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167部分

北史-第167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百余日休息,至秋间,当即召。”邕政颇严酷,然抑挫豪强,公事甚理。寻除

中书监,仍侍中,迁尚书右仆射。

武平初,坐断事阿曲,为御史所劾,除名。久之,以旧恩,复除将军、开府,

累迁尚书令,封晋昌王。高思好构逆,令邕赴晋阳监勒诸军。事平,录尚书事。

属周师攻洛阳,右丞相高阿那肱赴援,邕配割不甚从允,那肱谮之,由是被疏。

七年,车驾将幸晋阳,敕斛律孝卿总骑兵,事多自决。邕恃旧,一旦为孝卿所轻,

郁怏形于辞色。帝从平阳败后,狼狈归邺,邕惧那肱谮酝,恨孝卿轻已,遂留晋

阳,与莫多娄敬显等树安德王为帝。寻降周,邕依例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再迁

户部,转少司马,封安福郡公,迁凤州刺史。隋开皇初,卒。

邕性识明敏,在齐一代,典执兵机。是以九州军士,四方勇募,强弱多少,

番代往还,器械精粗,粮储虚实,精心勤事,莫不谙知。自太宁以来,奢侈糜费,

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支度取舍,大有裨益。然既被任遇,意气渐高,其

未经府寺陈诉越览辞牒,条数甚多,俱为宪台及左丞弹劾,并御注放免。司空从

事中郎封长业、太尉记室参军平涛并为征官钱违限,邕各杖背三十。齐时宰相,

未有挝挞朝士,至是,大骇物望。

三子:长子君明,开府仪同三司,开皇初,卒于应州刺史。次子君彻,中书

舍人,隋戎、顺二州刺史,大业中,卒于武贲郎将。少子君德,以邕降周,伏法。

齐朝因神武作相,丞相府外兵、骑兵曹,分掌兵马。及受禅,诸司咸归尚书,

唯此二曹不废,令唐邕、白建主之,谓之外兵省、骑兵省。后邕、建位望转隆,

各置省主,令中书舍人分判二省事,故世称唐、白云。

白建,字彦举,太原阳邑人。初入大丞相府任兵曹,典文帐,明解书计,为

同局所推。天保末,兼中书舍人。孝昭辅政,除大丞相骑兵参军。河清二年,除

员外散骑常侍,仍舍人。三年,突厥入境,代、忻二牧,悉是细马,合数万疋,

在五台山北合谷中避贼。贼退,敕建送马定州,付人养饲。建以马瘦,违敕以便

宜从事。戎马无损,建有力焉。武平末,历位尚书、特进、侍中、中书令,封高

昌郡公。父长命,赠开府仪同三司、都官尚书。建虽无他才伎,勤于在公,以温

柔自处。与唐邕俱以典执兵马,致位卿相。诸子幼弱,俱为州郡主簿;男女婚嫁,

皆得胜流。卒,赠司空。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也。魏昭成皇帝六世孙也。五世祖常山王遵。

