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一枚袁大头 >

第5部分

一枚袁大头-第5部分

小说: 一枚袁大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他们俩对望一眼,都没有说话,知道马三炮一定还有下文。
 这家伙磕磕巴巴说完上句,喘了好半天,才接着道:“我现在…只求二位帮个忙,救…救我一命!”
 见爷爷他俩依然不吭气,马三炮只得接着道:“你们还…还记得那晚…那晚的道人么?我想来…想去,现在…恐怕只有他…只有他兴许…还能救我!求…求二位去一下土…土地陈,找…找他出手吧!”
 “马三炮,我们俩跟踪过你一个晚上。”爷爷的同僚道:“你可知道那女尸不是自己跑来的,而是你给背回来的。”
 “我…我知道,你们…瞧!”马三炮说着抬起胳膊让爷爷看,只见手腕处是铁丝勒红的印记,想必是他怕自己夜里乱跑,叫人绑上的,却全然无用。
 “那你怎么不让烧掉那女尸?”爷爷也忍不住问道。
 “不…不烧,至少现…现在我还活着。谁知道如…如果烧了,我会…会有什么下场?”马三炮估计几天来都没说过这么多话,更何况此时身体极度虚弱,已经喘得十分厉害了。
 “那是你活该,你个作孽的东西自找的!”爷爷的同僚忍了好多天,终于劈头盖脸地骂了一句。
 “是…是我做孽!”马三炮似乎也有些激动,硬将上半身撑起一点,把脑袋勉强搭在床头上道:“如果…如果二位帮我找来…那个道士,我就把我…这几年得的宝贝,分…分给你们!咱…咱仨一…一人一份,足…足够二位长官成家置…置业!”
 说实话,这个条件一开出来,爷爷他们俩顿时就心动了。跑跑腿,大把的钱财就到手了,为什么不干?虽然这个马三炮该死,但这年头该死却还没死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他一个。
 “行啊!那你先告诉我你宝贝藏在哪儿,说了我们就帮你走这一遭!”爷爷的同僚试探性地问道。
 “呵呵,二位长官别…开玩笑了。我…现在告诉你们,我不…不放心啊!”马三炮勉强挤出一丝笑意。
 “是不是只要找到那个道人,带他来这里,我们就算完成任务了?你就履行你的承诺?”爷爷问道。
 “是!”马三炮盯着他俩,肯定地道:“只要…二位将…将那道人请来,甭管…能不能救活我…我都…如实相告!”
 “好!成交!我们明天一早就去!”爷爷的同僚抢先应承了下来。
 “快!…一定要…快,最好…马上就走,我怕…坚持不了两天了。”马三炮如释重负,躺下的时候头磕在木床板上,好大的声音,也毫不在乎。
 “…我想最后问你个问题。”本来两人准备出门,爷爷没忍住,转过头来问马三炮道:“你敢肯定这事情和你辱尸有关?”
 已经闭上眼的马三炮又把眼睁开,并没有回答,而是慢慢撩开盖在自己身上的棉被。
 看到里面的情景,爷爷他俩顿时倒抽一口凉气,只见马三炮并没有穿裤子,两腿间皮肤早已变成黑灰色,而且有向小腹和大腿蔓延的趋势。
 “这…这是怎么回事儿?”同僚下意识地捂着嘴道。
 “尸…尸斑!”马三炮说完,放下被子。
 “你…你到现在还天天和那女尸…”爷爷脑子转得比较快,但话刚说到一半,就忍受不住胃部的翻滚,捂上了嘴。
 “不是我想,是她想。”马三炮说完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再次闭上眼睛,似乎已经精疲力尽了。
 从屋内出来,爷爷他俩还没缓过来神,看到墙角的那具女尸,顿时再也忍不住了,扶着门框就那么“哇哇”地呕吐起来。
 由此可见,已几乎认定,马三炮这次的遭遇,绝对和这具女尸脱不了干系,而且这家伙现下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他请那个老道的想法还是十分靠谱的。
 再回想起来,当时夜里出殡,吹殇篪,棺材上勒着金丝,都说明了这具女尸绝不简单!饶是如此,马三炮还要去碰她,不是找死是什么?
 可见老天还是有眼的,拿了人家东西的,全部以死偿命,侮辱了人家的,就只有生不如死了!
