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229部分

北史-第229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兴少耿介志学,晚乃师事徐遵明于赵、魏之间。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

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

生久逐羌博士,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

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

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后乃博涉百家,图纬、风角、天文、占候,无不讨练。尤长算历。虽在贫贱,

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

书郎。以世行赵匪历,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

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详等九家,各献新历。宣武诏令共为一历。洪等

后遂共推业兴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业兴以殷历甲寅,黄帝

辛卯,徒有积元,术数亡缺。又修之,各为一卷,传于世。建义初,敕典仪注。

未几,除著作郎。永安三年,以前造历之勋,赐爵长子伯。后以孝武帝登极之初,

豫行礼事,封屯留县子,除通直散骑常侍。永熙三年二月,孝武帝释奠,业兴与

魏季景、温子升、窦瑗为摘句。后入为侍读。

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今皇居徙御,百度创始,营构一兴,必宜中

制。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询访。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

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诏从之。于时尚书右仆射、营构大匠高隆之被

诏缮修三署乐器、衣服及百戏之属,乃奏请业兴共事。

天平四年,与兼散骑常侍李谐、兼吏部郎卢元明使梁。梁散骑常侍朱异问业

兴曰:“魏洛中委粟山是南郊邪?圆丘邪?”业兴曰:“委粟是圆丘,非南郊。”

异曰:“比闻郊、丘异所,是用郑义。我此中用王义。”业兴曰:“然。洛京郊

丘之处,用郑解。”异曰:“若然,女子逆降傍亲,亦从郑以不?”业兴曰:

“此之一事,亦不专从。若卿此间用王义,除禫应用二十五月,何以王俭《丧

礼》,禫用二十七月也?”异遂不答。业兴曰:“我昨见明堂,四柱方屋,都

无五九之室,当是裴頠所制。明堂上圆下方,裴唯除室耳,今此上不圆,何也?”

异曰:“圆方俗说,经典无文,何怪于方。”业兴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

卿自不见。见卿录梁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盾?”异

曰:“若然,圆方竟出何经?”业兴曰:“出《孝经援神契》。”异曰:“纬候

之书,何可信也!”业兴曰:“卿若不信,《灵威仰》、《叶光纪》之类,经典

亦无出者,卿复信不?”异不答。梁武问业兴:“《诗·周南》,王者之风,系

之周公;《召南》,仁贤之风,系之召公。何名为系?”业兴对曰:“郑注《仪

礼》云:昔太王、王季居于岐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行今《周

南》之教以受命,作邑于酆。文王为诸侯之地所化之国,今既登九五之尊,不可

复守诸侯之地,故分封二公,名为系。”梁武又问:“《尚书》‘正月上日,受

终文祖’,此时何正?”业兴对曰:“此夏正月。”梁武言:“何以得知?”业

兴曰:“案《尚书中候运衡篇》云‘日月营始’,故知夏正。”又问:“尧时以

前,何月为正?”业兴对曰:“自尧以上,书典不载,实所不知。”梁武又云:

“‘寅宾出日’,是正月,‘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即是二月。此出《尧典》,

何得云尧时不知用何正?”业兴对曰:“虽三正不同,言时节者,皆据夏时正月。

《周礼》:‘仲春二月,会男女之无夫家者。’虽自周书,月亦夏时。尧之日月,

亦当如此。但所见不深,无以辩析明问。”梁武又曰:“《礼》:原壤母死,叩

木而歌。孔子圣人,而与壤为友?”业兴对曰:“孔即自解,言亲者不失其亲,

故者不失其故。”又问:“壤何处人?”对曰:“《注》云:原壤,孔子幼之旧

故。是鲁人。”又问:“原壤不孝,有逆人伦,何以存故旧之小节,废不孝之大

罪?”对曰:“原壤所行,事自彰著,幼少之交,非是今始。既无大故,何容弃

之?”又问:“孔子圣人,何以书原壤之事,垂法万代?”业兴对曰:“此是后

人所录,非孔子自制,犹合葬于防。如此之比,《礼记》之中,动有百数。”又

问:“《易》有太极,极是有无?”业兴对曰:“所传太极是有。”还,兼散骑

常侍,加中军大将军。

业兴家世农夫,虽学殖,而旧音不改。梁武问其宗门多少,答曰:“萨四十

家。”使还,孙腾谓曰:“何意为吴儿所笑!”对曰:“业兴犹被笑,试遣公去,

当着被骂。”邢子才云:“尔妇疾,或问实耶?”业兴曰:“尔大痴!但道此,

人疑者半,信者半,谁检看?”

