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101部分

汉献帝新传-第101部分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凉好个秋,在这个八月十五月圆日里,刘协带着蔡琰和刘巍来到处在城南的荆山区,拜见蔡邕,蔡邕正在装裱自己的字帖,听说皇帝皇后前来,慌忙让人搀扶自己出去相迎。
  刘协和蔡琰已经走进院中,蔡邕慌忙要拜,刘协笑道:“国丈就不用多礼!”
  亲自和蔡琰一道扶着蔡邕回府中,将他扶到桌案前,让他坐下,三人、陪同而来的陈群一直闲聊,相对皇甫嵩等人,蔡邕对统一南北倒没有更多期盼,只是希望留刘巍在府中多住几日,刘协自然没有什么可以推辞,顺道让蔡琰也在府中陪蔡邕小住几日。
  此时的中秋节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朝廷还没有承认,刘协让陈群明年初的时候定下中秋节,下诏承认中秋节,举国同庆。
  晚上自然没有什么月饼可吃,只是对月饮酒趣谈,次日才离开蔡府前往皇甫嵩家。
  皇甫嵩毕竟多年征战,身体情况比蔡邕要好很多,在皇甫骊回来探亲之后,他心中早已没有什么牵挂,闲暇之时也去统帅府和襄阳军院和旧日的老部下们饮酒聊天,今日见皇上前来,也让人备酒,要和刘协痛饮一番,如今的南汉敢让刘协醉回去的也就他敢,陈群也沾着光,和皇甫嵩两人一起拼命敬刘协,刘协见皇甫嵩身体康泰,心中也是宽慰,也不停杯,大醉而归。
  快要年冬之时,刘协给荀攸等人下了诏令,要求在八年六月之前必须统一西域,给曹操和赵云下诏令,要求八年九月之前必须消灭高句丽,并让陈群准备好讨伐高句丽的缴文。
  凉爽的秋,深邃的冬,所有的时间在襄阳城都显得流淌如江,一瞬间已经到了开春,这几个月都没有什么大事情,刘协一直比较空闲,膝下也有了四个皇子和四个小公主,小乔在奉上一个女儿之后,冬初再次验证有孕。
  刘巍已经有了五岁,次子刘逸也已经四岁,刘平和三子刘梓也两岁多了,小乔所产的女儿刘箐也四岁了,黄月英的女儿刚刚三岁整,除了他们之外一个杨美人也有一个刚一岁的女儿。
  蔡琰每日给他们上课,琴棋书画无所不教,黄月英负责教他们杂家百科,天文地理泛泛而谈,其实两人教的也就是天上有月,周游二十四宿之类的简单知识,只是这些东西哪个小孩子愿意听,再说除了刘巍几个人外,其他的几个也听不懂,每天都缠着小乔给他们讲故事,要不就跑去找王越父子,要他们交武艺。
  刘协对他们管的又松,蔡琰每次严管都被他拦了下来,日子一久,整个皇宫都被他们闹得不能安宁。
  曹操和荀攸就比不得他了,这几个月每天都是忙碌非凡,恨不得一天扳成两天来用,粮草和军备要整理,军队出兵的路线和具体的武将指派都要商讨。
  到了华夏八年三月,荀攸提前出兵,亲自领兵十万游骑兵和三万步军,张颌和石韬领两万征西军和三万驻防军留守西宁郡。其余六郡各派两万随征驻防军,向北而去,西域之地不再是一片黄沙,而是群山和草原。
  冬天已经过去,天虽然还是非常冷,但溶雪汇聚的小溪已经顺着山势向下流淌,逐渐集中,从一缕缕涓涓细流形成数十条奔腾的河水。
  越过其中的乌伦古河,他们正式进入北疆,这里已经是乌孙国境,四处都是平缓的草原和辽阔的湖泊,这些湖泊都是天山溶雪之水汇聚而成,到了秋末就会慢慢消失,但就在这半年里,天山下草原因此而变得葱绿,无限的生机在湖水展现,浅浅的湖泊都只有半步深。
  大军就和那些天山鹿、天山羚羊一样,成群的淌过浅水区域,这些河水是如此清澈,简直就像一面水镜,映照着蔚蓝的天空,停军的时候,荀攸就和阎行在湖边漫步。
  和他们的悠闲相比,乌孙国却是一片混乱,乌孙王昆瓒临时统调六万骑兵来到乌伦古河,和荀攸形成对峙,见大汉军队庞大,心中生畏,又退回伊犁河。
  乌孙王派使节前来表露归降之心,但只谈愿归顺为属国,仍然自领乌孙王,荀攸和使节笑道:“若是只让乌孙王归为属国,大汉皇帝何必派我统领二十万精锐铁骑前来,只须派一个使臣即可,以你乌孙弹丸小地,一无高山,二无强流,如何阻挡我二十万大军,是战是归降为郡,你回去之后让你们大王考虑清楚,若是战下去,一旦我荀攸获胜,我自然不会留他乌孙王活在世上,便是留他一命,也会让朝廷定其战争之罪,终生监禁死牢!”
