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134部分

北史-第134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王元景、弘农杨遵彦、清河崔赡为首。初通梁国,妙简行人,神俊位已高,故

谐等五人继踵,而遵彦遇疾道还,竟不行。既南北通好,务以俊乂相矜,衔命接

客,必尽一时之选,无才地者不得与焉。梁使每入,邺下为之倾动,贵胜子弟盛

饰聚观,礼赠优渥,馆门成市。宴日,齐文襄使左右觇之,宾司一言制胜,文襄

为之拊掌。魏使至梁,亦如梁使至魏,梁武亲与谈说,甚相爱重。谐使还后迁秘

书监,卒于大司农。

谐为人短小,六指,因啊僖茫蝓硕翰剑蝈蓝煅裕搜岳钚成朴

三短。文集十余卷。

谐长子岳,字祖仁,官中散大夫。性纯至,居期惨,未曾听婢过前;追思二

亲,言则流涕。

岳弟庶,方雅好学,甚有家风。历位尚书郎、司徒掾,以清辩知名。常摄宾

司,接对梁客,梁客徐陵深叹美焉。庶生而天阉,崔谌调之曰:“教弟种须,以

锥遍刺作孔,插以马尾。”庶曰:“先以此方回施贵族,艺眉有效,然后树须。”

世传谌门有恶疾,以呼沱为墓田,故庶言及之。邢子才在傍大笑。除临漳令。

《魏书》之出,庶与卢斐、王松年等讼共不平。魏收书王慧龙自云太原人,

又书王琼不善事;以卢同附《卢玄传》;李平为陈留人,云其家贫贱。故斐等喧

讼,语杨愔云:“魏收合诛。愔党助魏,故遂白齐文宣,庶等并髡头鞭杖二百,

庶死于临漳狱中。庶兄岳痛之,终身不历临漳县门。

庶妻,元罗女也。庶亡后,岳使妻伴之寝宿。积五年,元氏更适赵起。尝梦

庶谓己曰:“我薄福,托刘氏为女,明旦当出,彼家甚贫,恐不能见养。夫妻旧

恩,故来相见告,君宜乞取我。刘家在七帝坊十字衔南,东入穷巷是也。”元氏

不应,庶曰:“君似惧赵公意,我自说之。”于是起亦梦焉。起寤问妻,言之符

合。遂持钱帛躬往求刘氏,如所梦得之,养女长而嫁焉。

庶弟蔚,少清秀,有襟期伦理,涉观史传,兼属文词。昆季并尚风流,长裾

广袖,从容甚美,然颇涉疏放。唯蔚能自持公干理,甚有时誉。坐兄庶事徙平州。

后还,位尚书左中兵郎中,仍聘陈使副。江南以其父曾经将命,甚重焉。还,坐

将人度江私市,除名。后卒于秘书丞,士友悼惜之。

蔚弟若,聪敏,颇传家业,风采词令,有声邺下。坐兄庶事徙临海。乾明初,

追还,后兼散骑常侍。大被亲狎,加仪同三司。若性滑稽,善讽诵,数奉旨咏诗,

并使说外间世事可笑乐者。凡所话谈,每多会旨。尝在省中,趋而前却,对答学

奏事之象,和士开闻而奏之。帝每狎弄之。武成以斛律金旧老,每朝,赐羊车上

殿。金曾使人奉启,若为舍人,误奏云在阙下,诏命出羊车。若重思,知金不至,

窃言:“羊车、鹿车何所迎?”帝闻,亦笑而不责。又帝于后园讲武,令若为吴

将,皇后皆出,引若当前,观其进止俯仰。事罢,遣使谢之,厚加赏赐。韩长鸾

等忌恶之,密构其短,坐免官。未几,诏复本官。隋开皇中,卒于秦王府谘议。

