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194部分

北史-第194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首诣阙。大统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尚书右仆射,进爵上洛郡公。仚志

尚廉慎,每除一官,忧见颜色,寝食辄减。至是频让,魏帝手诏不许。三年,高

敖曹围逼州城,杜窋为其乡导。仚拒守旬余,矢尽援绝,城乃陷焉。谓敖曹曰:

“泉仚力屈,志不服也。”及窦泰被禽,敖曹退走,遂执仚而东,以窋为刺

史。仚临发,密戒二子元礼、仲遵曰:“吾生平志愿,不过令长,幸逢圣会,

位亚台司。今爵禄既隆,年齿又暮,前途夷险,抑亦可知。汝等堪立功效,不得

以我在东,遂亏臣节也,”乃挥涕而诀。闻者莫不愤叹。寻卒于邺。

元礼少有志气,好弓马,颇闲草隶,有士君子之风。赐爵临洮县伯,散骑常

侍。及洛州陷,与仚俱被执而东。元礼于路逃归。时杜窋虽为刺史,然巴人素

轻杜而重泉。及元礼至,与仲遵相见,感父临别之言,潜与豪右结托,遂率乡人

袭州城,斩窋,传首长安。朝廷嘉之,代袭洛州刺史。从周文战于沙苑,中流矢

卒。子贞嗣。

仲遵一名恭。少谨实,涉猎经史。年十三为郡主簿,十四为县令。及长,有

武艺。高敖曹攻洛州,与仚力战拒守。矢尽,以棒杖扞之,为流矢中目,不堪

复战。及城陷,士卒叹曰:“若二郎不伤,岂至于此!”仚之东也,仲遵以被

伤不行。后与元礼斩窋,以功封丰阳县伯,东豫州刺史。及元礼战没,复以仲遵

为洛州刺史。颇得誉。大统十三年,行荆州刺史事。梁司州刺史柳仲礼每为边寇,

周文令仲遵率乡兵,从开府杨忠讨之。梁随郡守桓和拒守不降。忠谓诸将曰:

“先取仲礼,则桓和不攻而自服也。”仲遵对曰:“若弃和深入,仲礼未即就禽,

则首尾受敌,此危道也。”忠从之。仲遵以计由已出,乃先登城,遂禽和。从击

仲礼,又获之。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本州大中正,复行荆州刺史、十

三州诸军事。寻遭母忧,请终丧制,不许。大将军王雄南征上津、魏兴,仲遵从

雄讨平之。遂于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为刺史。仲遵留情抚接,百姓安之。

初,蛮帅杜青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迁因其所据而授之,仍隶东梁

州都督。青和以仲遵善于抚御,请隶仲遵。朝议以山川非便,弗之许也。青和遂

结安康酋帅黄众宝等,举兵共围东梁州。复遣王雄讨平之,改巴州为洵州,隶于

仲遵。先是东梁刺史刘孟良在职贪婪,人多背叛。仲遵以廉简处之,群蛮帅服。

仲遵虽出自巴夷,而有方雅之操,历官之处,皆以清白见称。朝廷又以其父临危

抗节,乃令袭爵上洛郡公,旧封听回授一子。寻出为都督、金州刺史。卒官。赠

大将军、三州刺史,谥曰庄。

子恒嗣。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左。父元直,仕梁,历

东梁、衡二州刺史、散骑常侍、沌阳侯。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起

家文德主帅。其父为衡州,留迁哲本乡,临统部曲事。时年二十,抚驭群下,甚

得其情。后袭爵沌阳侯,位都督、东梁州刺史。侯景篡逆,迁哲外御边寇,自守

而已。大统十七年,周文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迁哲军败,遂降于武。然

犹意气自若。武乃执送京师。周文责以不早归国。答曰:“不能死节,实以此愧

耳。”周文深嘉之,封沌阳县伯。

恭帝初,直州人乐炽、洋州人黄国等连结为乱。周文以迁哲信著山南,乃令

与开府贺若敦同经略。炽等寻并平荡,仍与敦南出徇地。迁哲先至巴州,入其封

郭。梁巴州剌史牟安人开门请降。安人子宗彻等犹据巴城不下,迁哲攻克之。军

次鹿城,城主遣使请降。迁哲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瞻视犹高,

得无诈也?”遂不许之。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遂屠其城。

自此巴、濮之人,降款相继。军还,周文赐以所服紫袍玉带及所乘马,加授侍中、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除真州刺史,即本州也。仍给军仪鼓节,令与田弘

