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110部分

汉献帝新传-第110部分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皆不说话,都低头静候刘协处置,不过素来法不责众,众人倒没有谁真的担心获罪,否则刘协就不会在魏郡的时候就下诏替他们弥补此事。
  刘协看了看他们,心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叹一声道:“其他人就算了,元直是主谋,孟德是主凶,其他人也就是点个头同意而已,好了。除了元直和孟德,其他人都下去吧!”
  复又对身边地贾诩道:“文和,你也留下来!”
  待赵云、郭嘉等人都离开之后,刘协指着徐庶道:“你怎么让如此多地人都知道了?”
  徐庶和曹操偷偷对望一眼,心中皆暗想:知道的人多才好啊。wAp.16k.cn咱们两才安全嘛!
  贾诩则道:“知道之人皆是圣上近臣,倒也无防,只是时机把握的不太好,容易让人臆测!”
  刘协嗯了一声。道:“至少让朕见长兄一眼吧!”
  贾诩道:“他们急着动手,就是怕圣上见了安定王之后,下不了决心。”复与徐庶、曹操说道:“你们也是,何必在圣上动身来的时候动手呢,当初进入信都城就不应该留下祸根,一把火把皇宫烧了不就一了百了!”
  曹操仿佛找到知音一样,急忙道:“我和奉孝是打算进城就了却这件事情地啊,可右大将军和后大将军犹豫未定,把最佳地时机给拖过去了,但再向后。圣上一来,这个事情就处理不了了,只好临时动手!”
  刘协看了看徐庶,见他一脸无奈,摇了摇头道:“这件事情就算了吧!反正该补救的事情,文和都已经帮你们做了!”
  刘协微微一声叹息,沉默良久,与三人道:“孟德,你过一段时间就回兴州。兴州现在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你要再花费点力气,此外,尽力安排协助军机院的人向大兴安岭北方查探,海宁港地建设一定要着重注意,这个地方是整个北方唯一地不冻港,对大汉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最关键。”
  “朕在北方不会留太久,北方的军务事宜先暂时由元直负责!冀、幽、并三州的军务都要注意整顿。原来地兵士留部分精锐为驻防兵,其余地都让他们还乡吧,做好安抚和抚恤工作,不要是打完仗地军士寒心,尤其北方朝廷的那些兵,南方朝廷地士兵还有商军和农场可以去。他们却只能回家务农。朕也会让治略府负责安排一定的重建工程,给他们暂时找些事情做!”
  “冀、幽、并三州都是历经战乱之地。和南方百姓相比确实困苦良多,各地治理情况比南方差距甚远,荀以前就和朕商量过,打算调步骘、骆统、严三人担任三州地治略总督,他们都是朝廷中央的要员,能力很强,经验也充足,本来问题不会很大,可南方和北方的情况不太一样,也不能照搬南方地政策,所以可能让诸葛瑾临时担任三州治略总督长,坐在幽州蓟县替朕处理这些事情,蓟县也要重新建设,做为呈递骊、兴、辽、冀、并和幽五州的经济重地,刘备以前不是在幽州建了一个南平港嘛,扩建一下,做为主要的贸易通道吧。”
  “现在大汉南北统一了,大家也不要松懈,毕竟还有三个州没有统一,西域那里也面临着安息、贵霜两个大帝国,不能掉以轻心啊!不过军队也没有必要保持这么多,朝廷现在的镇、定、征三大番号十三个军,加上四大水师,有一百一十万的军队,加上禁军、驻防军、预备军和商军,大汉的军队接近三百万,这个数字无异是多了,朕认为三千四百万地百姓,两百万军队还算合理,所以,朕把你们三人留下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合理地意见。”
  贾诩当即道:“臣以为汉军只留镇、征两个番号的九军足矣,至于驻防军,如今大汉荆、扬、青、兖、豫、广、交、蜀、梁、雍、并、徐、辽、兴、骊、凉、西域十七个州,每州五万驻防军并不为过,且蜀州仍然过大,不方便管辖,可如扬州分扬、广一般,再分蜀、昆两州,预备军可以适当削减,在荆、骊、蜀、幽、辽、徐、扬、西域八郡设新野、南骊、成都、辽西、辽东、淮安、金陵、西宁八支预备军,每军人员控制在五万人足矣,作为各军院被选人员和主力军征调军源,配合八支预备军成立八军院,正好可以将定军各级将领调任各地军院担任祭酒和授师,在削减兵员地同时,臣以为如今的汉军当首先重视骑、水两军,在北海、东海两大水师之外。增设南海水师,此后还可增加西海水师,骑兵求精,水师求广,纯粹的骑兵团以定西、征西、征北、南骊、镇北、禁军八翼为主足矣。其余则为混制。”
  刘协微微颔首道:“如此一来,大汉地军员压力也轻松不少!”复问曹操和徐庶道:“你们以为如何啊?”
