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情欲之网 >

第52部分

情欲之网-第52部分

小说: 情欲之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我们交往的最初他就让我们明白:无论何时和他在一起都不用我们解囊。。只谈他这方面的事情会让人对他产生错误的印象。他不是有钱的人,也不是我们叫他的“傻瓜”。他是个敏感、富于智慧的人。对书、音乐或绘画几乎一无所知,但他懂得生命和自然,特别是动物——他最喜欢的。我说他不富有。如果他真的希望有钱,早就立刻成为百万富翁了,但是他没有致富的欲望。他是美国人中少有的满足于自己已有的那种人。和他在一起就如同和自己的兄弟在一起。晚上我们经常坐在前门的门廊上一口气聊上五六个小时。那是十分轻松、愉快的谈话。

但是写作……不知怎么总也写不出来。写成一个简单的而且是个糟糕的故事也要花费我几个星期的时间。热浪在这件事上起了些作用(在南方,热可以解释除私刑之外所有的事)。没等我写下两行字,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了。我喜欢坐在窗前,注视着用锁链拴在一起的囚犯队伍。他们都是黑人,拿着镐和铁铲去工作,边劳动边唱歌,汗水像小溪似的顺着他们的后背流下来。他们越是辛勤地劳动,我越是不能努力工作。歌曲融入了我的血液,但更扰乱我的注意力的是看守的模样,只膘一眼这些人类警犬的脸就使我脊梁发颤。

为了改变单调的生活,莫娜和我喜欢时不时做个短途旅行。选那些遥远的、古老的、我们可以搭车到达的景点。我们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去旅行(在南方,时间像飞快的子弹一样流逝过去)。有时我们乘上驶来的第一辆车,而不关心它驶向何方。就这样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正奔向南方。我突然想起一个在学校时的好友的名字,最后一次听说到他的时候,据说他在甫卡罗莱纳州一所小学校里教音乐。我决定去看看他。这是一次长途旅行。像往常一样,我们兜里没有一分钱。不论怎样,我敢肯定我们可以指望上与老友一起吃上一顿极好的午饭。

离我最后一次看到这个老伙伴已整整二十年了。为了能去德国学音乐,他比我们提早离校。他后来成了钢琴演奏家,游遍了欧洲各国,然后回到美国,接受了南方小镇里一个不重要的职位。我曾收到过他的几张明信片,然后就杏无音信。在我沉思冥想时,开始有些怀疑他是否已经不记得我是谁了。二十年毕竟是段很长的时间。

每天在回家的路上,我总是去他家听他演奏。他演奏了后来我在音乐厅里听到的所有作品。在我年轻的心目中,他弹得和大师们一样好。他的才干和能力可以得到人们的注目。他的前额有一个初露头角的赘生物。当他得到灵感时,那东西看起来像个短角。他高出我许多,看起来像个外国人,说起话来像在学母语的同时也学会了英语的欧洲上层人。除此之外他常穿条纹裤子和柔软的黑大衣。那是在德语课上我们开始了友谊。他已精通了德语,选这门课是为了花更少的时间在这门课上。

那个老师,一个快乐、轻佻的、富于幽默感的年轻小姐确实上了他的当。她假装生他的气,时不时给他一个狡猾的挖苦。一天被他刚刚大声念出的一段完美翻译所激怒,突如其来地问他为什么不选学其它语言,难道他不愿意去学一些新东西?等等类似的问题。面带恶意的微笑,他回答道,这样他有时间去做更好的事情。

“噢,你有?是吗?是什么更好的事?我可以问问吗?”

“我有我的音乐。”

“是这样,你是个音乐家了?一个钢琴家,或者可能是个作曲家?”

“两个我都是。”他说,“那么,你现在都有什么作品?”

“小夜曲、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加上一些四重奏。”

全班发出喧闹声。

“你比我想象中的还天才。”当喧闹声停息后她说。

下课前他匆匆写了一张条子,卷起来,递给我。

我刚刚看完就被叫到前面。我把条子展开着交到她面前。她看了字条,脸刷地变红了,然后把它扔进纸篓。那上面写着“她好像是朵花”。

我想起了跟这个“天才”有关的其它事情。他是怎样瞧不起美国的所有事情,例如,他是多么厌恶我们的文字;他是怎样模仿丑化教授们;他是多么讨厌所有形式的练习,但我首先记住了他如何享受在自己家中的自由和父母、兄弟对他的尊重。

全校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的家伙。当我第一次收到他从海德堡寄来的信时是多么高兴。

他写道:他完全像在家里一样自在,比一个德国人还德国人。我为什么还呆在美国?

我为什么不加入到他的行列中,成为一个出色的德国诗人?

