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唐 >

第214部分

天唐-第214部分

小说: 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瑄两位夫人从军且被朝廷册封为nv军大将军的消息已经在陇朔全镇传开,有人感佩,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觉得张瑄是变相携带家眷就藩。
    苏扈冬和李腾空落落大方地还礼,非常镇定从容。
    张瑄与众人寒暄着,在将佐的人群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竟然是安西赫赫有名的陌刀将李嗣业。
    他之前向杨錡“索要”李嗣业,杨錡很快同意,经兵部协调,就将李嗣业调任陇朔在张瑄帐下听命,而与李嗣业一起来到陇朔的还有安西5000彪悍的陌刀军。
    陌刀是冷兵器历史上绝对空前绝后的武器,陌刀是做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并且在唐中期作为军用器物,严禁民间sī造和sī藏。由此可见陌刀的重要『xìng』,而成建制的陌刀军更是唐军jīng锐中jīng锐,杨錡肯舍得将自己麾下的5000陌刀军划归陇朔,足见其对张瑄的支持度。
    张瑄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李嗣业那高大tǐng拔厚重如山的身形上,他朗声一笑,高呼道,“前面莫非是陌刀将李嗣业乎?”
    李嗣业因为并不是陇朔的嫡系,而又是初来乍到,所以也没有凑在最前面。此番听张瑄叫自己的名字,不由恭谨地上前拜了下去,“末将安西李嗣业,奉杨帅之命,率5000陌刀军前来灵州,在王爷驾下听命!”
    张瑄大喜,他热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叫了两个好字。
    众人簇拥着张瑄回城。灵州城mén两侧,灵州城的商贾百姓拥挤在道路两侧,欢迎张瑄归藩。当然,这样的场面,显然是大都督府刻意组织的结果。不过,张瑄在陇朔、在民间的威望,也是无与伦比的。
    回到大都督府即永宁王府,张瑄立即升堂,开始听封常清等人的“工作汇报”,毕竟他离开陇朔时间不短了,对于陇朔的军政要务信息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掌控。
    封常清作为副大都督,在张瑄离开陇朔期间,暂代大都督职务。他将陇朔最近一段时间的军政要务统一汇总,详细地向张瑄禀告。而张巡汇报的侧重点则在行政后勤领域,包括粮草辎重的调配,陇朔各州府郡的经济状况、农耕状况、移民屯田等等,还有大都督府的日常工作。
    完了,张巡还将火器司的成立情况以及火器制造的写成奏报,面呈张瑄。因为事关军事机密,不能当众汇报,只能书面汇报。
    张瑄一边聆听汇报,一边默然点头。
    陇朔的发展即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大发展是他意料中的事情,封常清、张巡这些人都是大唐有名的能臣干将,这些人凑在一起为陇朔谋划出力,成绩巨大是可想而知的,况且还有张瑄的统一布局;而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陇朔军政系统的工作效率相当高。
    比如说灵州之外吐谷浑部族的移民和改造吧,张瑄本来打算利用一年的时间将这支十万人的部族逐步移民到青海一线的吐谷浑故地去,可封常清和张巡联起手来,竟然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吐谷浑部族的搬迁。
    绝大多数的吐谷浑人都移民往两宁州,安家落户了。与内陆各镇和陇朔河西各州府县移居两宁州的大量汉人移民一样,成为建设开发两宁州的中坚力量之一。未来经过数年、数十年的融合,吐谷浑整体汉化基本已成定局。
    但为了防止异族人生出异心,在张瑄的思路下,大都督府下令,吐谷浑“王庭”和各部族的首领贵族们,仍然留在灵州,在灵州城内购置府邸,堂而皇之地住进了城中,进入了灵州城的上流社会。
    当然,为了安抚他们,在两宁州境内,吐谷浑部族开发屯田的区域,他们还是各自拥有一定的土地和牧场,只是他们只能留在灵州遥控“指挥”了,靠他们的族众供养。
    陇朔粮草的储备也非常充足,张巡一切都是按照战备的标准来做的。
    至于火器,朝廷户部和兵部、工部各衙ménchōu调人员组建的火器司已经开始运转,在大唐国力的支持下,火器渐渐步入了批量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阶段,与往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过,火器的机密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张瑄的手里,纵然是张巡全面梳理兼管火器事务,但对于火器技术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有关技术方面的事宜,都有张瑄的妻兄崔进主管。
    崔进目前已经出任大都督府长史,是陇朔文官系统中负责后勤保障的重要官员,品阶虽然不高,但权力深重,无人敢小觑。
    原大都督府长史周旭初,则取代仆固怀恩去了朔方,以夏州刺史和朔方将军的身份,掌军监视范阳的安禄山。
    ……
    ……
    张瑄沉『yín』了一下,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本帅得到消息,范阳安禄山谋反在即,或许一月,或许两月,但最多不会超过半年。一旦安贼起兵,本王便要奉旨提点陇朔、河西、安西、北庭四镇兵马,出兵勤王,保卫朝廷和陛下安危。”
    “然,安西经略西域,诸胡蠢蠢yù动,大军不可擅动;北庭的情况基本如是。也就是说,若是安禄山谋反,本王所能调动的兵马加上河西军目前只有十余万人,以陇朔兵马为主。”
    “范阳铁骑号称天下无敌,在本王看来,虽略有夸大其词,但也不是虚言。范阳兵强马壮,确非普通藩镇兵马可敌。因此,本王决定从即日起,重整大军,建立八军。”
    张瑄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扫了众将一眼又道,“第一军,神策军一万建制不变,力争全面装备火器,由本帅亲自兼任神策军大将军,南霁云为神策军左卫中郎将,雷万chūn为神策军右卫中郎将。”
    南霁云和雷万chūn并肩出班,躬身唱喏,“末将领命!”
