些进来!仆下这就去禀报主人,主人一定会高兴坏的!”
  片刻之后,汲黯房。
  女子安静的坐在下席,低眉颔首,汲黯负手侧身站在女子身前,神态沧桑。
  “元光三年、四年、五年、六年,元朔元年。”汲黯喃喃的数着日子,轻颤的身躯难抑激动,“五年了,整整五年!五年间你一封信都不曾给我这个老头子,一句话都不曾托人带回来!即便是到了长安这么久,你也是过家门而不入,你眼中还有我这个祖父,还有这个家吗?”
  “祖父!”女子听着汲黯有些责骂的话,大礼拜倒,声音有些嘶哑,“自元光二年陛下发动马邑之围开始,孙儿便无一日不想击灭匈奴。可这,并不是祖父希望看到的。孙儿让祖父失望了,无颜面见祖父!”
  “罢了,不说这些。政见之争虽然惨烈,可也不应该冲散了亲情。你离家的这些年,老头子也想通了,你父母早逝.....现在你回来便好了!”汲黯的眼角有些湿润,他也坐下来,关切的看着女子,暖声道:“来,给老头子说说,这些年你都是怎么过的。对了,你现已经封了侯了,这可是光耀门楣的事!老头子忙碌了一辈子,封侯的事可想都不敢想呢!想你一个女儿家,从军该是万分艰难,老头子虽然与军方的人没什么交集,当时拜托李广老将军照顾你时,却也是拉下了面子的。不过这与你从军的艰难比起来,又不值一提,这些年,你受苦了!”
  汲黯絮絮叨叨的说着,像是小孩子一般。或者说,在自己这个五年不曾见面,而且政见背道而驰的孙女面前,这个年迈的老大夫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亲和一些。
  在汲黯如此暖人心的话语面前,女子脸上一贯拒人千里之外的冰霜早已不见,那层厚重的掩饰早已让女子分觉疲惫,而现在,在自己的亲人面前,她也终于可以卸下那副面具。
  “孙女起初从军之时,多亏了李老将军的照料,这才得以在军中立足。”女子缓缓开口道,“这些年孙女跟着李老将军和秦大将军东征西讨,早已是习惯了军营的生活,并不觉得清苦。”说着有些哀伤道:“就是未能在祖父面前尽孝,一直觉得愧对祖父。”
  汲黯摇摇头,“老头子久居长安,除却进宫面见陛下,几乎是足不出户,没什么需要的照料的,倒是你一个女儿家......”说着叹了口气,“如今你也二十有二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这回回来了就不要再去军营了,打仗到底还是男人们的事......你征战匈奴这么多年,上对得起陛下,下也对得起你自己的抱负了。如今是时候该嫁人了,女儿家,到底还是应该找个归宿。”
  “祖父!”女子忽然对着汲黯大礼一拜,声音陡然坚定起来,“孙女这回回来,实则是有事相求!”
  “哦?”汲黯愣了愣,随即露出一丝苦笑,“老头子便知道,你这个时候来不会是来跟老头子叙旧的。老头子方才还想着你已经放下了当年的隔阂......”说罢有些凄苦道:“说,何事?”
  女子抬起头时,眼神愈发清明,清明中带着一丝坚定不移和果决,”孙女可以答应从此离开军营,不再参与征战,只求祖父不要再对秦大将军施压,不再主张与匈奴和亲,支持大将军抗击匈奴!”
  女子说完,直直的看着汲黯,等着他给出答案。
  在女子刚开口的时候,汲黯眼中还露出了一丝喜色,但是当女子将话说完之后,汲黯已经浑身发抖。只不过这回,汲黯不是因为亲情,而是因为愤怒。
  “你应该知道,老头子这一生都主张和匈奴和亲,反对那些只会让生灵涂炭的战争!”汲黯激愤道,“老夫可以不计较你当初离家出走执意从军去边郡抗击匈奴,也可以不计较当初你发誓与老夫恩断义绝,但是要让老夫放弃坚守了一辈子的政治主张……你这是要老夫的命!老夫断不会答应!无论如何,不管怎样,都不行!”
