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216部分

汉献帝新传-第216部分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巍没有动手,他只是在等待父亲病逝,不过已经开始了精心准备。四大海军悉数完成了海军火炮和轮船主力舰的更换,加上大量的木构架的东海主战舰,以及登陆舰队机动火炮的改革,陆军机动轻火炮“旋风”等系统开始大规模装备,这一思路完全违背了刘协的部属,刘协最初的想法是只在部分军队装备新式武器,刘巍地反常举动多少引起了刘协的猜疑,但他没有办法去阻止。
  在刘协的要求下,刘巍长子被送到他身边接受教育。此时的大汉。基本上已经不再受刘协掌控,既然如此,刘协也乐得清闲,没事带带孙子,虽然刘晟年龄已经不小,过了含饴弄孙的好时光。可爷孙隔代亲。两人倒是处得其乐融融。
  刘协发现这个孙子为人处世相当果敢利落,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刘晟温文尔雅,颇有读书人的气质,而他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更胜刘巍当年,但这小子实在是外柔内刚,遇事非常有自己的主见。
  比起刘协来,刘晟对兵书的热情要更胜一筹,开始刘协还担心他是否只是纸上谈兵,但跟他谈起天下大事来,这小子说得头头是道,经常语出惊人,让治世数十载地刘协都惊叹不已。。16K小说网电脑站www;16K.CN。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刘晟肯定是大汉帝国的下一任接班人,有子如此,刘协基本上也就放心了。
  不过刘晟性格中冷酷的一面刘协却没有看清楚。毕竟此时他手中并无任何权力,而所处的环境中,皆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刘晟又怎么敢轻易造次呢?聪明人都知道韬光养晦,大权在握之前,表现得乖一点没什么坏处。
  这一日刘协与刘晟分析天下大势,说到了甘宁省,刘晟满有信心的说道:“甘宁省矿产丰富,且和中央能够保持非常稳定的运输,所以是属于对内资源基地,承担中央二十八州资源补充地位,负责向南洋经济圈输送资源。”
  “亚汉省初期定位在自给自足,承担大汉帝国主要的人口压力分担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也开始和甘宁省一起转向中央州地地位,这个转变过程很漫长的,尤其是巴比伦省转向直属省以后,甘宁省也要转向直属省,亚汉省、安大略省也要陆续进入直属省地位。”
  刘协满意的说道:“可以看出来,你对大汉格局把握得相当透彻,果然是后生可畏,如今国内科学昌盛,你呆在朕和这帮老古董身边,怕也学不了太多东西了,不如去跟你父皇实际锻炼锻炼吧,开始不要太多权力,那对你没有好处,但是一定要你自己必须独当一面的职位,否则也有些委屈你了。”刘协的初衷只是希望不要让刘巍带给儿子太多的暴戾之气,至少兄弟父子之间地亲情,不能随便为了权力利益抛在一边。但这时候他终于想明白了,就像自己当初不得不对兄长下手一样,牵扯到皇权地问题,就算是平时连只鸡都下不了杀手地文弱之人,也势必会磨刀霍霍。
  自己地时代终究是过去了。刘协不无感慨的想。步入晚年之后,刘协闲暇时总是会想到自己从六七岁到天下初定的那段峥嵘岁月。从一方面来说,他的确是以天下为己任,为了大汉一统兢兢业业。1……6……K小说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仅仅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大汉统一地过程,至少从表面上来说就是兄弟二人角力的一个过程,虽然兄长文弱,长期以来不过十北方利益集团的傀儡,但他何尝又不希望挥师南下一统江山呢?若他真的达成心愿,恐怕自己早已经身首异处,不知做了何处地孤坟野鬼。
  胜者王侯败者寇,这种道理即使在文明社会里。一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眼看着刘巍也渐渐开始衰老,他的兄弟们不可能对他的位子没有任何想法,况且如今诸王割据的局面已经初显,而刘巍看起来对这些不大听话的兄弟也没有打算留情。这些自己引以为傲的小家伙们,到底还是没有逃脱帝王家的宿命,终于快要到刀兵相见的那天了。
  想想这些问题,刘协就头疼不已,至于放刘晟回去,多半也是为了刘巍考虑。既然兄弟相残的局面很难避免。刘协也不希望大汉陷入无休止地混战之中,索性让他一边倒好了,刘巍刘晟两人加起来,对付其他各自为政的诸王应该没什么问题。
  想到此处,刘协禁不住仰天长叹。生在帝王家,难道真的只能如此冷血吗?
