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玉观音 >

第19部分

玉观音-第19部分

小说: 玉观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南德到乌泉的火车是下午四点钟发车,从三点钟开始大家就分批出发去火车站。火车站距缉毒大队也就是十几分钟的路。
三点一刻那位女刑警带着那只装了毒品的将军牌帆布箱上了一辆老潘让人专门找来的出租车,从缉毒大队后门的小街出来,一拐,开上了大路。一件谁也没有料到的事,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那就是车祸。
一辆拉啤酒的小卡车在路口抢行,为躲对面一群放学的小学生,一头撞在那辆带有特殊使命的出租车上。卡车和出租车只不过各自有点小伤,不严重。装扮成出租车司机的缉毒警毫发未报,可坐在后座上的女刑警头部撞在前后座之间的隔离栏上,头破血流,当即昏迷不醒。
接头任务必须马上换人,问题是,几乎一点时间都没有了。
老潘在队部办公室正准备出发,接了那位充当出租车司机的同志在街口打来的电话,当即傻了眼。他愣了半天,最后,转过头来看安心。
安心那时候正在清理桌上地上开完会剩下的垃圾,一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见老潘看着她她就也看着老潘。
老潘几乎是没头没脑地问了她一句:“安心,你的枪呢?”
十分钟后,安心穿上了便衣——一件白色的半截油短衫,外套一个灰色的马甲,下着深青色的牛仔裤,典型的学生打扮——站到了缉毒大队后门的街道上。她的右手,拎着那个刚从被撞的出租车里拿出来的帆布行李箱,左手杨起,拦住了一辆路过的出租汽车。她把行李箱往车上装的时候有点吃力,者潘他们都在附近,在附近的一辆面包车里,只能注视着她,不可能过来帮忙。
他们看着她装好箱子,砰的一声拉上车门,看着那出租车闪着转弯灯缓缓起步,才开动他们那辆面包车,悄悄尾随了上去。
安心对这次行动的感受是难以描述的,因为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了。当时除了老潘一辆车外,参加这次行动的同志都已经出发了,队部原来只有她一个人留守。她本来是准备打扫完卫生就把大队给家不在本地的民警发的那份中秋节慰问信抄出来呢,她哪里想得到十分钟之后自己竟突然成了整个儿行动中那个最重要的角色!
她在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下了车,拎着那只帆布行李箱往车站里走,候车大厅门里门外那些先到的便衣警察们,突然看见她这样子出现没有不糊涂不吃惊的。但看见老潘带着人面无表情地跟在后面,也都猜出了个大概,于是也都纷纷进入角色,该视察的观察,该上车的上车。
南德至乌泉的第六七六次列车是一列省内的区间小火车,总行程不过两百多公里,逢站必停,主要是为便利沿线上班赶摆和做生意的人每天往返。这趟车安心从没坐过,上车之后才知道乘客不算太多,她那节车厢里尚有不少空座。她刚坐下来,车便开了,听到广播员报出下一站的站名——乌泉,她的心情就有点紧张。她把目光移向一边,透过视野开阔的车窗向远处明亮的山峦眺望。正是太阳西斜的时候,山上凝结着几缕轻纱一样虚谈的白云,白云轻抚着金黄的梯田,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看不到一个耕作的人影。安心虽然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山城,但从没下农村干过农活儿,她一直就没搞明白,山上那么多那么多梯田,都是谁种的?
关于梯田的欣赏和猜想,舒缓了她的紧张,她甚至差点忘了在她的座位下面,还塞着一个装满了海洛因的将军牌帆布箱。从南德至乌泉的沿途,风景美不胜收。南德方圆百里之内,堪称一个尚未开发的天然的公园,是一个植物种群最为丰富多彩,丘陵、平原、森林、河流兼而有之的巨大的风景区。可能是因为这里离边界太近,反毒斗争也太尖锐的缘故,所以从外地专门来旅游的人并不算多。
乌泉离南德不过三十多公里的距离,但安心从来没有去过乌泉。根据那个被俘的女毒贩的交代,她将在乌泉很出名的渡船码头上登船摆渡到对岸,上船后她就会见到那个拿着大象牌旅行包的接货人,然后她和他就在船上进行交接,船到对岸之后他们各走各的。安心出来时行色匆匆,一切细节都来不及稍做琢磨,她只顾得拼命记住那两句接头暗语,生怕到时忘了误了大事。尤其是她先要说出的那句问话,一旦忘了可就砸了。至于其它,包括那个渡船码头的四周环境,还有其他同志到时候怎么跟她策应联络等等,她全部一无所知。
当然她更来不及给铁军打一个电话,她昨天是跟铁军约好了回家做饭给他吃的。她不知道这个任务是否会进行得顺利。但即便一切顺利她今天回家恐怕也得晚上十点以后了。铁军下班回去见不到她说不定会生气的,弄不好以后更得逼着她换工作了。
看着窗外移动的黄昏,安心一路胡思乱想。她想到了老家清绵。清绵的黄昏比这里更加安宁。她不知道整个儿中国还有没有比清绵更小的县城了,那不过是夹在两面巨大的峭壁之间的几条纵横的街市。每到黄昏,峭壁上便涂满了耀眼的金色,而小城清绵,则笼罩在一片沉默的阴影里,那缓缓移动的明暗,写意了它特有的幽深。她又想到了北京,印象最深的是紫禁城角楼上那片夺目的夕阳,它俯瞰着车流滚滚的嘈杂的街口,却依然以一种历史的庄严,固守着并且让你深深地感受到那一片巨大无形而又不可浸染的肃穆。
这时她突然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那是一个乘客在她身边一屁股坐下来时动作过大,大到几乎令人怀疑是成心挑衅。她把目光从窗外收回,回头一看,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衣着光鲜,与这一车厢上头土脸的人对比明显。他撞了她不但不抱歉还冲她笑,她刚要皱眉瞪眼却突然惊得差点叫出声来。
——毛杰?