  “祖父!”女子哀伤而又坚定道,“为击灭匈奴,维护大汉百年的尊严,洗刷当年白登之围的耻辱,孙女一介女流尚可以不计个人得失不计生死,大汉万千儿郎就更可以!与匈奴开战,不是徒耗钱粮,不是白白牺牲万千将士的性命,而是为了边郡的安宁,为了大汉的国家荣辱!
  祖父,您没到过边郡,不知道那里的百姓生活是何等艰难,不知道那里的百姓对匈奴的仇恨是何等深沉!辛苦劳作一年,却要在每年秋收之时担惊受怕,一旦匈奴入境,则是无数人家破人亡,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这些,是和亲永远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匈奴不死,大汉边境烽火不止,这就是现实!祖父,您到现在还看不明白么?”
  汲黯冷笑一声,“难道每年出征将士伤亡数万,战马粮草辎重耗费无数,大汉天下百姓为之清苦以至于十室九空,这便不是现实么?”
  “要么有尊严的活着,要么为国家尊严战死!这是军人的职责,我等自当义无反顾”女子的脸上尽是决然之色,这份大气凛然丝毫不让于英雄儿郎,“至于天下百姓之苦,这不正是新法要解决的问题吗?祖父若是支持新法,便不用再担心这些问题!”
  “你......简直气煞我也!”汲黯痛心疾首,“这便是秦城那厮教你的东西吗?一将功成万骨枯,推行新法,征战匈奴,他是功成名就了,但是天下将士和百姓却要为之付出血的代价!”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女子昂扬道,“若无大将军,何人带领我等杀匈奴、保家国?每逢出征大将军必定身先士卒,每一仗下来大将军必定伤痕累累!大将军岂是贪生怕死沽名钓誉之辈?举国之力共击匈奴,正是同进同退,国家存亡该有之理,有何不对?”
  “你......”汲黯手指着女子浑身发抖,却偏偏说不出一句话来。
  “祖父!”女子再度拜倒,“孙女这回回来,不是要跟你继续政见之争。五年前若不是为此,孙女也不会说出那番大逆不道的意气之话来,也不会一意孤行去边郡投了李老将军。只是当今之势,大汉与匈奴之战已经无法终止,终止则大汉损失更甚,还望祖父能够听孙女一言!为此,孙女愿再不出家门半步,在祖父膝前尽孝!”
  汲黯盯着拜倒的女子注视良久,眼中的愤怒之情渐渐淡去,终于,汲黯喟然一叹,“老头子老了,说不动你了。五年前老头子说不动,今日更加说不动了。”
  “祖父......”女子抬头看着汲黯一脸皱纹的模样,一阵心酸,忍不住落下泪来,“孙女不肖,打小便让您担心,现在更是要您在晚年时变更坚持了一生的政见......但是,大汉百万军队不能没有大将军,击灭匈奴,更不能没有大将军......大将军、汉军、大汉,都已近没有退路了!”
  ......
  “起来。”良久,汲黯老脸已是泪水,他扶起女子,长叹道:“你自小便没了父母,老头子对你照料得不够,前些年更是害得你一个女儿家去边军受苦,老头子何时心安过?罢了,罢了!”
  “祖父......”女子已是泣不成声。
  “老头子也老了,什么政见什么抱负什么作为,都已经没有亲情重要了。只要你能高兴,老头子何必在乎这把老骨头?”汲黯怜爱的为女子擦去脸上的泪水,此时他再不是朝堂上为国家社稷冒死进言的大夫,而只是一个孙女的祖父,“总不能,让你再去边郡打打杀杀?”
