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仙武大宗师 >

第77部分

仙武大宗师-第77部分

小说: 仙武大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月鹿,六星,为朱雀的嗉子,附近有天庙十四星。



翼火蛇,二十二星,是二十八宿中星数最多者,算是朱雀的翅膀和尾巴。



轸水蚓,四星,又名天车,因为四星居中,旁有左辖、右辖两星,车之象也。



七星选定,沈襄首现将三位道者放置在土獐、星日马、张月鹿三座星位之上,一人一道灵识传功将三星阵法传给三人,推算出方位之后就不在管他。



剩余四星只有沈襄和裴述两人布置。



翼水蛇、轸水蚓,一为尾翼一为双足,比较繁杂归裴述布置。



井木犴、鬼金羊,一为鹑首一为头眼,是朱雀星宿重中之重,必须由沈襄亲自动手。



一座一座的山峰堪舆,定阵位、点阵眼,不敢有一点偏差,诸般事宜催赶的沈襄如同陀螺一般,滴溜溜的转个不停。



“我的老天,终于能休息一下了。”



三个月过去,四十二座山峰终于全部点醒。沈襄也能稍微的舒缓一下。



单膝盘起,跪坐在一座高山之上,扭开葫嘴,一仰脖,咕咚咚的喝个畅快淋漓。



沈襄盘坐的高山是四十二座高峰最高的一座,在他周围高高低低的山峰差不多有百余座,但只有点醒过来的四十一座山峰带着一股异样的韵律波动着,将这座山峰拱卫在中间。



山峰点醒,只是点中阵眼,阵眼点中阵位既定,旁人看不出,但沈襄天眼之中却清晰的看出一道道无形的连线,若有若无的将四十二座山峰连接起来。



能将四十二座山峰连接起来,这就证明阵眼阵位无差,只要将大阵建起就可催动。



“最关键的一步完美的完成了,剩下就是布阵了。呵呵,那日山人合一让我无意中找齐布阵灵物。哦,也许不是无意,而是顺其天意,这些灵物都是应势而出。”



一笑过后,沈襄大致推算一下。



“在清微山布下玄武大阵十余人用了将近三年时间,那个时候除了我、程伯、裴述之外都不懂。而现在却只有我和裴述,当然三位道者已经今非昔比,时间不知道是不是还需要三年。”



沈襄又大致盘算下,笑了起来。



“今非昔比就是今非昔比,有那一日山人合一让我省却很多推算之功,其实布置大阵最耗时间的不是布置,而是推算,现在我算不算借天之力而算地之功呢。”



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推算出剩余两年的工作,沈襄心情异常舒畅,其实真正让他心情舒畅的旁人都不知道。



那一日,沈襄在天道的推动之下,山、人、修真界的某物,三物合一冲击黄庭宫封印结界。



顺应天意,功德之助。



在强大的力量撞击之下,沈襄竟然仅仅是头痛了那么一下,除此之外竟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当时,沈襄灵识检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三个月之后他却发现,什么没有特别的感觉,而是感觉十分的特别。黄庭宫封印结界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可实际上却是,封印结界整体都被削弱了。这让沈襄吸纳外界灵气的力量大为增加,自然对灵力的运用也灵活了许多。



否则,凭借他现在这点修为,定四十二座山峰的阵位,点四十二座阵的阵眼,如此繁杂的工作,没有个一两年是不用想完成的。



而现在仅仅用了三个月就能完成,可见他现在的修为增强了多少。



痛痛快快的畅饮过后,沈襄开始了正式布置两座星阵。



沈襄准备布置的四象星宿大阵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大阵,而是由无数个小阵一环套一环,最终形成一个四象星辰大阵的。



首现四象大阵是要在东南西北布置四座大阵,这分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而这四象大阵每一阵又是单独大阵,就好比已经布置完成的北方玄武就是由七曜组成,现在正要布置的南方朱雀大阵同样也是由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这七个星耀大阵组成。



大阵组成,的确,不要以为七阵组成一个朱雀大阵这七个就不是大阵,只是阵基阵位。其实这七个星宿单独拿出都是一个阵法,都是威力不俗的阵法,由阵法组成的阵,自然就是大阵。



井木犴为南方第一宿,有星八个座,有星官20个,其组合星群状如网,故称八星如井。



如此规模完整的阵如何不是大阵,如此大阵布置下去那里能是件轻松容易的事。



在布置大阵的时候,谁都不敢去想象,如此大阵布置下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所有人都不言不语,只是知道低头猛干。