毛杰还像以前那样帅得不行,笑嘻嘻地看着她开口先问:“你怎么在这儿?我看你后脑勺看了半天还拍认错人呢。”
安心惊慌了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在这儿碰上毛杰真不是时候。毛杰又说:“我知道你躲着我,可你想一想,南德这么个小地方,你躲得了吗!”
安心下意识地环顾左右,不知道潘队长和车上那些侦查员们看到毛杰和她这么亲热熟络的样子会做何猜测。她下意识地应了毛杰一句:“谁躲你呀。”便又不知该说什么,她只是琢磨着该怎么想办法尽快地把他支走。
毛杰笑道:“怎么没躲,我找了你好几次你都不在,半夜三更都不回去,你现在是不是住到别的地方去了?”
安心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你去哪儿?在哪儿下车?”
毛杰笼统地往前边指了一下:“在前边,你呢?”
安心的回答同样模糊不清:“我前边就下了。毛杰,你别再找我了,有事我会找你的。”
毛杰说:“好啊。你什么时候找我,咱们说好!”
安心说:“有空吧,我找你。”
毛杰说:“那不行,你得跟我说好了。你现在到底在哪里住?
你到底在哪里上班?这么长时间你连你在哪个学校都不告诉我,咱们俩可太不平等了吧。“
安心说:“你也没告诉我你干什么工作呀。”
毛杰说:“我说过我现在没工作,帮我爸爸妈妈做生意,我怎么没告诉你!”
安心一想也是,这些他说过的。她理屈地辩解:“谁知道你们家做什么生意,你也没说过呀。”
“怎么没说过,什么生意赚钱做什么生意。你呢,你到底在哪个学校教什么?我看你一点都不像个老师。”
“那我像什么?”
“顶多像个学生。你是不是个大学生?我知道南德只有一个大学就是林业学院,是民办的。我去那里头找过你,可没找到。
你告诉我的名字到底是不是真名?“
“我还怀疑你是不是真名呢。”
“那我今天晚上把我家的户口本身份证拿来给你检查!你今天回你那里去住吗?我晚上去找你。”
安心见他越说越缠上了,有点着急。她必须马上结束谈话,因为乌泉已经近在眼前。她站起身,做出要下车的表示:“今天晚上我不回去,你要找我就明天吧,明天晚上七点,还在瑞欣百货商场门口,我们再见个面,我会告诉你我是干什么的。”
火车摇摇晃晃地开进了乌泉车站的站合,安心弯腰从座位下面拉出她的箱子,她弯腰的时候潘队长和另外两名侦查员就从后面适时地挤上来,挤在她的身边,隔开了毛杰。在乌泉下车的人看来还不少,周围有点乱,在一片嘈杂的声音里,她听到了身后毛杰对她的告别:“好吧,明天见,不见不散。”
安心挤在乘客中下了车,下车的人一下子把狭长的站台挤得满满的,一时硫散不开。安心随着入流好不容易技出站台,来到站前的小街上,她回头看看,看见潘队长他们也挤出来了。一看见老播地紧张的心情就稍微放松了些。
她抱着行李箱沿着小街走。拐过一个街角,四周无人,老潘跟了上来,轻声问:“刚才那是谁呀,怎么回事?”