  使臣慷慨陈词道:“我乌孙虽小,亦为西域诸国之首,论史,大汉也曾和我乌孙借兵同击匈奴,彼此两国向来友好,如今大汉内患未定,不远千里来犯,此犯兵家大忌,我乌孙国以逸待疲劳之敌,复有十万好征善战男儿,如何能不胜,若我王胜,必将先生远发配北方苦寒之地,终生不得回归大汉。”
  阎行在一侧,忽然举杯,让人转递给使臣,笑道:“果然不愧草原好男儿,在下阎行愿领五万骑兵和乌孙王一战,若败,我代主帅发配远地!”
  马腾亦大笑,举杯道:“小国有如此男儿,我大汉男儿当敬之!”
  荀攸淡淡一笑,同样举杯道:“英雄胆略过人,敢在如此强权之下说出这样的话,令攸佩服,当敬酒之!”
  三人与那使臣同饮酒必,荀攸将酒杯一扔,喝道:“辱大汉之帅,其罪当斩,念你为乌孙来使,杖责三十,待我军大胜之后,必斩之!”
  阎行与那使臣嘿嘿一笑,挥手道:“恕不远送!”
  在杖责使臣,让他离去之后,荀攸轻轻摇头道:“强国弱臣,尚可自保平淡;弱国强臣,必败至无自居之地!”
  阎行大笑道:“那似我们这样的强国强臣,又该如何定论!”
  荀攸冷看他一眼道:“终生不可有一败,若有一败,则再无机遇,越是强国,越不能败!”
  阎行微微一滞,复笑道:“富贵乃天定,生死由自己,绝不敢有失!”
  荀攸面色稍微缓和,道:“你若在此时一败,圣上的大业就要受到影响,如今不是我们这里有战,就是兴州也在准备消灭高句丽,济南大军已经开始云集,粮草和军备都已经向济南、洛阳两地集中,在西域统一和高句丽覆灭之后,圣上将准备亲征北方,诸位这里一定要稳妥,一旦有失,整个天下的局势都会被牵动!”
  阎行“啊”了一声,道:“稳妥起见,西域那些驻防军就留下防御大营,金城公(领军正中直入,我自阿拉山口旋绕出袭其后,方能保证必胜!”
  荀攸松了一口气,指着阎行道:“你啊,方才也太托大了,如今之策才是完全之策!”
  马腾笑道:“若是如此,只要阎将军要食言了!”
  阎行左右看了看,装作懵懂状,问道:“我刚才说了什么话,我自己怎么记不得了!”
  三人大笑,举杯同饮,共同离开帅帐,站在茫茫缥缈的草原上,凝望远方。
  有兵卒急忙来报:“乌孙骑兵大举来犯,不过人数之多,远过十万!”