谐弟邕,字修穆,幼而俊爽,有逸才。位高阳王雍友。几所交游,皆倍年俊

秀。卒,赠洛州刺史,谥曰文。

论曰:郭祚才干敏实,有世务之长。孝文经纶之始,独在勤劳之地。居官任

事,可称述焉。张彝风力謇謇,有王臣之气,衔命拥旄,风声克举。俱魏氏器能

之臣乎!遭随有命,二子俱逢世乱,悲哉!晏之、乾威,可谓亡焉不绝。邢峦以

文武才策,当军国之任,内参机揆,外寄折冲,其纬世之器欤!子才少有盛名,

鼓动京洛,文宗学府,独秀当年,举必任真,情无饰智,疏通简易,罕见其人,

足为一代之模楷也。及明崔е裕春罹爸槭梗羧顺泼祥鹞拢谖募

公见之。唯尝短崔暹,颇为累德。阮籍未尝品藻人物,斯亦良有以焉。李崇风质

英重,毅然秀立,任当将相,望高朝野。平以高明干略,效智于时,出入当官,

功名克著,赞务之材也。谐风流文辩,盖人望乎!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崔光(子劼弟子鸿)崔亮(从弟光韶叔祖道固)

崔光,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孝文赐名焉。祖旷,从慕容德南度河,

居青州之时水。慕容氏灭,仕宋为乐陵太守。于河南立冀州,置郡县,即为东清

河鄃人。县分易,更为南平原贝丘人也。父灵延,宋长广太守,与宋冀州刺史

崔道固共拒魏军。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父徙代。家贫好学,昼耕夜

诵,佣书以养父母。

太和六年,拜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参撰国书,再迁给事黄门侍

郎。甚为孝文所知待,常曰:“孝伯才浩浩如黄河东注,固今日之文宗也。”以

参赞迁都谋,赐爵朝阳子。拜散骑常侍,著作如故,兼太子少傅。又以本官兼侍

中、使持节为陕西大使,巡方省察。所经述叙古事,因赋诗三十八篇。还,仍兼

侍中。以谋谟之功,进爵为伯。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有毁恶之者,必善

言以报,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皇兴初,有同郡二人并被掠为奴婢,后诣光

求哀,光乃以二口赎免。孝文闻而嘉之。虽处机近,未曾留心文案,唯从容论议,

参赞大政而已。孝文每对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

后当作司空。”其见重如是。

宣武即位,正除侍中。初,光与李彪共撰国书,太和之末,彪解著作,专以

史事任光。彪寻以罪废。宣武居谅闇,彪上表求成《魏书》,诏许之,彪遂以白

衣于秘书省著述。光虽领史官,以彪意在专功,表解侍中、著作以让彪。宣武不

许。迁太常卿,领齐州大中正。

正始元年夏,有典事史元显献四足四翼鸡,诏散骑侍郎赵邕以问光。光表曰:

