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薛仁贵征东 >

第13部分

薛仁贵征东-第13部分

小说: 薛仁贵征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得即忙传令,分付三军,回转登州,待风浪平息过海征东。元帅一声令下,只听齐声答应:“嗄!”张士贵也奉令,这一千五百战船尽皆回转。行了三日三夜,到了登州海滩,把船泊住。朝廷与公爷下船进城,城内扎营,不必去表。 
单讲天子说:“先生,我们明日回长安去罢。”茂功说:“陛下有了这样应梦贤臣保驾平东,此乃国家的大事,怎么万岁要回长安起来?”天子叫声:“先生,但海内风浪极大,怎生行船?不如回长安去罢。”茂功说:“陛下放心。有几日风大,自然有几日风小的。就在这里等几天,待风息浪静,可以过得海,平得东了。”朝廷说:“既如此说,就等几天便了。”

不表天子在御营内。再言徐茂功来到帅营,尉迟恭连忙接住。说:“军师大人连夜到此,有何事见谕?”茂功道:“元帅,海内风浪浩大,圣上不肯征东,怎么处?”敬德叫声:“大人又来了。朝廷虽不肯征东,难道本帅回转长安不成?真若待圣上驾回长安,本帅同军师领兵过海,前去征东罢。”

茂功道:“不是这等讲的,那东辽人马邪法多端,必要御驾亲征的。若元帅统兵前去,料难平复得来。”元帅道:“如今陛下不肯去,也没法奈何他。”

茂功道:“我想起来也容易的,如非设一个瞒天过海之计,瞒了天子过海,到东辽就可以征东了。”敬德道:“大人,何为瞒天过海之计呢?”茂功说:“元帅不要慌,只消去传令这张士贵,要他献这瞒天过海之计,如有就罢,若没有,就掘下三个泥潭,对他说辰时设计,就埋一尺;午时设计,就埋二尺;戌时设计,将他埋三尺。这一天总不使计,将他连头多埋在泥里。他是自然着忙,就有瞒天过海之计献出来了。”尉迟恭大喜说:“军师大人当真么?待本帅明日就要他献计便了。”徐茂功道:“是。”回转御营,其夜不表。

到了明日,敬德传令,一面掘坑,一面传张士贵进中营。士贵说:“元帅传末将有何将令?”敬德说:“朝廷惧怕海内风浪,不肯下船过海,故此本帅传你进营,要献个瞒天过海之计,使圣上眼不见水,稳稳的竟到海东,是你之功。如若没有此计,本帅掘下泥坑三个,你辰刻没有,埋你一尺;午时没有,埋你二尺;晚来没有,埋你三尺。如若再无妙计,将你活埋在泥里。”

张环听了大惊:“元帅,待末将去与狗婿何宗宪商议此计,有了前来缴令。”

敬德说:“既如此,快去!”张环答应,回营说:“中军传令薛礼进见。”

中军奉令来传,薛礼忙到营中说:“大老爷传小人有何将令?”士贵道:“只因朝廷惧怕风浪,不去征东。元帅着我要献个瞒天过海之计,使朝廷不见风浪泼天,就不致圣驾惊恐,竟到东辽,是你之功。”薛礼说:“待小人去想来。”奉令出来,回到前营,忙摆香案,拜求天女,翻看天书,上边明明白白。薛礼看罢,藏好天书。来到中营说:“大老爷,瞒天过海之计有了。”

张环大喜道:“快说与我知道。”仁贵道:“大老爷,此非一日之功。对元帅说传下令去,买几百排大木头来,唤些匠人造起一座木城,方方要四里,城内城外多把板造些楼房,下面铺些沙泥,种些花草,当为街道。要一万兵扮为士、农、工、商、经纪、百姓;居中造座清风阁,要三层楼一样,请几位佛供在里面。等朝廷歇驾,将木城先推下海,趁着顺风缓缓吹去,哄朝廷下船赶到城边,竟上此城,歇驾清风阁。又不见海,又不侧身倒动,岂不瞒了天子过了海了?”张士贵称谢,自回前营不表。