  荀攸眉头一皱,登上箭楼,透过三尺长鹰眼观看,这个鹰眼可以查看到六十里之外军队动态,透过鹰眼,荀攸看到远处确实有大规模的骑军移动而来,与斥候道:“继续查探!”
  复回身与阎行等人道:“我们太小看乌孙和对手了,他们派使是假,突袭才是真,这次来袭的骑兵数量远远超过我们的假设!”
  阎行也上来观看,透过鹰眼,瞄了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小声地和荀攸道:“大概有二十万骑兵,这个可不是乌孙国能够拿出来的实力,有可能是残留在金山附近的匈奴人,除此之外,在乌孙以西确实也有不少的游牧部落,但凑足二十万还是不大可能,这里面肯定有文章,如今漠北鲜卑只有燕然山和安习水一带的鲜卑人还能有这个实力,但他们应该不可能这么快赶过来,何况在中间隔着金山,金山延绵千里,可能比天山山脉还要绵长,更冷寒,绝不是轻易就可以通过的地方,何况还有十万大军,一路补给都是问题,所以可以肯定不是鲜卑和匈奴。”
  马腾问道:“有可能是康居、奄蔡两个小国也出兵了,毕竟乌孙举国男儿皆是兵,十万也是可以筹起来的。”
  荀攸道:“都想得太简单了,康居、奄蔡两个小国户不过三万,便是举国皆兵也凑不足十万,肯定有一个我们料想不到的敌人出兵了,总之先不管那些,让各郡驻防兵在后,他们放在前,一旦被冲垮立刻就会溃散,只能放在后面,作为后援,令弓弩兵全部上箭楼!”
  阎行点头道:“骑兵对战之法是灵活冲击为主,尤其那些骑兵都是草原上的游猎者,只能依靠马快迅速突进!征西和定西都是大汉最典型的游骑兵,跑起来才是我们的长处,所以荀公请让我和金城公出战吧”
  荀攸看着西北方隐约可见的大规模骑兵,道:“那就按你的意思,游骑兵都调动起来,驻防军则依靠湖水和箭楼和对方对峙,不过两位将军只能胜,不能败啊。”
  阎行微微冲下箭楼,跃上马,举刀和身后诸将喊道:“有兵来袭,兄弟们上啊,让他们知道我们定西游骑的利害!”
  疏勒公硫离和车师公堰兹都是亲自领军出征,他们也吹哨领本部骑兵上马,荀攸急忙道:“诸位只需留在此地静守!”
  硫离道:“我亦是大汉公侯,今有外敌来犯,当领军伐之,先生不要阻止我,我们疏勒的男儿也要证明我们是西域最勇猛的男人!”
  车师公堰兹道:“车师骑兵虽不比大汉精良,然也是能射善战的好男儿,大敌在前,正是向草原证明我们是真正男儿的时候!”
  他们不管荀攸的阻止,大声吹响长哨,召集本部勇士上马迎战,阎行和马腾都是西凉人,和他们脾气相近,反而支持他们随自己一起出战!
  其他各郡派来的都是世子,被他们两个人一鼓动,也大声唿哨,领齐人马就要冲过去。
  箭楼上的兵卒大声向荀攸喊:“前大将军,可以看清他们的旗号了,有三种旗号。”
  荀攸噔噔噔的跑上箭楼,移过鹰眼一看,果然有三种旗号,一边是康居的旗号,不过数量不多,也就两万人不到,除了车师人的旗号,还有大约十万人是没有见过的旗号,青底白马头标,大略一看,见那些人的军马明显比乌孙战马高出一个头,心中大惊,那些骑兵所用的战马之高大是自己平生罕见,几乎都只比赤兔矮小微毫。
  荀攸忍不住擦了额头冷汗,急忙将比较懂马的马腾再次喊上来,让他来辨认,马腾见一向稳重的荀攸也流下冷汗,快步冲上箭楼,瞄着鹰眼仔细一看,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呼,不待和荀攸明说,回身就喊道:“除了车师控弦骑兵外,各驻防军悉数留守,擅离者军法处置!”