我正想着如果他说“我不记得你”那该多奇特时,发现我们已经进到这个镇子里。没费多少时间我们就打听到老朋友已在前一天到东部去了。多幸运!我们只好挨饿了!这时早已过了中午。失望中,我紧紧抓住系主任——一个易怒、爱发牢骚的老太太,努力给她造成一个印象:我们是绕了一个大弯路。在去墨西哥的路上,我们的车坏在了几英里之外,这些都是为了我要拜访多年未见的少年时的好朋友而造成的。在紧抓不放、快要咬掉她的耳朵的暗示下,我努力跟她讲明白我们需要吃些东西,最终她很不情愿地为我们弄了些茶水和烤饼。

我们走到镇子边,伸展开腿,我们在这里搭乘上一辆回家方向的破旧福特车。

司机,一个退伍军人,有些疯癫,也有点儿喝醉了(在南方每个人都有海量)。他说他经过阿舍维尔。除了向北以外,他似乎并不知道他驶去的确切方向。我们在回阿舍维尔的长途旅程上进行的谈话特别刺激。那可怜的家伙不仅在战争中负过伤,妻子让好朋友夺去,而且还遇到几次恶性事故。更糟的是,他是个笨蛋,一个执拗、坏脾气的人。如果他恰巧是个南方人,他的脾气会更坏,我们像蚱蜢一样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除了他的敌人和不幸,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当我们快到阿舍维尔时,他变得更爱争吵。他明确表示他完全而且从心底里不喜欢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谈话的方式。当他最终让我们在阿舍维尔的路边下车时,激动起来。

我们伸出手来感谢他让我们搭车,而且没忘了说声“再见”。

“再见?”他喊道:“难道你们不付钱给我?”

付钱?我目瞪口呆。谁听说过搭车还要付钱?

“你没想过要白搭车吧,对不对?”他嚷着。“我买的汽油怎么办?”他好斗地从车中探出身子。

我不得不夸大其辞,花言巧语地解释。他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们,然后摇摇头,嘟哝着:“我一见你们就想到过了。”又想了想:“我真想拘留你们。”突然我从未料到的事发生了。他流下了眼泪。我探过身去安慰他。我的心完全软了下来。

“离开我!”他喊道:“走开!”我们让他伏在方向盘上伤心地哭泣。

“看在上帝的份上,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说着,被他所震动。

“他没有向你捅刀子,算你幸运。”莫娜说。

这段经历更坚定了她对南方人的一贯看法——他们完全不可预料。现在是我们该考虑回家的时候了。

第二天,我一边茫然地坐在打字机前,一边开始怀疑在阳光灿烂的卡罗来纳,我们还能维持多久。自我们最后一次付房租到现在已过去了几个星期,我不敢想到底欠了好心的罗林先生多少饭钱。

接下来的那天,完全出乎意料,我们收到了克伦斯基的电报,告诉我们他们夫妇已上路了,当天晚上就能见到我。

意外的收获!

果然,恰恰在晚饭前他们突然来到了。

你从荒原中走来,光荣与你同在,圣父、圣子和圣灵,在永恒的生命中。

差不多我们问起来的第一件事——听起来很不体面——是他们有没有钱出让给我们。

“是不是为了吃的?”克伦斯基相当欢喜。“这容易。你要多少?五十元行不行?”

我们高兴地拥抱对方。“钱,”他说:“为什么不给我拍电报?”过了一会儿,他说:“你真的喜欢这里?不要吓唬我。告诉我实话。这儿没有黑人的天下,也没有犹太人的?这可真让我毛骨耸然……。

吃饭时他想知道我已经写了些什么,是不是卖出去了,等等。他已经怀疑,因为我们的境况不是很好。“那正是我为什么会突然来访的原因。我花了三十六个小时才同你们在一起。”他面带微笑说着这些,似乎意味着你们不必再多忍受我一分钟。

莫娜特别赞成和他们一同回去,但是出于一些违反常理的原因,我坚持主张我们再居留一段时间。为了这个我们激烈地争论起来,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让这个问题见鬼去吧!”克伦斯基说:“既然我们在这里,在走之前你能给我们看些什么?”