屈指推算,计量方位,炼制阵基,修筑阵图。



干活是繁重苦累的,但瓶隐子三位道者却干得满心欢喜,每一天都精神充沛,活力十足。在他们这些修炼狂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修炼,自己的进步,自己的变化,每一天每一时都能够感觉到。



跟随沈襄绝对没有错,错过了才是人生最大的憾事。



如果不跟随在沈襄身后那里能够学到这么神奇的功夫,神术是一种,阵法是一种,炼器是一种,至于搬运、腾挪等待小手段都已经忽略不计了。



在布置大阵的时候,沈襄时时刻刻都在仰天观看着星辰变化,星辰的变化都被他记录在一块玉简之中。



时间仅仅过去两年,大阵从点位到点醒再到现在,一个欲要展翅飞翔的朱雀形象隐隐约约的已经出现。在大阵牵引之中沈襄骤然发现,周天星斗的变化在极速增加中,繁杂的轨迹或乱或合,变得难以辨认和计算。



变化仍然在记录中,而朱雀的形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晰。到了第三年年头,一座朱雀星辰大阵已经就差灵物安置了,只要沈襄将灵物正确安置,整座大阵根本无须推动自然就会运行起来。



沈襄全身心投入到大阵的布置,他根本不知道随着大阵的完成,随着周天星斗变化的加速,整个天下,从修真界到凡人界很多神通之士都在惊骇之中。



凡人界还好一些,星辰变化在他们的认识之中是和天地变化,朝代更替有关,可以与洪水灾难有关,可以与天子德行有关,也可以与兵灾民难有关,同样也可以是改朝换代,战争侵略有关。



但修真界就不同了,星辰变化可是与他们的修为功夫有实实在在的关联。



专修星辰的功法门派就不说了,吸纳星辰之力增长修为,依靠星辰变化演变阵法,推灾算福更是很多大神通者的专长。



不过三五年的时间里,很多星斗都在移形换位,原本这些星斗的变化都在他们心中装着,千万年以来一直都是如此,在他们推算的时候都会将这些算计在内,可是,当星斗移动的时间和轨迹发生了变化,这就让他们的推算出现了误差。



一个提前量的改变就会产生一点误差,一点误差就会引起一次推算的错误发生,一个错误发生就会改变很多事情的结果。



一个误差,两个误差,三个四个误差发生之后,星辰移动的改变自然就会被修真界发现。



心血来潮,心神一动,这是大事来临的征兆,也是有大事件在向大神通者预警。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四个人如果同时有这样征兆发生的时候,往往代表着天地大劫的来临。



这是千百万年诸多大神通者经验的积累。



整个修真界万千大神通者纷纷结束了闭关、不合和征战,纷纷展开对天地星辰的推演。



这种态度似乎只有天地大劫出现时才会有的,而谁都不知道,这一切变化不过是凡人界沈襄小小的扇动了一下翅膀,却不想在掀起了修真界巨大的波澜。



对天地星辰,对过去未来的推演,即使是大神通者也不可能在挥手之间完成。



而在推演的过程之中,大神通者们突然发现,变化还不仅仅是这些。因为推演是要消耗修为消耗灵力的,而灵力是需要灵气来补充的。



可是,天地灵气同样也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



第一百一十九章星剑门、帝星阁



2011…12…2818:39:06字数:2094



修真界,星芒山,星剑门。



一点点星芒汇集成一道道流光,一道道流光汇集成一道道流彩,一道道流彩汇集成一道彩霞,彩霞映出五彩琉璃的世界变幻万千。



“收。。。。。。”



一声叱咤,万千星芒骤然消散,只余下万千虚影形成漫天星斗,一点一点从天空中逝去。



“果然没错,威力增大倍余。”



十七位道者身着绘满星斗的云霞衣,皱着眉头沉思着。身边围满几十个年轻少年,满脸惊慕的看着他们,整个天空一片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漆黑的夜里,就连惊鸟和蛙鸣的声音都没有,莫大的神威震慑着一切。



“不仅仅是威力增大倍余,师兄,我推算过。”



一位道者率先打破了沉寂。



“十七星斗阵组成的星图似乎还有些瑕疵,三师弟、八师弟、十七弟那里都有些不足,如若在各有一人不足,每七人形成一个循环。”



说着这位道者手指天空,循着天空一个破碎的星阵轨迹推演过去。慢慢的天空中十七颗星辰被他兜来画去的只留下七颗最为闪亮的星辰。



星辰出现,顿时道者手指极快的划破虚空,神奇玄奥的轨迹在空中依据星辰运行的方位演变起来。



十六双眼睛同时闪亮起来,这些终其一生都在专研星辰斗转星移的变化,自然一眼就看出二师兄这一手大须弥虚空幻境之玄奥。



以大法力在虚空之中拟出一片空间,将七颗星斗幻化其中,自行演变星斗移转轨迹,消耗不可谓之不大。



但是!!!!