单讲士贵来到帅营,叫声:“元帅,有计了。只须降下令去,伐倒山木,筑一木城,如此甚般做法,可以过得海去。”尉迟恭大悦,就记了何宗宪功劳,来见军师,一一将言对茂功说。茂功称善:“此行甚妙。”茂功假传旨意,暗中行事,一些不难。十万人动手伐倒山林大木。正叫人多手多,不上三个月,这座木城就造完了。推入海内,果然是顺风稳稳的去了。单单瞒得朝廷。只有程咬金胆小,见了木城,心中怕去。又隔了三天,朝廷说:“先生,回长安去罢,在此无益。”茂功道:“陛下,臣算阴阳,这有半年风浪平静,何不下船前去?过了半载,风浪来时,已到东辽有二三个月了。”朝廷道:“果有此事么?”茂功道:“臣怎敢谎着?”天子道:“若下了船又起风浪,是徐先生之大罪了。”茂功道:“这个自然,是臣阴阳不准之罪,该当领罪。”天子道:“既如此,降朕旨意下船过海。”尉迟恭传下令来,张环先开五百号战船,先锋开路,竟自前去。

单讲这朝廷下了龙船,众国公保住。二十六家总兵官也下战船,只只开去。单有程咬金在沙滩上说道:“徐哥,我看这座木城甚是可怕。倘被风浪打翻,岂不白白送了性命?你是保驾去罢。我转长安,等秦哥病好一同前来,有何不可?”茂功道:“既如此,你天子驾前不可多讲。”咬金答应。上船进船舱说:“ 陛下在上,臣思秦哥有病在床,乏人看望,臣心难安。恕臣之罪,臣不敢保驾征东了。欲转长安,侍奉秦哥,病愈同到东辽助驾。”朝廷说:“正该如此,程王兄请便。”咬金辞驾上岸,别了诸将,快马转陕西。也不必表。

且说朝廷降旨,开了龙船,离登州府二三日,行到大海之中,十分旷野之所,无风风也大,龙船原在这里泼动。朝廷说:“先生,你说如今没有风浪,故此下船的。如今原是这等风浪,便怎么处?不如回转山东,少惊朕心。”

茂功说:“陛下龙心韬安,降旨前面可有歇船躲浪之处么?”尉迟恭假意望前一看,说道:“陛下,前面影影见有一所城池,不如去泊上岸,避避风浪。”

朝廷说:“先生,这是什么城池?还是东辽该管,还是寡人汛地?”茂功说:“陛下,臣见这地图上载的,不叫什么城,名为避风寨。多用木头筑的,传为城木为寨,乃是陛下该管的汛地。陛下今到此处,且停船上岸进寨去,一则避过海内风浪,二则观玩寨中人民丰乐景致。”朝廷说:“这也使得。”

元帅传令下来,龙船飞赶到木城边,把绳索缆住。众大臣先在岸上接驾,天子同了茂功、敬德走上岸,骑了马,诸将保定。进得寨门,淘淘曳曳,拥上许多百姓,香花灯烛,跪伏尘埃说:“万岁龙驾在上,避风寨百姓接驾。愿圣天子万寿无疆。”朝廷说:“众百姓,此处可有清静所在歇驾么?”那些百姓,就是元帅掌管的黄旗人马假扮为民,军师分付在此。大家应道:“启上万岁爷,这里有座清风阁,十分幽雅,可以安歇龙驾。”朝廷说:“既如此,就往清风阁去。”天子来到阁上,把四面纱窗推开,好比仙景一般,心中欢乐。果然并不听见风浪,瞒过天子缓缓行过海去。那些兵马原在战船内,被木城带了行动。诸大臣在清风阁上,单瞒过朝廷。他又看不出行动,认真只道歇在岸上。虽在此与军师下棋,只想回转长安,便说道:“徐先生待风浪平息,一定不去征东,要回长安了。”军师道:“ 这个自然。”到晚,军师别了朝廷,出来私自对众公爷说道:海中风浪随时有,休对君王说短长。

