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仙武大宗师 >

第116部分

仙武大宗师-第116部分

小说: 仙武大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少典被钦点状元之后,如何安置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原本钦点状元的第一个去处几乎都会是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可是,这些地方几乎就是士族最为密集繁杂的地方,少典一个少年得罪了汪胡白蔡杨五大士家还要想在士族最为密集的地方讨生活,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不用旁人说,靖帝就知道。



幸好,少典的心态十分端正,帝都他是待不下了,他也不相待,直接与夏之扬明言之后选取了礼部选官这个很少有状元选择的道路。



回西山镇去,这是少典的想法,得罪了士族咱不怕,大不了我回家。山里长大的娃就是有股子韧性,百折不挠不惧艰险。



堂堂一个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自然是不可能让他回到西山镇里当一个小小的九品县官,靖帝略一沉吟就将他放回邓州,不过去的是中卫府,中卫府通判,六品京官下放。



通判是知州的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与此相同的他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得剌举以闻,也就是说少典可以直接向靖帝奏报州郡内包括州郡官、县官在内的一切官员的情况。就是因为通判兼有监察百官性质所以才能让所有敌视少典的人多了一分敬畏之心,不敢太过于逼迫他,担忧逼迫少典就可以直接通报靖帝。



一个得剌举以闻,一个京都六品,靖帝对于少典是着实不错了。因为通常的通判级别多数仅为从八品,与权知军、州事的有二、三品的悬殊差距,而现在却是不同,除了五品知州外几乎没有能在官衔上压制少典的了。



少典是心满意足的往中卫府赶,一路行去,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到傅一搏和苏九文却是不放心,两人略略商量一下就决定护送少典四人回归。



要知道,少典这一回可是深深的得罪了天下文人士族,文人士族厉不厉害傅一搏和苏九文可是知道。旁的不说,单是想想一个圣贤山还有一个大晟殿在江湖武林上拥有多大的威望就知道,那可是不亚于三仙阁存在的地方。文人,谁说文人没武力,文人的武力不过都是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酝酿着。



天下士族被少典狠狠的打了脸,五大士族又被夏之扬他们狠狠的折了面子,明的弄不了你,暗地里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偷偷的下绊子。当然,傅一搏和苏九文决定护送少典回中卫府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见见先生。



少典被震惊了,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就如同是大海的浪尖上一般,涌起跌下,涌起又跌下,弄得他们四个人晕晕乎乎的,险些找不到东南西北。



震惊是从当街暗杀开始的,从那一刻起四个人的神经就仿佛琴弦一般,时时刻刻都被人挑拨着。



这个是将军,那个也是将军,这个是管将军的将军,那个是管将军的将军的王爷。



侯爷、王爷、执掌天下兵马的王爷,挂着统领天下武官的骠骑大将军的王爷。



从礼部试士的八月一直到第二年殿试的二月期间,少典四人的眼前走马灯一般的走过各种将军王爷,晃来晃去的就没有一个小官。



先生,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对先生都是那么的敬重。



第一百七十八章心动而动



2012…2…1622:06:38字数:3080



“少典很幸运。先生知道在中卫府我看到谁了吗?”



苏九文看着沈襄满是笑意。



“中卫府??”



沈襄看到苏九文的表情很是好奇,手指忍不住在袖中掐算起来。



“是他。”



沈襄从苏九文的脸上仿佛是看到了什么,眉头一挑感到十分意外。



“啊,先生算出来了。”



看到沈襄意外的样子,苏九文一下猜到沈襄正在推算之中。



“苏景文在中卫府。”



沈襄的确十分意外,他从苏九文刚才讲到的事情中感觉到少典未来会遇到什么,未来会如何的艰难。不过能遇到苏景文,沈襄还是感觉到少典的气运是如何的强盛。



“嗯,现在大宋无战事,景文来到中卫府了。”



苏九文心情十分高兴,欣喜的笑道。



苏景文是谁?



