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25部分

北史-第25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寇洛率马步万余,自泾州东引;王罴率甲士一万,先据华州。欢若西来,王罴足

得抗拒;如其入洛,寇洛即袭汾、晋。吾便速驾,直赴京邑,使其进有内顾之忧,

退有被蹑之势。一举大定,此为上策。”众咸称善。七月,帝帅众发自高平,前

军至于弘农。而齐神武稍逼京师,魏帝亲总六军屯河桥,令左卫元斌之、领军斛

斯椿镇武牢。帝谓左右曰:“高欢数日行八九百里,晓兵者所忌,正须乘便击之。

而主上以万乘之重,不能度河决战,方缘津据守。且长河万里,捍御为难,一处

得度,大事去矣。”即以大都督赵贵为别道行台,自蒲坂济,趣并州。遣大都督

李贤将精骑一千赴洛阳。会斌之与斛斯椿争权,镇防不守,魏帝遂轻骑入关。帝

备仪卫奉迎,谒见于阳驿,免冠流涕谢罪。乃奉魏帝都长安。披草莱,立朝廷,

军国之政,咸取决于帝。仍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

别置二尚书,随机处分。解尚书仆射,余如故。

初,魏帝在洛阳,许以冯翊长公主配帝,未及结纳而魏帝西迁。至是诏帝尚

之,拜附马都尉。八月,齐神武袭陷潼关,侵华阴。帝率诸军屯霸上以待之。神

武留其将薛瑾守关而退。帝乃进军斩瑾,虏其卒七千。还长安,进位丞相。十一

月,遣仪同李虎与李弼、赵贵等讨曹泥于灵州,虎引河灌之。明年,泥降,迁其

豪帅于咸阳。十二月,魏孝武帝崩,帝与群公定册,尊立魏南阳王宝炬为嗣,是

为文帝。

大统元年正月己酉,魏帝进帝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

郡王。帝固让王及录尚书。魏帝许之,乃改封安定郡公。东魏将同司马子如寇潼

关,帝军霸上。子如乃回军自蒲津寇华州,刺史王罴击走之。三月,帝命有司为

二十四条新制,奏行之。

二年五月,秦州刺史、建忠王万俟普拨率所部入东魏。帝轻骑追之,至河北

千余里,不及而还。

三年正月,东魏寇龙门,屯军蒲坂,造三道浮桥度河。又遣其将窦泰趣潼关,

高昂围洛州。帝出军广阳,召诸将谓曰:“贼掎吾三面,又造桥,示欲必度,是

欲缀吾军,使窦泰得西入耳。且欢起兵以来,泰每先驱,下多锐卒,屡胜而骄。

今袭之必克。克泰,则欢不战而走矣。”诸将咸曰:“贼在近,舍而袭远;若差

跌,悔何及也。”帝曰:“欢前再袭潼关,吾军不过霸上。今者大来,谓吾但自

守耳。又狃于得志,有轻我之心。乘此击之,何往不克。贼虽造桥,未能径度,

比五日中,吾取泰必矣。”庚戌,帝还长安,声言欲向陇右。辛亥,谒魏帝而潜

军至小关。窦泰卒闻军至,陈未成,帝击之。尽俘其众,斩泰,传首长安。高昂

闻之,焚辎重而走。齐神武亦撤桥而退。帝乃还。六月,帝请罢行台,魏帝复申

前命,授帝录尚书事,固让乃止。八月丁丑,帝率李弼、独孤信、梁御、赵贵、

于谨、若干惠、怡峰、刘亮、王德、侯莫陈崇、李远、达奚武等十二将东伐,至

潼关。帝乃誓于师曰:“与尔有众,奉天威,诛暴乱。惟尔众士,整尔甲兵,戒

尔戎事,无贪财以轻敌,无暴人以作威。用命则有赏,不用命则有戮,尔众士其