父唏,有孝行,父卒,庐于墓侧而终。文遥贵,赠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

谥曰孝。文遥敏慧夙成,济阴王晖业每云:“此子王佐才也。”晖业常大会宾客,

时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河间邢邵试命文遥诵之,几遍可得。文

遥一览诵,时年始十余岁。济阴王曰:“我家千里驹,今定如何?”邢云:“此

殆古来未有。”起家员外散骑侍郎。遭父丧,服阕,除太尉东阁祭酒。以天下方

乱,遂解官侍养,隐于林虑山。

武定中,文襄征为大将军府功曹。齐受禅,于登坛所授中书舍人,宣传文武

号令。杨遵彦每云:“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后忽中旨幽执,竟不知所由。

如此积年。文宣后自幸禁狱,执手愧谢,亲解所著金带及御服赐之,即日起为尚

书祠部郎中。孝昭摄政,除大丞相府功参典机密。及践阼,除中书侍郎,封永乐

县伯,参军国大事。及帝大渐,与平秦王归彦、赵郡王睿等同受顾托,迎立武成。

武成即位,任遇转隆,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侍中、中书监。天统二年,

诏特赐姓高氏,籍属宗正,子弟依例,岁时入庙朝祀。再迁尚书左仆射,进封宁

都郡公,仍侍中。

文遥历事三主,明达世务,每入轩大集,多令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

发吐无滞。然探测上旨,时有委巷之言,故不为知音所重。齐因魏宰县多用厮滥,

至于士流,耻居百里。文遥以县令为字人之功,遂请革选。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

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

士人为县,自此始也。既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任遇,虽沼彦深清贞守道,又不

为士开贪淫乱政,在于季孟之间。然性和厚,与物无竞,故时论不在彦深之下。

初,文遥自洛迁邺,唯有地十余顷,家贫,所资衣食。魏之将季,宗姓被侮,有

人冒相侵夺,文遥即以与之。及贵,此人尚在,乃将家逃窜。文遥大惊,追加慰

抚,还以与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让,遂为闲田。

至后主嗣位,赵郡王睿、娄定远等谋出和士开,文遥亦参其议。睿见杀,文

遥由是出为西兖州刺史。诣士开别,士开曰:“处得言地,使元家儿作令仆,深

负朝廷。”既言而悔,仍执手慰勉之。犹虑文遥自疑,用其子行恭为尚书郎,以

慰其心。士开死,自东徐州刺史征入朝,竟不用,卒。

行恭美姿貌,有父风,兼俊才。位中书舍人,待诏文林馆。齐亡,与阳休之

等十八人同入关,稍迁司勋下大夫。隋开皇中,位尚书郎,坐事徙瓜州而卒。行

恭少颇骄恣,文遥令与范阳卢思道交游。文遥尝谓思道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

是大弟之力。然白掷剧饮,甚得师风。”思道答云:“六郎辞情俊迈,自是克荷

堂构。而白掷剧饮,亦天性所得。”

行恭弟行如,亦聪慧早成。武平末,著作佐郎。

赵隐,字彦深,自云南阳宛人,汉太傅喜之后。高祖父难为齐州清河太守,

有惠政,遂家焉。清河后改为平原,故为平原人也。隐避齐庙讳,改以字行。父

奉伯,仕魏,位中书舍人,行洛阳县令。彦深贵,赠司空。彦深幼孤贫,事母甚

孝。年十岁,曾候司徒崔光。光谓宾客“古人观眸子以知人,此人当必远至。”

性聪敏,善书计,安闲乐道,不杂交游,为雅论所归服。昧爽,辄自扫门外,不

使人见,率以为常。

初为尚书令司马子如贱客,供写书。子如善其无误,欲将入观省舍。隐靴无

毡,衣帽穿弊,子如给之。用为书令史,月余,补正令史。神武在晋阳,索二史,

子如举彦深。后拜子如开府参军,超拜水部郎。及文襄为尚书令摄选,沙汰诸曹

郎,隐以地寒被出,为沧州别驾,辞不行。子如言于神武,征补大丞相功曹参军,

专掌机密。文翰多出其手,称为敏给。神武曾与对坐,遣造军令,以手扪其额曰:

“若天假卿年,必大有所至。”每谓司徒孙腾曰:“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及神武崩,秘丧事,文襄虑河南有变,仍自巡抚,乃委彦深后事,转大行台

都官郎中。临发,握手泣曰:“以母弟相托,幸得此心。”既而内外宁静,彦深

之力。及还发丧,深加褒美,乃披郡县簿为选,封安国县伯。从征颍川,时引水

灌城,城雉将没,西魏将王思政犹欲死战。文襄令彦深单身入城告喻,即日降之,

便手牵思政出城。文襄大悦。先是文襄谓彦深曰:“吾昨夜梦猎,遇一群豕,吾

射,尽获之。独一大豕不可得,卿言当为吾取,须臾获豕而进。”至是,文襄笑

曰:“梦验矣。”即解思政佩刀与彦深曰:“使卿常获此利。”

文宣嗣位,仍典机密,进爵为侯。天保初,累迁秘书监。以为忠谨,每郊庙,

必令兼太仆,执御陪乘。转大司农。帝或巡幸,即辅赞太子知后事。出为东南道

行台尚书、徐州刺史。为政尚恩信,为吏人所怀。多所降下,所营军处,士庶追

思,号赵行台顿。文宣玺书劳勉,征为侍中,仍掌机密。

河清元年,进爵安乐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迁尚书令,

位特进,封宜阳王。武平二年,拜司空。为祖珽所间,出为西兖州刺史。四年,

征为司空,转司徒。丁母忧,寻起为本官。七年六月,暴疾薨,时年七十。

彦深历事累朝,常参机近,温柔谨慎,喜怒不形于色。自皇建以还,礼遇稍

重,每有引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凡诸选贡,先令铨定,提奖人物,

皆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孝昭既执朝权,群臣密多劝进,彦深独不致

言。孝昭尝谓王晞云:“若言众心皆谓天下有归,何不见彦深有语?”晞以告,

彦深不获已,陈请。其为时重如此。常逊言恭己,未尝以骄矜待物,所以或出或

处,去而复还。

母傅氏,雅有操识。彦深三岁,傅便孀居,家人欲以改适,自誓以死。彦深

五岁,傅谓之曰:“家贫儿小,何以能济?”彦深泣而言曰:“若天哀矜,儿大

当仰报。”傅感其意,对之流涕。及彦深拜太常卿,还,不脱朝服,先入见母,

跪陈幼小孤露,蒙训得至于此。母子相泣久之,然后改服。后为宜阳国太妃。

彦深有七子,仲将知名。沈敏有父风温良恭俭,虽妻子亦未尝怠慢,终日俨

然。学涉群书,善草隶,虽与弟书,书字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于人,

即似相轻易;若当家卑幼,又恐其疑所在宜尔。是以必须隶笔。”彦深乞转万年

县子授之,位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隋开皇中,位吏部郎,终于安州刺史。

齐朝宰相,善始令终唯彦深一人。然讽朝廷以子叔坚为中书侍郎,颇招物议。

时冯子琮子慈明、祖珽子君信并相继居中书,故时语云:“冯、祖及赵,秽我凤

池。”