武定元年,除国子祭酒,仍侍读。神武以业兴明术数,军行常问焉。业兴曰

某日某处胜,谓所亲曰:“彼若告胜,自然赏吾;彼若凶败,安能罪吾?”芒山

之役,有风从西来入营。业兴曰:“小人风来,当大胜。”神武曰:“若胜,以

尔为本州刺史。”既而以为太原太守。五年,齐文襄引为中外府谘议参军。后坐

事禁止,业兴乃造《九宫行棋历》,以五百为章,四千四十为蔀,九百八十七为

升分,还以己未为元,始终相维,不复移转,与今历法术不同。至于气序交分,

景度盈缩,不异也。文襄之征颍川,业兴曰:“往必克,克后凶。”文襄既克,

欲以业兴当凶而杀之。

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修,躬加题帖,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

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深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命归之,便

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有乖忤,便即疵毁,乃至声色,加以谤骂。性又

躁隘,至于论难之际,无儒者之风。每语人云:“但道我好,虽知妄言,故胜道

恶。”务进忌前,不顾后患,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业兴二

子,崇祖传父业。

崇祖字子述。文襄集朝士,命卢景裕讲《易》。崇祖时年十一,论难往复,

景裕惮之。业兴助成其子,至于忿阋。文襄色甚不平。姚文安难服虔《左传解》

七十七条,名曰《驳妄》。崇祖申明服氏,名曰《释谬》。齐文宣营构三台,材

瓦工程,皆崇祖所算也。封屯留县侯。遵祖,齐天保初难宗景历甚精。崇祖为元

子武卜葬地,醉而告之曰:“改葬后,当不异孝文。”武成,或告之,兄弟伏法。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

贫,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

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

春秋》。铉以乡里无可师者,遂与州里杨元懿、河间宗惠振等结友,诣大儒徐遵

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

、《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

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

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

读所未见书。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

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

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

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

曰《字辨》。

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

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

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

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冯伟,字伟节,中山字喜人也。身长八尺,衣冠甚伟,见者肃然。少从李宝