勉之。”乃遣于谨先徇地至盘豆,拔之。获东魏将高叔礼,送于长安。戊子,至

弘农,攻之,城溃。禽东魏陕州刺史李徽伯,虏其战士八千。守将高千走度河,

命贺拔胜追禽之,并送长安。于是宜阳、邵郡皆归附。先是河南豪杰应东魏者,

皆降。齐神武惧,率众下蒲坂,将自后土济。遣其将高昂以三万人出河南。是岁,

关中饥,帝馆谷于弘农五十余日。时军士不满万人,闻神武将度,乃还。神武遂

度河,逼华州。刺史王罴严守,乃涉洛,军于许原西。帝至渭南,征诸州兵,未

会。将击之,诸将以众寡不敌,请且待欢更西以观之。帝曰:“欢若至咸阳,人

情转骚扰。今及其新至,可击之。”即造浮桥于渭,令军士赍三日粮,轻骑度渭,

辎重自渭南,夹渭而西。十月壬辰,至沙苑。距齐军六十余里,神武引军来会。

癸巳,侯骑告齐军至,帝召诸将谋。李弼曰:“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阵。此东

十里,有渭曲,可先据以待之。”遂进至渭,背水东西为阵。李弼为右拒,赵贵

为左拒。命将士皆偃戈于葭芦中,闻鼓声而起。日晡,齐师至,望见军少,竞萃

于左,军乱不成列。兵将交,帝鸣鼓,士皆奋起。于谨等六军与之合战,李弼等

率铁骑横击之。绝其军为二,遂大破之,斩六千余级,临阵降者二万余人。神武

夜遁,追至河上,复大克。前后虏其卒七万,留其甲兵二万,余悉纵归。收其辎

重兵甲,献俘长安。李穆曰:“高欢胆破矣,逐之可获。”帝不听,乃还军渭南。

时所征诸州兵始至。乃于战所,准当时兵,人种树一株,栽柳七千根,以旌武功。

魏帝进帝柱国大将军,增邑并前五千户。李弼等十二将,亦进爵增邑。以左仆射、

冯翊王元季海为行台,与开府独孤信帅步骑二万向洛阳。贺拔胜、李弼度河围蒲

坂。蒲坂镇将高子信开门纳胜军,东魏将薛崇礼弃城走,胜等追获之。帝进军蒲

坂,略定汾、绛。初,帝自弘农入关后,东魏将高昂围弘农。闻其军败,退守洛

阳。独孤信至新安,昂复走度河,遂入洛阳。自梁、陈已西,将吏降者相属。于

是东魏将尧雄、赵育、是云宝出颍川,欲复降地。帝遣仪同宇文贵、梁迁等逆击,

大破之,赵育来降。东魏复遣任祥率河南兵与尧雄合,仪同怡峰与贵、迁等复击

破之。又遣都督韦孝宽取豫州。是云宝杀其东扬州刺史那椿,以州来降。

四年三月,帝率诸将入朝,礼毕还华州。七月,东魏将侯景等围独孤信于洛

阳,齐神武继之。帝奉魏帝至谷城,临阵斩东魏将莫多娄贷文,悉虏其众,送弘

农。遂进军瀍东。景等夜解围去。及旦,帝率轻骑追至河上。景等北据河桥,南

属芒山为阵,与诸军战。帝马中流矢,惊逸,军中扰乱。都督李穆下马授帝,军

复振。于是大捷,斩其将高昂、李猛、宋显等,虏其甲士一万五千人,赴河死者

万数。是日,置阵既大,首尾悬远,从旦至未,战数十合,氛雾四塞,莫能相知。

独孤信、李远居右,赵贵、怡峰居左,战并不利。又未知魏帝及帝所在,皆弃其

卒先归。开府李虎、念贤等为后军;遇信等退,即与俱还。由是班师,洛阳亦失

守。大军至弘农,守将皆已弃城西走。所虏降卒在弘农者,因相与闭门拒守。进

攻拔之,诛其魁首数百人。大军之东伐也,关中留守兵少,而前后所虏东魏士卒,

皆散在百姓间,乃谋乱。及李虎等至长安,计无所出。乃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

达辅魏太子出次渭北。关中大震恐,百姓相剽劫。于是沙苑所俘军人赵青雀、雍