毕竟不知如何过得海去,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金沙滩鞭打独角兽 思乡岭李庆红认弟

 



诗曰:

仁贵功劳天使灵,张环昧己甚欺君。

虽然目下多奸险,他日忠良善恶分。

话说那军师对诸位公爷说:“倘或主上问起海中风浪,你们多说不曾平息便了。”众公爷道:“这个我们知道。”自此以后,今日风浪大,明日风浪又大,众臣多是这等讲,急得朝廷龙心散乱,不知几时风浪平静得来。

且不表君臣在清风阁上,木城缓缓行动。再表张士贵领了十万人马为开路先锋在战船内,先行的木城来得慢,战船去得快,不上两个月,早到狮子口黑风关了。你道狮子口怎么样的?却是两边高山为界,收合拢来的一条水路,只得一只船出进取为口子,进了口子,还有五百里水路起岸,就是东辽了。狮子口上有座关,名为黑风关,是东辽边界第一座关头。里面有个大将姓戴,表字笠篷。其人善服水性,力大无穷,有三千番兵多识水性,在海水内游玩的。这一天正坐衙内,有巡哨小番报进来了说:“报将军,不好了。”

戴笠蓬问道:“怎么样?”小番道:“将军,前日元帅劫了不齐国三桩宝物,又把不齐国使臣面刺番书,前往中原。今有战船几百,扯起大唐旗号,顺流而来,相近口子了。”戴笠蓬闻言,哈哈大笑道:“此乃天顺我主,故使唐王自投罗网,待我前去望一望看。”说罢,他就到海边往外一望,果有几百战船远远来了。他心中一想:“待我下海去截住船头,一个个水中擒他,如在反掌,何等不美。”他算计已定,就取了两口苗叶刀说:“把都儿们!随我下海去哩。”众小番一声答应,随了主将,催一步马,豁喇喇到海滩。下了马,望海内跳了下去。这些小番向常操演惯的,几百小划子,每一人划一只,一手拿桨,一手执一口苗叶刀,多落下海去,散在四边,其快异常。那些大波浪多在上边泼过,只等主子弄翻来船下水里,这些小番一个个都打点拿人。此言不表。

单讲唐朝船上,张士贵父子在后,五个火头军在前,领五十个徒弟,共五号船,薛礼居中。他们征东有三部东辽地图带来,你道是那三部呢?朝廷船上一部,元帅船上一部,先锋船上一部,所以张士贵早把地图看明,先分付薛礼:“前面乃是东辽狮子口黑风关,必有守将,须要小心。”仁贵立在船头上,手中仗戟望下一看,忽见水浪一涌,远远冲过一个人来,仔细一看,只有头在上面,探起来又不见了。四边浪里,隐隐有许多小划子划将拢来。

仁贵便叫众兄弟:“你们须要当心,水里边有人,防他过来敲翻船只。”那一首周青、姜、李等多备器械,悠悠撑近,见这人在水内双眼不闭,能服水性,明知利害,心生一计,便把方天戟插在板上,左手扯弓,右手拔箭,搭上弓弦,在此候他探起头来,我就一箭伤之。那晓这员番将该当命绝,不料探起头来,仁贵大喝一声道:“看箭!”飕的一箭射过去,不偏不倚,正中咽喉,一个鹞子翻身,沉下海底去了。那时四边的小番只主将被南朝战船上穿白小将射死,早急掉划子进了口子,飞报到东海岸去了。这里张士贵满心欢喜,上了薛礼功劳。一面穿过口子,仁贵同了周青上岸搜寻一遍,并没有一人在内。盘查关中粮草,共有三千万石,及许多金银宝物。关头上倒了高建庄王旗号,立起大唐龙旗,留下几员将官在此候接龙驾,大队人马即刻下船。过了口子,把这些金宝钱粮献与张环,好不欢喜。那钱粮端正,下候龙驾来时,要申报何宗宪功劳,金宝私自得了。此言不表。

