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唐 >

第20部分

天唐-第20部分

小说: 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张?无奈,探手扶起裴徽,和声道,“裴公子何必如此!也罢,承蒙裴公子厚爱,如若张?再推三阻四就显得有些矫情……诗文技艺,你我共同切磋而已。”
    “多谢先生。”裴徽大喜,又要拜下,张?赶紧一把托住他。
    正在这时,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十数骑飞驰而至,一个宫中的小太监翻身下马,面向张?和裴徽扫了一眼,然后端起宫中人的架势,拿捏着别扭的尖细强调喊了一嗓子:“传皇上口谕,赐张?金牌一面、骏马一匹、红花一朵、美酒一坛、牌匾一幅,命张?披红挂彩鸣锣开道游街半日……”
    ……
    ……
    皇帝如此口谕,八成是杨贵妃的撺掇。张?心知肚明,定然是自己的一篇《太真仙子赋》深深打动了杨玉环,在她的“枕边风”下,李隆基酒后一时兴起就给了张?一个名正言顺的成名露脸的机会。
    张?无奈,只能奉旨游街。
    裴徽派出了虢国夫人府上的几个家仆一路相随。有的抱着皇帝赐的美酒,有的端着玉盘,上面盛着皇帝赏赐的金牌或者红花,还有两个家仆一起抬着皇帝亲笔题名上书“金牌才子小郎君”的牌匾。
    张?骑着那匹李隆基赏赐的枣红色骏马上,身子歪歪扭扭姿势有些僵硬。他从未骑过马,勉强上了马背,一时间感觉不太舒服。
    两个宫中羽林卫前面鸣锣开道,口中还时不时喊上两嗓子:“御封金牌才子小郎君张?奉旨游街――,闲杂人等,一概回避……”
    或:“奉旨游街,诸人回避!”
    一路敲敲打打,就从东市穿过朱雀大街,行向了西市。由此再次折返向南,饶了一个打圈子又转回到东市外围。
    这一趟游街下来,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而张?坐在马背上,疲倦困乏却又无法提出下马休止,只得坚持着。前面开道的这两个羽林卫忠于职守,不围绕长安城转一圈,他们也不会回去向皇帝和贵妃娘娘缴旨。
    东市西市是长安城里最热闹最繁华的场所,街面上店铺林立,行人如云,摩肩擦踵。张?的车马游街队伍缓缓行了过来,商贩和行人旅客赶紧退避在街道两侧,三五成群羡慕地望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张?,待张?过后,方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昔日张?的浪荡纨绔声名说穿了只流传在长安城的上层社会,一般的坊间百姓并无知晓。但这样游街下来,张?的才子名头却是名动整个长安,“金牌才子小郎君”的御封雅号由此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大理寺卿徐峤的儿子徐文斌正出门坐车带着几个家仆去花柳街巷饮宴取乐,刚出府门,就被拥挤的人群堵在了半道上。
    徐文斌恼火地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斥道,“前面这些刁民是怎么回事?来人,速速去开道,不要耽误了某家聚会的时辰。”
    一个家仆尴尬地回头来小声道,“回公子爷的话,前面是张?张公子奉旨游街,人满为患,一时间也过不去。”
    “谁?谁奉旨游街?”徐文斌眉头一挺,“张??城南张九龄家的张??”
    “正是。听说张公子今日被皇上御封为‘金牌才子小郎君’,赏赐金牌一面,骏马一匹,奉旨游街半日……前面百姓正在看热闹,公子爷,要不然我们绕道而行?”
    徐文斌闻言嘴角轻轻抽搐了一下,竟然一下子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撇开一干家仆,分开拥挤的人群向前行去。
    在人群中挤了数十米,见前面不远处,一头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神情淡定姿容俊朗的张?一袭青衫,头戴红花,腰佩金牌,正大摇大摆地在一干家仆护卫的簇拥下,在众人热切的目光聚焦中向前而去。
    徐文斌心里的震惊无与伦比。他根本无法理解,这样一个曾经跟他穿一条裤子的浪荡子,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神马绝世才子,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这种震惊旋即就转化为一种熊熊的妒火,他抬头望向张?的背影,目光有几分阴狠。
    似是有所察觉,张?陡然从马上回头来扫了一眼,马上就发现了站在人群中的徐文斌。
    张?淡然一笑,旋即回转头来,再也不看徐文斌一眼。那眼眸中高高在上的冷漠和不屑一顾的神采,虽然一闪而逝,却还是几乎要让徐文斌发狂。
    他挥舞着手想要谩骂两声,杀杀张?的风头,但突然又想起如今的张?已经不是他这个大理寺卿家二公子能轻易招惹的人物了,扰乱奉旨游街,他哪里有这个胆子。
    心里这口妒火和怨气瞬间就泄了,徐文斌立即蔫了,垂首下去浑身冰冷。
    ――――――――
    汗颜,睡过头了,竟然忘记更新,赶紧补上,大家见谅啊。
第042章光大门楣的希望
    第042章光大门楣的希望
    这“游街”一说,只有新科状元公才有夸官三日的资格。WWw、此刻张?奉旨游街,虽只半日,但也彰显出皇帝无上的恩宠和看重,意义和影响力却极其深远。不仅对于张?个人的声名塑造,对于整个张家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
    因此,张?奉旨游街还未回府,消息早就传回了张家。
    是故张?还没有返回张府,张家几乎全族都聚集在张府客厅中端坐谈笑等待,厅中气氛非常和谐喜庆。
    皇帝御封“金牌才子小郎君”,对于一个士子来说,这可是无上的恩宠和无上的荣耀。
    张?所作《虢国夫人诗》及《太真仙子赋》早已随着张?的奉旨游街而满城传诵开去,张家诸人自然也早有耳闻。
    张九鸣一边低声吟诵着《太真仙子赋》,一边兴高采烈地拍案叫绝,“大嫂,三弟,立成、议和,?儿这赋作的极其精妙雅致,才气横溢。待来日此赋流传下去,?儿的才子之名定然同时名播天下……看来,我们张家的光大门楣还是要落在?儿的身上。”
    张九皋也在一旁叹息道,“?儿数年沉寂,今朝一举成名,获得皇上青睐看重,可谓是鱼跃龙门……其中境遇种种,难以用语言尽述!”