  徐庶道:“虽然还有瀛、泰、安三州没有平定,但大汉现在的兵力确实有些膨胀了,自然压缩一些较为合适。”
  刘协见曹操并不说话。知道他恐自己借此机会削他兵权,乃特意又问曹操道:“孟德还有什么意见啊?”
  曹操道:“臣以为骑兵也应该首求广,大汉子弟不同与漠北,大多并不善于骑射,若是过于求精,反而越来越少,日后只能从漠北征调,臣以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长久以往必然生变,故臣以为新野、南骊两预备军应该继续扩大。而不是收缩,南骊是生存环境能让汉人接受的少数草原,应该是控铉骑兵训练基地,而新野是黄河以南少有地天气阴凉之地,是游骑兵训练基地,随着大汉开始准备平定安、瀛、泰三州,水师愈加重要,淮安则应该设为水师预备军,臣以为汉军可以缩编。征番号四军皆可减至五万人,然预备军不可缩编,此乃让汉人成为精壮之兵的根基,十七个州地预备军可降为预备营,人数可以压缩至两万,但不可撤销,在广州南海郡可再增设专门的南海水师预备军,新野、南骊、淮安、南海可以拥有十万预备兵,虽耗粮税。但确实是国强之根本,至于军院的设置嘛,各州都可以在预备营的基础上增设军校,但对应四大预备营可以设立四个集中地大军院也是应该地。”
  刘协忍不住仔细看了看曹操,赞许道:“若无孟德在此,朕几乎犯了大错。不错。汉军可以减员,但预备军不可以减。”
  复与三人道:“那就结合文和和孟德两人的意见。汉军地人员编制控制在百万之下,定军番号取消,保留各州的驻防军、预备军,驻防军自耕自种,并不消耗粮税,也不用考虑,汉军和预备军则全部要国家粮税支持,所以标准就是练精兵,南骊这个预备军可以称为西凉预备军,兵员包含西域、凉州、骊州三地,新野、西凉、淮安、南海四大预备军人数可以达到十万人,相应成立新野、西凉、淮安、南海四大军院,此外再增加济南、洛阳、江南、成都四个综合军院,合为八大军院,四个综合军院也配备预备营,兵员主要为军院的学员。襄阳军院为最高军院,提升为襄阳军府,各州军校采取以前的群英会模式,每年春举行尉考,优异者进入八大军院,四大军院每年秋开设将考,优异者从四大军院升入襄阳军府深造,自八大军院出者任尉官,自襄阳军府出身,则可直接出任偏将。”
  徐庶、曹操喜道:“如此则更好不过!”
  刘协则摇头苦笑道:“如此一来,大汉的军费恐怕是降不下来了!”
  贾诩道:“以前各州都是五万人的预备军,如今降为一万的预备营,只此一笔可以降三成军费,可军府和八大军院一设置出来,再加上四大预备军地存在,又增了一成,总军费可以降下来两成左右,若是没有战乱,抚恤和马匹购买的费用也可以大规模取消。”
  刘协苦叹道:“凉州、广州和辽州这几年发展的快,加上西域和骊州开始纳税,如今治略府一年总的粮税能够达到两百二十亿钱,军费前几年占的是四成,这几年都占到了六成,汉军平均每个人开销是五千紫铜钱(东汉末年是八千钱为稳定数字,但这是五铢钱,由于紫铜钱和五铢钱的兑换率在1:1。5,虽然汉军平均开销比东汉的军队开销多,但南汉粮食价格为东汉末年的一半,这样一算,五千紫铜钱是比较可靠的数字),汉军十三军和四大水师一百一十万人,这就是五十五亿军费开支,各种器械军备、船只、箭矢、滚石、神鸢弹就是二十亿地消耗,预备军是一百万左右,这些虽然都是些年轻子弟,而且没有较多军备开支,可一年的消耗也在三十亿左右阿,马匹的购买和抚恤平时不增加,到了战争就是几十亿的向上跳,这几年军费从四成跳到六成,那就是每年超支了四十亿,这四十亿都是用来购买马匹和抚恤花费。”
  “都说朝廷财税丰足,如今这一算下来就知道治略府的痛苦了吧,还好往年治略府存了不少钱,否则就要和襄阳银庄借贷,那就是动用老百姓的钱来打仗啊,这里面还没有算禁军的钱,现在禁军的费用都是内务署在出,实在是治略府亏空的厉害啊。”
  “将定军一裁掉,少了二十万人,那就少了十多亿地军费,各州预备军降到营,虽然多了四大预备军,但还是少了十五亿左右的军费开支,明年开始马匹的补充和抚恤就会减少,军备费用也会降低,这里大概就要降下来四十亿钱左右,但增加军院那么多,这些又要增加十亿钱,仔细一折算,明年的军费应该是一百亿左右,蒋琬给朕算过一个帐,两年后并、幽、冀、兴四个州开始稳定,大汉的总财税应该可以长到三百亿钱,军费的比例就可以降到财税地三分之一,这个额度也是朕比较认可地,治略府为了以防万一,也会每年向襄阳银庄存入二十亿钱,用作突发战争军费补助。禁军的开支还是朕地内务署和治略府同时承担,军费也保留在十亿左右。”
  和三人算完这笔帐,刘协长叹一口气,道:“累积了这么多年,统一北方这仗打下来,总算没有使南方经济承受重大压力,若是提前几年动手,南方经济很有可能因此而倒退五年,能有今天这个结果,朕还是比较满意的,你们三人也付出很多,朕理当感谢你们啊!”
