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102部分

北史-第102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行宫,优诏赐以谷帛,敕太官备送珍羞,为造甲第。国有大事,恒玺书访之。

旧疾发动,手诏问疾,太医送药。卒于家,宣武吊祭赠赗甚厚,赠光禄大夫,金

章紫绶,谥靖侯。

明根历官内外五十余年,处身以仁和,接物以礼让,时论贵之。孝文初,明

根与高闾以儒老学业,特被礼遇,公私出入,每相追随;而闾以才笔,时侮明根。

世号高、游焉。

子肇袭,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稍

迁典命中大夫。车驾南伐,肇表谏,不纳。寻迁太子中庶子。肇谦素敦重,文雅

见任。以父老,求解官扶侍。孝文欲令禄养,出为本州南安王桢镇北府长史,带

魏郡太守。王薨,复为高阳王雍镇北府长史,太守如故。为政清简,加以匡赞,

历佐二王,甚有声绩。以父忧解任。复授黄门侍郎,兼侍中,为畿内大使,黜陟

善恶,赏罚分明。历太府、廷尉卿,兼御史中尉,黄门如故。肇儒者,动存名教,

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持法仁平,断狱务于矜恕。尚书令高肇,宣武之舅,

百僚慑惮,以肇名与己同,欲令改易。肇以孝文所赐,执志不许,高肇甚衔之,

宣武嘉其刚梗。

卢昶之在朐山也,肇谏曰:“朐山蕞尔,僻在海滨,于我非急,于贼为利。

如闻贼将屡以宿豫求易朐山,持此无用之地,复彼旧有之疆,兵役时解,其利为

大。”帝将从之,寻而昶败。迁侍中。梁军主徐玄明斩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首,

以郁州内附。朝议遣兵赴援,肇表以为不宜劳师争海岛之地,帝不纳。及大将军

高肇伐蜀,肇又陈愿俟后图,又不纳。明帝即位,迁中书令、相州刺史,有惠政。

再迁尚书右仆射。肇于吏事断决不速,主者谘呈反覆,至于再三,必穷其理,然

后下笔。虽宠势干请,终无回挠,方正之操,时人服之。及元叉废灵太后,将害

太傅、清河王怿,乃集公卿会议其事。于时,君官莫不失色顺旨,肇独抗言,以

为不可,终不下署。卒,谥文贞公。

肇外宽柔,内刚直,耽好经传,手不释书。善《周易》、《毛诗》,尤精《

三礼》。为《易集解》,撰《冠婚仪》、《白圭论》,诗赋表启凡七十五篇。谦

廉不竞,曾撰《儒棋》,以表其志。清贫寡欲,资仰俸禄而已。为廷尉时,宣武

尝敕肇有所降恕,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其执意

如此。及明帝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封肇文安县侯。

肇独曰:“子袭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以自处?”固辞不应。论者高之。

子祥,字宗良,颇有才学。袭爵新泰伯,位国子博士,领尚书郎中。明帝以

肇昔辞文安之封,复欲封祥,祥守其父志,卒不受。又追论肇前议清河,守正不

屈,乃封祥高邑县侯。卒,赠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刺史,谥曰文。

高闾,字阎士,渔阳雍奴人也。五世祖原,晋安北将军、上谷太守、关中侯,

有碑在蓟中。祖雅,少有令名,位州别驾。父洪,字季愿,位陈留王从事中郎。

闾贵,乃赠幽州刺史、固安贞子。

闾早孤,少好学,博综经史,下笔成章。少为车子,送租至平城,修剌诣崔

浩。浩与语奇之,使为谢中书监表。明日,浩历租车过,驻马呼闾,诸车子皆惊。

闾本名驴,浩乃改为闾,而字焉,由是知名。和平末,为中书侍郎。文成崩,乙

浑擅权,内外危惧,文明太后临朝诛浑,引闾与中书令高允入禁中参决大政,赐

爵安乐子。与镇南大将军尉元南赴徐州,以功进爵为侯。献文即位,徙崇光宫,

闾表上《至德颂》。高允以闾文章富逸,举以自代,遂为献文所知,参论政事。

永明初,为中书令、给事中,委以机密。文明太后甚重闾,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

其文也。太和三年,出师讨淮北,闾表谏,陈四疑,请时速返旆。文明太后曰:

“六军电发,有若摧朽,何虑四难也。”迁尚书、中书监。淮南王他奏求依旧断

禄,闾表以为若不班禄,则贪者肆其奸情,清者不能自保,诏从闾议。

孝文又引见王公以下于皇信堂,令辩忠佞。闾曰:“佞者饰知以行事,忠者

发心以附道,譬如玉石,皦然可知。”帝曰:“玉石同体而异名,忠佞异名而同

理。求之于同,则得其所以异;寻之于异,则失其所以同。出处同异之间,交换

忠佞之境,岂是皦然易明哉?或有托佞以成忠,或有假忠以饰佞,如楚之子綦,

后事虽忠,初非佞也?”闾曰:“子綦谏楚,初虽随述,终致忠言,此适欲几谏,

非为佞也。子綦若不设初权,后忠无由得显。”帝善闾对。后上表曰:

臣闻为国之道,其要有五:一曰文德,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五

曰刑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荒狡放命,则播武功以威之;人未知战,

则制法度以齐之;暴敌轻侵,则设防固以御之;临事制胜,则明赏罚以劝之。用

能辟国宁方,征伐四克。北狄悍愚,同于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

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内逼。又狄散居野泽,随逐水

草,战则与室家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历代

为边患者,良以倏忽无常故也。六镇势分,倍众不斗,互相围逼,难以制之。昔

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赵灵、秦始,长城是筑;汉之孝武,踵其前事。此四代之

君,皆帝王之雄杰,所以同此役者,非智术之不长,兵众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

理宜然也。

今故宜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即于

要害,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因施却敌,多置弓弩。狄来,有城可守,有兵

可捍。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始必惩。又宜发近州武勇四万人,及

京师二万人,合六万人,为武士;于苑内立征北大将军府,选忠勇有志干者以充

其选。下置官属,分为三军:二万人专习弓射,二万人专习刀楯,二万人专习骑

槊。修立战场,十日一习。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敌之方,使其解兵革之

宜,识旌旗之节。兵器精坚,必堪御寇。使将有定兵,兵有常主,上下相信,昼

夜如一。七月,发六郡兵万人,各备戎作之具,敕台北诸屯仓库,随近往来,俱

送北镇。至八月,征北部率所镇,与六镇之兵,直至碛南,扬威漠北。狄若来拒,

与决战;若其不来,然后散分其地,以筑长城。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若一夫

一月之功当二步之地,三百人三里,三千人三十里,三万人三百里,则千里之地,

强弱相兼,计十万人一月必就。军粮一月,不足为多,人怀永逸,劳而无怨。计

筑长城,其利有五:罢游防之苦,其利一也;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其利二也;

登城观敌,以逸待劳,其利三也;省境防之虞,息无时之备,其利四也;岁常游

运,永得不匮,其利五也。

孝文诏曰:“比当与卿面论。”又诏闾为书问蠕蠕。时蠕蠕国有丧而书不叙

凶事。帝曰:“卿职典文辞,不论彼之凶事,若知而不作,罪在灼然;若情思不

至,应谢所任。”对曰:“昔蠕蠕主敦崇和亲,其子屡犯边境,如臣愚见,谓不

宜吊。”帝曰:“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君则臣悦,卿云不合吊慰,是何言欤?”

闾遂免冠谢罪。帝曰:“蠕蠕使牟提,小心恭慎,同行疾其敦厚,恐其还北,必

被谤诬。昔刘准使殷灵诞,每禁下人不为非礼事,及还,果被谮诉,以致极刑。

今书可明牟提忠于其国,使蠕蠕主知之。”

是年冬至,大飨群官,孝文亲舞于太后前,群臣皆舞。帝乃长歌,仍率群臣

再拜上寿。闾进曰:“臣闻大夫行孝,行合一家;诸侯行孝,声著一国;天子行

孝,德被四海。今陛下敦行孝道,臣等不胜庆踊,谨上千万岁寿。”帝大悦。又

议政于皇信堂,闾曰:“伏思太皇太后十八条之令,及仰寻圣朝所行,事周于百

揆,愿终成其事。”帝曰:“刑法者,王道所用。何者为法?何者为刑?施行之

日,何先何后?”对曰:“刑制之会,轨物齐众,谓之法;犯违制约,致之于宪,

谓之刑。然则法必先施,刑必后著。”帝曰:“《论语》称:冉子退朝,孔子曰:

‘何晏也?’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其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

之。’何者为政?何者为事?”对曰:“政者,上之所行;事者,下之所综。”