那是清微山脚下苏家村的孩子,是苏九文的堂兄,当年是苏家村的孩子头。原本他也随从沈襄,与苏九文和傅一搏一同跟随沈襄学习。可惜,他的气运不足,不喜欢学书识字,在强金攻宋之时召集两村青年投军去了,后来据说作战从不畏死深得统领喜爱。



“他在中卫府任职,说说是什么官。”



“中卫军使,权知军州事。有他在,少典师弟不会出任何事。”



苏九文笑着道,他知道,整个中卫府的军权都在苏景文手中,有他作为少典的靠山根本不怕任何人挑事。他甚为少典感觉幸运。



少典是幸运的,他的幸运首先在于他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父亲,少袆。



寻常的山民是不知书的,拥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和老道的狩猎技巧才是最重要的,可少袆却是不同,他是整个村子里少有的识字和知礼节的人,所以才成为村正,村中三老之一。



少典再一个幸运就是他好书,他喜欢读书,每日早上都会跑到村外在龙口泉旁高声朗读他唯一拥有的南华子。



如果那一天少典不去龙口泉也就不会遇到沈襄,如果不遇到沈襄不单少典不会有未来的一切,古城村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改变。



所以说古城村是因为少典的气运而兴起兴旺。



少典回到中卫府,身负通判之职。



通判一职原本应该是一州之地最高层的官员,高官,权高位重。可惜,少典不同,他得罪了天下文士,任何职位到了他这里都不可能太好做,即使他任职的是中卫府也不行。



少典出身中卫府西山镇下的古城村,中卫府应该是他任职回避的地方,他能回归此地任职凭借的还是靖帝对他的怜惜。可惜的是,出身山民的少典在中卫府根本得不到一点支持,也没有人认为会有人支持少典的。



苏景文在,苏景文会支持少典,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毕竟苏景文在中卫府五六年了从不曾离开过中卫府,不要说古城村,连西山镇他都没去过。



但今天苏景文来到西山镇了,更来到古城村了。



古城村今夜是不眠之夜,数百精兵簇拥着苏景文和少典四人来到了古城村,几百精兵铁骑竟然没有傅一搏和苏九文的两条腿跑的快。



知军和通判同时来到古城村,阵势颇大,西山镇所有的大小官员几乎全部跟了过来,也正好少袆准备在古城村开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如此一来许多事情赶在了一起,宴会无论是规模还是规格都高了许多,大了许多。



村中忙碌着宴会的事情,苏景文和少典却在父亲少袆、高阳莒以及高管们的陪同下来到了土地庙。



土地庙,古城村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地方,许多人都很是新奇。神庙、寺庙绝不寻常的,要知道就连西山镇和中卫府都不曾有这般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



于是在苏景文和少典走进房间与沈襄欢聚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官们围着少袆、高阳莒谈论起土地庙来。



土地庙是什么地方,是古城村最尊贵的地方,尊贵在这里有沈先生,尊贵在这里是圣典里出现过的大神之庙宇。



《左传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



少袆翻开左传笑着指给官员们看:“上公,上古之尊神哪。”



“左传!!”



一名官员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少袆。



左传,礼记、战国策。



三本儒家圣典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放在一张桌案之上,毫无遮掩的任人翻阅,没看到吗,一个村正都可以随手翻阅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地方。



“真的有哇,还是左传中所载,真是不敢相信。”



另一名官员关注的不是这本书如何如何,而是书中真的记载着这名土地神的名讳,还谓之为上公。



“这,这位尊神灵验否。”



另一位官员关注的是又一个方面。



“灵验,灵验的很呢?”



高阳莒指点着山川向他们细细解说着土地神灵验的故事。



什么误入山林迷失方向十数日不归,叩拜土地神寻得回归之路。什么救母采药不得,叩拜土地神梦中得到指点。还有什么求财求子等等等等。



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从高阳莒的口中娓娓道来,这些故事都不是他随口胡说讲故事的,而都是有名有姓有根由的。



当然这些事情他们都以为是土地神显灵,而实际上也却是神灵显圣,当然是由沈襄赦令任命神位的五兽做下的。



在七八年的时间内应下所有人的祈求,土地神的灵验逐渐的传播出去,几百里内百姓几乎无人不知,上香叩拜的人也越来越多,人多事杂多烦恼,烦恼多的沈襄都有些不耐了,多的这些学生都无法静心学习了。



而这还是少典科举之前的事情,当少典三元及第之后,当知军通判同时跑到土地神叩拜沈襄之后,土地神就不经意的在整个中卫府扬起名来,甚至一点点的向整个邓州传播过去。



没有办法,中卫府的知军和通判同时跑到土地神庙叩拜了,外面的人还能不知道这里吗。



其实苏景文和少典是前来叩拜沈襄的,可旁人不知道哇,甚至连跟随苏景文前来的这些中卫府高管都不知道苏景文和沈襄是个什么关系,他们也不可能和下边人去学。自然,他们就理解为苏景文、少典是前来叩拜土地神的。