  三人急忙拜道:“此乃臣等职内之事!”
  刘协扶起他们,说道:“朕最近也听说了很多大臣再议论统一之后都城放在哪里,如今的大汉的疆域就秦和大汉以前相比要大不少,再加上南方和东面还有三个州等着平定,大汉面积还要更大,襄阳虽然仍位于大汉中心,但已经不适合做为首府之地,朕心中也很清楚,尤其是漠北变成大汉的疆域后,襄阳的位置就更远了,所以朕有了几个地方可以选,但都在战乱下毁坏殆尽,暂时的首府还不适宜搬迁,蓟县、洛阳、长安、济南包括金陵都是可选之地,你们三人有什么意见吗?”
  曹操道:“圣上为何不考虑信都呢?”
    网友上传章节 第九卷 天下云涌 第三十四章 京都之争
     更新时间:2009…5…30 1:21:16 本章字数:4479
  京都之争
  曹操提出信都得建议得到了贾诩的赞同,徐庶则坚持济南应该是首选之地,至于蓟县、金陵则被三人一齐否定。
  京都得选择不仅是大汉首府的问题,其中关系甚大,如果襄阳不再定为京都,那襄阳军院、襄阳学府、长江学府、襄阳理工学府这些让襄阳人自傲的四座大学府肯定也会离开襄阳,京都落在什么地方,这些学府就会去那里,相应得中央太学府也会调走。
  整个大汉的经济、文化、军事重心都会偏离,而且更重要的是京都落在哪个州,哪个州就会得到无数的好处。
  在刘协和曹操、贾诩、徐庶无法统一意见之后,关于京都讨论的事情开始传开,让各地官员参与讨论。
  孙坚、鲁肃和主要的商社都认为定在金陵是最合理的,因为现在扬州经济发展已经超越荆州,只是由于人口的劣势而没有升到大汉第一州的位置,但整个经济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
  周瑜、张昭等朝中要员则坚持要么不搬离荆州,一旦搬离荆州,首选仍然是洛阳,而大量的荆州本地人才,包括庞德公和司马徵这些老字号的人则坚决支持襄阳。
  徐庶代表的统帅府很多大将则认为济南承北接南,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荀攸和马滕、皇甫嵩、皇甫骊、皇甫康则认为长安才是最佳之选。
  独没有人支持蓟县这个选择,直到最后。众人逼着荀、陈群和郭嘉三人表态支持其中一方,三人便选择了蓟县。
  他们选择蓟县的意见很简单,守住漠北,东连兴、辽,中承幽、并、骊、冀。南接徐、青、扬,又靠着沿海,他们三人一表态,不站在任何地方势力地诸葛瑾、蒋琬等接班人选也表示支持蓟县。但短时间不应该换京都。
  如此一来,长安、信都、洛阳、蓟县、金陵、襄阳六个地方成了争论的焦点,各方支持者都选了代表,为了这场争夺京都得战争斗到底,毕竟京都落到哪里,哪里就注定是大汉经济、文化和军事重心。。wap;16K.Cn。
  刘协自己也没有很清晰的想法,长安是盛唐之都,自然有它的优势,除了防御态势,可以融合东西方文化。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信都承上启下,冀州有昌盛地基础,只要用心治理,完全可以带动北方的经济。
  洛阳承南接北,东西贯通,也是优异之选;蓟县做为后世的北京,历朝国都之地,优点更不用说了,尤其进入海洋时代。蓟县的优势就更大,而且可以镇北观南,就是对西域和东西方交流不利,而且就目前而言,幽州地经济情况和底蕴实在太差!
  金陵是刘协前世的故乡,在南京从幼儿园读到研究生,感情不可谓不深厚,加上扬州经济繁华,也是未来整个南方的经济重心。进入海洋时代,其经济地位更加提升。
  襄阳现在经历了二十年的治理,早就是大汉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重心,荆州也是自己翻身之本,荆州人对自己的支持也是最高的,没有荆州百姓就没有今天的大汉。对于这一点。刘协心中也非常的清楚,就算最终襄阳落选。他也要给荆州和襄阳留下足够他们自豪千年的名盛之地。
  大汉地疆域过于广阔,可以选择的地点实在是太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