后诏闾与太常采雅乐以营金石。又领广陵王师,出除镇南将军、相州刺史。以参

定律令之勤,赐布帛粟牛马等。迁都洛阳,闾表谏,言迁有十损,必不获已,请

迁于邺。帝颇嫌之。

雍州刺史曹武据襄阳请降,车驾亲幸悬瓠。闾表谏:洛阳草创,武既不遣质

任,必非诚心,帝不纳。武果虚诈,诸将皆无功而还。车驾还幸石济,闾朝于行

宫。帝谓曰:“朕往年之意,不欲决征。但兵士已集,恐为幽王之失,不容中止,

遂至淮南。而彼诸将并列州镇,至无所获,实由晚一月日故耳。”闾曰:“古攻

战法,倍则攻之,十则围之。圣驾亲征,诚应大捷,所以无大获,良由兵少故也。

今京邑甫尔,庶事造创,愿陛下当从容伊、瀍,使德被四海。”帝曰:“愿从容

伊、瀍,实亦不少,但未获耳。”闾曰:“司马相如临终,恨不封禅。今虽江介

不宾,然中州地略以尽平,岂可圣明之辰,而阙盛礼?”帝曰:“荆扬未一,岂

得如卿言也?”闾以江南非中国,且三代之境,亦不能远。帝曰:“淮海惟扬州,

荆及衡阳惟荆州,此非近中国乎?”

及车驾至邺,孝文频幸其州馆,下诏褒扬之。闾每请本州以自效,诏曰:

“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朝之老成,

宜遂情愿,徙授幽州刺史,令存劝兼行,恩法并举。”闾以诸州罢从事,依府置

参军,于政体不便,表宜复旧。帝不悦。岁余,表求致仕,优答不许。征为太常

卿,频表陈逊,不听。又车驾南讨汉阳,闾上表谏求回师,帝不纳。汉阳平,赐

闾玺书,闾上表陈谢。

宣武践阼,闾累表逊位,优诏授光禄大夫,金章紫绶;使吏部尚书邢峦就家

拜授。及辞,引见东堂,赐以肴羞,访之大政。以其先朝儒旧,告老求归,帝为

之流涕。优诏赐安车、几杖、舆马、绘彩、衣服、布帛,事从丰厚。百寮饯之,

犹群公之祖二疏也。闾进陟北芒,上《望阙表》以示恋慕之诚。卒于家,谥文贞。

闾好为文章,集四十卷。其文亦高允之流,后称二高,为当时所服。闾强果

敢直谏,其在私室,言裁闻耳;及于朝廷广众之中,则谈论锋起,人莫能敌。孝

文以其文雅之美,每优礼之。然贪褊矜慢。初在中书,好詈辱诸博士。学生百余

人,有所干求者,无不受其贿。及老为二州,乃更廉俭自谨,有良牧之誉。子元

昌袭爵,位辽西、博陵二郡太守。闾弟悦,笃志好学,有美于闾,早卒。

赵逸,字思群,天水人也。父昌,石勒黄门郎。逸好学夙成,仕姚兴,历中

书侍郎。后为赫连屈丐所虏,拜著作郎。太武平统万,见逸所著,曰:“此竖无

道,安得为此言乎!作者谁也?速推之。”司徒崔浩进曰:“彼之谬述,亦子云

《美新》,固宜容之。”帝乃止。历中书侍郎、赤城镇将,频表乞免,久乃见许。

性好坟典,白首弥勤,年逾七十,手不释卷,凡所著述,诗赋铭颂五十余篇。

逸兄温,字思恭,博学有高名,为姚泓天水太守。刘裕灭泓,遂没于氐。氐

王杨难当称藩,太武以温为难当府司马,卒于仇池令。

温子琰,字叔起。初,苻氏乱,琰为乳母携奔寿春,年十四乃归。孝心色养,

饪熟之节,必亲调之。皇兴中,京师俭,婢简粟粜之,琰遇见,切责,敕留轻

粃。尝送子应冀州娉室,从者于路遇得一羊,行三十里而琰知之,令送于本处。

又过路旁,主人设羊羹,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遣人买耜刃,得剩六耜,即命

送还刃主。刃主高之,义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初为兖州司马,转团城镇副将。

还京,为淮南王他府长史。时禁制甚严,不听越关葬于旧兆,琰积四十余年不得

葬二亲。及蒸尝拜献,未曾不婴慕卒事。每于时节,不受子孙庆贺。年余耳顺,

而孝思弥笃,慨岁月推移,迁窆无冀,乃绝盐粟,断诸肴味,食麦而已。年八十

卒。迁都洛阳,子应等乃还乡葬焉。应弟煦,字宾育,好音律,以善歌闻于世,

位秦州刺史。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慧,年十三,辩疑释

理,鲜有屈焉。学不师受,拔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焉。好属文,既善典雅之

词,又工鄙欲之句。

以姚氏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

坟,多蔑时彦,待叟不足。叟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

何遽返乎?”叟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遂归主人,

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

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宋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时蜀沙门法成率僧数千人铸

丈六金像,宋文帝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杨,启申其美,遂免。

复还蜀,法成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一无所受。

后入沮渠牧犍,牧犍遇之不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