同讨信州。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遣迁哲赴援。此至,信州已陷。五

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迁哲入据白帝,贺若敦等复至,遂共追五子王等,

破之。及田弘旋军,周文令迁哲留镇白帝。信州先无仓储,军粮匮乏。迁哲乃收

葛根造粉,兼米以给之,迁哲亦自取供食。时有异膳,即分赐兵士。有疾患者,

又亲加医药。以此军中感之,人思效命。黔阳蛮田乌度、田乌唐,等每抄掠江中,

为百姓患。迁哲随机出讨,杀讨甚多,由是诸蛮畏威,各送粮饩。又遣子弟入质

者千有余家,迁哲乃于白帝城外筑城以处之。并置四镇,以静峡路。自此寇抄颇

息,军粮赡给焉。周明帝初,授都督、信州刺史。二年,进爵西城县公。武成元

年,朝于京师。明帝甚礼之,赐甲第及庄田等。天和三年,进位大将军。诏迁哲

率金、上等诸州兵镇襄阳。五年,陈将章昭达攻逼江陵,梁明帝告急于襄州,卫

公直令迁哲往救焉。迁哲率其所部守江陵外城,自率骑出南门,又令步兵自北门

出,两军首尾邀之,陈人多投水死。是夜,陈人又窃于城西堞以梯登城,登者已

百数人。迁哲又率骁勇扞之,陈人复溃。俄而大风暴起,迁哲乘暗出兵击其营,

陈人大乱,杀伤甚众。江陵总管陆腾复破之于西隄,陈人乃遁。建德二年,进

爵安康郡公。三年,卒于襄州。赠金州总管,谥曰壮武。

迁哲累叶雄豪,为乡里所服。性复华侈,能厚自奉养。妾媵至有百数,男女

六十九人。缘汉千余里间,第宅相次,姬媵之有子者,分处其中,各有僮仆侍婢

阍人守护。迁哲每鸣笳导从,往来其间,纵酒欢宴,尽生平之乐。子孙参见,或

忘其年名者,披簿以审之。

长子敬仁,先迁哲卒。第六子敬猷嗣,还统父兵,位仪同大将军。

迁哲弟显,位上仪同大将军。

杨乾运,字玄邈,傥城兴势人也,少雄武,为乡闾信服。为安康郡守。陷梁,

仕历潼、南梁二州刺史。及武陵王萧纪称尊号,以乾运威服巴、渝,乃拜梁州刺

史,镇潼州,封万春县公。时纪与其兄湘东王绎争帝,乾运兄子略劝乾运归附,

乾运然之。会周文令乾运孙法洛至,略即夜送之,乾运送款,周文密赐乾运铁券,

授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梁州刺史、安康郡公。及尉迟迥征蜀,遂降迥。迥因此

进军成都,数旬克之。及至京师,礼遇隆渥。寻卒于长安。赠尚书右仆射。子端

嗣。略亦以归附功,位至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封上庸县伯。

乾运女婿乐广,安州刺史,封安康县公。

扶猛,字宗略,上甲黄土人也。其种落号白兽蛮。猛仕梁,位南洛、北司二

州刺史,封宕梁县男。魏废帝元年,以众降。周文厚加抚纳,复爵宕渠县男,割

二郡为罗州,以猛为刺史。令从开府贺若敦南讨信州。敦令猛直道白帝,所由之

路,人迹不通。猛乃梯山扪葛,备历艰阻,遂入白帝。抚慰人夷。莫不悦附。以

功进开府仪同三司。俄则信州蛮反,猛复从贺若敦平之,进爵临江县公。后从田

弘破汉南诸蛮,进位大将军。卒。

阳雄,字元略,上洛邑阳人也。累叶豪族。父猛,从孝武西迁,以功封郃阳

伯,位征东将军、扬州刺史。雄起家奉朝请,以军功封安平县侯。得子孙相袭拜

邑阳郡守。累迁平州刺史,进爵玉城县公,加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历京

兆尹、户部中大夫,进位大将军,转中外府长史,迁江陵总管,改封鲁阳县公。

卒于镇。追封郡公,谥曰怀。雄善附会,能自谋身,故任兼出内,保全爵禄。子

长宽嗣。

席固,字子坚,其先安定人也。高祖衡,因姚氏之乱,寓居襄阳,仕晋,为

建威将军,遂为襄阳著姓。固少有远志。梁大同中,为齐兴郡守。久居郡职,士

多附之,遂有亲兵千余人。梁元帝时,迁兴州刺史,军人募从者至五千余人。固

欲自据一州,以观时变。大统中,以地归魏。时周文方南取江陵,西定蜀、汉,

闻固至,甚礼遇之。就拜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侍中、

丰州刺史,封新丰县公。后转湖州刺史,启求入观。及至,进爵静安郡公。寻拜

昌、归、宪三州诸军事、昌州刺史。固居家孝友,莅官颇有声绩。卒于州。赠大

将军、五州刺史,谥曰肃,敕襄州赐其墓田。子雅嗣。

雅字彦文。性方正,少以孝闻。位大将军。

雅弟英,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任果,字静鸾,南安人也。本方隅豪族。父褒,仕梁,为沙州刺史、新巴县

公。果性勇决,志在立功。魏废帝元年,率所部来附。周文嘉其远至,待以优礼。

果因面陈取蜀策,深被纳之。乃授沙州刺史、南安县公。从尉迟迥伐蜀。寻进授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及成都平,除始州刺史。周文以其方隅首领,早立

