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仙武大宗师 >

第30部分

仙武大宗师-第30部分

小说: 仙武大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呵,如何,我就说他比你这家伙强吧,本心禅定几乎不下金刚啊。”



沈襄笑着拍了拍南宫的肩头,回头笑看着项羿。



项羿不服气的瞪着南宫,气鼓鼓的好似和他有仇一般,让南宫糊涂得摸不清头脑。



沈襄伸手点着项羿的脑门道:“你最不让我放心的就是这颗心,太灵动,不安稳,知道为什么你和裴述的距离越来越大吗?还不醒悟等回去了,我看你背负的那身包袱你拿什么往下卸。”



项羿嘟着小嘴想说又不敢说。



沈襄冷哼了一声道:“到时候可不要指望我,裴述和程伯你也别想。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



啊哼,项羿一拧劲,赌气的扭过身子不去看沈襄。



沈襄笑呵呵的扭过头看着南宫:“别管他,小孩子耍脾气呢。”



南宫苦笑着不敢接话,他心里恍惚的感觉到这主仆恐怕不是什么普通人,哦,不对,应该说不是普通武林人。



“嗯,那个大梦回春不过是些小把戏,对你现在的用处也许比较大,你现在应该是晋入第二层了,够用了,不要太多心思投入进去,不值当的。”



沈襄随意的削了两条肉片塞如口中。南宫点着头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虽然不太理解,不过感觉沈襄说的应该不会差,也应该不会骗他。



“好好练你的功夫去吧,多炼练体,那是根本,是晋入先天的根本,不入先天一切都是浮云。”



晋入先天,南宫心中一动,他听这主仆说过两回先天了,他心中恍惚记得师父或是荀洛都说过,先天,似乎就是武林中的神级领域,千百年了,似乎还没有听说谁晋入神级过,哦,也许有,不过江湖没有传出过名头过,因为那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可,这主仆俩的话却是,不如先天一切都是浮云,似乎先天才不过是基础而已。



第四十六章逍遥楼偶遇



2011…11…617:19:55字数:3134



南宫带着一头雾水走了,他有满腹的话想要请教,但是沈襄和项羿没有说他也没敢问,从大梦回春心法中他就恍惚的感觉出,这人与人是不同的。



不过,南宫走时心情是很舒畅的,只是因为沈襄临行前说了一句话,让他满心欢喜的走掉。



“不要说,也不要问,知道的越多越迷茫,认定自己的路去前行,没走通的时候,该不明白的怎么都不会明白。路走通了,该明白的自然就会明白。”



这话南宫懂了,这时他知道了,自己还差很远,很多东西即使讲了自己也不懂,何不在听之前将自己还没有练会,还没有练通的全部练会、练通。



好高骛远,南宫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坚定的脚踏实地的走了。



“南宫不错,我看好他。”



太阳刚刚跨过地平线,一抹晨曦透过树影照到地面上,照在项羿可爱的小脸上。



“我知道,少爷看我不顺眼了。”项羿拧着小鼻子,满脸的不高兴:“不过,什么惊天九人龙,很响亮的名号呀。”



可,还没等沈襄说话,他就跳了起来。



“嗯,是很响亮,咱们去寻个人问问。”沈襄也点着头。



“行,不过,可是,咱们上那找谁去问问呢?”



项羿连连点头,抬步就要走,可刚走两步又缩了回来,有点迷糊的看着沈襄道。



沈襄笑笑道:“你忘了,咱们出来是干什么来了。”



“哦,我让那个南宫给搞糊涂了,把这都忘了,少爷你快算算,算算,正铭干什么去了。”项羿一拍脑袋走到沈襄身前急切的道。



正铭的生辰八字早从南珪道长口中得知,沈襄手抄在袖子里,拇指轮回,九宫八门定位,掐指一算,沈襄笑了。



“太乙三年一宫游,二十四年一周毕。一天二火三为鬼,四木六金坤在七。八水九巽中应五,神宫定位天机秘。我知道了正铭在那呢。”



“好啊,好啊,少爷我们快走吧。”说完项羿拉着沈襄就走。



蒲州,原唐时中都河中府,上古时期因四周平旷,蒲草茂盛,天朗气清、白云缥缈时,沿河南行七八里回望,犹在河中,故名之。



《帝王世纪》载:“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由此可见,蒲州古城是尧舜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夏至西周时,蒲州称长原、长坂,这一时期,黄河安流,从河岸经蒲州城到峨嵋塬有一大道,长原即因大道而名,现踪迹尚存,人称“蒲坂故道”。



大唐玄宗开元九年,改蒲州为河中府,并立中都,与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同为王朝政治文化中心河中府交通便利,就是这个时候彰显出他的重要性来,因为他既处于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又可以控扼通往长安的漕运路线,另外他又处于太原与长安之间;是秦晋联系的交通要冲。



