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唐 >

第205部分

天唐-第205部分

小说: 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来看,也不用这两家联合,单单是一个杨国忠和杨家,就够让张尚书头疼的了。”
    李琦侃侃而谈,无视了张继勇越来越难看的脸sè。
    “张良娣若是不能尽快生出皇子,恐怕皇后位置难保。而只要薛淑妃能诞下皇子,以太子对她的宠爱,一步登天册封为皇后几成必然。
    这薛淑妃是韩国夫人女,而永宁王张xuān与虢国夫人有sī,长安满城皆知若是韩国夫人说动张xuān转而支持薛淑妃,嘿嘿,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张家休矣!”
    李琦说到这里,戛然而止,目光凝视着张继勇。
    张继勇的嘴角抽搐着,心里愤怒,沉声道“盛王殿下连夜到访,目的就是为了嘲笑张某?若是如此殿下请便!下官宫中饮宴,疲倦非常,要歇息了。”
    张继勇愤然起身,做出了一副送客的架势。
    李琦没有恼火,神sè平静地道“张尚书不必动怒,本宫只是实事求是,跟张尚书分析一下现在的局势,并无嘲笑之意。本宫深夜拜访张尚书岂能为此?还请张尚书稍安勿躁!”张继勇长出了一口气,缓缓又坐了回去凛然道“殿下有话请直言!”李琦突然笑了,他从怀中掏出一面金牌来递了过去,淡然道“张尚书可识得此物?”
    张继勇接过端详片刻脸sè骤然一变,猛然抬头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盯视着李琦,良久才颤声道“殿下此物从何而来?”“自然是从它的来处来。”李琦笑容一敛“如此,张尚书可愿意与本宫往深处一谈?”
    张继勇犹豫片刻,立即起身拱手道“殿下,请随下官去密室详谈,请!”
    ………,………,……………………,……………………,………,……………
    张xuān饮宴后回了府崔颖还是没有回来。如烟说郑氏夫人患病,崔颖一直留在崔府shì候,明日方能归来。
    张xuān无奈,又去了李腾空那里。
    可他在房外推了半天的门,都没有推开,李腾空竟然让莲儿从内将门反锁住了。
    张xuān呼唤李腾空在里面幽幽道“王爷,妾身身体不适,已经歇下了今晚就不能shì奉王爷了。”
    张xuān悻悻地跺了跺脚,扭头就走。
    他悄然去了隔壁huā奴儿的独院。huā奴儿的卧房倒是亮着灯里面人影绰绰,似是有人在谈天说地。
    张xuān轻轻走了进去,推开门,外间站着几个shì女,见张xuān进门,恭谨地拜倒在地,不敢抬头。
    “奴婢拜见王爷!”
    里面的人听到动静,就都一起迎了出来。原来是萧十三郎的妻子李苏苏带着儿子萧鼎在huā奴儿这里。
    萧鼎被焕娘牵着手,走出来,挖挲着胖乎乎粉nèn的小手稚nèn地叫道“干爹,抱抱!”张xuān哈哈一笑,俯身一把抱起萧鼎,捏了捏他的小鼻头,和声道“鼎儿,这么晚了,还不睡?”李苏苏敛衽一礼,笑道“奴家见过王爷!”
    “嫂夫人!”张xuān笑着向李苏苏点点头。
    李苏苏的脸上满是暧昧的笑容,她暗暗扫了满是涨红之sè的huā奴儿一眼。这么晚了,张xuān跑到huā奴儿这里来,显然一念及此,李苏苏赶紧上前,从张xuān怀里抱过萧鼎道“鼎儿乖哦,跟娘亲回去了……………,乖,不要闹,回去睡觉觉!”李苏苏不由分说,就抱着萧鼎匆匆而去。
    “爹爹,焕娘也回房去睡了。”焕娘乖巧地站在一侧,突然上前来施礼道。
    她已经**岁了,多少懂事了,况且她还有些早熟。
    其实焕娘一向是留在huā奴儿〖房〗中睡的,很少自己睡。可她人小鬼大,知道干爹跟干娘关系亲密,自己搀和在其中不太合适。
    焕娘走出房门去了偏房,两个紧跟了上去。
    huā奴儿张了张嘴,本想留下焕娘,但又觉得有些说不出口。她跺了跺脚,脸sè羞红地耧身进了内屋。
    张xuān大刺刺地就跟了进去。
    huā奴儿压低声音嗔道“这么晚了,你来作甚呀!”