鼎学,李重其聪敏,恒别意试问之。多所通解,尤明《礼》、《传》。后还乡里,

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齐赵郡王出

镇定州,以礼迎接,命书三至,县令亲至其门,犹辞疾不起。王将命驾致请,佐

吏前后星驰报之,县令又自为其整冠履,不得已而出。王下厅事迎之,止其拜伏,

分阶而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王将举充秀才,固辞不就。岁余请还。王知其

不愿拘束,以礼发遣,赠遗甚厚。一无所纳,唯受时服而已。及还,不交人事,

郡守县令,每亲至。岁时或置羊酒,亦辞不纳。门徒束脩,一毫不受。蚕而衣,

耕而饭,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以寿终。

张买奴,平原人也。经义该博,门徒千余人,诸儒咸推重之。仕齐,历太学

博士、国子助教,卒。

刘轨思,勃海人也。说《诗》甚精。少事同郡刘敬和,敬和事同郡程师则,

故其乡曲多为《诗》者。轨思仕齐,位国子博士。

鲍季详,勃海人也。甚明《礼》,兼通《左氏春秋》。少时,恒为李宝鼎都

讲。后亦自有徒众,诸儒称之。仕齐,卒于太学博士。

从弟长暄,兼通《礼》、《传》。为任城王湝丞相掾。恒在都教授贵游子

弟。齐亡,卒于家。

邢峙,字士峻,河间郑人也。少学通《三礼》、《左氏春秋》。仕齐,初为

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峙方正纯厚,有儒者风。厨宰进太子

食,菜有邪蒿,峙令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宜食。”文宣闻而嘉

之,赐以被褥缣纩,拜国子博士。皇建初,除清河太守,有惠政。年老归,卒于

家。

刘昼,字孔昭,勃海阜城人也。少孤贫,爱学,伏膺无倦。常闭户读书,暑

月唯着犊鼻裈。与儒者李宝鼎同乡,甚相亲爱。宝鼎授其《三礼》,又就马敬德

习《服氏春秋》,俱通大义。恨下里少坟籍,便杖策入都。知邺令宋世良家有书

五千卷,乃求为其子博士,恣意披览,昼夜不息。还,举秀才,策不第,乃恨不

学属文,方复缉缀辞藻。言甚古掘,制一首赋,以六合为名,自谓绝伦,乃叹儒

者劳而寡功。曾以赋呈魏收而不拜。收忿之,谓曰:“赋名六合,已是太愚,文

又愚于六合。君四体又甘于文。”昼不忿,又以示邢子才。子才曰:“君此赋,

正似疥骆驼,伏而无妩媚。”昼求秀才,十年不得,发愤撰《高才不遇传》。冀

州刺史郦伯伟见之,始举昼,时年四十八。

刺史陇西李玙,亦尝以昼应诏。先告之,昼曰:“公自为国举才,何劳语昼!”

齐河南王孝瑜闻昼名,每召见,辄与促席对饮。后遇有密亲,使且在斋坐,昼须

臾径去,追谢要之,终不复屈。孝昭即位,好受直言。昼闻之,喜曰:“董仲舒、

公孙弘可以出矣。”乃步诣晋阳上书,言亦切直,而多非世要,终不见收采。编

录所上之书,为《帝道》。河清中,又著《金箱璧言》,盖以指机政之不良。

昼夜尝梦贵人若吏部尚书者补交州兴俊令,寤而密书记之。卒后旬余,其家

幼女鬼语,声似昼,云“我被用为兴俊县令,得假暂来辞别”云。昼常自谓博物

奇才,言好矜大。每言:“使我数十卷书行于后世,不易齐景之千驷也。”容止

舒缓,举动不伦,由是竟无仕,卒于家。

马敬德,河间人也。少好儒术,负笈随徐遵明学《诗》、《礼》,略通大义,

而不能精。遂留意于《春秋左氏》,沈思研求,昼夜不倦。教授于燕、赵间,生

徒随之者甚众。乃诣州将,求秀才。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五

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都,唯得中第。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

子助教,再迁国子博士。齐武成为后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其妻夜

梦猛兽将来向之,敬德走超丛棘,妻伏地不敢动。敬德占曰:“吾当为大官。超

棘,过几卿也;尔伏地,夫人也。”后主既不好学,敬德侍讲甚疏,时时以《春

秋》入授。犹以师傅恩,拜国子祭酒、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瀛州大中正。

卒,其徒曰:“马生胜孔子,孔子不得仪同。”寻赠开府、瀛州刺史。其后,侍

书张景仁封王,赵彦深云:“何容侍书封王,侍讲翻无封爵?”亦追封敬德广汉

郡王,令子元熙袭。

元熙字长明,少传父业,兼长文藻。以通直待诏文林馆。武平中,皇太子将

讲《孝经》,有司请择师。帝曰:“马元熙,朕师之子,文学不恶。”于是以《

孝经》入授皇太子。儒者荣其世载。性和厚,在内甚得名誉。隋开皇中,卒于秦

王文学。

张景仁,济北人。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选补内书生,与魏

郡姚元标、颍川韩毅、同郡袁买奴、荥阳李超等齐名,文襄并引为宾客。天保八

年,敕教太原王绍德书。后主在东宫,武成令侍书,遂被引擢。小心恭谨,后主

爱之,呼为博士。登祚,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在左右。与语,犹称博士。胡人何

洪珍有宠于后主,欲得通婚朝士。以景仁在内,官位稍高,遂为其兄子取景仁第

二息瑜之女,因以表裹相援,恩遇日隆。景仁多疾,帝每遣徐之范等疗之,给药

物珍羞,中使问疾,相望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