当年的河中府位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经济和军事上的位置自然很高。



还因为这里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诸如蒲津关、鹳雀楼、逍遥楼、普救寺、万固寺等等等等,大唐时代的许多著名文人如李商隐、温庭筠、岑参、韩愈、卢纶等都在蒲州留下了他们的瑰丽诗篇。



说起蒲州城,它的选址并不在塬上,而是在濒临黄河的阶地上,楼堞完固,城池周长有20余里。



而在城西就是闻名的“中原第一大河黄河的第一桥”蒲津桥。



此时沈襄和项羿就行走在这座宏伟大桥之上。该桥是一座木质桥,是将“千艘”舰船用竹质扁条编制成竹索,辫笮捆扎连接起来,两旁再用长而坚韧的大木缘加固,又用竹索牵引桥的两端固定在桥的两端石堤岸上形成一条空中走廊,岸上是由四个稳桥铁牛固定,铁牛矫角昂首、峨立不动,成对地分立在两岸两侧,两牛间隔数丈,两端用铁链和竹缆将桥身紧系于同铁牛一起的铁山上。



从桥上走过,回首而看,可见到一条长虹从东向西横贯而来,桥的东端到蒲州城门口,西至邑县界大庆关五里,大庆关与蒲城直线距离约十余里,浮桥两端边舰千艘,横垣百丈,蔚为壮观。大唐玄宗时期李隆基曾命兵部尚书张说重建蒲津桥,将蒲津桥原先的“竹缆连舟’改为“铁缆连舟”。



由此一来这座最低宽度要有一丈开外铁锁浮桥的,在这奔流的黄河欺负跌宕屹立千年而不朽,确系一壮举。



走进蒲州府,可见城池险固、楼台高耸、街衢纵横,彰显一派军事重镇、商业大都的气质。



逍遥楼就在蒲州的北城上,楼为三层,背靠梧桐,面对长街,俯视舜城,旁窥秦塞,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晋。



“好气派,好贵气,果然不愧是前唐两帝四临之所呀。”



沈襄转了一圈不由赞叹一声。



“啊呀,这位公子爷真是好见识,很多客官都知道咱们逍遥楼是大唐帝王最喜欢的,可却从来没有人知道前唐两帝四临逍遥。今儿公子爷却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会儿我去告诉我们掌柜,掌柜的一定喜欢了,小子我就做主了,请您登上三层如何啊。”



小二一张利嘴说的是那么个欢喜,让人是那么的欢心。



沈襄随意的点了点头,跟着小二就登上第三层。



项羿跟在后面笑道:“这位小哥,难道第三层还不让人随意登上的吗?”



小二笑道:“那是,咱们逍遥楼最美的景色就在第三层,最尊贵的也是这第三层,如果谁都能轻易的登上第三层,那还不都得上去呀。”



“哦,那上第三层还有什么限制吗?”沈襄好奇的问道。



小二得意的道:“第三层是自然是有限制的,可不是有金银就能上的,第一非名流才俊不可入内,第二非尊贵大豪不可入内。”



“呵呵,那你让我家少爷上去,是符合那一条呢。”项羿好奇的问道。



小二笑道:“自然是名流才俊啦,虽然小子还不知道公子爷您的高姓大名,但是能脱口而出前唐两帝四临咱家逍遥楼的非才俊莫属了,要知道,这么多年咱家逍遥楼就曾说过,能够说出咱家逍遥楼典故的人就有资格登上逍遥第三层。”



哦,沈襄恍然,他刚才脱口而出的两帝四临逍遥楼其实是和项羿玩笑,他脑海里曾经对此有过记忆,不过那个记忆和此处毕竟差距太大,只是当玩笑说说,却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是真的符合。



那段记忆中很多上古传说典故都在网上放着,依据喜好就看你是看与不看了,根本不是现在这个信息闭塞之处能想象的。很多典故传说是否知道几乎就显露出一个人的家世如何,没有家世何谈藏书何谈看书了。



在小二耍嘴逗气间三个人就登上逍遥第三层,可刚走进的一瞬间沈襄就笑了,未待小二安排桌位的时候沈襄大踏步走到临街的一张桌位就坐了下去。



小二愣了,因为那张桌子已经有人了,是一个中年文士领着一个幼童。



这个时候项羿也笑了,两步跑了过去,没有搭理那个中年文士而是搂住那个幼童。



“是君家小孩,还记得我吗?”