忠节,进爵乐安郡公,赐以铁券,听相传袭,并赐路车驷马及仪卫等以光宠之。

寻为刺客所害。

论曰:王杰、王勇、宇文虬、耿豪、高琳、李和、伊娄穆、侯植等咸以果毅

之姿,效节扰攘之际,各能屠坚覆锐,自致其功,高爵厚位,固其宜也。仲尼称

无求备于一人,信矣。夫文士怀温恭之操,其弊也懦弱;武夫禀刚烈之资,其弊

也敢悍。故有使酒不逊之祸,拔剑争功之尤,大则莫全其生,小则仅而获免。耿

豪、王勇不其然乎!李延孙、韦祐、陈欣、魏玄等以勇略之姿,受扞城之委。灌

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用能观兵伊、洛,保据崤、

函,齐人阻西路之谋,周朝缓东贡之虑,皆其力也。泉仚长自山谷,素无月旦

之誉,而临难慷慨,无失人臣之节,岂非蹈仁义之徒欤!元礼、仲遵,聿遵其志,

卒成功业,庶乎克负荷矣。李迁哲、杨乾运、席固之徒,属方隅扰攘,咸知委质,

遂享爵位,以保终始。观迁哲之对周文,有尚义之气。乾运受任武陵,乖事人之

道。若乃校其优劣,固不可同年而语。阳雄任兼文武,声著土内,抑亦志能之士

也。

旧史有代人宇文盛,字保兴,以武毅显,盛弟丘,字胡奴,盛子述,位柱国,

并有传。然事无足可纪。盛见子述传首,丘略之云。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十五

○崔彦穆杨纂段永令狐整(子熙)唐永(子瑾)柳敏(子昂)

王士良

崔彦穆,字彦穆,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也。曾祖顗,后

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仕宋,为给事黄门侍

郎、汝南义阳二郡守。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后终于郢州刺

史。父幼,位终永昌郡守。隋开皇初,以献皇后外曾祖,追赠上开府仪同三司、

新州刺史。

彦穆幼明悟。神彩卓然。魏吏部尚书陇西李神儁,有知人之鉴,见而叹曰:

“王佐才也。”永安末,除司徒府参军事,再迁大司马从事中郎。孝武西迁,彦

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禽东魏郡守苏淑。

仍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遗。即拜荥阳郡守,寻赐爵千乘县侯。

十四年,授散骑常侍、司农卿。时军国草创,众务殷繁,周文乃引彦穆入幕府,

兼掌文翰。及于谨伐江陵,彦穆以本官从平之。周明帝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俄拜安州刺史,总管十二州诸军事。入为御正大夫。陈氏请敦邻好。

诏彦穆使焉。彦穆风韵闲旷,器度方雅,善玄言,解谈谑,甚为江表所称。转户

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天和三年,聘齐还,除金州刺史,总管七州诸军事,进位

大将军。寻徵拜小司徒。

及宣帝崩,隋文帝辅政,三方起兵,以彦穆为行军总管,与襄州总管王谊讨

司马消难。军次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有异志,遂收而戮之。及事平,隋文帝徵王

谊入朝,即以彦穆为襄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加授上大将军,进爵东郡公。

顷之,永业家自理得雪,彦穆坐除名。寻复官爵。开皇元年卒。子君绰嗣。

君绰性夷简,博览经史,有父风。大象末,丞相府宾曹参军。

君绰弟君肃,解巾道王侍读,大象末,颍川郡守。

杨纂,广宁人也,父安仁,魏朔州镇将。纂少慷慨有志略,勇力兼人。年二

十,从齐神武起兵于信都,以军功。稍迁武州刺史。自以赏薄,志怀怨愤,每叹

曰:“大丈夫富贵何必故乡!若以妻子经怀,岂不沮人雄志!”大统初,乃间行

入关。周文执纂手曰:“人所贵者忠义也,所惧者危亡也,其能不惮危亡,蹈兹

忠义者,今方见之于卿耳。”即授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侯。从周文解洛

阳围,经河桥、芒山之战,纂每先登,军中咸推其敢勇,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为公,赐姓莫胡卢氏。俄授岐州刺史。周孝闵帝践阼,

进爵宋熙郡公。保定元年,位大将军,改封陇东郡公,除陇州刺史。从隋公杨忠

东伐,至并州而还。天和六年,进授柱国大将军,转华州刺史。纂性质朴,又不

识文字,前后莅职,但推诚信而已。吏人以其忠恕,颇亦怀之。寻卒于州。

子睿,位至上柱国、渔阳郡公。

段永,字永宾,其先辽西石城人,晋幽州刺史疋磾之后也,曾祖愄,仕魏

黄龙镇将,因徙高陆之河阳焉。永幼有志操,闾里称之。魏正光末,北镇扰乱,

遂携老幼,避地中山。后赴洛阳,拜平东将军,封沃阳县伯。青州人崔社客举兵

反,永讨平之。进爵为侯,除左光禄大夫。时有贼魁元伯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