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仙武大宗师 >

第15部分

仙武大宗师-第15部分

小说: 仙武大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襄点了点头:“金光明最胜王经·如来寿量品经中言:“佛世尊无有分别,随其器量,善应机缘,为彼说法,是如来行。这是他们的机会,也是他们和我的缘分”



话说到这里,苏从化和南珪道长也不在探究先天根基的问题。



说说笑笑的两个人向沈襄汇报起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人潜心研究道经典籍的收获来,其实按他们两个人所说经过沈襄点醒他们两个已经随时可以突破地级瓶颈进入到普天级境界,不过正是因为两个人明悟了道经对于武功的关联,对于武功的突破两人早已经不在理会,一切随缘即可,什么时候境界到了什么时候突破。



正是这种心态心境的转变,两个人对于早年所学的道经有了新的理解和新的感悟。人就是这样,心变了,一切都变了,就如同隔着玻璃看世界,在玻璃里看和在玻璃外看,那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两位道者再突破了心境之后,回过头再看这些道教经学典藏时自然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会,道行如同顺水行舟一日千里。



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两个人无论是心态还是外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隐隐约约具有了一股道者的宗师气派,甚至在凡人眼里看那就是仙家风范。



外表看似猥琐的南珪道长整个人好是脱胎换骨了一般,焕然一新,宛如披上了一层仙风道骨。



对于这一切两位道者感到非常的满意,在他们眼里,在他们心中整个人,整个门派一切都像好的状况发展。



而他们也清楚,这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眼前这位小师弟,是他带给门派发展和延续吸取的希望,自然有了一点成绩就急不可耐的献宝一样的汇报起来。



可惜,他们的献宝被一个闯进来的人给打断了,这让他们两个极其不豫。



“师父,师父。。。”



一个急切切的声音从悟玄殿外传了进来,声音颇大却一路没有人阻止,就这样的一直传到悟玄殿内,传到苏从化和南珪道长两个人的身前还没有停歇。



沈襄抬头望去,看到来人的情绪十分激动,不仅仅是声音叫得有些嘶哑,面孔也分外红胀,同时一头汗水顺着脸往下流淌,不大会儿的功夫就浸透了衣襟。



“正铭,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么急干什么,啊,不对,正铭,还不守心、定性。”



面色不豫的南珪道长刚一回头就看到狼狈进屋的人,先是一怔随即看得出来人的面色和状况不对,一掌怕在来人肩头,一股精湛的真气由肩头遁入体内,瞬间抚平来人的气血,护住他的心脏。



闯进屋内的也是个道士,年轻道士,此时得到南珪道长真气加持,也感觉到自己状态不对,连忙调息起来。



苏从化看到这个道士的状态向良好状态转变,有些担忧的脸色也恢复过来,扭头向沈襄解释道:“他是正铭,你南珪师兄的二弟子,性格沉稳,武功也不错,在弟子中也算的是把好手,平时负责武林事宜,看他今天这么急迫的样子,应该是有大事情发生。”



第二十三章金兵两路大军的成果



2011…10…2510:29:50字数:3017



“师父,掌门师伯,晋阳城破了,晋阳城被攻破了。王禀大人阵亡了。”



正铭刚刚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震破了苏从化和南珪道长两个人的心境,令两位道者大惊失色。



“什么?不是吧,晋阳城不是防守八个月都未曾被攻破的吗?难道我大宋真的就没有将领和大军救援他们吗?”



南珪道长一个虎跳蹿了起来,大吼声响彻如雷。



“没有。”



正铭默默的摇了摇头,垂泪不语。



“那些大军都干什么去了?那些江湖武林好手都干什么去了?”



南珪道人不敢置信的望着正铭接连就是两个提问。



“帝京向全国发布勤王令,所有大军全部都赶往帝京勤王护驾去了,几乎有百万大军连绵千里之遥把守在燕云十六州边界。而协助晋阳城的几千好汉大部分都战死在晋阳城了,听最后逃走的好汉说,如果不是有白绸十三士血战龙山尾,最终拼死轰踏龙山尾双壁桎梏住完颜宗翰的中军,恐怕从晋阳城里撤离的五十万百姓都要遭到金兵血屠。”



“什么?百万大军就守卫在燕云十六州,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白绸十三士?是那方豪杰,怎么没有听到过?”