  国内的形势在目前来说还像是平静如水,虽然其中已经暗流涌动。刘晟回到刘巍身边后,立刻被委以重任,负责军事和政治两大方面的改革。军事上基本只需要继续执行刘巍现有的政策就行了。毕竟他已经偏离刘协当初所制定的标准已经很远,所以虽然刘晟只是继续执行,但对军方来说,仍旧是一番大的变动。
  由此军费开支大大增加,刘晟不得不在在六大行政区内划分出部分无人地域为皇家财产,进一步进行皇家资产的扩充。确保军费上地稳定。
  刘晟的改革后。原先刘协所考虑的各王分管各省的设想完全破灭,但这些举措完全是由刘巍在背后支持的。刘协已经是回天无力。他对于这些改革所提出的意见,刘巍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给出正面的回复,后来可能是有些不耐烦了,刘巍在回信中语气稍显生硬,言道如今天下局势并不乐观,如果现在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说不定数年之后大汉又会陷入当年七王之乱的糟糕情形。
  这番话暗示已经相当明显,刘巍并没有打算给自己地兄弟们留什么后路。既然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刘协也只得叹口气作罢。当年的老臣死的死,亡的亡,如今国内当权的少壮派,皆是刘巍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只会听刘巍一个人地,如今刘晟代替父亲行使一部分权力,他们自然也就会争先恐后倒向刘晟地阵营,谁还会听这个糟老头子的话呢?
  无可置疑,刘协在民间仍旧享有至高地声望,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平头百姓说了算的,就算大汉推行再多年的民主,可最后执掌天下的,仍旧还是那些人。而刘巍刘晟作为他的嫡系子孙,轻易就可以受到万民拥戴,说来也都是情理中的事情。如今的刘协早已是垂垂老者,作为大汉的精神领袖还说得过去,真让他日理万机,恐怕身体也已经不允许。
  在刘晟开始执掌权柄后,帝国并没有进行太多扩张,对于很多外族占据比较较大地区,也出现了局部的退让。刘珏的印度省退还为印度王国外,图兰省也转化为图兰王国,顿河流域分化为顿河王国,大汉帝国军队完全回归西域。这是因为随着商业发展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图兰省的军事地位已经不再重要,而其领土内经济发展空间很低,如果采取大规模扶持并且平息其对帝国内部富庶地区的嫉妒和不平衡心态,那帝国得不偿失,所以刘晟索性放弃这一领土,减少帝国的经济压力和内部经济上的不平衡。
  而经济发展空间更差的藏州,由于是帝国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沧澜江即湄公河、长江、黄河),还是雅鲁藏布江和恒河的发源地,且是天然防御,刘晟力排众议,强力稳定其中央州的地位,并大力给予经济扶持,首先确保自然平衡和,坚决抵制任何工厂进驻重要保护区域,并将主要民众移出不适合居住的地区。
  帝国四大海军开始快速发展,中央陆军总编人员达到一百二十万人,中央海军高达一百三十万人,禁军完全将尉化,在战争时间内,禁军可以实现在半年内从二十万递增到两百万的快速扩编,各预备军也完全将尉化,虽然帝国总兵力只有四百万,但在战争爆发时期,可以在两年内扩编到八百万。
  帝国每年实际军费开支控制在十六万银元左右,而每年中央皇庭实际收入在三十万银元,并保持每年6%的高速增长,而中央财政总税收也在亚汉利亚经济区域、南洋经济区域和阿非利加…巴比伦三大新经济区域的强势增长下,每年总税收突破六十二亿银元,并保持8%的高速增长,其中三大新经济区域每年增长幅度超过12%。
  铁路和轮船建造出现了快速增长局面,由此引发了钢铁锻造和采矿业的紧张。晋中大量的优良露天煤矿被开发出来,而锦州的铁矿作为大汉领地内最优良的铁矿资源,与本土相隔距离过于遥远,运输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国内只得从经验丰富的学者技师中大量征集志愿者,让他们分赴各地勘测矿产资源。其实大汉一直都没有放松对国内矿藏的整理规划,但如今的工业发展呈现爆炸式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帝国的承受能力。
  幸亏大汉的确算得上地大物博,在经过重新系统的勘测后,三个储量丰富的贫铁矿和一个富铁矿分别在大江南北被定位成功,从现在大汉的经济发展来看,应该可供百年之用。至于百年之后,到时大汉的远洋运输能力应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到时候尽可以从锦州和非洲这些矿藏丰富的地区取用。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二卷 华夏天下 第二十五章 繁华与危机
     更新时间:2009…5…30 1:29:37 本章字数:4570
  繁华与危机
  随着帝国对矿产的需求日渐增加,像晋中这些煤储量丰富且易于开采的地方,民间资本渐渐开始显山露水。这些地方几乎每县都有几家私人煤窑在疯狂开采,但是地表矿还是有限的,他们在掠夺完这些资源后,不惜重金购买烈性火药钻山打洞,进一步开采深层煤矿。