    第九卷 天下云涌 第二十六章 中亚强敌(新书急需支持)
     更新时间:2009…5…30 1:18:36 本章字数:5439
  新书《上帝实习生》非要需要大家的帮忙和支持,哪怕是砸一票,也感激不尽。
  /book/1039724。aspx
  马腾说完这话,阎行面色一变,以他对马腾的了解,只有来犯的敌人非常强才会让他不顾荀攸在场便发出这样的号令。
  阎行立刻飞身下马,跃攀上箭楼,瞄着鹰眼一看,失声惊道:“大波斯马!”
  荀攸稳住自己,问道:“什么是大波斯马?”
  阎行道:“这种马在西域也偶尔能够遇到,非常高大,大多出产自波斯北方的草原,所以也有人称作大波斯马,大波斯马比西凉马还要好,乌孙这种国家绝对不可能大规模的养育,只有和大汉帝国实力相当的帝国才能有实力牧养如此之多,但从马甲和军士甲胄上来看,他们属于冲锋骑,装备水平和大汉比还要好些,但具体效果如何要打完这场才能清楚。”
  荀攸冷着面道:“那就是安息帝国来犯,可是他们和大汉一直友善往来,还要对抗大秦的进攻,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大规模的骑军在这里。”
  马腾跃步上马,喝道:“现在讨论这些做什么,阎将军,咱们立刻出击,否则再过半个时辰就会被他们压制住!”
  阎行报拳与荀攸道:“前大将军,请速速调整此地防卫,我等前去拖延时间!”
  荀攸沉思片刻,果断道:“定西、征西两军立刻后撤,定西军在大营右后方,征西军在大营左后方,相距大营三百步,足够你们的冲锋的距离,不要被包围住,征西军强弩兵上前,驻防军立刻加建拒鹿,将所有没有必要的大营全部拆除扔在大营前阻挡骑军冲锋,在大营前迅速开挖陷马坑。”
  阎行点头道:“前大将军果然谋略过人,我等立刻后撤,保留冲锋距离,不知道何时冲锋。”
  荀攸站在箭楼上,冷看着远方,悠长一叹,面色沉重,道:“若是大寨能够抵挡住第一波冲击就冲锋,如果不能抵挡住第一波,两位将军立刻退后,回去找石韬,告诉他,切莫忘记圣上叮嘱的西域之事!”
  阎行忽然眼睛一涩,扬鞭指着疏勒公硫离等人道:“前大将军在此压阵,你们皆是大汉朝廷之臂膀,忠肝义胆之辈,便是自己本部死绝,就是你们自己牺牲在此,也要保住大汉的前将军!”
  硫离等人下马,虔诚的拜道:“阎将军尽管放心,此乃我等立功,向大汉天子表露忠心之际,便是尸骨无存,也不退半步,必不让前大将军受些许肤发之伤!”
  阎行双目炯然,面色坚毅,与硫离等人道:“你们都是汉子,我相信你们!”复呼号一声,领本部定西军游骑兵出营,马腾也过来拍拍硫离肩膀,说了声:“好兄弟,就看你了!”
  说完这句话,马腾也让人牵过自己的宝马,一跃而上,招呼征西军五万凉州游骑兵出营向左而去。
  铁蹄滚翻,十万凉州骑兵纷纷出营,在营寨前滚起滔天的黄尘,遮蔽当空斜照的金色太阳,在西域早春斜斜照射的阳光下,他们的身影显得那样辉煌,浅黑色的鱼鳞甲胄泛起冰凉刺骨的金属寒光。
  荀攸在他们都离去之后,回首和督将陈曦道:“让征西军中的强弩兵列阵,领着强弩兵上弩箭,检查弩袋,全部上箭楼,弓箭手悉数退下来,。”
  与疏勒公硫离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