看到南珪道长接连追问让正铭不知道先回答那个是好,苏从化不由叹息了一声:“师弟,你先别问了,让正铭从头到尾慢慢细说。”



南珪道长也看到自己的追问过多,让正铭的思维有些混乱,于是长长一声叹息之后,将心中的急迫压抑再压抑。他能压抑下来其实还要多谢这一个多月的潜心修心,否则按他的脾气还真压抑不住。



看到师父竟然真的压抑下来火爆的脾气,正铭诧异的抬头看了看师父,而这时他也看到在师父和掌门师伯身边竟然坐着一个少年,陌生的少年,在师父和掌门师伯身边竟然还能有人安稳的端坐,正铭不由再度诧异的望了眼,不过他来不及多想就讲解起来。



“晋阳城是在一个半月前被金兵攻破的,那个时候晋阳城据说守军已经不足三万人,将领也没有几个能战的了,可谓是到了山穷水尽兵尽粮绝的绝境了。而在这个时候金兵西路军元帅完颜宗翰也因为两次征战一共八个月竟然拿下不了一个晋阳城愤怒之下发出屠城令,这让王禀大人的儿子小王将军升起舍去三万大军保全五十万百姓撤离的想法,于是在太越十四友的帮助下晋阳城五十万大军开始撤离。”



“嗯,这个决定做得对,不能为了一个晋阳城就舍弃五十万百姓的性命,小王将军和太越十四友功德无量啊。”苏从化赞叹的点了点头。



“听事后从晋阳城里撤离的武林人士说,按照当世晋阳城里的两万残兵来说,最多也就能保证三日撤离时间,五十万百姓凭借三日时间根本不足以撤离,不过晋阳城也就能守得了这么长时间去,不撤离也的撤离。于是太越十四友偷袭了王禀大人,希望在百姓撤离的同时保全王禀大人的性命。”



“嗯,虽然手段有些激烈,不过也没有错。”苏从化再度点头同意。



“据说,这话是后来从金兵大军中传出来的说法,据说在距离晋阳城三十里的龙山驿站中,太越十四友将他们一身所学和神兵利器撞在神器百宝囊中交给了十四友中的十四项净。”



“什么,武林十大神器之一的百宝囊竟然在太越十四友手中?”南珪道长惊讶的叫了一声。



“太越十四友的一身所学和神兵利器竟然汇集在项净一个人手中,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苏从化眉头一皱。



“是的,据说是要项净将这些东西交还给他们的家人,然后就由项净单骑带着王禀大人向距离晋阳城最近的河间府跑去。结果在河间府下王禀大人竟然清醒过来,反而拿住项净将他抛进河间府,王禀大人自己一人又在雨夜之中奔回到晋阳城,终于在晋阳城被破之际赶到晋阳城。”



“坏了,王大人莫不是在这次阵亡的。”苏从化眉头一挑,双目炯炯的望着正铭。



正铭点了点头:“是的,在晋阳城开远城门口,王禀大人与金国号称不败之雄之一的完颜娄室单挑,最终不敌而败,投进汾河而死,小王将军以及三百幸存战士也投河的投河,自刎的自刎,无一投降。”



“唉,王将军真英雄也。”



两位道者悠悠一声赞叹,沈襄也默默的点头承认,的确,王禀这样的人不是英雄,何人敢称英雄。



“是的,连金兵西路统帅完颜宗翰在听到王禀大人阵亡之后,在惊呆之余,也连连惊呼:王禀真盖世英豪也!。”



“嗯,金贼倒也豪气,不作伪。”南珪道长点了点头,难得的赞叹了一句完颜宗翰。



“在王禀大人阵亡当夜,王禀大人父子的尸体被匿藏在晋阳城里的豪杰给盗出,想要运出城外,不过却被金兵发觉追踪而来。在这几位豪杰准备冒死拼命之时完颜宗翰却下令放行。于是这几位豪杰背着王禀大人父子的尸首于城南一小村中就地安葬。”说道这里正铭有些垂泪泣道:“王禀大人终年才五十九岁;小王将军王荀时年仅三十五岁。小王将军的幼子王沆尚年幼,幸赖王府一忠厚老仆背走现今不知去向。”



“唉!!”正铭的话音一落就引起一片哀叹。



“王禀大人据说也是天级高手,才仅仅五十九岁的天级高手,如果没有就此殒落真不知道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可悲却更可赞啊。”



南珪道长一声长叹。



苏从化也叹息的点了点头后抬头问道:“那金国东路军在燕云又如何呢?”