且说在路过了狮子口,又行三日三夜,早相近东辽,不必细说。单讲到海岸守将官彭铁豹,还有两个兄弟彭铁彪、彭铁虎守在后关金沙滩。这彭铁豹,其人力大无穷,坐在衙内,忽报黑风关小番来报说:“平章爷,不好了!”

彭铁豹问道:“怎么样?”小番道:“那中原起了几百号战船,过海前来征剿!大兵还没有来,只有先锋船到来。上有一将身被白袍,利害无比,力大箭高,把我主将射中咽喉,打死宝骑,穿过狮子口来了。”铁豹闻言大惊说:“有这等事?狮子口失去了,如此过来,与你令箭一枝,快些一路报下去,去狼主庄王得知,叫元帅操演三军,各关上守将须要当心,好与中原对敌。”

小番一声:“得令。”接了令箭,飞马报至三江越虎城庄王、元帅知道。日日教场操演,关关守将当心,多防穿白小将利害。

单表那彭铁豹通身打扮,率领将士出关。三千番兵,一齐冲出到了海滩岸上。望前一看,果有几百号战船,扯起风帆,驶将过来,铁豹叫一声:“把都儿齐心备箭。他战船相近,你们齐发乱箭,不容他到岸。”此言不表。

再讲仁贵船上,他见船近东辽,说:“四位贤弟,快些结束端正,领兵杀上东辽。”那四人就端正领兵,手执器械,立在各自船头上。望去一看,只见番岸一派兵丁,纷纷绕乱。邦岸如城头模样,高有三丈。周青说:“薛大哥,不好。你看他邦岸甚高,兵马甚众,倘被他发起乱箭射将过来,就不好近他的高岸了。”说言未了,只见岸上纷纷的箭射将过来,一人一支,那箭射个不休。四人大叫:“不要上前去,我们退罢。”那些水军见箭发得利害,不退而自退。连仁贵的战船也退下了。连忙说:“怎么你们退下起来?快上前去!”水军道:“箭发利害,上去不得。”仁贵说:“不妨,你们各用遮箭牌,快些冒上岸边,待我上了岸,就不敢发箭了。”众水军只得大家遮了遮箭牌,把船梭子一般的冒到邦岸前去。周青说:“大哥须要小心。”

仁贵道:“我晓得。”说罢,右手执牌,左手执戟,在船上舞动。叮叮当当乱箭射来,多在戟上打下了。岸上铁豹一见穿白小将,也用方天画戟冒着乱箭冲将过来。他便把阴阳手托定,戟尖朝下,戟杆冲天,说:“船上穿白小将通名,好挑你下海。”仁贵道:“你要问我小将军之名么?洗耳恭听:“我乃大元帅麾下,三十六路都总管,七十二路总先锋张大老爷前营,月字号一名火头军薛礼便是。”口未说完,船已撞住邦岸。这叫做说是迟,来时快。船一近,彭铁豹喝声:“ 照戟罢!”上边顺插的一戟,直望仁贵当心刺将下来,那仁贵喝一声:“来得好!”也把方天戟噶啷一声响,戟对戟绞钩住了,怎禁得仁贵扯一扯,力大无穷。铁豹喊声:“不好!”用尽平生猛力,要拔起这条戟来。谁知薛仁贵志量高,就起势一纵,上边吊一吊,飞身跳上岸去了。众小番见小将利害,他弃了箭,飞报金沙滩去了。铁豹看见他纵上岸来,心内着了忙,把银杆戟一起,喝声:“照戟罢!”一戟直望仁贵面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