  “祖父......这么说祖父答应了?”女子惊喜道。
  “嗯。”汲黯点点头,“且不说与匈奴该是和亲还是该对战,这回薛丞相等人联合众士族给陛下施压,将左大将军锒铛入狱,用的那些借口老头子本就不以为然。不管怎么说,左大将军个人终究是没什么大错的,不应该如此狼狈。”
  说这些话时,汲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太好了!只要祖父不再为难大将军,朝中大将军的对手就要减少一大批,大将军的压力就能减轻不少了!”女子顿时雀跃起来,难掩兴奋。
  “......”汲黯看着小女儿家姿态尽显的女子,一阵无语,然后道:“木儿,你是不是喜欢上这个秦城了?”
  “哪有?!”女子顿时大囧,羞涩不已,“祖父何必取笑孙女!”
  “呵呵!”汲黯笑了两声,“你给人家做了几年的副将,又如此推崇人家,难道就没有那份心思?”
  “祖父!”女子顿时不干了,“再说孙女就生气了!”
  “好好好,不说,不说了!”汲黯哈哈大笑几声,“总之,你能回来就最好了,也省的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整天为你提心吊胆!”
  说到这里,女子却是眼神一暗。
  她忽然想到她已经告别了一些东西。
  有些已经习惯的东西。
  有些在习惯时以为它会一直存在,而在失去后才感到措手不及的东西。
  那个她已经习惯了的热血沸腾的地方,她已经习惯了的那片战场,她已经习惯了的那个拼杀的背影,都不再属于她。
  但是如今,她甘之如饴。
  第三百七十五章 各显神通(一)【第二更】
  自打来了长安,伊雪儿成天唯一可以做的事便是无所事事。时令入秋,天气转凉,阳光也一复一日慵懒,枝头上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叫声也越来越稀少。如此景象,让在草原纵马驰骋已成习惯的伊雪儿倍觉百无聊赖,闷得心慌。
  太多时候,没有目的看不到尽头的悠闲总是让人觉得无所适从,好似自己已经与世隔绝,整个世界都已经将自己抛弃了似的,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好在伊雪儿的人生并不是头一回遭遇这种悠闲,早些年几乎是独自到中原来了解、学习大汉的时候,伊雪儿就习惯了这种只见空气不见对手的日子。
  到长安的这些日子以来,伊雪儿平日除却看些籍、耍耍刀剑之外,也愿意四处走走。长安城内和城郊的风景她都看了不少,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就更能关注一些八卦的事情,比如说,李老将军征讨河西大败而回、靠两大将军交了罚金才得以保住性命,左大将军入狱,丞相之子擅闯左大将军府耀武扬威却被揍得险些残废。。。。。。
  这些消息对于曾今的伊雪儿来说,可能会让她感到振奋,毕竟大汉内部不稳是最便宜匈奴的事情。但是现今,伊雪儿在听到这些议论之后,却没有丁点儿兴奋的感觉。或许对于如今的伊雪儿而言,大汉和匈奴的战争,已经与她关系不大。
  如今她已经置身事外,安静的扮演着一个俘虏的角色。
  只是如今,自己是匈奴人,还是汉人?
  这个问题怕是伊雪儿自己一时也无法回答。
  。。。。。。
  “不知丞相大驾光临,有何见教?”这日,丞相薛泽只身前来拜访伊雪儿,伊雪儿招待薛泽到正厅入座,吩咐了茶水之后便陪坐问道。
  薛泽呵呵一笑,“公主入长安久矣,老夫久未曾前来拜会,还请公主莫怪。”
  伊雪儿淡淡笑笑,“丞相说哪里话,我早已不是匈奴的公主,更不敢惊动丞相大驾。”
  “公主这话便是见外了!”薛泽道,“虽然老夫是大汉的臣子,但是对于公主昔日领军征战的风采还是极为敬佩的。在老夫看来,匈奴有公主这等巾帼英才,乃是莫大的福气!”
  “丞相休要取笑我了,我若是英才,便不会是现在这番处境了。**”伊雪儿随意道,陪着薛泽打哈哈。
  “一时荣辱,老夫窃以为公主大可不必在意。”薛泽饶有深意道,“今日公主屈身长安,来日又是另一番景象也说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