正铭接着道:“相较完颜宗翰西路军在晋阳城的不顺,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在燕云十六州之初是势如破竹,不可阻挡,燕云十六州五个月内接连被他攻破十二州。十月初,东路军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攻破燕山府,第二年二月即站在檀州城外,向我大宋宣抚使总管郭药师索降,这时整个燕山府唯有幽州、檀州还在郭药师之手,尚可防卫,不过郭药师虽然是辽国降将面对完颜宗望三十万大军却毫不妥协,誓死而战。这个时候东路军另一路统领完颜阇母太祖完颜旻的异母弟弟攻破了云州府大部分地区,直抵朔州和云州。”



“啊,这么快,燕云两府十六州五个月只剩下四州了。”南珪道长一声惊叹,惊讶金兵的强悍和宋军的羸弱。



“是的,完颜宗翰和完颜阇母原以为剩下这四洲破灭不过是瞬间的事情,那知道,云州府总管张觉在知道燕州府总管郭药师誓死不降的消息之后也誓死应战,不过张觉和郭药师两人的战法不同,郭药师是死命迎战,经常大军扰动主动出击,而张觉却是忽降忽战骚扰不已。一时间燕云两府把持了整个战场的两头,只要一面受到猛烈攻击另一方就立刻出击,让金兵首尾受攻不得前进,东路军最后的三个月就这么僵持着。”



“好啊,好,两位总管好样的,不愧为我大宋好男儿。”



一时兴奋的南珪道长忘记了,无论是郭药师还是张觉都是从大辽降将,不过在这个时候他面前的这三个人谁都不会在意南珪道长说的对还是不对,他们关心的是后来如何。



“这消息是一个半月前的还是现在的?”苏从化帘幔问出他最关心的事情。



“是一个半月前的事情,事后的变化很大!!!”



正铭似乎是想到了后续千变万化出人意料的发展感慨不已。



“哦,后来有什么样的大变化。”



南珪道长也收摄回心思,他敏锐的感觉到,事态后续的变化应该就是让正铭心神失控罪魁祸首。



“是的,后续变化很大,这要从两方面说起。”



“先说燕云两府的事情。”苏从化最关心的还是两国间事态的发展。



“现在两国还在僵持之中,虽然完颜宗望和完颜阇母有实力攻破燕、檀二州和云、朔二州,但是却灭不了郭药师和张觉。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大批的勤王军赶来,金国东路军已经再也无法像原来那么张扬了,东路军几乎来说是到了不得不撤退的地步了。”



“那西路军呢?”



“西路军也差不多,虽然完颜宗翰攻破了晋阳城,但是也被桎梏在河间府、隆德府、中山府,那里有种师道、种师中和姚古、张灏,三路大兵形成犄角之型,牢牢的看守住完颜宗翰。”



“这么说金国两路大军几乎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



苏从化焦急的问道。



正铭点了点头:“经过不少人的推算,按现在这样的征兆,金国的此次入侵几乎就到这里了。”



“那么说,我们大宋除了晋阳城和幽州十二州之外并未受到太大的破坏。”



南珪道长也问道。



“事是这么不说,不过就怕还有意外发生。”



第二十四章武林人对项净的增援



2011…10…2611:07:13字数:3054



“意外,还会有什么意外发生??难道金国还有第三路大兵增援吗?”



南珪道长有些不懂的看着正铭,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整个大宋几乎除了防范大辽国、大夏国的边疆卫戌部队外几乎全部都到了这两个区域,难道还防不住金国两路兵马吗?



正铭脸上苦涩的笑了笑,那笑容极其难看,一副不愿意将口中的话说起的样子:“唉,这意外不是金国方面的,而是我大宋的。”



说着正铭深深的叹息了一口气。



“哦,不明白了。”南珪道长不懂的摇了摇头。



“唉!!”



听正铭这么一说,苏从化顿时明白了,脸上顿时也显露出与正铭一模一样的难堪。



“这些政客呀!!”



一股无可奈何的叹息悠长的吐出,他真的希望心中的郁闷也如同这气息一般能够一口吐出,不留半点。



“政客??”



南珪道长扭过头看看掌门师兄,又看看郁闷的正铭,他还是不懂。



抬起头看着自己这个单纯脑袋的师弟,苏从化解释道:“金国两路大军均被桎梏在那里,凭兵力已经无法威胁到我大宋,凭军备供给他们更不是我大宋的对手,自然也是到了金宋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了。可是,如果金国要是退兵了,那这场大战最大的功臣会是谁呢?”



苏从化看着南珪道长问道。



“这个??”南珪道长挠了挠头,略做思考后道:“那不用为,最大的功臣无疑就是王禀大人了。”



“可是王禀大人已经阵亡,甚至连他的儿子小王将军王荀也阵亡了。剩下的唯一继承人王沆还不知所终。”



苏从化白了南珪道长一眼。



“啊!”南珪道长吐了吐舌头,又思考下看着苏从化的双眼肯定的道:“那就是郭药师和张觉两位总管了。”



说完南珪道长紧张的看着苏从化,等待苏从化回答,他想知道自己的回答到底对不对。



看南珪道长的样子,正铭和沈襄不由感觉到好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