    张九鸣和张九皋面对面欣慰地笑着,同时也感慨万千。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浪荡纨绔,骤然之间涅?重生,在这个风雨欲来的长安城里掀动起如此大的动静来,谁又曾想到?
    可无论如何,张家有了张?,如果不出意外,他日的崛起已经成为必然。
    柳氏坐在张九鸣和张九皋的对面,微笑不语,只是眸子里闪烁着的自豪的光彩,想要遮掩都遮掩不住。
    张?脱去浪荡外衣展现本源,最欣慰的当然非柳氏莫属。张?是她的独子,也是她后半生的唯一依靠,儿子这般争气,她心底的兴奋和振奋可想而知~!
    坐在下首的刚刚出狱的张焕,洗澡沐浴更衣,然后小睡了片刻,起身后在夫人的服侍下吃了点东西,将养了下精神,刚要去拜见柳氏,就听到了张?被皇帝赐予“金牌才子小郎君”雅号和奉旨游街的惊人消息。
    这么久了,张焕还是有些如坠梦中,有些弄不清这究竟是现实还是虚幻。
    出狱之初,家里长辈说解脱他危难的乃是三弟张?,他嘴上虽然没有否认,但心里却隐隐有几丝不信。当这个消息再次传来,就如同春雷一般,彻底打乱了他这十多年来对张?的认知。
    所谓长兄为父,长嫂若母。按照古训,父亲不在世,张焕这个长兄便要担负起教导幼弟的责任。可惜,张?自小顽劣不堪,再加上有柳氏的溺爱纵容,根本就不服张焕的管教。
    张焕无奈,最后也只得放任不管,因为管不了。
    好在张焕老成厚道,家族观念极强,张?再怎么顽劣不堪,那也是张家的子弟,好歹张家也算是家大业大,纵然出一个纨绔,也能养得起。张焕琢磨着,只要能让张?富贵一生也就对得住先父的嘱托了。
    可……可就在他不幸遭难的这几天里,这个浪荡的幼弟却突然有了如此惊人的嬗变……此情种种,又让张焕一时间怎接受得了?
    “立成,你这次能脱罪活命,我们张家能平安度过这场危机,?儿居功甚伟。虢国夫人看重他的诗才,这才受托入宫拜求皇上,下了赦免的圣旨……”张九鸣转头望向张焕,轻轻一笑,“待?儿回来,我等摆宴好好庆贺一番。”
    “?儿此刻奉旨游街,又被皇上御封赐下金牌,这对于我们张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张九皋挥了挥手,“估摸着?儿也快回府了,来人,速速去准备酒宴,派人在门口迎候,待?儿回府,我等立即饮宴庆贺!”