    “第二军,神武军。以李嗣业5000陌刀军为班底,chōu调陇朔各州郡兵马5000充盈,全面装备陌刀。封常清为神武军都指挥使,李嗣业为神武军中郎将。”
    “末将遵命!”封常清与李嗣业对视一眼,一起出班领命。两人在西域本是熟人,如今被张瑄“撮合”在一起,倒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神策军装备火器,这是张瑄执掌大军王牌中的王牌jīng锐中的jīng锐,嫡系力量,自然由他亲自掌控,南霁云和雷万chūn两员心腹将领具体领兵。而新组建的这支神武军,在张瑄心目中的地位也非常关键,自然就jiāo给了封常清,他的这个能力很强、堪可信任的副手。
    “第三军,飞虎军,统兵四万,灵州卫大将军郭子仪出任飞虎军都指挥使,为我陇朔大军主力。”
    如果说神策军和神武军是张瑄兵马体系中的特种兵部队,那么,由郭子仪所部灵州卫三万人改编而成的“飞虎军”则是正规军中的主力。战场拼杀,正面作战,还是要以这样的力量为主。
    郭子仪出班慨然应诺,“末将领命!”
    “第四军,飞豹军,朔方兵三万扩建而成,由中郎将仆固怀恩出任都指挥使,朔方将军周旭初为指挥副使,陈通为行军司马。”
    仆固怀恩大喜,与周旭初和陈通一起站出来领命。
    “第五军,鹰扬军,统兵五万,镇守两宁州,经略吐谷浑故地,抵御吐蕃,保卫新设各州府县。以青海都督府都督李光弼为鹰扬军都指挥使,顾惜为副指挥使、都兰将军。”
    “第六军,韬奋军,统兵三万,镇守沙柳河、赤岭、青海湖。抵御吐蕃,护卫我陇朔北翼。以大将军杨涟为韬奋军都指挥使。”
    “第七军,号为靖远。由河西三万军马整编——封大人,立即行文河西,传本帅的军令,命哥舒翰速遣三万军入陇朔备战。”
    封常清拱手出列道,“末将遵命!”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扫了站在自己身侧的一脸跃跃yù试的苏扈冬和李腾空一眼,嘴角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他朗声又道,“第八军,巾帼军,新建一万人nv军,由朝廷册封两位nv军大将军负责筹建,张大人,你协助。”
    “我大唐nv子巾帼不让须眉,nv子亦可从军报国。两位nv军大将军,本帅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务必要招募一支骁勇善战让安贼闻风丧胆的nv军出来!以本帅之见,可诏令陇朔全境乃至西北四镇,凡有志愿从军报国之nv子,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血脉,都可披甲从军!”
    张瑄望着两nv,微微笑了笑。
    苏扈冬和李腾空早就按捺不住了,两nv立即一起走上前去,向张瑄拜了下去,“末将遵命!”