  当时人们对瓦斯的危险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而矿井透水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私人煤窑主为了攫取最大利润,甚至不惜雇用未成年的海外佣工,这些没有任何安全生产常识的小孩子,往往工作不过两三年便倒毙在不见天日的坑道中。最初这种情况并不为人所知,加上大汉国民对于佣工的生活环境向来都不太关心,因此这种不人道的用工制度甚至一度成为矿主们心照不宣的约定,谁能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谁倒更风光一些。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大汉主管人口统计的官员终于发现了些端倪,前些年从阿非利加输入的数十万劳工,曾同时携带几万余名幼童入境,但是这么些年过去,这里面应该很多幼童过了入学年龄,但却没有几个人申请入学补助。开始官员们也没有当回事,可后来民间的传言日渐其盛,说这些孩童多数都已经死在了矿场里,要么累死,要么因为矿井坍塌,瓦斯爆炸,矿道渗水。总之目前没有人能确定到底还有几个孩子仍旧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条消息传到刘巍耳中的时候,身体状况已经开始不容乐观地皇帝暴怒了。他从幼时便被母亲教育要以仁爱治国。虽然对于那些越来越自以为是的兄弟们,他也曾几度起过杀心,可平心而论,刘巍并不失为一个好皇帝。
  大汉推行了这么多年的民主,居然到了现在还有矿主把童工当牲口使用。纵使这些小孩子并非大汉子民,但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大汉讨生活,最后却一个个屈死在了暗无天日的井下,这又怎么是刘巍能接受的了得呢?
  一场暴风骤雨式地矿业整顿来临了。。www;16K.CN。国内所有私营矿场全部关闭。私自组织规模开采任何矿产的行为都被判以重罪,而官方的矿业开发,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决不允许虐待矿工和进行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
  这场整顿进行了不到一个月,国内煤价上涨了百分之四十,而钢铁成品地价格则翻了一番。尽管刘巍向各大商社发出威胁,说他们是借机发财,乃是置大局于不顾。但是却没有一家商社肯妥协,一再强调如今没有廉价的劳动力,大汉子民若下矿工作。薪水要比外来佣工高三五倍也不止,而且这些人一旦遭遇矿难,每个人的补偿金都是天文数字。如此推辞,不一而足。
  刘巍怒气冲冲的把这些人的书面报告丢到了案台下,紧锁眉头对近臣说道:“难道这帮家伙就不知道搞一搞安全生产吗?就知道死了矿工赔偿金拿不起,怎么就不知道花点本钱把矿井修缮一下?”
  话虽如此说,煤价仍旧在日日飙升,看起来这年的军费开支要比往年多两成都不止,刘巍头疼不已。只得写信向刘协请教,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度过眼前这一关。以他此刻的年龄,若非实在是焦头烂额,定不会向已经年近八旬的老父请教什么了。
  刘协的回信很快,毕竟电报要比信鸽方便了太多。他在信中说道: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地,这些矿主虽然罪不容诛,但对于历史的发展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并非没有意义。
  刘巍简直被老爷子的回信气死。虽然他这些年来眼看着刘协慢慢衰老,但心中一直对父亲存在着无法言表的敬畏。所以诸多事情一直保持着和刘协的沟通。纵使自己对几个兄弟心中不满,就算他已经动了杀机,也绝对没有胆量在刘协安在的情况下举起屠刀。但是看到刘协的这封回信,刘巍气急反笑了。
  他给刘协回了封信,说自己还是希望父皇能给一个解决方案,目前的形势对大汉来说相当严峻。1…6…K…小…说…网全国范围内正在大修铁路。而海军军备更是离不开煤铁,这些商社如此搞法。简直是让自己没有办法。这封信其实是刘巍地试探,如果刘协仍旧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也许,有些事情就好办多了。
  刘协的回信言道:大汉数十年来并不缺乏劳动力,而近些年来所雇佣的海外劳工也是以数十万计。如今刘巍所头疼的是,以大汉如今的科技水平而言,采矿业属于基本没有安全保障的行业,如果没有比其他行业高出几倍的薪水,大汉子民是绝对不会进入矿区工作的。至于雇佣童工和其他没有国民权地劳工,这个原则上大汉是不支持的。
  刘巍看到此处,心中已经开始窃喜。但是信中话锋一转,却几乎让他不寒而栗:不过解决方法多的是,目前大汉牢狱内有囚徒十数万人,大汉法律宽松,这些服役的犯人,多数都是实在无法减免刑罚的重犯,已经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至于人身权利,其实也基本全无。大汉并没有设置徒刑,所有犯人都从事或轻或重的体力劳动,此时不妨把重刑犯丢到矿井里面,至于刑期,可以适当减免。如此一来,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