然叔坚身才最劣。

赫连子悦,字士欣,僣夏赫连勃勃之后也。神武起兵时,为济州别驾,劝刺

史侯景赴神武。后除林虑太守。文襄往晋阳,由郡境,问所不便。悦云:“临水、

武安,去郡遥远,山岭重叠。若更属魏郡,则地平路近。”文襄笑曰:“卿徒知

便人,不觉损干。”悦答曰:“所言者人所疾苦,不敢以私润负公心。”文襄善

之,乃敕依事施行。自是人属近便,行路称之。

天保中,为扬州刺史。先是城门早闭晚开,废于农作。子悦到,乃命以时开

闭,人吏便之。累迁郑州刺史,政为天下之最。入为都官尚书。郑州人马子韶、

崔孝政等八百余人,请立碑颂德,有诏许焉。加位开府,历行北豫州事,兼吏部

尚书。子悦在官,唯以清勤自守,既无学术,又阙风仪,人伦清鉴,去之弥远,

一旦居铨衡之首,大招物议。由是除太常卿,兼侍中,聘周使主,卒。

子仲章,中书舍人。

冯子琮,字子琮,长乐信都人,北燕主冯弘之后也。祖嗣兴,相州刺史。父

灵绍,尚书郎、太中大夫。子琮贵,赠开府仪同三司。子琮性识聪敏,为外祖荥

阳郑伯猷所异。初袭爵荥阳县子。齐天保初,改为长安县男。皇建初,为尚书驾

部郎中,摄库部。孝昭曾阅簿领,试令口陈。子琮谙对无有遗失。时梁丞相王琳

归国,孝昭诏子琮观其形势。琳即与赴邺,甚见嘉赏。子琮妻,胡皇后姊也,故

诏与胡长粲辅导太子。后转太子中庶子。

天统元年,武成禅位后主,谓子琮曰:“少君左右,宜得正人,以卿心存正

直,今以后事相委。”再迁散骑常侍,奏门下事。寻兼并省祠部尚书。后与胡长

粲有隙,武成深诫之曰:“唇亡齿寒,勿复如此。”武成在晋阳,既居旧殿,少

帝未有别所,诏子琮监造大明宫。成,帝怪其不宏丽,子琮曰:“至尊幼承大业,

欲令敦俭,以示万邦。兼此北连天阙,不宜崇峻。”帝称善。又诏子琮监议五礼,

与赵郡王睿分争异同,略无降下,大为识者所鄙。

及武成崩,和士开秘丧三日。子琮问其故。士开引神武、文襄初崩,并秘不

举丧,至尊年少,恐王公贰,欲追集,然后与详议。时赵郡王睿先预帷幄之谋,

子琮素知士开忌睿及领军娄定远,恐其矫遗诏出睿外任,夺定远禁卫权,因答支:

“大行,神武之子,今上又是先皇传位,君臣富贵,皆至尊父子之恩,但令一无

改易,必无异望。世异事殊,不得与霸朝相比。且公不出宫门,已经数日,升遐

之事,行路皆传,久而不举,恐有他变。”及发丧,元文遥以子琮太后妹夫,恐

其奖成太后干政,说赵王睿及和士开出之。拜郑州刺史。既非后主本意,赏赐甚

厚。仍转沧州别驾,封宁都县伯。太后为齐安王纳子琮长女为妃,子琮因请假赴

邺,遂授侍中、转吏部尚书。其妻放纵,请谒公行,贿货填积。守宰除授,先定

钱帛,然后奏闻。其所通致,事无不允。子琮亦不禁制。又广拓傍聆,增修宅宇,

以夜继昼,未曾休息。斛律光将兵度玉壁,至龙门。周有移书,别须筹议。诏子

琮乘传赴军,与周将韦教宽面相要结。龙门等五城,因此内附。后主以为子琮之

功,封昌黎郡公。迁尚书右仆射,仍摄选侍中如故。

和士开居要日久,子琮旧所附托,中虽阻异,其后还相弥缝。士开弟士休与

卢氏成婚,子琮检校趋走,与士开府僚不异。时内外除授,多由士开奏拟,子琮

既恃内戚,兼带选曹,自擅权宠,颇生间隙。时陆媪势震天下,太后与之结为姊

妹,而和士开于太后有丑声。子琮欲阴杀陆媪及士开,因废帝而立琅邪王俨。以

谋告俨,俨许之,乃矫诏杀士开。及俨见执,言子琮教己。太后怒,又使执子琮,

遣右卫大将军侯吕芬就内省以弓弦绞杀之。使内参以库车载尸归其家。诸子方握

槊,闻库车来,以为赐物,大喜,开视乃哭。

子琮微有识鉴,颇慕存公。及位望转隆,宿心顿改,擢引非类,公为深交,

纵其子弟,不依伦次。又专营婚媾,历选上门,例以官爵许之,旬月便验。顿丘

李克、范阳卢思道、陇西李胤伯、李子希、荥阳郑庭坚并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