州人于伏德等遂反。青雀据长安子城,伏德保咸阳;与太守慕容思度各收降卒,

以拒还师。长安城人皆相率拒青雀,每日接战。魏帝留止阌乡,令帝讨之。长安

父老见帝,且悲且喜曰:“不意今日,复得见公。”士女咸相贺。华州刺史宇文

导袭咸阳,斩思度,禽伏德,南度渭,与帝会,攻破青雀。太傅梁景睿先以疾留

长安,遂与青雀通谋。至是亦伏诛,关中乃定。魏帝还长安,帝复屯华州。十二

月,是云宝袭洛阳,东魏将王元轨弃城走。都督赵刚袭广州拔之。自襄、广以西

城镇复西属。

五年冬,大阅于华阴。

六年春,东魏将侯景出三鸦,将侵荆州。帝遣开府李弼、独孤信各率骑出武

关,景乃还。夏,蠕蠕度河至夏州,帝召诸军屯沙苑以备之。

七年十一月,帝奏行十二条制,恐百官不勉于职事,又下令申明之。

八年十月,齐神武侵汾、绛,围玉壁。帝出军蒲坂,神武退;度汾追之,遂

遁去。十二月,魏帝狩于华阴,大飨将士。帝帅诸将,朝于行在所。

九年二月,东魏北豫州刺史高慎举州来附,帝帅师迎之。三月,齐神武据芒

山阵,不进者数日。帝留辎重于瀍曲,军士衔枚,夜登芒山,未明击之。神武单

骑为贺拔胜所逐,仅免。帝率右军若干惠,大破神武军,悉虏其步卒。赵贵等五

将军居左,战不利。神武复合战,帝又不利,夜引还。入关,屯渭上。神武进至

陕,开府达奚武等御之,乃退。帝以芒山诸将失律,上表自贬,魏帝不许。于是

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十月,大阅于栎阳,还屯华州。

十年五月,帝朝京师。七月,魏帝以帝前后所上二十四条及十二条新制,方

为中兴永式;命尚书苏绰更损益之,总为五卷,班于天下。于是搜简贤才为牧、

守、令,习新制而遣焉。数年间,百姓便之。十月,大阅于白水。

十一年十月,大阅于白水,遂西狩岐阳。

十二年春,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反,瓜州人张保害刺史成庆以应之,帝遣

开府独孤信讨之。东魏将侯景侵襄州,帝遣开府若干惠御之,至穰,景遁去。五

月,独孤信平凉州,禽仲和,迁其百姓六千余家于长安。瓜州都督令狐延起义诛

张保,瓜州平。七月,帝大会诸军于咸阳。

十三年正月,东魏河南大行台侯景举河南六州来附,被围于颍川。六月,帝

遣开府李弼援之,东魏将韩轨等遁去。景遂徙镇豫州。于是遣开府王思政据颍川,

弼引军还。七月,侯景密图附梁,帝知其谋,悉追还前后所配景将士。景惧,遂

叛。冬,帝奉魏帝西狩咸阳。

十四年春,魏帝诏封帝长子觉为宁都郡公。初,帝以平元颢纳孝庄帝功,封

宁都县子。至是,改以为郡,以封觉,用彰勤王之始也。五月,魏帝进帝位太师。

帝奉魏太子巡抚西境,登陇,刻石纪事。遂至原州,历北长城,大狩。东趣五原,

至蒲州,闻魏帝不豫而还。及至,魏帝疾已愈,乃还华州。是岁,东魏将高岳围

王思政于颍川。

十五年春,帝遣大将军赵贵帅师援王思政。高岳堰洧水以灌城,颍川以北皆

为陂泽,救兵不得至。六月,颍川陷。初,侯景围建邺,梁司州刺史柳仲礼赴台

城。梁竟陵郡守孙皓以郡内附,帝使大都督苻贵镇之。及建邺陷,仲礼还司州,

来寇。皓以郡叛,帝大怒。十一月,遣开府杨忠攻克随州,进围仲礼长史马岫于

安陆。

十六年正月,仲礼来援安陆,杨忠逆击于漴头,大破之,禽仲礼。马岫以