一片惊叹过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值得。



“来来来,将清铓他们三位师弟叫来,我们共同演化二师弟的推演,如果成功的话,我们星剑门势必要强势崛起。”



星剑门大师兄忍不住高兴,兴奋的叫了起来。



“是啊,五六年前我们就觉察到周天星斗的改变,却为曾想到多我们的帮助竟然会有这么大。”



二师兄强忍满身疲惫,星眸中闪烁着阵阵精芒,他知道,这是万年不遇的机遇,抓住了他,就是抓住了自己的未来。



“天界,我的目标不是修真界,我的未来一定回是在那里。”



仰首望着深邃而不可预知的天际,豪情万丈。



修真界,天星山,帝星阁。



脸色古朴,木拙的道者盘膝于地,双眼呆呆的仰望着天空,无悲无喜。石雕一般静坐在那里,周身丈内方圆都如同漆黑的夜空一般深邃,仿佛能够吞噬一切,连风都不例外。



一年,两年,三年。



道者的姿势和眼神从未改变过,身外已经漂起三尺浮尘,浮尘如星斗一般排列,亦如星斗一般移动,诡谲中带着神奇,神奇中带着莫名而不可诉说。



终于,随着一点不可谕知的震动,古拙道者缓慢至不可察的动作低下了头,数年未眨的眼皮缓慢的阖上又缓慢的开启。



“童子,将展眉叫来。”



一个生若黄钟大吕的声音传了出去,惊得童子一阵惊叫。



“师兄出关了。”



惊喜中一个儒雅道者出现在古拙道者面前。



“帝星骤变的原因找到了。”



儒雅道者来到古拙道者身前,来不及施礼就急切的问道。



古拙道者微微的点了点头:“不错,帝星骤变,帝星已经不为帝星了。”



“什么????”



一声惊叫让儒雅道者全然失去了分寸。



“怎么会这样,怪不得我一身功力骤减了一倍有余,这可怎么般。”



“怎么般?”古拙道者僵硬的面皮微微翘起,似乎是在微笑。



“师兄!!!!”儒雅道者看到古拙道者调侃的眼神,不由面色不渝的叫了起来。



古拙道者伸出干瘦的手指向天空星斗指了一指:“你看那里。”



道者遥指之处,三颗星斗缓缓集结,而他所指的是三颗星斗中间最亮的那一颗。



儒雅道者随着望去,一股白色精芒随他双眼直贯天地,与那颗最亮之星遥相呼应,白芒所过,星斗相连。



“啊,为什么这颗从未感知过的星斗间竟然隐隐有帝星之力在波动。”



心神一分,儒雅道者双眸间白色精芒陡然而归,回归时儒雅道者和古朴道者同时发现,那白色精芒间竟然带回一抹纯粹的紫色,紫色极淡,却让你怎么都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那是紫薇帝星,新生的紫薇帝星,三垣星宫之主。”



古拙道者看着儒雅道者收回的精芒脸上露出果然不出我之所料的样子,看得儒雅道者一阵气苦。



“师兄怎么看出的。”



道者恨恨的问到。



古拙道者一笑道:“师弟,你是第一个收纳帝星精气之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笑过之后,道者指着天空三颗星斗道:“那三星与周天诸星皆有不同,上垣、下垣如同辅弼拱卫其中。又犹如天宫之子一般被群星围绕,不是帝星又是什么。”



儒雅道者微微颔首:“不错,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帝星当有帝星之威帝星之尊。”



古拙道者手又周天环绕道:“你在看这四方。”



道者手指周天范围极大,儒雅道者仔细看了半天,脸上不由露出惊讶之色:“这周天星斗变化竟然这般大。”



“很大呀,竟然只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真是难以想象。原本错分繁杂的星相,现在竟然分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这三垣以紫薇帝星居中环绕,呈三角形状排列。而在三垣周边分布四象。”



古拙道者收回手指赞叹一声。



“四象??”儒雅道者一愣。



“这是我推演出来的。”古拙道者手指天空画一圈幻化一圈:“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随着道者手指在空中幻化,儒雅道者看到东方天空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天空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天空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天空的星象如龟和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