我果断地回答:“米纳莱斯卡湖。”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这句话从我嘴里冒出来,但是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因为我又想看看瓦格奈斯维尔。

“每一次我靠近这地方——瓦格奈斯维尔,就感觉好像愿意在这儿定居。我不知道这地方有什么,但它吸引我。”

“你永远不会在南方定居。”克伦斯基说:“你是天生的纽约人。听着,你为什么不停止在穷乡僻壤游荡,去出国?难道你不知道吗?适合你的地方是法国。”

莫娜特别热切地赞同。

“你是唯一对他讲真心话的人。”她说。

“如果是我,就选择俄国,但我没有游逛的瘾。我没发现纽约有多么不好,你相信吗?”然后用他特有的语气接着说:“一旦我开了业,我将资助你俩去欧洲。

我是认真的。我已多次有这个想法了。在这儿你越来越变得死气沉沉。你不属于这个地方,你俩都不属于。这几太小,太微不足道。这儿太他妈的无聊,就是这样,对于你,米勒先生,不要再为杂志写那些该死的东西。你听着吗?你本来不是写那些玩艺儿的,你天生是写作的料。写一本书吧,你为什么不写书?你绝对能做好这件事情的……“

第二天我们去瓦格奈斯维尔和米纳莱斯卡湖。两个地方都没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

“可笑。”当我们回来时我说:“你找不出像我这样的想让自己的余生在这样的地方度过的人。像瓦格奈斯维尔这样的地方,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地方好像那么迷人?”

“你不属于这儿。事情就是这样。”

“我不,噢?”我属于哪里?我们心自问。法国?也许是,也许不是。四千万法国人一口吞下去是太多了。如果让我选择,我更喜欢西班牙。直觉上我喜欢西班牙人,就像我喜欢俄国人一样。

某种程度上这次谈话又让我考虑起经济问题。这总是恶梦。一个星期后我发现自己怀疑我们最好根本不回纽约这个主意是错的。

不管怎样,第二天我又改了主意。我们陪克伦斯基和他的妻子来到镇子边,在那里他们很快搭上了一辆车,我们站在那儿挥手告别,然后我转向莫娜,亲切、沙哑地嘟哝着:“他是个好人,那个克伦斯基。”

“你最好的朋友。”她像电似的快速地说道。

用从克伦斯基那里得来的五十元钱,我们付清了一些欠帐,相信克伦斯基在回到纽约后能再寄给我们更多的钱。我们又试着在这方面努力一下。凭借着强烈愿望的力量,我成功地写完又一个故事。我努力开始写另一个,但毫无希望,我头脑里没有一点儿东西。所以我换成给所有的人写信,包括那位曾经让我做他助手的编辑,我也找了奥玛拉,但是发现他如此沮丧,以致我没有心情跟他提钱的事。

毫无疑问,南方让我们抑郁。房东和他的妻子尽一切力量让我们感到舒适,罗林先生也同样尽力来鼓励我们。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向我们提起一句我们欠他们钱的事。马歇尔呢,他去西弗吉尼亚的旅行越来越频繁,时间也越来越延长。除此以外,我们只是不愿向他借钱。

酷热,像我已说过的那样,对我低落的士气有很大的影响。世上有一种热能使人温暖,充满活力,还有另一种热能使人衰弱,耗竭人的力量、勇气,甚至是一个人活下去的愿望。我猜想我们的血太浓了。当地人普遍的冷漠只能增强我们的漠然。

这就像真空状态下的睡眠症。这儿没人听说过艺术这个词,它不在这些人的词汇中。

我有种感觉,那就是切诺基人比这些可怜的家伙创造出更多的艺术。人们看不见印第安人在这片毕竟属于他们的土地上的存在。人们能感觉得到黑人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出现,一种沉重的、扰乱人心的存在。

被当地人称作“焦油脚跟”的人肯定不是黑人的情人。事实上他们什么也不是。

如同我说的,这是个真空,一个酷热、郁闷的真空,如果你能想象得出这样的东西的话。

有时我渴望在僻静的街上走来走去。现在走在这条街上也没了乐趣。眼前出现路两旁的百货店,但里面除了失望和孤独,一无所有。四周的美丽只能激怒人。在这里上帝一定让人过上了不同的生活。印第安人更接近上帝。对黑人来说,如果白人能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兴旺起来。过去我常怀疑,现在还怀疑印第安人和黑人会不会最终走在一起,把白人赶出去,重新建立一个充满牛奶和蜜的天堂。唉——玛丽得到的下一个福气,第二个福气是好运,想想她的小耶稣,能通读圣经,通读圣经。

少量的馈赠渐渐来到——一点儿钱,没有更多的,这是我给所有人写信的结果,但是克伦斯基一点儿信都没有。

我们又坚持了几个星期,最终完全失去了信心。一天晚上,我们决定拂晓起床,悄悄溜走,只背两个小旅行包。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后,天刚破晓我们就起床了,一手拿着鞋,一手提个旅行包,像老鼠一样没有声响地溜出来。我们走了几里地后才遇到一辆车。到达云斯顿一沙龙时已经是正午时分,在那里我决定发一封对方付款的电报给父亲,向他要一些钱。我建议他把钱汇到达勒姆。我们决定在那儿过夜。

快到深夜时,我们才到达达勒姆。一封电报正等着我,这是肯定的。它写着“对不起,儿子。我在银行里没有一分钱”。我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