城降。三月,魏帝封帝第二子震为武邑公。七月,帝东伐,拜章武公导为大将军,

总督留守诸军,屯泾北,镇关中。九月丁巳,军出长安。连雨,自秋及冬,诸军

马驴多死。遂于弘农北造桥济河,自蒲坂还。于是河南自洛阳,河北自平阳以东,

遂入齐。

十七年三月,魏文帝崩,皇太子嗣位,帝以冢宰总百揆。十月,帝遣大将军

王雄出子午,伐上津、魏兴,大将军达奚武出散关,伐南郑。

废帝元年春,王雄平上津、魏兴,以其地置东梁州。四月,达奚武围南郑。

月余,梁州刺史宜丰侯萧修以州降武。八月,东梁州百姓围州城,帝复遣王雄讨

之。

二年正月,魏帝诏帝为左丞相、大行台、都督中外诸军事。二月,东梁州平,

迁其豪帅于雍州。三月,帝遣大将军、魏安公尉迟迥帅师伐梁武陵王萧纪于蜀。

四月,帝勒锐骑三万,西逾陇,度金城河,至姑臧。吐谷浑震惧,遣使献其方物。

七月,帝至自姑臧。八月,尉迟迥克成都,剑南平。十一月,尚书元烈谋乱,伏

诛。

三年正月,始作九命之典,以叙内外官爵。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

改流外品为九秩,亦以九为上。又改置州、郡、县,凡改州四十六,置州一,改

郡一百六,改县三百三十。魏帝有怨言,于是帝与公卿议,废帝;立齐王廓。是

为恭帝。

恭帝元年四月,帝大飨群臣。魏史柳虬执简书告于朝曰:“废帝,文皇帝之

嗣子,年七岁,文皇帝托于安定公曰:‘是子也,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公

宜勉之。’公既受兹重寄,居元辅之任,又纳女为皇后;遂不能训诲有成,致令

废黜,负文皇帝付属之意,此咎非安定公而谁?”帝乃令太常卢辩作诰喻公卿曰:

“呜呼!我群后暨众士,维文皇帝以襁褓之嗣托于予,训之诲之,庶厥有成。而

予罔能弗变厥心,庸暨乎废坠我文皇帝之志。呜呼!兹咎予其焉避?予实知之,

矧尔众人之心哉。惟予之颜,岂惟今厚,将恐来世,以予为口实。”乙亥,魏帝

诏封帝子邕为辅城公,宪为安城公。七月,西狩至原州。梁元帝遣使请据旧图以

定疆界;又连结于齐,言辞悖慢。帝曰:“古人有言,天之所弃,谁能兴之,其

萧绎之谓乎。”十月壬戌,遣柱国于谨、中山公护与大将军杨忠、韦孝宽等步骑

五万讨之。十一月癸未,师济汉,中山公护与杨忠率锐骑先屯其城下。丙申,于

谨至江陵,列营围守。辛亥,克其城,戕梁元帝,虏其百官士庶以归,没为奴婢

者十余万,免者二百余家。立萧察为梁主,居江陵,为魏附庸。魏氏之初,统国

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者为九

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

二年,梁广州刺史王琳寇边。十月,帝遣大将军豆卢宁帅师讨之。

三年正月丁丑,初行《周礼》,建六官,魏帝进帝位太师、大冢宰。帝以汉、

魏官繁,思革前弊。大统中,乃令苏绰、卢辩依周制改创其事,寻亦置六卿官,

然为撰次未成,众务犹归台阁。至是始毕,乃命行之。四月,帝北巡。七月,度

北河。魏帝封帝子直为秦郡公,招为正平公。九月,帝不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