 两人回屋商量了一下,这马三炮虽然说自己有“宝贝”,但又不肯先讲出来,不过替他走这一遭也不麻烦,干了,就有发财的可能,不干,这家伙必然守着秘密进棺材。
 倒是今天就走显然不现实,军营又不是自己家,说走就走说来就来。最快也要今天打报告请假,明天一早出发。土地陈并不远,百十里地,租个快点的驴车,一天就能打个来回。倒是如何找到那个老道,恐怕要费一番功夫。
 反正该着你的就是你的,两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思,向上面递交了请假报告,好在部队最近一直没仗打,他们团里也不想打仗,一碰日本人就跑,打个什么劲儿?现在正是宽松的时候。
 假果然一请就批,两天,想必也该够了。
 两人也没什么准备的,带上些干粮带上钱,还有枪,连驴车都联系好了,就等着第二天一早出发。
 夜里爷爷还做了一个梦,梦见马三炮告诉了他们藏宝贝的地点后就一命呜呼了,然后俩人将东西给挖了出来,变卖了好多好多钱,从此娶妻生子,一生无忧。
 如果真那样就好了,至少在爷爷给我讲故事那年,他还会时不时地为钱发一下小愁。
 第二天早上睡得正香,爷爷就被同僚推醒了。这位姓黄的一向贪睡,但今天不一样,为了钱,他可是一早就翻身起床,洗漱准备。
 可一推开门,他就傻了眼,只见几个士兵正抬着马三炮和那个女尸往军营外走。于是赶忙回来摇醒爷爷。
 俩人此时也顾不得惹嫌疑,追到军营门口,一看马三炮,就知道这家伙活不成了,因为他昨晚又出来搬女尸,但不知道怎么的,伤口一直不好,越烂越大,周围的皮肤也坏死了,一用力,肠子流了一地,塞都塞不回去。
 当然,这个情景是爷爷他们事后推理的,别人并不知道,都以为女尸吸光了他的阳气,就把肚子挖开,将里面吃掉了。
 此时的马三炮,腹内“空空如也”,真的就只剩下一口气了。许久以后我爷爷也在想,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操纵着他,不然只是凭一个人的身体和毅力,挺了这么多天不说,就连肠子流出来,还能活上半夜,简直都是奇迹了。
 躺在木板上的马三炮看到他俩,轻轻地摇了摇头,意思应该是不用去了,活不了。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前,爷爷和同僚赶忙凑过去,也不理会旁边几个兵那诧异的眼神。
 马三炮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顺着他的眼神,爷爷在他胸前自己缝的内衣口袋里,摸出了一枚袁大头。
 “宝…宝贝在这…”马三炮指着袁大头,用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气,努力挤出这五个字后,终于一口气没上来,结束了自己那肮脏的生命。
 好在他最后气若游丝,五个字也只有爷爷他俩听见了。
 马三炮和那女尸都被埋在了后山。
 倒是爷爷他俩一上午都呆在屋子里,看着那枚袁大头发愣。
 不用去土地陈找牛鼻子老道是省了事儿。问题却出在那死鬼马三炮身上,他要是一声不吭咽气也就罢了,至少没什么念想。可这家伙偏偏留着最后一口气,给了他们一枚银元,还说“宝贝在这”,搞得爷爷他俩此时是抓心挠肝,就好像是和财宝隔着一扇门,只要推开门,想怎么拿都可以,可却如何也找不到开门的钥匙。
 “妈的!这龟孙王八蛋一定是诓咱们呢!”同僚捏着袁大头想了一上午,一点也没看明白,将那东西往桌子上一拍,叫道:“还用块假的袁大头,真不知道这家伙安的什么心?!”
 其实,当时这块袁大头拿在手中,爷爷就知道是假的,重量、用料暂且不说,单用眼睛来看,这枚袁大头的银料中间竟然夹杂着一丝黄色的金属材质,呈S型,只有一根麻线那么宽,将袁大头分为两半,不知道是金还是铜。
 很显然,官方制作的袁大头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表面上,这是一枚中华民国三年的银元。上面的袁世凯侧面像线条流畅,如果不是那道黄色金属线,工艺上还真就看不出真假来。
 爷爷起先还拿着吹了吹,余音洪亮悠长,这说明料给的很足。
 之所以这十几年大量出现仿冒的袁大头,一方面受前清的影响,银子还是硬通货,再者是一枚一元银币,其货币价值已经超过了所需银料的原始价值,所以使得投机分子趋之若鹜。虽然在大地方,这些东西基本上花不出去,但诸如小县城,农村,并没有人在乎银元是真是假,只要别假的太过分,甭管多少,银子份量够,没人会在乎,这也就更使得有人肯去铤而走险,假冒袁大头。
 也许,马三炮真的是在耍他们。一枚银元直径一寸多一点,能藏着什么秘密?
