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242部分

北史-第242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性颇严毅,人不敢欺,然至廉平,为吏人叹伏。武平四年,为成安县令。都

下有邺、临漳、成安三县,辇毂之下,旧号难为。重以政乱时艰,纲纪不立,近

臣内戚,请属百端。去病消息事宜,以理抗答。势要之徒,虽厮养小人,莫不惮

其风格,亦不至嫌恨。自迁邺以还,三县令政术,去病独为称首。周武平齐,重

其能官,与济阴郡守公孙景茂二人不被替代,发诏褒扬。去病后以尉迟迥事。隋

大业初,卒于冀氏县令。

梁彦光,字脩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

刺史。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

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

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

所感。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

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

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

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

史。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上嘉其能,下诏褒美,赐粟五百斛、物三百段、御伞一枚,以厉清正。后转相州

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

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

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

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

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

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

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

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

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

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

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

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

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子文谦嗣,弘雅有父风。以上柱国世子,例授仪同。历上、饶二州刺史,迁

鄱阳太守,称为天下之最。徵拜户部侍郎。辽东之役,领武贲郎将,为卢龙道军

副。会杨玄感作乱,其弟武贲郎将玄纵先隶文谦,玄感反问未至而玄纵逃走,文

谦不之觉。坐是,配防桂林而卒。

少子文让,初封阳城县公,后为鹰扬郎将。从卫玄击杨玄感于东都,力战而

死,赠通议大夫。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观,仕魏,为南兖州刺史、河阳侯,为高氏所诛。叔

略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有志气。颇见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文

器之,引置左右,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渐被委信,

兼督内外,位开府仪同三司。护诛,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数进兵谋,宪甚奇之。

从武帝平齐,以功加上开府,封清乡县公,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营建东

都,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尉迟迥之乱,镇大梁,

以军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隋文帝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

在州数年,甚有声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以粟帛,

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

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德。自为司农,凡所种植,叔略别有条制,皆出人意

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

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礼遇之。叔略虽为司农,往往参督

九卿事。性颇豪侈,每食方丈,备水陆。十四年,从祠太山。至洛阳,上令录囚

徒。将奏,晨至狱门,于马上暴卒,上嗟悼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在魏,

察孝廉,射策甲科。稍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历高唐令、大理

正,俱有能名。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开皇初,召拜汝南太守。郡废,为曹州司马,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

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病者,景茂减俸禄为饘粥汤药,多方振济之,赖全活者

千数。上闻嘉之,诏宣示天下。十五年,上幸洛阳,景茂谒见。时七十七,上命

升殿坐。问其年,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

七十而逢陛下。”上甚悦,下诏褒美之,加上仪同三司,伊州刺史。明年,以疾

征,吏人号泣于道。及疾愈,复乞骸骨,又不许。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

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

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

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女相从纺织,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致

仕,上优诏听之。仁寿中,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见景茂神力不衰,还以状奏。

于是就拜淄州刺史,赐以马辇,便道之官。前后历职,皆有德政,论者称为良牧。

大业初,卒官。年八十七,谥曰康。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

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祖徽,魏徐州刺史。父季庆,青州刺史。公义早孤,

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武帝时,召

入露门学,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上数嗟异,时辈慕之。建德

初,授宣纳中士。从平齐,累迁掌治上士、扫寇将军。隋文帝作相,授内史上士,

参掌机要。开皇元年,除主客侍郎,摄内史舍人,赐爵安阳县男。转驾部侍郎,

使勾检诸马牧,所获十余万匹。上喜曰:“唯我公义,奉国罄心。”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

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

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辇来,安置厅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

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喻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

著,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

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过疾者,争就使君,其

家亲属,固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并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