    张焕笑着点点头,刚要起身去安排,却见二弟张宁脸色复杂地起身勉强笑了笑道,“两位叔父,大哥,我去吩咐下人备下酒宴。”
    张宁旋即转身离去。
    张九鸣扫了张宁离去的背影,有意无意地转头向张焕淡淡道,“立成,兄弟情谊弥足珍贵。兄长辞世,只留下你们兄弟三人。你作为长兄,要时刻为两个兄弟做出表率……”
    张焕闻言一怔,下意识地点头应是。心头却是猜出了几分,张宁心胸狭隘器量不足,这一点张焕是心知肚明的,而平日里张宁对张?的态度也甚恶劣,危机关头自然是更加不堪。
    *******************************
    崔府。
    崔颖没有回府,还是跟随着玉真公主李持盈去了玉真观。
    但崔颖固然没有回去,可消息和皇帝的赏赐却到了崔家。闻报说皇帝应允,崔颖拜玉真公主李持盈为义母,这让崔琚夫妻、崔进和崔焕兄弟都非常欢喜。
    可旋即,同时传来的另外一个消息又让崔琚夫妻颇有些汗颜。
    张焕脱罪出狱,虽然没了官职,但毕竟保住了性命,张家也安然无恙渡过危机,不过这并不能引起崔家的重视。但张?在虢国夫人的酒宴上再次崭露惊世才学,引起皇帝和贵妃的封赏,不仅得了一个“金牌才子小郎君”的雅号,还奉旨游街……这意味着什么,作为世家大族,崔家人心里明镜儿似的。
    有了皇帝的这番态度,明年春闱张?必然夺魁。任何权贵的荐拔,任何士子的努力,都比不得皇帝的看重。
    崔琚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夫人,老夫倒是小看了这小厮……看他如此,这才学做不得假。这篇《太真仙子赋》,犹如鬼神之功,最不济,焕儿是作不出的。”
    郑氏夫人轻声一叹,“还是颖儿看人有准头。皇上口谕里说了,要玉成张?与颖儿的婚事……以奴家看,颖儿能得夫君如此,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了。老爷过几日还是去一趟张家,缓和一下关系。左右有皇上的口谕在,崔家的面上也好看一些。”
    崔琚脸色一红,默然点了点头。
    崔进在一旁沉吟良久,方才疑惑道,“父亲,张?有才,倒也不难理解。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张?当众谩骂李林甫,听说今日在虢国夫人府上当着皇上的面也大加诋毁,可为什么李相那边毫无动静?这着实有些反常。”
    “且,皇上重用倚重李相多年,如果说李相为天下最大的奸佞,岂不是说皇上有识人不明之过?皇上没有龙颜大怒,倒是奇怪的紧。”
    “进儿,你之所言,正是为父心疑所在。”崔琚亦皱眉点头,“如此考虑下来,只有一种可能。”
    ――――――――
    还是老规矩,凌晨过后会有更新,在线的书友来帮老鱼顶起来,投票点击啊,冲榜(*^__^*)
第043章荣归
    第043章荣归
    崔焕和崔进兄弟俩几乎是异口同声问道,“请教父亲,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张家遭难来得突然,张?当众谩骂李林甫更加显得诡异,一时间,老夫倒也没往深处想。wWW!”崔琚若有所思地淡淡道,“但这一连串的事情下来,据老夫的判断,恐怕李相的病情……”
    崔琚没有把话说透,只是“浅尝辄止”。
    但他这两个儿子都是那种一点就透的青年才俊,尤其是崔焕,心性沉稳胸有才学,从父亲这颇带暗示性的话语中便“举一反三”想通了其中那些复杂的关节――
    “父亲,如此说来,李相的病情相当严重了?但这似乎……只听说李相最近闭门不出,修养身体,只是略有小恙而已,怎么……”崔进轻轻道。
    “怕是不假了。李林甫恐怕病重不治,皇上看到这一点,就有放弃李林甫扶持杨国忠上位的心思。要不然,一个士子公然诋毁朝廷重臣,皇上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崔焕沉吟着说,“这一次皇上赦免了张焕,明是施恩于张家,其实是给杨家面子。”
    “至于说奸佞之说……其实何止满朝文武,就连皇上也从不否认,李林甫并非贤臣。只是李林甫察言观色善于为皇上分忧,所以一直被重用至今了。”
    “而那张?正是看准于此,才铤而走险……如此一来,他跟杨家走到了一起,将来杨国忠登堂拜相,他张家还能有亏吃?这么说来,这张?的才学我比不上,胸中乾坤手段也不是我所能及的。”
    崔焕落寞地一叹,“要论识人,我等不如颖妹。”
    “二弟,我倒是不这么看。李林甫纵然病重,但积威之下,也不是一个小小的张?所能承受的。李家毫无动作,是不是说明虢国夫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崔进摇了摇头,反驳道。
    “虢国夫人一介女流之辈,尚不足于影响李林甫。只是如果李林甫病重,这一切都好解释了。”崔焕还没有开口,崔琚便插话道,“进儿,你且思量,李林甫一旦病重垂危,他最担心的是什么?”
    “李家的后路。”崔进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恍然大悟道,“父亲,二弟,我明白了。张?此举看似酒后放浪形骸,其实大有深意。他跟杨家人扯在一起,李林甫在这个时候,绝不会再去得罪杨家人,生怕将来他病死后李家遭受杨家的打击报复。”
    崔焕默然点头。
    崔琚仰首慨然长叹道,“倘若这个猜测成为现实,大唐朝廷必将有大变故。如今风雨欲来,我们崔家行事更要谨慎。所幸颖儿受玉真殿下青睐,有玉真殿下的庇佑,这是一大依仗。”
    “张?此子相当不凡。有才学、有谋略、有胆识,将来必定前途无量。焕儿,你先去张家投石问路,试探试探他的态度。”
    “是,父亲。”崔焕点了点头,面前突然浮现起张?那张熟悉却又让他感觉异样陌生的英挺面孔,心神微微有些激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