    “李夫人和鼎儿本来说好要在奴家这里睡的,我们姐妹难得投缘,想要说说话,就都被你搅黄了。”
    张xuān知道huā奴儿还是有些没有抹开面子,毕竟她目前并不算是张xuān有名分的女人。自己这么公然到她这里来过夜,她脸上有些挂不住。
    张xuān嘿嘿笑了笑,一把将huā奴儿抱在怀里,俯身就“啃”了上去。
    huā奴儿大惊,一边挣扎,一边向门口扫了一眼,见shì女们都机灵地躲避了出去,心里这才松了口气。
    张xuān终于确定了,这huā奴儿着实是一个具有闷sāo潜质的女人。
    她的热情一旦释放开来,那就如同洪流一般不可阻挡。这chuáng第间的欢乐事儿,她一开始还是半推半就,但到了后来,就完全“反客为主”占据了主动,极尽疯狂。
    与崔颖的“中规中矩”相比,与李腾空和万春的略显生涩相比,显然huā奴儿更让张xuān放开心怀。
    两度欢乐之后,huā奴儿温柔地依偎在张xuān的怀中,探手在他的xiōng膛上画着一些莫名的圈圈。
    张xuān俯身在她光洁而余韵薄生的额头上亲了一记,然后柔声道“凤鸣,过几日我便去向朝廷给你要一个名号……”
    huā奴儿摇了摇头,幽幽道“奴家才不要什么名号呢,只要你心里有奴家就行了还有,我反正是要跟你去陇朔的,你不能撇下我在长安!”
    张xuān笑了“你愿意去便去吧。这一次,我准备让空儿也跟去,还有………”
    张xuānyù言又止。
    huā奴儿一怔,抬头望着张xuān轻轻道“你就藩陇朔带奴家去还好说,因为奴家不是你的妻室,但如果你要带空儿,恐怕皇帝那里不会答应吧?”
    “呵呵。”张xuān笑着避过了这个话题,慢慢闭上了眼睛,沉沉睡了过去。
    张xuān早就有一个想法,只是跟谁都没有说过。
    他想在陇朔建立一支女军,就由他未来的侧妃回纥公主苏扈冬和李腾空两人一起掌控。
    苏扈冬是回纥能征善战的有名女将,由她率一支军马自然轻车熟路。至于李腾空,她好武善骑射,协助苏扈冬掌军也没有问题。
    如果让苏扈冬知道张xuān的这个想法,就马上会猜出,张xuān在打什么鬼主意。
    苏扈冬在回纥标下有一支两千人的女军骑兵。回纥人善骑射,哪怕是女子都不弱。因此,苏扈冬组建这支女军羊没有费太大的劲儿。
    转眼间就是上元节。
    上元节还是上元节,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今年的上元节却不仅仅是上元节,还是李亨的登基称帝日。
    昼间,要举行李亨的登基大典:而晚间,改元登基的新皇李亨将在皇城朱雀门的城门楼之上大宴群臣,并与满城百姓同乐,共度上元佳节。
    宫里从昨夜凌晨开始就进入了登基大典筹备的倒计时,太监宫女们忙碌不休,在登基大典“总设计师”和“总指挥”陈希烈的指挥下,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此番大典事关李亨这个新皇的威严和无上皇权合法xìng,李亨非常重视,下诏命陈希烈率礼部诸官员亲自操力。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并保证登基大典和上元节期间的长安安全稳定,杨涟手下的羽林卫半封闭了长安的几大城门,而城里,更是戒备森严。
    登基大典在午时三刻举行。
    张xuān一大早起来,陪着崔颖、李腾空、huā奴儿和焕娘一起用过早餐,又去向柳氏母亲问过安,然后才提前进了宫。
    进了宫一路行去,张增先去要举行登基大典的兴庆宫明德殿转了一圈,然后就去了万春苑。
    不料万春却不在。
    宫女惜竹敛衽一礼恭谨道“王爷,公主陪盛王、寿王、信王、咸宜公主、常山公主、高都公主、新昌公主等诸殿下去宪阳宫探视太上皇陛下了。”
    李亨称帝在即,李隆基要被尊为太上皇。这些天,宫里很多人早就暗暗改了。,不再称李亨为殿下而是陛下了。
    张xuān一怔,皱了皱眉道“探视太上皇?”
    竹轻轻道。
    哦。张xuān点了点头,转身就走,心里突然浮起一种很是诡异的感觉来。!。
第342章登基大典(2)
    张瑄离开万春苑,向兴庆宫走去。WWw。因为在宫里行走,他的护军大多数都留在宫门之外,身边只带着南霁云和一个护军,充作随从。
    张瑄抬头望了望天,见一轮红日跃升于天际,温暖的阳光播撒下来,驱散了漫天的寒气。前几日长安下了一场暴雪,这宫里仍然还到处残留着积雪的痕迹。
    但风还是西北风,彻骨的凉意。一阵冷风吹进,张瑄下意识地裹紧了裘皮披风,继续向前行去。
    距离兴庆宫越近,人声就越嘈杂,而宫径上往来穿梭的太监宫女也越来越多,行sè匆匆。
    不过,见到张瑄,都恭谨见礼。这宫里宫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瑄这个永宁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权臣,权势冲天,无人可比。
    与张瑄流顶多算是二流。
    兴庆宫门口,宫禁宿卫把守森严。
    今日登基大典,事关重大,宫禁宿卫自然高度重视,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岔子,谁也担待不起。
    张瑄带着南霁云向宫里行去,几个宫禁宿卫赶紧躬身行礼,不敢抬头正视张瑄。
    张瑄笑了笑,在擦肩而过的时候,突然探手拍了拍一个宿卫的肩膀,朗声道“兄弟们辛苦了!”