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

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

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

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

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时山东霖雨,自陈汝至于沧海,皆苦水

灾。境内犬牙,独无所损。山出黄银,获之以献,诏水部郎娄崱就公义祷焉,乃

闻空中有金石丝竹之响。

仁寿元年,追充扬州道黜陟大使。豫章王暕恐其部内官僚犯法,未入州境,

豫令使属之。公义答曰:“不敢有私。”及至扬州,皆无所纵舍,暕衔之。及

炀帝即位,扬州长史王弘入为黄门郎,因言公义之短,竟去官。吏人守阙诉冤,

相继不绝。后数岁,帝悟,除内史侍郎。丁母忧,未几起为司隶大夫,检校右御

卫武贲郎将。从征至柳城郡,卒。子融。

柳俭,字道约,河东解人也。祖元璋,魏司州大中正、相、华二州刺史。父

裕,周闻喜令。俭有局量,立行清苦,为州里所敬,虽至亲昵,无敢狎侮。仕周,

历宣纳上士、畿伯大夫。及隋文帝受禅,擢拜水部侍郎,封率道县伯。未几,出

为广汉太守,甚有能名。俄而郡废。时帝励精思政,妙简良能,出为牧宰。俭以

仁明著称,擢拜蓬州刺史。狱讼者庭决遣之,佐吏从容而已,狱无系囚。蜀王秀

时镇益州,列上其事。迁邛州刺史。在职十余年,人夷悦服。蜀王秀之得罪也,

俭坐与交通,免职。及还乡,妻子衣食不赡,见者咸叹伏焉。炀帝嗣位,征之。

于时,多以功臣任职,牧州领郡者,并带戎资,唯俭起自良吏。帝嘉其绩,特授

朝散大夫,拜弘化太守,俭清节愈励。大业五年,入朝,郡国毕集。帝谓纳言苏

威、吏部尚书牛弘曰:“其中清名天下第一者,为谁?”威等以俭对。帝又问其

次,威以涿郡赞务郭绚,颍川赞务敬肃等二人对。帝赐俭帛二百匹,绚、肃各一

百匹,令天下朝集使送至郡邸,以旌异焉,论者美之。及大业末,盗贼峰起,数

被攻逼。俭抚结人夷,卒无离叛,竟以保全。及义兵至长安,尊立恭帝,俭与留

守李粲缟素,于州南向恸哭。既而归京师,相国赐俭物三百段,就拜上大将军。

岁余,卒于家,时年八十九。

郭绚,河东安邑人,家世寒微。初为尚书令史,后以军功拜仪同,历数州司

马、长史,皆有能名。大业初,刑部尚书宇文幹巡省河北,引绚为副。炀帝将有

事辽东,以涿郡为冲要,访可任者。闻绚有干局,拜涿郡赞务,吏人悦服。数载,

迁为通守,兼领留守。及山东盗起,绚逐捕之,多所克获。时诸郡无复完者,唯

涿郡独全。后将兵击窦建德于河间,战死,人吏哭之,数月不息。

敬肃,字敬俭,河东蒲坂人。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开皇初,为安陵

令,有能名。擢拜秦州司马,转幽州长史。仁寿中,为卫州司马,俱有异绩。炀

帝嗣位,迁颍川郡赞务。大业五年,朝东都。帝令司隶大夫薛道衡为天下郡官之

状,称肃曰:“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

在颍州,每有书属肃,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

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能名,将擢为太守者

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大业末,乞骸骨,优诏许之。去官之日,家无余财。

岁余,终于家。

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

官。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

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

大洽。狱中无系囚,诤讼绝息,囹圄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

泣,沿路将送,数百里不绝。迁为临颍令,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尚书左仆射高

颎言状,上召之。及引见,劳之曰:“天下县令固多矣,卿能独异于众,良足美

也。”顾谓侍臣曰:“若不殊奖,何以劝人?”于是下优诏,擢拜莒州刺史。

王伽,河间章武人也。开皇末,为齐州参军。初无足称,后被州使送流囚李

参等七十余人诣京师。时制,流人并枷锁传送。次荥阳,悯其辛苦,悉呼而谓之

曰:“卿辈既犯国刑,亏损名教,身婴缧绁,此其职也。今复重劳援卒,岂独不

愧于心哉!”参等辞谢。伽曰:“汝等虽犯宪法,枷锁亦大苦辛,吾欲与汝等脱

去,行至京师总集,能不违期不?”皆拜谢曰:“必不敢违。”伽于是悉脱枷,

停援卒,与期曰:“某日当至京师。如致前却,吾当为汝受死。”舍之而去。流

人感悦,依期而至,一无离叛。上闻而惊异,召见与语,称善久之。于是悉召流

人,并令携负妻子俱入,赐宴于殿庭而赦之。乃下诏曰:“凡在有生,含灵禀性,

咸知好恶,并识是非。若临以至诚,明加劝导,则俗必从化,人皆迁善。往以海

内乱离,德教废绝,官人无慈爱之心,兆庶怀奸诈之意,所以狱讼不息,浇薄难

理。朕受命上天,安养万姓,思导圣法,以德化人。朝夕孜孜,意本如此。而伽

深识朕意,诚心宣导。参等感悟,自赴宪司。明率土之人,非为难教,良是官人

不加示晓,致令陷罪,无由自新。若使官尽王伽之俦,人皆李参之辈,刑措不用,

其何远哉!”于是擢伽为雍令,政有能名。

魏德深,本钜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

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

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

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