 两人研究了一上午,也没有任何发现,正不知如何是好,却听到外面传令兵喊道:“团长有令!今日午后部队换防安都镇,一点集合,没吃饭的赶紧去吃饭!…”
 事后,爷爷才知道,他俩盯着袁大头发愣的那一上午,军营里都在风传这样一句话:“那女尸吸完了马三炮的阳气,今晚就要有下一个人遭殃了。”最早是谁说的没人知道,反正越传越邪乎,到最后还说什么那女尸吸够九十九个男人的阳气,就能让太后老佛爷复活,复辟大清朝…”
 营长见人心惶惶,更怕真的跟传的一样,赶忙向上打了个报告,要求换防到离日本人更近的安都镇,于是上头很爽快地答应了。
 以后的日子,随着战事逐渐吃紧,爷爷他俩也没空来顾及这枚袁大头。到后来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他们的部队被多次收编,两人倒也没分开过,只不过离家越来越远,到最后,就算有心想搞个明白,却已身在南方。
 那枚袁大头,也只能时不时取出来瞧瞧,然后换另一个人保管。
 直到1949年的8月,爷爷他们随部队退到福州机场,在这里等去往台湾的飞机。虽然两人混了这么多年,也只不过是分别从少尉升到了中尉和上尉。由于同僚官高一级,按照撤退计划,比爷爷早了两天飞去台湾。
 八月中旬,爷爷连同数千官兵,还没等来接他们的飞机,却等到了解放军的大炮。
 福州解放了,爷爷他们全成了俘虏。
 当第一次爷爷讲到这里,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那枚袁大头在谁手里?
 爷爷说在他那儿,我嚷着要看,爷爷却说他回老家后给了我舅爷,也就是奶奶的亲弟弟,过了半个世纪,恐怕早就没了。
 那时幼小的我总免不了可惜连连。以为凭着自己的本事,有朝一日能够发现马三炮的“宝藏”,谁知道竟没有一面之缘。
 但世事就是如此难料,这枚假的袁大头,竟能够历经沧桑,最后真的来到我的手上,但…
 爷爷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各位是否还记得,我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爷爷是个怪人。那他怪在哪里呢?咱们接着说。
 爷爷在被俘虏后不久,全国解放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对他们的处理原则非常宽大,有三条路可以走:一,留在福州当地,支持新中国的建设;二,附近还有一个俘虏安置城市……杭州,也可以去那里;三,回到原籍,想干什么都可以,只要别做破坏新中国的事情,还发给你路费。
 爷爷早在几年前,还没打到南方的时候,已经抽空回老家结了婚,并且和奶奶生下大姑,他不习惯南方的天气,硬是扯着一家三口回到了老家,那个离当年他们驻扎过的地方不足百里的一座豫北小县城。
 五几年,虽然已经解放了,但乡下的日子并不好过,爷爷常年在外当兵,还是国民党兵,家里分田分地时,压根就没他的份儿。
 在老家熬了没两年,我们家就又拖家带口来到了省城。
 爷爷找了份还不错的工作,一大家子慢慢稳定下来,从此离开了生活十几代人的老家。
 改革开放后,慢慢地两岸可以互通书信,爷爷凭借他工作的便利,几经查找,竟联系上了已经在台湾扎根的那位黄姓同僚。
 通了书信才知道,爷爷的这位同僚可谓是相当有经济头脑,到台湾后白手起家,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他们家的连锁小超市现在几乎已经覆盖了半个台湾岛。至于那枚袁大头和其中的秘密,同僚更是在信中明确提到:就算找到宝藏,他放弃自己那份,将之全部转赠爷爷,以此信为证。
 每当爷爷看到这信,都会笑着说:“空头支票!”东西都没了,还上哪找去啊~!
 1987年,那年我五岁,开始逐渐记事儿,也就是在那一年,爷爷的同僚在台湾病逝了,享年七十六岁。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每逢七月十五日,爷爷总会买上几个小菜,一瓶酒,两副碗筷,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一个人自斟自饮、自说自乐。
 每当这时候,全家人都觉得他精神有些不对劲儿,可到了第二天又一切如常,起床,做饭,上街,聊天。
 时间长了,大家也都习惯了。照奶奶的话说,爷爷其实清醒着呢,只不过是给自己找一个喝酒的理由罢了。(六几年爷爷生了一场大病,肠子截掉一半,医生不准他以后喝酒)。
 后来我长大了,也慢慢明白了爷爷的心思。他这辈子,说白了关系最好的,就是那位姓黄的同僚,两个人,一个秘密,共同保守了半个世纪,该是怎样的艰辛和执着?
 所以每逢七月十五,爷爷总要祭奠一下他这位一同工作了**年,解放后却天各一方的好朋友。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五年后,因为这一年,爷爷开始带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并且在之后的十年里,越来越糊涂。
 直到前两年,有一天爷爷糊涂得夜里不睡觉,我整夜地守着他,老爷子坐在床沿,指着屋里的一角说道:“老黄,你终于来看我了,咱们有五十多年没见了吧?快来坐…”
 虽然爷爷每次讲的故事听起来都很真,奶奶却总说他是胡编乱造,但我当时并不害怕,甚至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爷爷的确见到了他的老战友。
 第一节 舅爷
 爷爷怪,并不只是每年一次的忌宴,更多的是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处理办法,拿我母亲的话说,跟乡村赤脚医生似的。
 我八个月早产,小时候身体很不好,平均一年一场大病,学业总是耽误,到小学毕业那年,都已经十四岁了,而且身体非但没有见好,反而越来越重。那时候比如便秘啊,爷爷就让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