臣谨案《汉书·五行志》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路軨中雌鸡化为雄,毛变

而不鸣不将无距。元帝初元中,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冠距鸣将。永

光中,有献雄鸡生角。刘向以为鸡者小畜,主司时起居,小臣执事为政之象也,

言小臣将乘君之威,以害政事,犹石显也。竟宁元年,石显伏辜,此共效也。灵

帝光和元年,南宫寺雌鸡欲化为雄,一身皆似雄,但头冠上未变,诏以问议郎蔡

邕。邕对曰:“貌之不恭,则有鸡祸。臣窃推之,头为元首,人君之象也。今鸡

一身已变,未至于头,而上知之,是将有其事而不遂成之象也。若政无所改,头

冠或成,为患滋大。”是后张角作乱,称黄巾贼,遂破坏四方,疲于赋役,人多

叛者。上不改政,遂至天下大乱。今之鸡状不同,其应颇相类矣。向、邕并博达

之士,考物验事,信而有证,诚可畏也。臣以邕言推之,翅足众多,亦群下相扇

助之象。雏而未大,脚羽差小,亦其势尚微,易制御也。

臣闻灾异之见,皆所以示吉凶。明君睹之而惧,乃能招福,闇主视之弥慢,

所用致祸。《诗》、《书》、《春秋》、秦、汉之事多矣,此皆陛下所观者。今

或有自贱而贵,关预政事,殆亦前代君房之匹。比者南境死亡千计,白骨横野,

存有酷恨之痛,殁为怨伤之魂。义阳屯师,盛夏未反;荆蛮狡猾,征人淹次。东

州转输,多往无还,百姓困穷,绞缢以殒。北方霜降,蚕妇辍事。群生憔悴,莫

甚于今。此亦贾谊哭叹,谷永切谏之时。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陛下为人父母,

所宜矜恤。国重戎战,用兵犹火,内外怨弊,易以乱离。陛下纵欲忽天下,岂不

仰念太祖取之艰难,先帝经营劬劳也?诚愿陛下留聪明之鉴,警天地之意,礼处

左右,节其贵越。往者邓通、董贤之盛,爱之正所以害之。又躬飨如罕,宴宗或

阙,时应亲享郊庙,延敬诸父。检访四方,务加休息,爰发慈旨,抚振贫瘼。简

费山池,减撤声饮,昼存政道,夜以安身。博采刍荛,进贤黜佞,则兆庶幸甚,

妖弭庆进,祯祥集矣。

帝览之大悦。后数日而茹皓等并以罪失伏法,于是礼光逾重。

二年八月,光表曰:“去二十八日,有物出于太朽之西序,敕以示臣。臣案

其形,即《庄子》所谓‘蒸成菌’者也。又云‘朝菌不终晦朔’。雍门周所称

“磨萧斧而伐朝菌”,指言蒸气郁长,非有根种,柔脆之质,雕殒速易,不延旬

月,无拟萧斧。又多生墟落秽湿之地,罕起殿堂高华之所。今极宇崇丽,坛筑工

密,翼朽弗加,沾濡不及,而兹菌欻构,厥状扶疏,诚足异也。夫野木生朝,野

鸟入庙,古人以为败亡之象。然惧灾修德,咸致休庆,所谓家利而怪先,国兴而

妖豫。是故桑穀拱庭,太戊以昌;雊雉集鼎,武丁用熙。自比鸱鹊巢于庙殿,枭

鵩鸣于宫寝,菌生宾阶轩坐之正,准诸往记,信可为诫。且东南未静,兵革不息,

郊甸之内,大旱跨时,人劳物悴,莫此之甚。承天子育者所宜矜恤。伏愿陛下追

殷二宗感变之意,侧躬耸诚,惟新圣道,节夜饮之忻,强朝御之膳,养方富之年,

保金玉之性,则魏祚可以永隆,皇寿等于山岳。”