    那宿卫大为jī动,赶紧tǐng直腰板大声道“谢王爷!”
    张瑄走了几步,停下脚步回头问道“公孙游何在?”
    公孙游本来是东宫右卫率府的长史,因为之前没有附庸李豫作乱,坚定不移地支持李亨得到了李亨的赏识,已经被李亨启用为宫禁宿卫的头目左宫门卫将军。在如今这个大典即将举行的关键时刻,作为内宫武装力量的司令官,护卫李亨登基的shì卫长,公孙游没有lù面张瑄觉得有些奇怪。
    那宿卫大声道“回王爷的话,小的还没有见到公孙将军!”
    张瑄皱了皱眉,却是没有再说什么,扭头大步离去。
    望着张瑄离去的背影那宿卫jī动地望着站在对面的“同袍。”神sè非常兴冇奋。他只是一个寻常的内宫军卒,能与张瑄这个永宁王兼战功赫赫的陇朔藩帅说上几句话,对他来说,已经算是莫大的荣耀了。
    因为距离登基大典正式举行,还有几个时辰的时间,所以满朝文武都没有到来。
    明德殿里只有陈希烈带着几个礼部官员在紧张地忙碌着。
    见张瑄进来,陈希烈朗声一笑,拱手道“永宁王!来得这么早!”
    张琼也拱手还礼道“殿下召见,本王提前进宫了。此番登基大典,诸事繁杂有劳陈相了!”
    陈希烈哈哈一笑“老夫理当为新皇效力!永宁王,新皇此刻正在御书房更衣请行吧!”
    张瑄也没有客气,径自走去。
    御书房外李亨正在一大群宫女太监的shì候下,试穿今日登基大典上他需要穿的崭新龙袍以及冠带冕旎。
    皇权之威,一在于气势,二在于冠带服shì。就算是一个普通农人,穿上这一身龙袍也会平添几分威严。
    听闻张瑄来了,李亨哈哈一笑,吩咐宫女太监将服shì冠带等物收拾整齐,放在一边,等时辰到了再正式着装。只要一刻不举行登基大典,不完成合法的仪式,李亨就名不正言不顺。尤其是像李亨接位这种特殊的情况,他不得不更加谨慎注意。
    没有必要在这种小事细节上引人非议。
    小心谨慎注重细节,这算是李亨的一大优点。
    而宽容心软又是他的第二个优点。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心软其实也就是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代名词。
    “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张瑄口中唱着诺,刚要躬身拜下去,却被李亨笑吟吟地一把抓住胳膊“子瞻啊,本宫找你来,有一事相商。”
    张瑄笑了笑“陛下当改口为朕了,还有几个时辰就是登基大典,陛下要早做准备。”
    “请陛下吩咐。”
    李亨苦笑了一声“子瞻啊,这还不是不到时辰嘛,只要不登基不成礼,本宫就永远不是大唐皇帝,这是礼数,不可僭越。”
    “好了,咱们说正事。是这样,太上皇的禅让诏书由你来宣读,劝进书由杨国忠来起头,你意下如何?”
    本来,禅让诏书李亨是准备让张继勇来宣布的,但后来又考虑到一些其他的因素,李亨又改变了主意。由此可见,因为薛淑妃的受宠,张继勇和张家在李亨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开始无形下降,只是李亨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换言之,他不太放心让张继勇来当众宣读,所以就想到张瑄。而因为薛淑妃的关系,杨家人的地位上升了不少,因此杨国忠又开始冒头。
    如果不是方才心头突然滋生起的些许不安情绪,张瑄也就答应下来了。这本身就是新皇的一种看重,对于一个臣下而言,这就是拥立重臣的地位表现。
    张片沉吟了一下,他轻轻笑道“陛下,臣虽是王爵,却也是军马藩帅,由臣来宣读太上皇退位诏书,似有不妥。不若由杨相或者陈相来宣布太上皇的诏书,而由臣来率天下藩镇和满朝文武大臣劝进,这样比较妥当一些。请陛下三思。”
    李亨闻言,思虑了一番,觉得张瑄的话很有道理,就点头答应下来“好,就这么办了,让杨国忠来宣读太上皇的诏书,子瞻与陈相率群臣劝进吧。”
    事实上,也就是这么回事。张瑄毕竟是掌控兵马的军事统帅,若是由他来宣布老皇帝的诏书,就带出了一丝军事夺权的sè彩。如果有人恶意渲染,恐怕还真会被清流诟病。
    如此一来,不论是对于李亨,还是对于张瑄,都影响不好。
    张瑄跟李亨说了一会的话,犹豫了片刻轻轻道“陛下,臣听闻今日一早,盛王、寿王、信王等诸皇子,咸宜、万春、常山、高都、新昌等诸公主殿下,一起去宪阳宫觐见太上皇,不知……。”
    张瑄yù言又止。
    李亨闻言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然。作为皇子皇女,他们去探视太上皇,理所应当,本宫也不能阻拦。人子之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