    张瑄哈哈大笑起来,而封常清等人也附和大笑。
    其实,众人谁也没有把这支还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的nv军当回事儿。可后来的事实证明,陇朔nv军威震天下,声名鹊起。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格鱼写的《天唐》
第356章一招臭棋
    神策军一万。Www!张xuān兼管,南霁云和雷万春分领。
    神武军一万。封常清为主将,李嗣业为副将。
    喜虎军四万。郭子仪为主将。
    飞豹军三万。仆固怀恩为主将,周旭初为副将,陈希烈长孙陈通为行军司马。
    鹰扬军五万。李光弼为主将,顾惜为副将。镇守吐谷浑故地。
    韬奋军三万。杨涟为主将。镇守沙柳河、青海湖一线。防御吐蕃。
    靖远军三万。河西军整编。
    巾帼军一万。苏扈冬为主骋,李腾空副之。
    八军建制已成,意味着张xuān手下兵马将高达21万余人。除去镇守吐谷浑和青海一线的李光弼、杨涟军马之外,张xuān真正用来抗衡安禄山叛军的兵马有13万余人。再加上回纥借兵,凑齐15万人不成问题。
    在这其中,神策军是精锐中的精锐,装备火器,将发挥重大作用。
    而神武军为陌刀军,也是陇朔大军中的特种兵部队,有李嗣业的5000安西陌刀军做班底,张xuān相信,这一万陌刀军将会给范阳叛军以迎头痛击。
    两万特种部队,十万常规军,一万女军,2…3万回纥骑兵,如此混编成的一支大军如果再不能与安禄山叛军相抗,那就是人力所不可为了。
    神策军早已久经战阵,尤其是在火器的使用操作和阵型冲锋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只要火器司的火器装备到位,以雷万春和南霁云的能力,很快就能将神策军打造成一支威力无穷的奇兵。
    张xuān对此并不担心。
    李光弼和杨涟的军马在吐谷浑故地、青海一线驻防,自成体系,此番不过是新换了军马番号,也不需要张xuān投入什么精力。
    但神武军、飞虎军、飞豹军和靖远军却需要从新改编组建,真正要成军,起码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接下来,封常清、李嗣业、郭子仪和仆固怀恩等大将便投入到了紧张jī烈的整军之中,一时间,陇朔大都督府政令军令一出,全镇各州府县都紧急动员起来,进入了战备状态之中。
    神武军和神策军的营地在灵州外围,郭子仪的灵飞虎军则在灵州以东百余里处立下营寨。河西方面派遣的三万军马还在路上,将在凉州外围直接就地改编成靖远军。飞猫军则于朔方县整军,仆固怀恩在张xuān发布军令的当天就与陈通赶回朔方,与周旭初汇合。
    郭子仪的飞虎军、仆固怀恩的飞豹军乃至河西方面的靖远军改编都没有什么难度和技术含量,无非是打乱再整合,然后号令统一,需要一个过程。
    而神武军则需要吸纳5000普通士卒成为陌刀军,与安西5000陌刀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磨合操练。
    封常清撇开大都督府的一切事务,专心与李嗣业整军,整个陇朔大都督府的军政系统的运转,整个大军的后勤插重调配等各项事务,都全部压到了张巡一个人的肩膀上。他的担子很重。
    至于张xuān让苏扈冬和李腾空组建的一万女军,包括张巡封常清等人在内,都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女子从军虽古有先例,大唐风气开放,如果真有女子报国从军,倒也不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只是要组建出一支一万人的女军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就算是张xuān,也不过是暂时想建成这么一个女军的番号而已,短时间之内,如果能有千余人的女军,张xuān就基本能满意了。
    他都没有想到,苏扈冬和李腾空对于组建女军那种空前的热情和〖兴〗奋度。
    大都督府下达的女子从军令之后,苏扈冬和李腾空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各自分头行动。
    李腾空负责坐镇灵州城以及前往各州府县招募女军,而苏扈冬则在一队护军的保护下飞速赶回回纥征兵。苏扈冬知道仅仅在陇朔1想要征集一支万余人的女军几乎是不可能的,她要回回纥招募。听说苏扈冬要回去将她之前在回纥组建的女军骑兵拉到陇朔来,张xuān自然乐得享受其成。
    从赶回陇朔的第二天起,张xuān就再也没有见到苏扈冬和李腾空的身影。见李腾空忙得不亦乐乎,huā奴儿也参与进去帮李腾空做事。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至德元年的初夏很快来临。
    这是陇朔风沙最大的季节,气候干燥令人心烦意乱。
    与陇朔上下的紧张行动相比,倒是张xuān显得比较悠闲自在。
    军务方面,封常清等人各自操持,政务方面则有张巡独揽重担,张xuān这个大都督、永宁王只是在一些大事上做做决断。
    张xuān的人虽在灵州,但来自于长安、范阳和吐蕃三个方向的消息却是源源不断地汇总传递过来,虽然张唁已经着年建立起较为发达的信息情报系统,但受这个时代的限制,还是有些相对滞后。
    范阳那边的安禄山,表面上看去风平浪静。奚人叛军占领平州之后,并没有轻举妄动,而安禄山也没有派军征剿,双方陷入了暂时的对峙状态。安禄山放出风来说,奚人兵力强大,如果朝廷不派兵支援,单靠范阳一镇之力难以平叛。
    可是谁都知道安禄山狼子野心,居心不轨。
    吐蕃那边也没有什么动静,据悉,赤柱的主力军马阵线回收,龟缩在吐蕃王庭逻些城,盘踞不出。倒是靠近剑南道的吐蕃非川一带有些轻微的兵马移动迹象,张xuān猜测这是已经返回吐蕃的吐蕃王子赤松德赞在行动。
    赤松德赞在吐蕃国内的号召力非赤柱能比,而其人的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