安心不想让单位里知道在她的私生活中还有毛杰这么个人,于是故作厌恶地说道:“一个小卜冒,小混混,缠着我没话找话,要不是因为有这任务我早骂他一顿了。”
老潘也就信了,没再多问,只是低声提醒她:“接头暗语没忘了吧?”她说:“没忘,我先问那个人:你知道今天下雨吗。那个人回答我:今天不下明天下。”老潘点点头。又提醒她码头怎么走。两人没说几句就走出了街角,出了街角他们随即分开,一脸漠然各走各的。
乌泉如果算不上是个城市的话,那就得算是个相当不小的镇子了。它的好几条挺热闹的大街,看上去不比南德的商业区差到哪里。但乌泉最有名的地方,除了那座在整个南德地区最大的佛寺曼龙寺之外,就是穿过这几条大街之后才能看到的那个渡船码头。乌泉的名字,就起源于这条水面宽阔的乌泉河。
也就是说,乌泉河比南动河还要长还要宽还要平坦,她也是怒江母亲河的另一条分支。也是南德地区最值得一提的风景带。
南德地区政府组织的很多大的民族节日和文化体育民俗庆典,都在这里主场兴办。这天安心来到河边时,太阳落山,天色渐暗。
她排队买了船票,走进码头,但码头上没有渡船。两侧的岸边,不知为什么聚拢着许多小划于,很多人正在往那些小划子上装着纸灯船。周围拥挤着不少围观的群众,其中还有不少一看就知道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有不少拍照的,镁光灯一闪一闪。安心侧目看看潘队长他们,老潘似乎对这里意想不到的热闹,也是一脸茫然。安心向身边一位干部模样的男子问道:“同志,这么多人在这儿干什么呀?”
“噢,”那人显然当她是个外地的游客——从她抱着的行李上一般都会这么判断——于是热情地解答道:“在放灯嘛,今天是我们这里的河灯会,一年一次的。等一会儿天黑下来点上灯就好看了。你是要乘船吗?”那干部模样的男子问她。
“对,乘船,我到河对面去。”
“啊,船快来了,等一会儿你在船上应该也可以看到的,靠河这边漂的全是灯啊。天要再黑一黑就都点上了。你要是不赶路的话可以等下一班船,天黑掉以后非常好看非常好看,……你是从哪里来的?”
安心随口说从南德来的,她不想与他闲扯,表示了谢意就拖着箱子往码头上走。她无心欣赏河面上即将出现的景观。尽管乌泉每年一度的河灯会她在广屏上大学时就有耳闻,但她现在不可能有闲情和这里的人一样驻足同乐,她今天不是游客!
摆渡船终于从河的对面好概而来,那是一个比安心的想像要巨大得多的宽体大船,不但宽,而且长。这摆渡船泰坦尼克般的气势和体量,使本来相当宽阔的乌泉河显得狭窄起来。那船有着开阔的不分前后的前后甲板,开得上十几辆小汽车的。中间有篷,那篷子的样式有点少数民族的风格,花哨中还有几分华丽的感觉。船的两侧,更有讲究的扶栏,单看那扶栏简直就像一艘航行海上的远洋客轮。
搭这船从对岸来的人很多,有些似乎就是来看河灯会的游客。等着上船到对岸去的人也不少,码头上一时有些混乱。上船的人也不等船上的人下光就往上挤。安心看到,已经有几个侦查员率先挤上船去,占据了船的各个角落。老潘也上去了,站在后甲板上,目光从她脸上扫过去,没做停留,但她知道他是在催她。于是她拎起箱子,跟在一组农民模样的男女身后,踏上了拥挤不堪的栈桥。
上船之后,她选择了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眼睛往四下里搜索。依然有很多人挤在栈桥上拥上船来,秩序看上去没人管。栈桥刚刚撤开,汽笛就鸣地叫了一声,很短暂。船身随之缓缓离岸。
安心站在后甲板上,目光从天边晚霞烧残的余烬,移向沉入暗影的河边。果然,她看见了那些刚刚燃起的美丽的纸灯,浮动在雾气初起的河面上。天虽然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但那些纸灯都显得红红的,在颜色变深的水面上一闪一闪,让人觉得很温暖。
那温暖的红光把整条河带入了一种童话般的幻境。看到这片缓缓游动的浮萤,安心几乎忘记了紧张;甚至,忘记了她身上此刻肩负的重任;甚至,忘记了她手上的那只帆布箱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她真是有点忘情,心里感叹着生活真好。她想要是铁军此时也在这里就好了,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喜欢追求任何浪漫的意境,所以他要在的话肯定会迷恋上这个仙境般美妙的河灯会。这样的情调和气氛,他看了肯定能写出一篇唯美主义的散文来。
船已经走到了河的中央,离那片星星之火似的纸灯越来越远了,那片“萤火”与西面天上最后的一片晚霞呼应得天作地合。
而东面的天际又蓝得像是孔雀的屏尾,那么深厚饱满,透彻得没有一丝杂质。安心想:这些毒贩真是缺乏常识,跑到这么蓝的天底下问今天下雨不下雨。让旁边的人听见岂不觉得你们神经病吗!如果天正下着雨你问这个也神经病,天正下着雨接货的答今天不下明天下更神经病。这暗语只有在天空欲雨未雨时问答才显得自然,但欲雨未雨时间这话的人可就多了。在公安专科学校老师讲课时还讲过:做侦查情报工作的接头暗语千万别说天气,说天气很容易被偶然的巧合给搅了。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