四年,除中书舍人。永平元年秋,将诛元愉妾李氏,群官无敢言者。敕光为

诏,光逡巡不作,奏曰:“伏闻当刑元愉妾李,加之屠割。妖惑扇乱,诚合此罪。

但外人窃云,李今怀妊,例待分产。且臣寻诸旧典,兼推近事,戮至刳胎,谓之

虐刑,桀、纣之主,乃行斯事。君举必书,义无隐讳,酷而乖法,何以示后?陛

下春秋已长,未有储体,皇子襁褓,至有夭失。臣之愚识,知无不言,乞停李狱,

以俟育孕。”帝纳之。

延昌元年,迁中书监,侍中如故。二年,宣武幸东宫,召光与黄门甄琛、广

阳王深等并赐坐,诏光曰:“卿是朕西台大臣,当令为太子师傅。”光起拜固辞,

诏不许。即令明帝出焉,从者十余人,敕以光为傅之意,令明帝拜光。光又拜辞,

不当受太子拜,复不蒙许。明帝遂南面再拜。詹事王显启请从太子拜,于是宫臣

毕拜。光北面立,不敢答拜,唯西面拜谢而出。于是赐光绣采一百匹,琛、深各

有差。寻授太子少傅,迁右光禄大夫,侍中、监如故。

四年正月,宣武夜崩,光与侍中、领军将军于忠迎明帝于东宫,安抚内外,

光有力焉。帝崩后二日,广平王怀扶疾入临,以母弟之亲,径至太极西庑,哀恸

禁内。呼侍中、黄门、领军二卫,云身欲上殿哭大行,又须入见主上。诸人皆愕

然相视,无敢抗对者。光独攘衰振杖,引汉光武初崩,太尉赵熹横剑当阶,推下

亲王故事,辞色甚厉。闻者莫不称善,壮光理义有据。怀声泪俱止,云:“侍中

以古事裁我,我不敢不服。”于是遂还,频遣左右致谢。

初,永平四年,以黄门郎孙惠蔚代光领著作。惠蔚首尾五岁,无所厝怀。至

是,尚书令、任城王澄表光宜还史任。于是诏光还领著作,迁特进。以奉迎明帝

功,封博平县公,领国子祭酒,诏乘步挽于云龙门出入。寻迁车骑大将军、仪同

三司。灵太后临朝后,光累表逊位。于忠擅权,光依附之。及忠稍被疏黜,光并

送章绶冠服茅土,表至十余上,灵太后优答不许。有司奏追于忠及光封邑。熙平

元年二月,太师、高阳王雍等奏举光授明帝经。初,光有德于灵太后。四月,更

封光平恩县侯,以朝阳伯转授第三子勖。其月,敕赐羊车一乘。

时灵太后临朝,每于后园亲执弓矢,光乃表上中古妇人文章,因以致谏。是

秋,灵太后频幸王公第宅,光表谏曰:“《礼记》云:诸侯非问疾吊丧,入诸臣

之家,谓之君臣为谑。不言王后夫人,明无适臣家之义。夫人父母在,有时归宁;

亲没,使卿大夫聘。《春秋》纪陈、宋、齐之女并为周王后,无适本国之事。是

制深于士大夫。许嫁唁兄,又义不得,卫女思归,以礼自抑,《载驰》、《竹竿》

所为作也。汉上官皇后将废昌邑,霍光外祖也,亲为宰辅,后犹御武帷以接群臣,

示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伯姬待姆,安就炎燎;樊姜候命,忍赴洪流。《传》皆

缀集,以垂来训。昨轩驾频出,幸冯翊君、任城王第。虽渐中秋,余热尚蒸。衡

盖往还,圣躬烦倦。左右仆侍,众过千百,扶卫跋涉,袍钾在身。昔人称陛下甚

乐,臣等至苦,或其事也。但帝族方衍,勋贵增迁,祗请遂多,将成彝式。陛下

遵酌前王,贻厥后矩,天下为公,亿兆己任。专荐郊庙,止决大政,辅神养和,

简息游幸,则率土属赖,令生仰悦矣。”

神龟元年,光表曰:“寻石经之作,起自炎刘,昔来虽屡经戎乱,犹未大崩

侵。如闻往者刺史临州,多构图寺,官私显隐,渐加肃撤。由是经石弥减,文字

增缺。今求遣国子博士一人堪任干事者,专主周视,驱禁田牧,制其践秽,料阅

碑牒所失次第,量厥补缀。”诏曰:“此乃学者之根原,不朽之永格,便可一依

公表。”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等勘校石经,其残缺,计料石

功,并字多少,欲补修之。后灵太后废,遂寝。

二年八月,灵太后幸永宁寺,躬登九层佛图。光表谏曰:“伏见亲升上级,

伫跸表刹之下,祗心图构,诚为福善,圣躬玉趾,非所践陟。臣庶恇惶,窃谓

未可。”九月,灵太后幸嵩山佛寺,光上表谏,不从。

正光元年冬,赐光几杖衣服。二年春,明帝亲释奠国学,光执经南面,百寮

陪列。司徒、京兆王继频上表以位让光。四月,以光为司徒,侍中、国子祭酒、

领著作如故。光表固辞,历年终不肯受。

八月,获秃鹙于宫内,诏以示光。光表曰:“此即《诗》所谓‘有鹙在梁’。

解云“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