研究过少典的人几乎都知道少典与这间土地神是个什么关系,三元及第的少典起步就是从土地神这里开始的。



于是,许多士族、许多文士、许多为求功名的人都跑到天涯山脉脚下的土地神叩拜来了。



于是,沈襄当年交给少典,而后少典又在土地神厢房建立起的藏经阁不经意的就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一来在士族间都少有的罕见的经典就将这些原本不齿山中贱民的清高文人都吸引过来。



古城村兴盛了,借由一座土地神庙兴盛起来。



如此一来,沈襄在这里再也待不下去了。



“心烦了,心燥了,该出去走动走到了。”



沈襄知道自己的心不静了,即使硬要待在这里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出去看看也好,快十年了,也不知道世俗界与修真界同化对世人改变多少了。”



想到这里,沈襄唤来傅一搏和苏九文,手一抬,两道白光没入两人头内,那是两仪大真力的修真心法两仪真经。傅一搏和苏九文已然进入先天炼气期十三层巅峰,他们现在需要的就是筑基,已然可以修炼修真了。



看到傅一搏和苏九文两人低头沉思在两仪真经中时,沈襄也沉思起来,他想到的是未来,既然修真界已经与凡人界相通,那两界未来一定会发生龌龊,按照傅一搏和苏九文的性格,如果遇到邪魔外道难保不出意外。



于是,沈襄伸手一招,从天都府君神位间飘然出来两张牒召,右手在一伸,手上凭空出现一只毛笔。



毛笔一挥,点过傅一搏的额头。



随着毛笔挥点而过,傅一搏的一点神魂被毛笔沾带而出。



凝神聚气,“傅一搏”三个黑色大字被沈襄一笔一划的写入牒召。



三字书写完毕,牒召一闪消失在沈襄的手中。



毛笔再挥,点过苏九文的额头。



随着毛笔挥点而过,苏九文的一点神魂再度被毛笔粘带而出。



“苏九文”三个黑色大字再度出现在另一只牒召之上。



做完这些,沈襄的心才稍稍有些安下。



傅一搏和苏九文两人还未筑基,还未形成自己的元神。修真者一旦能辟紫府凝元神的话,就能够做到元神不灭万世不死,这才是夺天地的大神通。要知道,修真界斗法不似凡间界的厮杀,很多邪魔外道都有很多手法都是人死道消的,连轮回都不能。



沈襄怕的就是这个,现在傅一搏和苏九文连筑基都不成,又何谈元神。沈襄想了半天能想到的只能是借助神修来保护他们,神魂寄生在天都府君的神位之上,即使两人万一遭受不测,他也能够凭借天都府君神位上一点神魂让二人轮回转世。



好了,好了,该走了。



沈襄看着陷入到两仪真经内的傅一搏和苏九文飘然而去,他知道,如果傅一搏和苏九文真正的能够筑基的话,他会回来将二人收入门下,那才是他真正的弟子。



第一百七十九章清微内门



2012…2…1718:42:11字数:3150



凡人界很平淡,其实修真界同样也很平淡。



凡人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势力与势力之间的摩擦全部停止,其实修真界也不例外,门派之间的征伐,正道与邪魔道之间的碰撞同样也全部停止下来。



亿万年就存在的两界屏障突然之间消失,周天星斗亘古不变的位置发生了挪移,更别说修真界核心山体陡然消失而引起所有灵山宝地同时发生的异变了。



修真界的核心翠峰陡然消失,周天星斗挪移,这两样异变在凡人界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其实他们就算是想注意也感觉不到什么。可是,对于修真界来说就不同了,两界屏障原本就是整个修真界所有山体形成一座奇妙的天然大阵,大阵的边缘就是两界屏障之所在。核心消失,大阵自然溃散,大阵溃散自然而然就使得原本存在的一个个小阵心发生了改变。



一处处灵山,一处处宝地,一处处充满灵气的修真圣地仿佛随着两界屏障的消失而消失了。



同样,又一处处灵山。一处处宝地,一处处可以聚集灵气的修真圣地缓慢的诞生着。



骤然间的变化遍及整个修真界,如此异变之时谁还敢轻举妄动,静观事变是最好的选择。



也不是没人借此千载难逢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