正哄着幼童吃饭的中年文士冷不防对面桌上坐下了两个人,不由冷冷的抬起了头,正看到和善的年青公子与自来熟的童子,眉头方自一皱就想起面前这两个人了,顿时精芒一闪,脸色郑重起来。



“你是清微山那位。”



沈襄正看着幼童,那是个唇红齿白可爱的小家伙,年龄估计也就三四岁的样子,正瞪着黑黝黝的大眼珠看着项羿和他,嘴里含着一口肉却似有些胆怯的向中年文士靠去。



“好了,项羿,别吓到他。”说笑着转过头,沈襄打量下中年文士,微微颔首道:“嗯,清微山沈襄,你,哦,我记得听到荀洛叫过你向戈,很有名气,却不想在这里相遇,我们很是有缘啊。”



中年文士竟然就是魔中魔向戈,那个幼童自然就是太越山十四家被他救走的那个幼童,按向戈的脾气如果在饭中被人打扰绝对是不会给好脾气的,不过这人是沈襄这主仆却又不同,甚至连沈襄不是太恭敬的话都没有在意。



怎么说,他们也是曾经一起战斗过的,二来,他也知道,这主仆不说别人,就按那天这个童子展露的身手向戈也知道,不会比自己和差。



“是有缘。”向戈揽过那个幼童,低头怜爱的抚摸着他的头顶苦笑道:“这孩子我才哄好,不太吃饭呐。”



沈襄郑重的点了点头:“嗯,哄孩子吃饭是个大学问。”



“这有什么,哄孩子吃饭我最拿手了。”



项羿兴奋的向孩子挥舞着双手,不知道怎么的,一看到孩子项羿就感觉到兴奋,调教的欲望魔手在内心里向外伸展着,怎么压抑也压抑不住。



看到项羿兴奋的双眼,向戈心里猛的一提,如同防贼一般看着项羿,搂着孩子的手不禁紧了紧。



一周总结,很好,很不错,有蜗牛、七仔、另糊充三位的打赏和许多朋友的支持,烟头很满足,字数不多,情节内容还没展开,就能有这个成绩,烟头很满足了。



当然,如果能再多一些会员点击、推荐和收藏就更好了。



第四十七章找人还要靠他



2011…11…712:46:56字数:3055



看到向戈防贼一般的防范,项羿兴奋的心刷的一下冷淡下去,有些委屈的看着沈襄。



沈襄却没在意项羿的感受,他的心中对向戈的印象立刻转变了许多。



为什么刚才他对向戈说话不是很在意,就是因为他对向戈这个魔中魔的名号有些不感冒,他倒不是针对魔道中人有什么想法,而是在他印象中,魔道的人性格都很古怪,叛经离道不是好接触的。



不过,现在想来,一个能够抵御外寇的人,一个能对孩子如此怜爱的人,即使是坏是怪,也绝对不能坏到那里,怪到那里。



“好了,项羿,别吓到孩子,去去,点菜去。”



说着沈襄将项羿轰了过去。



向戈怔怔的看了看嘟着嘴不愿意离去的项羿,又看了看一脸和善的沈襄轻声问道:“却是不知道沈公子此来为何。”



沈襄笑了,低头看了看桌上简单的两道精美小菜,又看着小心的将幼童抱到椅子上的向戈,孩子有些胆怯的拉着向戈的手,目光却还流连在桌上的菜肴。



向戈脸上堆着笑意拍了拍孩子的头,一只手任由幼童拉着,另一只手夹了点菜放在孩子身前的碗里。幼童紧紧拉着向戈的手不放,偷覷的看了沈襄一眼后大口吃着。



沈襄看到这一幕不由心性大气,回声叫道:“项羿,拿两葫芦酒来。”



“啊,少爷,还拿酒啊。”刚走到小二身前的项羿顿时不愿意道。



“多嘴,让你拿你就拿。”沈襄哼了一声,看项羿还向说话顿时威胁道:“再说,以后酒不放你那了,我自己带着。”



“自己带就自己带,带出来这点酒两天就让你喝没了。”说着项羿手从身后伸进又一挥,手心中就多出两个葫芦,回手撇到桌上,速度飞快,连向戈都没有看清他是从那里拿出来的。



“喏,尝尝是我自己酿的。”说着沈襄将一葫芦推给向戈。



向戈也是个洒脱的人,也不推让拧开葫芦嘴仰脖就倒了一口,点点酒渍从口角处淌了下来,顿时飘香满室,吸引住整个空间所有人的目光,鼻翼耸动四处寻找酒香的方向。



“好酒。”



向戈毫不吝啬的大声赞了句,一对眼睛半开半合,陶醉着细细品味着。



对沈襄来说夸他的酒好是比夸什么都强,都能让沈襄雀跃欢喜的:“喝,喝,喝完这个还有。”



向戈下意思的点点头,没有说话,心神还在酒香中徘徊,迟迟不想清醒过来。可就这样,向戈的手还抓着幼童,死死不松开。



“好香的酒。”



“好香的酒。”



几个赞叹声高高宣扬起来,同时伴随着的是几个重重的脚踏声向他们靠了过来。



不是这么狗血吧。沈襄眉头一紧,有些不高兴的暗道,难道一点酒味飘起这酒楼就要闹出点波折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